也先所差的这一步,便是打击明朝,使之不会成为自己篡位的障碍。
当年东西汗廷对立,明朝忽而助彼攻此,忽而助此攻彼,坐收渔人之利。现在,“岱总汗”脱脱不花还有很强实力,受到很多正统派贵族支持,不把明朝搞定,这样的情况还会发生。
早在1447年,也先便召集朝会,决定南征明朝。聪慧过人的脱脱不花汗自然知道也先的目的决不会是“求大元一统天下”,而是为篡位做准备,于是坚决反对。其时,东北的战事还未平息,也先便暂时作罢。
到了1449年,大漠南北尽数平定,也先再次把南征提上议事日程。脱脱不花汗、知院阿剌都表示反对,但慑于其威,又没有拿得出手的理由,违心赞同。
以也先的战略,并不是要以此消灭明朝,他知道自己没有这个实力,而是要“使其田不得耕,民不得息”,削弱明朝实力。只要明朝皇帝丧失干涉北元内政的能力便达到目的。
可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在太祖、成祖时代强悍无匹,差点使蒙古人亡国灭种的大明边军,会衰落得那么彻底,自己的进兵顺利得匪夷所思。
1449年7月11日,也先以四路大军直逼明边:自己率军进攻大同;脱脱不花汗率军进攻辽东;阿剌知院进攻宣府;将军阿乐楚攻打陕西。
7月30日,也先率军到达大同,首战击败明朝参将吴浩所部,斩吴浩,攻陷大同边外诸堡。
8月3日,大同总督军务宋瑛、总兵官朱冕、都督石亨等,在太监郭敬的监督下与也先激战于阳和(今山西阳高县)。既然有太监监军,明军自然“师无纪律,全军覆没”,宋瑛、朱冕均弃尸战场;石亨只身逃回大同;郭敬躲藏于草丛中,幸免一死。
同时,知院阿剌所部直抵宣府,围困马营(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断绝明军水源。马营守备杨俊,不敢出战,弃城而遁。知院阿剌继而挥戈南下,连续攻破独石(今河北赤城县东北)、永宁(今北京延庆县东),击毙守备孙刚,直逼居庸关。
将军阿乐楚所部到达陕西镇夷所(今甘肃高台县北)后,与明朝总兵官任礼、都督刘永、镇守肃州卫指挥胡麟激战于临水堡之西,大败明军,斩胡麟与左参将阮和、谷聪。接着,又败右参将都指挥刘震等,斩杀指挥阎震。虏获人、畜万余。
四路大军中,脱脱不花汗最不愿作战,很不卖力,但也收获颇丰。到达广宁(今辽宁北镇县)附近时,明朝总兵官王翱闭门自守,不敢迎战。脱脱不花汗于是将广宁卫和辽东卫(今辽宁辽阳市)之间的站路破坏殆尽,掳掠人、畜数万。
也先的长驱直入,不但他自己深感意外,北京城中的王振也没有想到。这位大太监不懂军事,却在此时爆发出男人一面的豪情,怂恿年仅22岁的英宗皇帝亲征。英宗皇帝年轻气盛,又想到祖父辈们都曾经亲征,很想寻个刺激,于是仓促间下令准备二日,即行出发。朝廷上下顿时一片混乱,大臣们伏阙极谏,认为不可行,但王振和英宗根本不理。
7月17日,英宗皇帝、王振与扈从的文武大臣率数十万大军从北京出发,儿戏般的地开始了亲征。由于准备极不充分,一路之上,“士兵乏粮,僵尸满路”,没等作战便开始严重减员,扈从文武纷纷上书劝止前行,均被王振呵斥。
八月初一,英宗的亲征军抵达大同,蒙古军佯退。这时,太监郭敬赶到,报告了明军惨败的消息,王振这才决定撤退,可在撤退途中,大太监又勃发了女人的虚荣,想让英宗到自己的家乡蔚州巡幸,让自己光彩一番,于是向蔚州出发。可行进了40里后,王振发现军队沿途损毁庄稼,出于桑梓之情,又让大军掉头东去。
几十万大军在这样胡乱的指挥下越来越混乱,士兵疲弊不堪。八月初十到达宣府时,也先兵马追到,恭顺侯吴克忠任殿军抵御,兵败战死。之后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4万人出战。结果又被包围全歼。
在听说大明皇帝亲征的消息时,也先原本想见好就收,撤回草原。哪想英宗的亲征军未战先退,行军路线又一再变动。便尾随而来,一经接战,发现明军不堪一击,胆气顿壮,准备与之决战。
8月14日,英宗大军到达土木堡,这里仅离怀来20里。诸文武奏请让皇帝先入怀来,但王振因为自己千余车辎重未到,下令就地驻扎。
次日,也先率军赶到,为了争取时间,他身边只有先头部队2万骑兵,但仍然迅速占据桑干河,将土木堡包围。
明军虽然无能,但毕竟人数众多,也先知道强攻无法取胜,于是主动派遣使节谈和,骗得英宗将营中所带金银珠宝交出,便伪装撤退。
看到也先准备解围,王振再次从女人变为男人,断然下令全军立即开拔。在这样的命令下,明军行列大乱,士兵争先奔逃。
一直等待这一刻的也先立即集结骑兵四面突击,蹂阵而入。
如果说这是一场决战,实在有些抬高了也先,这是一场2万人对数十万人的大屠杀,虽然双方都有武器,但根本没有交战,只有一方对另一方的砍瓜切菜。王振这回无论是做男人还是女人都没了活路,与数百扈从文武一起死在乱军之中。英宗皇帝无处可逃,被也先俘虏。
公平的说,明军的战斗力绝非如此之差,也并非没有可战之将,例如死在军中的英国公张辅,便是曾经平定安南,威震远邦的名将。可惜,王振将一切优势变成了劣势,数十万大军成了待宰羔羊。
这著名的“土木之变”,实在是王振导演,也先主演的“土木屠杀”。
这场胜利,对也先来说,是无意间的乐透大奖,他如果在大明皇帝被俘,明朝京军损失殆尽,北京城中一片混乱之际迅速推进至北京,以当时的情况,完全有可能将之攻陷。
但是,也先梦寐以求的,是建立自己的帝国,代替黄金家族成为蒙古的可汗。如果这个时候攻陷了北京,最为得益的,便是北元的“岱总汗”脱脱不花,自己若要篡位反而会增加困难。于是,他带着英宗皇帝于24日出边,到威宁海子、九十九泉、黑河等地“观光旅游”,在大青山两侧游牧一个多月,才又进入明边,决定将英宗皇帝送还北京,让明朝皇帝感激自己,从而不干涉自己篡位。
而这个时候,大明朝中的兵部尚书于谦已经和朝臣们拥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下诏各地兵马勤王,在北京集结了20余万军队,下定决心不会答应也先的任何条件。
而也先阵营中,脱脱不花汗在得知俘虏英宗后,迅速从辽东赶来与也先汇合,希望一鼓作气拿下北京,“还于旧都”。但没想到也先根本没有进攻北京的意思,只是想把英宗送回,获取更多利益。脱脱不花汗于是再次消极怠工,到古北口后顿兵不前。知院阿剌在此次南征中所部损失不小,而也先的缴获最多却不分与他,于是也磨洋工,在宣府停留。
也先失去了先机,又没有了战友的配合,单独到北京后,明朝君臣拒不迎接英宗。双方激战五天,也先损失惨重,弟弟孛罗、大将卯那亥战死,兵力损失数万,无奈之下只得撤兵。
虽然遭受失败,也先却看出景泰帝对英宗不能回去的期望,于是“成人之美”,将之送回。埋下“正统还入,则与景泰必有猜疑,以成内乱。如此,徐观其势,欲施其策”的伏笔。
1450年8月初三,也先将英宗皇帝送回,结束了与明朝的战争。日后,英宗和景泰帝兄弟二人果然同室操戈,演出了“夺门之变”的惨剧。然而,那时这出大剧的策划也先,已经不在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