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了一个相对比较满意旳答复后,徐云便找来了谢老都管。
让他找来几位仆役和丫鬟,将小赵与小李二人分别安置到了客房中。
次日一大早。
小赵率先从酒醉中醒了过来。
“简王殿下。”
待小赵穿好服饰出门后,早已等候在院外的徐云快步上前,朝小赵拱了拱手:
“不止殿下昨夜睡的可还习惯?”
小赵揉着仍旧有些酸胀的脑袋,咧了咧嘴:
“床榻倒是挺舒服,只是这酒劲着实有些大.....”
接着不等徐云接话,小赵便想到了什么,主动对他问道:
“对了,王公子,昨日本王可曾醉酒失言?”
问这句话的时候,小赵的语气看似随意,表情却略微有些紧张。
毕竟他虽然好酒,却也极少真醉。
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装出来的演技罢了。
昨日从王禀口中得知徐云手上有好酒时,他还以为顶多就和宫中的透瓶香差不多,也就是后世的二十度左右。
结果没想到的是。
徐云的烈酒度数之高,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偏偏这酒初尝时味道醇香无比,他一时没注意多喝了几口,酒劲上来后便开始犯晕了。
小赵虽然心知自己的酒品还算不错,但凡事都怕万一,真要是说出什么话来那可就糟糕了。
不过很快,徐云的回答便令他轻舒了一口气:
“简王殿下,您这话可就问错人了。
草民酒力浅薄,两杯下肚便晕晕乎乎了,乃是昨日最先醉倒之人。
不过草民在昏厥前,似乎依稀还记得李姑娘在和您说什么‘殿下缺堂数日,理应自罚一杯’云云.....”
小赵闻言先是一愣,旋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表情肉眼可见的一松:
“本王确实记得有过这么一番话,嗨,李姑娘就这性子,一沾了酒就喜欢闹腾,当初的那首《如梦令》便是如此......”
徐云只能尬笑。
随后小赵又与他简单的聊了会儿天,再三确定了自己没说骚话后,很快便匆匆告辞离去了。
虽然如今太后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小赵已经不用时刻都待在宫里。
但作为后辈,每天还是得去给向太后请个安的。
徐云则转身前往了另一个院落,准备例行对老贾韩公廉等人上数学课。
几日前,在计算好透镜的倾斜因子后,老贾等人身上的计算量便减轻了不少。
不过徐云并没有放他们离开。
而是说服老苏给了刘益几人门客的身份,继续输送起了进阶的数学知识。
其中包括不仅限于现代数学的符号、名称,以及一些与二项式方程,也就是.....
类微积分。
还是当初那句话。
虽然宋代的数学水平很高,但依旧不具备完整推导微积分的体系基础。
比如后世小牛在推导微积分之前,先是有老师巴罗的两个函数的积商定理,同时又有无穷小和大量前人的猜测与推演结果做基石,这才推导出了微积分。
虽然天才,但却并不算违背数学规律。
宋代的数学界却不然,缺乏这方面的积累,哪怕徐云真拿出了微积分,也只能算是揠苗助长而已。
因此徐云能做的,便是将整个微积分体系中少数的、有关变量...也就是小牛所说流术的概念告知于老贾。
争取能为这个时空的本土数学界埋下一些种子,比如高考再难个二三十分啥的。
就这样。
在给老贾上课、给小赵小李上课、给老苏开小灶的轮番交替中。
二十天转瞬即逝。
这日一大早。
徐云例行用完晨点,打着哈欠刚出自己的小屋,便发现门外赫然站着一个小老头儿:
北宋的“八级工”,齐格飞。
眼见齐格飞一副专门等待自己的模样,徐云连忙走上前,对他行了个晚辈礼节:
“齐师傅,您老怎么来了?莫不是望远镜要制好了?”
齐格飞笑着朝他一拱手,点点头,答道:
“王公子,望远镜的制备已完成了八成左右,今日小老前来,乃是想请公子去制器局校验一二。”
接着他顿了顿,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补充道:
“对了,还有就是李姑娘的那架显微镜已完工了,公子也可顺带去收个货。”
徐云这才了然的点了点头。
先前考虑到望远镜的体积相当庞大,并且需要大量的专业设备才能进行制作,老苏家显然不太合适。
经过多方商议,制作地点最终被安排在了制器局进行。
当然了。
在这个明面原因之外,还有另一个潜在的理由:
整个过程需要消耗五吨多的铁,在华夏古代,这玩意儿可是重要的军事物资。
这些铁若是流到私人手中,足可以武装起一支不小的军队。
因此出于稳定角度考虑,整个制作过程也必须在宋徽宗的眼皮子地下进行才行。
整个过程唯一在老苏家中进行的,只有一个水银抛物面的制作而已。
这个水银抛物面徐云早在几天前便制作完毕了,目前被存放在了一个密闭低温的环境中,随时可以拿出使用。
也就是说。
齐格飞负责的主要是筒身、球体透镜以及改动水运仪象台为转仪钟的相关环节。
随后徐云简单打理了一番衣着,便跟着齐格飞准备前往制器局。
说来也巧。
二人这头刚走到苏府门口,便见到了迎面而来的小李。
“李姑娘。”
徐云连忙拦下了这根小豆芽,今天不是上课的日子,这妹子上门显然只有一件事:
“又来看显微镜吗?”
小李点点头,道:
“前天和苏伯伯约好了,今日能让我用两个时辰的显微镜呢。”
徐云顿时笑了,朝门外努了努下巴:
“那可真是巧了,李姑娘,别往里走了,跟我和齐师傅出发吧。”
小李眨了眨眼,脸上扬起了一丝不情愿:
“这是要去哪儿啊?我好不容易才从苏伯伯那儿讨来的机会呢......”
“当然去拿你的显微钅....卧槽你慢点!”
就这样。
徐云二人跟着齐格飞,乘坐马车来到了制器局。
制器局成立于33年前,隶属于军器监,但不负责军器的制备。
它主要的生产职能,便是炼制非军事用的铁器。
比较常见的就是曲辕犁之类的铁具,还有高级马车会用到的一些铁质轮轴等等。
另外就是铁锅或者菜刀——这年头这些都是官营的行当,私营甚至会等同于私铸钱币。
齐格飞所在的部门则要特殊一点。
有些类似后世大厂的研发机构,平日里没有硬性的生产任务,主要是自我研发新型的铁器等等。
当然了。
这种研发有一定的约束条件。
比如每年只能消耗多少铁,冶炼过程必须要有多人在场,废旧铁器要通过多道流程核验才能销毁等等。
制器局的位置在御街东北处,远远的便能看见一些冒着烟的炼铁炉,带着一股明显的土制工业气息。(宋徽宗时期汴京建筑布局参考doi10.16783/.nwn.2009.05.007)
其实徐云一直有些费解:
为啥制器局这种随时可能出现大事故同时还污染环境的部门,不但被设立在汴京城内,同时还离皇宫只有一里半左右的距离呢?
且不说四座六米高的炼铁炉能产生多少有害废气吧。
光是炼铁产生的酸性污水,便会顺着汴河外流,严重影响到汴京城东北区域的居民日常生活。
真是奇哉怪也.....
哐哐哐——
当徐云几人走进制器局时。
正有大量光着膀子的壮汉,用又黑又硬的工具对一些圆圆的、略带弹性的目标用力进行着撞击。
齐格飞一边引着徐云等人行进,一边解释道:
“王公子,李姑娘,此乃锤敲锅底,待锤打完毕,便可进行淬火加固了。”
徐云点点头,将这火星四溅的一幕记在了心里。
这可是华夏古代的巅峰技艺啊......
如果没记错的话。
淬火技术应该出现在春秋时期,西汉后开始普遍推广,同样是个领先欧洲一千多年的技术。
可到了后世,一切都换了个位置。
铁矿需要向他国购入也就罢了。
毕竟这是资源的先天限制,得追溯到新太古代,属于非人力所能改变的情况。
但一些炼铁设备甚至炼铁工艺都被外国抢占了先机,比如fex这种技术还得向普锐特付专利费,这就有些令人无语了。
只能说某个辫子朝挖的坑实在是太深了,直到百年后都在还债。
接着徐云三人跟随齐格飞又走了一段路,周围的声音逐渐开始变得安静下来。
一刻钟后。
几人穿过一间院门,来到了一处占地接近三百平的地面上。
只见此时此刻。
地面上正放着一根粗大的铁筒,长度大概接近十米,直径一米左右。
内部中空,周身没有刻录其余图案。
铁筒的一侧相对光滑简洁,另一侧则要复杂很多,内部有着大量的精细机关与推槽。
很明显。
这便是望远镜的筒身。
齐格飞引着徐云来到筒身边上,指着它道:
“王公子,你且看看此筒是否合格?”
徐云朝他拱了拱手,走到铁筒边上,开始检查起了完成情况。
实话实说。
望远镜的筒身并不算很复杂。
除了主体之外。
关键的结构也就剩下了寻星镜、导星镜以及转仪钟,无外乎精度的问题而已。
有的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七八位,有的则只能精确到一两位,价格也因此天差地别。
其中转仪钟这东西主要是为了补偿地球自转,使望远镜始终对准同一片天区,从而达到稳定观测的效果。
现在转仪钟的动力主要靠马达带动,速度由天文钟或无线电振荡器来控制。
而早期的转仪钟,其动力则来自链条式的重锤或发条,旋转速度靠离心调速器来控制。
代表老苏人生巅峰的水运仪象台,便是利用的后者原理。
先前在设计望远镜布局的时候,徐云在水运仪象台的基础上对转仪钟进行了简单改造。
先是调整了力矩,又在筒身内部打了个环绕式的通道。
使其成为了一个附着型的装置。
随后徐云弯下身子,右手深入筒中开始摸索了起来。
几秒钟后。
他在筒壁大约30厘米的位置,摸到了三个凸起的小盘子。
徐云微微一扭,一个铁盘便被拆卸了下来。
接着他随意从地面上捡起一根狗尾巴草,将其顺着某个空隙插入其中。
同时调整扭矩,通过刻度精确的扩大到了二十倍速。
很快。
在内部发条的作用下,狗尾巴草跟着载台转动了起来。
“一...二...三...”
徐云很认真的看了几分钟,心中暗自记着数。
几分钟后。
他的脸上扬起了一丝满意的神色。
这套转仪设备的精度非常完美,至少负担起这次的观测任务完全绰绰有余。
如此一来.....
只要让家里的那头驴多蓄几个转盘就行了。
接着他重新将铁盘装了回去,开始检测起了剩下的寻星镜和导星镜。
了解天文望远镜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由于天文望远镜主镜的视场一般都比较小。
所以要直接在主镜中寻找到观测目标,往往会非常困难——因为在目标附近常常找不到任何可以参照对比的其他天体。
后世为了能解决这个问题,迅速地搜寻到待观测的天体。
天文学家们便在主镜旁附设了一个低倍率、大视场的小型望远镜。
它就是寻星镜。
寻星镜一股都采用折射式的望远镜,它的光轴与主镜光轴平行。
口径一般在50~100左右,视场在30°~50°左右,放大率在7~20倍。
焦平面处装还有供定标用的分划板,可以用刻度尺来改造。
观测时。
只要先用寻星镜找到待观测的天体,将该天体调到寻星镜的视场中心。
由于光轴平行的缘故,天体便也会同步出现在主镜视场中了。
另外。
主镜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观测时。
为了及时纠正跟踪中的误差,观察者也会在主镜旁设置一个起监视作用的望远镜。
它就是导星镜。
导星镜的口径、焦距与放大倍数均要比寻星镜大,视场要比寻星镜小。
当观测目标偏离主镜中心时,导星镜中就能反映出这个情况,可以及时将它调回视场中心。
不过后世的奸商很多,有些普及型天文望远镜只有寻星镜与导星镜之中的一个,极大的影响了初学者的观测体验。
视线在回归现实。
只见徐云来到寻星镜头部,通过随身携带的智齿测量了两个镜面的光轴。
“17.4厘米。”
接着又来到尾部,继续进行测算。
“也是17.4厘米。”
然后是导星镜。
“头部12.1厘米。”
“尾部同样是12.1厘米。”
“完全一致,平行。”
检验完毕后。
徐云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朝着齐格飞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齐师傅,筒身没问题,不知镜面现在什么情况了?”
眼见筒身通过了徐云的检测,齐格飞肩膀微微一松,回道:
“镜面目前还在磨制中,毕竟不像筒身,镜面乃是由小老一人完成。
因此要相对慢点,以眼下的进度来看,恐怕还要一周左右.....”
徐云沉默片刻,计算了一下大致的时间,道:
“齐师傅,你莫要紧张,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时间而忽略质量。
一周不够就十天,十天再不够就两周,两周不够就一个月。
老爷那儿对工期要求不高,一切以精度论,慢工出细活嘛。”
随后他又想到了什么,看了眼一旁眼巴巴盯着自己的小李,又问道:
“对了,齐师傅,不知李姑娘的显微镜......”
齐格飞闻言,立马朝边上的某间屋子一指:
“显微镜倒是制好了,就在那间工房里,推门便可入内。”
徐云又看了他一眼,确认道:
“齐师傅,显微镜是按照我之前交给你的图纸制成的吧?”
齐格飞重重一点头:
“没错,与公子交代的尽皆一致,无有丝毫偏差。”
徐云点点头,沉吟片刻,对齐格飞和小李道:
“齐师傅,李姑娘,我先进去检查一番。”
徐云作为最了解显微镜的人,提出的要求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合情合理。
哪怕是小李也没多言,目送着徐云进入了屋内。
过了一刻钟。
嘎吱——
屋子的门再次被打开。
徐云提着一个箱子走了出来。
只见他朝小李扬了扬箱子,笑道:
“李姑娘,显微镜精度无需,只是箱子估摸着略有些重。
我且替你拿着,待会将它交给马夫,你到家后再自行查看,如何?”
小李眼中闪过一丝激动,飞快的点着头:
“如此甚好,那便多谢了。”
徐云见说便将箱子放下,朝齐格飞拱了拱手:
“齐师傅,府中还有些事儿,眼下各个环节既无问题,那小子便先行告辞了,剩下的透镜还请齐师傅多多上心为是。”
齐格飞连忙回礼:
“王公子放心,此事小老谨记在心,必然不会出错。”
随后他陪着徐云二人沿原路返回,将他们送到了门外。
徐云把箱子交给了小李的车夫,就地与小李分别。
哒哒哒——
看着逐渐远去的马车,徐云微微叹了口气:
“抱歉了,老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