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来月往,灰移火变,晏平元年的冬总算走到了头。
除夕这日一早,令约提着几只红彤彤的小灯笼跑出屋,下了踏跺。
近日梅树枝头已冒出许多待绽的骨朵儿,最急性子的几朵已经微微露出嫰黄的花尖来,令约绕树转上半圈儿,选中教粗的一根枝桠挂上灯笼。
玲珑透红挂在梢头,像是结出颗红石榴,少女不禁弯了弯眼,伸出指头戳了戳它,待小灯笼晃个不停时便溜之大吉,提着余下几盏灯笼到院西的玉蝶梅下。
从前的她顶多只认得腊梅、朱砂梅,今年托霍沉的福,不单多认得了两种,还养起梅树来,她脚尖微踮,将灯笼挂去高处的梅枝上。
仰头看了阵,又提着剩下几只灯笼绕去屋后,虽说主人不在,树却还在,她编灯笼玩儿时也将它们算在内。
只可惜,走到柴扉跟前她就进退失据起来。
既是别人家,又怎好贸然推门?
她无声后退一步,顺着篱笆向右瞧,见缘溪一侧的篱笆旁,熟悉的缃梅探出几根枝丫来,杏眼霎时一亮。
是了,从篱落外挂也是一样。
她抱着灯笼走近,绕篱笆走上半圈儿,挨个儿替梅树挂上红灯笼,最后停在院西的玉蝶梅下,这棵栽得靠里些,似乎挂不上。
令约低头看看手里的灯笼,又抬头看看梢头浅红色的花蕾,思索之际,便听竹坞里传来驭马声。
自打霍沉他们离了竹坞,就再没有马儿出现过,她这么想着,退至小道上看望小桥头,见一人骑着匹黑马过了桥。
马上那人也发现她,径直行至小道前,勒马停下:“姑娘可是姓贺?”
听他这般疑问,令约抱着灯笼点点头,好奇睨视他。
不待她发问,那人已下马来,低头从怀中取出张帖子递去她眼底,朝她解释道:“是少爷派小的来向贵府拜年。”
少爷准是指的霍沉了,令约心下了然,将灯笼别在竹篱间,双手接过来人手中的帖子,打开细瞧,梅花笺上写齐了他们一家人,又写上“举家欢乐”“吉祥如意”两行字。
字迹龙飞凤舞,与那日夜里送来她窗边的小信别无二致,是他亲自写的才是。
少女颊边忽露出个浅浅的笑,送信人见状忙低下头,默念几声罪过罪过。
“姑娘既已收到,小的便告辞去了。”
令约这才抬眼,谢他道:“有劳你了,进屋吃杯热酒暖暖身罢?”
除夕日还两地奔波送贺年贴,她生出些不好意思来。
那人笑挠挠头,仍然行礼作辞:“不惊扰府上,我这时走也能早些家去。”
她不再留他,却在那人翻身上马时想到什么,急急叫住他。
“姑娘何事?”
令约揣好贺年帖,转身从竹篱间取下那盏灯笼,捧去交到那人面前:“这是我编的灯笼,你家公子如若不嫌,便当是我向他拜年罢。”
竹篾编的灯笼玲珑小巧,糊上殷红薄纸,上面正巧也写着“吉祥如意”几个字,端正舒展,看便知是个姑娘写的。
那人朗笑应好,小心翼翼将灯笼别在马笼头上,这才真真告辞离去。
令约站在原地,不会儿又拿出帖子看起来。
如此有心,怎会是铁石心肠呢?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