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临场发挥

“这首诗作词铿锵,极有风骨,不管是寓意还是用词,都是上佳。”孙奇震惊地道。

“不错!此乃佳作!”吕成涛也跟着不住地点头道。

众人不禁又伸长了脖子,怎么这些大儒又如此激动起来?

“璧坐玑驰、徜徉恣肆,此作难得!”温纪杰激动地胡须都在颤抖,眼中满是震惊。

“谁啊?他们怎么这么激动?到底是因为是谁的诗作?”

众人已经等不及了,怎么还不将诗作朗读出来,好让大家也开开眼啊!

孟令溪眉心微微一跳,他看向对面的苏轶昭,却发现此子正在优哉游哉品茶。

他不禁摇头失笑,不说诗作如何,就凭对方那沉稳的性情,就不是自己能与之相比的。

明明之前自己也是如此镇定来着,然而从昨日下帖子来看,自己就落了下乘了。

苏轶昭才不过十二岁,竟然比自己还要老成。

“不!在下持不同意见,这首诗虽然是难得的佳作,但所出之题,并不符合。”卢仲伯摇头道。

“可在下却觉得若是判了此作输,咱们一走出这东升客栈,就会被天下人耻笑。”孙奇也跟着道。

另一名鬓角斑白的男子名为王永,此人是同宣府的一名大儒。此次过来见证和评比,是应温纪杰相邀。

他所持意见与卢仲伯相同,语气中带着惋惜,却又十分坚定。

“文不对题,乃是行文大忌。”

“既然大家各持己见,不如让他们二人自己辩述,咱们再做结论如何?”

此刻温纪杰也冷静了下来,这里不是朝堂,若是非要以势压人,又要争个子丑寅卯出来,不免要得罪人。

几人无异议,于是便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二位,你们的诗作,咱们都看了,不过咱们心中还有些疑问,望二位能解惑。”

温纪杰等人坐了回去,又对苏轶昭他们道。

苏轶昭和孟令溪自然没意见,于是温纪杰便命人先将诗作读出来,也好安抚一下众人。

这些人来围观,不但是为了凑热闹,更是为了欣赏文章来的。

“这是一首咏梅诗,咱们庭院中便有栽种,正附和题意。”

卢仲伯率先开口,而后命一旁的小童朗声读出来。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小童刚刚读完,众人就一阵叫好。

就连苏轶昭这边三人,也跟着点了点头。

“不同桃李混芳尘,这就突出了白梅的特立独尊,不落凡尘。”有人立刻评判道。

“散作乾坤万里春,这句也寓意着早春的来临,可真是妙级了。”

此人说完便朝着孟令溪行了一礼,道:“孟公子高风亮节,之前与在下比试时,想来都是手下留情了,此诗真是绝妙啊!”

此人之前与孟令溪比斗过诗作,此次孟令溪的佳作让他深深地叹服。

然而经历过刚才的惊叹,上首五位大儒已经淡定了许多。

“看来这首诗就是孟公子所作了,果然文采斐然。”

四周夸赞之声不绝于耳,然而孟令溪却站起身,朝着众人行了大礼。

“说来惭愧,咏梅的诗句,在下之前就作过。此番再次创作,却是引用了之前所作,加以润色修改,并非临场所得!”

孟令溪的坦荡让众人心中讶异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好感。

有人道:“既然都是孟公子所作,那又何来惭愧一说?刚才的比试,并未说过不许。”

“是啊!只是孟公子为人坦荡,且不必惭愧,这是在规则之内。”

“就是!我就不信那苏轶昭不会将之前所作拿出来比试,毕竟她刚才可是比孟公子更快写完呢!”有人猜测道。

对于这些不利的言论,苏轶珏和苏轶梁则是面色不悦。

其实这样算是作弊,但你的诗作,只要之前未在众人面前表露过,就算是比试之中拿来用,也无人会知晓。

大可说是自己临场所作,谁能晓得?何必如此作态?

苏轶珏刚才还觉得此人有些文人的傲气,此刻却觉得对方功于心计,很是虚伪。

然而孟令溪下一句,却是让全场都惊讶了。

“到底是在下占了便宜,此番便算是在下输了!”

呵呵!之前或许我会觉得你为人坦荡,是真的惭愧。可你现在这么说,就有些绿茶了啊!..

苏轶昭心中冷哼,既然觉得不好,为何还要写下来?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人?

“孟公子的确高风亮节,不过此番比试规则并未说不可,那便是允许的。孟公子的咏梅诗作让在下心生佩服,公子的品性更是值得称赞。”

苏轶昭见上首几位面色柔和了不少,便立刻表示自己不在意。

比大气,我也可以。

要赚好名声,也不该一而再,再而三地来挑衅,您怕是宅斗看多了吧?

“也是公子聪慧,在下往常只钻研学问,倒是与诗词上有所疏忽。日后一定勤加练习,还望公子日后不吝赐教。”

苏轶昭这话饱含深意,众人也都不是蠢人,立刻明白了过来。

也就是说平日里不怎么作诗,今儿个算是临场发挥。

不过这番话说的那叫一个敞亮,这大户人家的公子,还真不是省油的灯啊!

“七公子严重了,真是叫在下惭愧难当!”孟令溪立刻羞赧地道。

这首诗即便是之前所著,可修改之后,却是让他十分满意,算是他发挥最好的一次了。

“好了!咱们来欣赏一下苏七公子的佳作!”此时温纪杰打断二人的话头,道。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

要留清白在人间。”

随着小童清脆有力的声音响彻庭院,众人不禁都震撼了。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半晌之后,一名书生回过神来,不禁跟着读了一句。

“此乃绝句,确实是此诗的点睛之笔!绝妙!妙不可言!”他一捶手心,激动地无以复加。

“上上之作,此作必然能流传后世,这是要万古流芳啊!”

有位须发皆白的学子忍不住热泪盈眶,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竟然开始老泪纵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