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裕看来,杨禹的很多想法如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令人耳目一新,但同时这些想法又未免有些激进。
比如开挖大运河,比如转攻北魏,这些想法都很有气魄,若真实现,那足以称得上丰功伟业。
但杨禹却忽视了其他因素的制约,贸然实施的话,或许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可能反受其害。
但不管怎么样,杨禹提供的想法,确实让刘裕有种翱翔于九天之上俯视大地的感觉,明知道这样很危险,很容易摔个粉身碎骨,但视野一旦打开,却让人不禁迷上了这种感觉,欲罢不能。
更何况,杨禹这些想法虽然眼下受各种条件制约,但谁说来日不能实施呢。
当天傍晚,刘裕又抽空召见了杨禹一次,这次却不是单独见杨禹,陪同刘裕在座的还有从事中郎傅亮、咨议参军王修。
对于傅亮和王修,杨禹接触不多,傅亮四十岁左右,博涉经史,尤善文辞,刘裕各种文书都是由傅亮起草,是为数不多能接触到权力核心的人;
王修看上去比傅亮大十岁左右,当年桓玄对他的评价是“君平世吏部郎才”,由此可见,他在识人任能方面,应该有独到之处。
杨禹不清楚刘裕要傅亮和王修相陪用意何在,但想必不是随便安排的。
刘裕这个人还算节俭,军府之中饰物不多,只有他背后的紫檀屏风,一幅猛虎啸谷图极有气势。
杨禹施过礼后,刘裕先开口道:“杨禹,我听说你亲族如今皆在秦州,这倒奇怪了,你今日极力建议放弃关中,转攻北魏,难道你就不希望亲族能早日摆脱羌人统治,回归正朔吗?”
刘裕突然来这一下,打了杨禹个措手不及,这话够诛心的,如果答得不好,说不定刘裕真认为他是秦国奸细,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啊。
果然是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欺我啊!
杨禹心中暗暗着急,背上都微微冒冷汗了,心念电转间,他突然想起陆放翁的诗来,于是,他把目光投向西窗,望向窗外无限云天,脸上浮上浓浓的悲戚。
傅亮观察了杨禹脸上表情的变化,不由得暗道:“莫非他真是秦国奸细,被太尉说中要害,无话辩解了?”
一旁的王修也暗暗皱起了眉头,冷眼盯着杨禹。
杨禹眼含热泪,望着窗外的云天缓缓吟诵道:“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此诗一出,加上杨禹先前一番情绪的渲染,瞬间便能击痛所有人的灵魂。
即使是久居上位的刘裕,也不禁喃喃地念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仿佛间,便如同看到了胡尘漫天,铁蹄如雷的大地上,无数百姓哭喊着奔逃,在绝望中死去,临死之前,无助地南望,痛苦地呜咽,王师何在?一年又一年,怎还不来?
王修是关中人,也曾是遗民之一,他本来正冷眼看着杨禹,转瞬间已是眼含热泪,感慨万千。
杨禹鼻子发酸,不时吸着鼻子说道:“太尉,说句得罪的话,所有偏安江南的人,是体会不到我们这些沦落胡尘的遗民有多苦的,这百余年来,我们遭遇无数杀戮,我们被当成两脚羊,被胡虏分尸食肉,我们一年又一年,在艰难地挣扎求存,我们一年又一年,在苦苦向南眺望,太尉,这一盼就是一百余年啊……”
“好了,你不用再说了。”刘裕不忍再听,打断他道。
“太尉,我怎能不说?我怎能不说呢?我曾一次次望着长安的城墙,一次次望着汉武帝的茂陵,一次次的抬头问苍天,我华夏雄风如今安在?我泱泱上国何以沦落至此?”
“谁?谁能奋起清寰宇,一荡胡虏百年尘!”
“终于,让我们等到了太尉奋起于江左,平叛乱,灭南燕,誓师北伐,气吞万里如虎,一举收复中原。”
“眼看关中便可光复了,我高兴,高兴啊,可越是这样,我越是不想这来之不易的希望破灭,我不希望太尉此时将兵力虚耗在关中,现在真不是时候。”
“中原有北魏如巨石悬顶,若不先搬开这块巨石,中原难靖,中原不靖,关中战线拉得太长,终究难保,太尉,在下一片苦心,还望太尉明察啊!”
刘裕望着杨禹眼中隐隐的泪光,想说话,一时却不知说什么好,他久居上位,眼力方面自信不差,他确信杨禹说这些话时动情了。
结合宁寿之的汇报中,有关杨禹冒着被杀的危险,在魏主面前极力挑拨胡汉矛盾,企图削弱北魏的事,刘裕相信他了。
特别是那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听了就让人心酸,感慨万千,如果不是心心念念,是写不出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的。
刘裕的神情柔和了一些,对杨禹说道:“你的心思我清楚了,但你初入我帐下,有许多事情不了解,北魏肯定要灭,但眼下确实不是时候,你是关中人,而且刚离开关中不久,对关中的情况最为了解,这次让你来,是想让你说说,关中若能收复,该如何治理。”
杨禹心里很清楚,别看刘裕摆出一副我相信你的样子,但身为上位者,是不可能这么容易完全相信一个人的,否则他坟头的草,恐怕早就长了一茬又一茬了。
杨禹理了理情绪,拜道:“太尉若执意要西取关中,属下虽不赞同,却也不便多加劝阻,至于接下来如何治理关中,属下轻年识浅,只看到一些问题,至于如何解决,却也胸无成策。”
“嗯,无妨,你先把问题说出来听听。”
“以太尉的威望,若能坐镇关中,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若太尉不能久镇关中,则需要解决几个问题。其一,人心向背。关中已沦落胡尘百余年,加上当年桓温也曾兵至灞上,却又很快退出关中,有此先例,关中百姓难免心存疑虑,不消除关中百姓的疑虑,治理关中便无从谈起。”
当年桓温兵至灞上,王猛曾入营扪虱而谈,桓温问王猛:我奉天子之命,率军来讨伐逆贼,关中豪杰却不起兵响应,这是什么原因?
王猛答:长安近在咫尺,而公却按兵不动,大家摸不透桓公的心思,所以不来。
最后不仅关中无人响应,便是王猛也拒绝随桓温南归,最终成就了苻坚的前秦。
这些事情刘裕自然是知道的,杨禹此时重提关中人心向背的问题,刘裕深以为然,他点头道:“嗯,有道理,你继续说。”
“其二,是杂胡的问题,由于汉末战乱,关中汉人大减;而另一方面,北方草原这一两百年来气候干冷,水草不丰,导致大量杂胡南迁,此消彼长之下,至晋初关中杂胡数量已过半,而这百余年在胡人统治之下,汉人比例不增反减,要想关中长治久安,这个问题也必须解决。”
在刘裕看来,杨禹的很多想法如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令人耳目一新,但同时这些想法又未免有些激进。
比如开挖大运河,比如转攻北魏,这些想法都很有气魄,若真实现,那足以称得上丰功伟业。
但杨禹却忽视了其他因素的制约,贸然实施的话,或许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可能反受其害。
但不管怎么样,杨禹提供的想法,确实让刘裕有种翱翔于九天之上俯视大地的感觉,明知道这样很危险,很容易摔个粉身碎骨,但视野一旦打开,却让人不禁迷上了这种感觉,欲罢不能。
更何况,杨禹这些想法虽然眼下受各种条件制约,但谁说来日不能实施呢。
当天傍晚,刘裕又抽空召见了杨禹一次,这次却不是单独见杨禹,陪同刘裕在座的还有从事中郎傅亮、咨议参军王修。
对于傅亮和王修,杨禹接触不多,傅亮四十岁左右,博涉经史,尤善文辞,刘裕各种文书都是由傅亮起草,是为数不多能接触到权力核心的人;
王修看上去比傅亮大十岁左右,当年桓玄对他的评价是“君平世吏部郎才”,由此可见,他在识人任能方面,应该有独到之处。
杨禹不清楚刘裕要傅亮和王修相陪用意何在,但想必不是随便安排的。
刘裕这个人还算节俭,军府之中饰物不多,只有他背后的紫檀屏风,一幅猛虎啸谷图极有气势。
杨禹施过礼后,刘裕先开口道:“杨禹,我听说你亲族如今皆在秦州,这倒奇怪了,你今日极力建议放弃关中,转攻北魏,难道你就不希望亲族能早日摆脱羌人统治,回归正朔吗?”
刘裕突然来这一下,打了杨禹个措手不及,这话够诛心的,如果答得不好,说不定刘裕真认为他是秦国奸细,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啊。
果然是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欺我啊!
杨禹心中暗暗着急,背上都微微冒冷汗了,心念电转间,他突然想起陆放翁的诗来,于是,他把目光投向西窗,望向窗外无限云天,脸上浮上浓浓的悲戚。
傅亮观察了杨禹脸上表情的变化,不由得暗道:“莫非他真是秦国奸细,被太尉说中要害,无话辩解了?”
一旁的王修也暗暗皱起了眉头,冷眼盯着杨禹。
杨禹眼含热泪,望着窗外的云天缓缓吟诵道:“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此诗一出,加上杨禹先前一番情绪的渲染,瞬间便能击痛所有人的灵魂。
即使是久居上位的刘裕,也不禁喃喃地念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仿佛间,便如同看到了胡尘漫天,铁蹄如雷的大地上,无数百姓哭喊着奔逃,在绝望中死去,临死之前,无助地南望,痛苦地呜咽,王师何在?一年又一年,怎还不来?
王修是关中人,也曾是遗民之一,他本来正冷眼看着杨禹,转瞬间已是眼含热泪,感慨万千。
杨禹鼻子发酸,不时吸着鼻子说道:“太尉,说句得罪的话,所有偏安江南的人,是体会不到我们这些沦落胡尘的遗民有多苦的,这百余年来,我们遭遇无数杀戮,我们被当成两脚羊,被胡虏分尸食肉,我们一年又一年,在艰难地挣扎求存,我们一年又一年,在苦苦向南眺望,太尉,这一盼就是一百余年啊……”
“好了,你不用再说了。”刘裕不忍再听,打断他道。
“太尉,我怎能不说?我怎能不说呢?我曾一次次望着长安的城墙,一次次望着汉武帝的茂陵,一次次的抬头问苍天,我华夏雄风如今安在?我泱泱上国何以沦落至此?”
“谁?谁能奋起清寰宇,一荡胡虏百年尘!”
“终于,让我们等到了太尉奋起于江左,平叛乱,灭南燕,誓师北伐,气吞万里如虎,一举收复中原。”
“眼看关中便可光复了,我高兴,高兴啊,可越是这样,我越是不想这来之不易的希望破灭,我不希望太尉此时将兵力虚耗在关中,现在真不是时候。”
“中原有北魏如巨石悬顶,若不先搬开这块巨石,中原难靖,中原不靖,关中战线拉得太长,终究难保,太尉,在下一片苦心,还望太尉明察啊!”
刘裕望着杨禹眼中隐隐的泪光,想说话,一时却不知说什么好,他久居上位,眼力方面自信不差,他确信杨禹说这些话时动情了。
结合宁寿之的汇报中,有关杨禹冒着被杀的危险,在魏主面前极力挑拨胡汉矛盾,企图削弱北魏的事,刘裕相信他了。
特别是那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听了就让人心酸,感慨万千,如果不是心心念念,是写不出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的。
刘裕的神情柔和了一些,对杨禹说道:“你的心思我清楚了,但你初入我帐下,有许多事情不了解,北魏肯定要灭,但眼下确实不是时候,你是关中人,而且刚离开关中不久,对关中的情况最为了解,这次让你来,是想让你说说,关中若能收复,该如何治理。”
杨禹心里很清楚,别看刘裕摆出一副我相信你的样子,但身为上位者,是不可能这么容易完全相信一个人的,否则他坟头的草,恐怕早就长了一茬又一茬了。
杨禹理了理情绪,拜道:“太尉若执意要西取关中,属下虽不赞同,却也不便多加劝阻,至于接下来如何治理关中,属下轻年识浅,只看到一些问题,至于如何解决,却也胸无成策。”
“嗯,无妨,你先把问题说出来听听。”
“以太尉的威望,若能坐镇关中,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若太尉不能久镇关中,则需要解决几个问题。其一,人心向背。关中已沦落胡尘百余年,加上当年桓温也曾兵至灞上,却又很快退出关中,有此先例,关中百姓难免心存疑虑,不消除关中百姓的疑虑,治理关中便无从谈起。”
当年桓温兵至灞上,王猛曾入营扪虱而谈,桓温问王猛:我奉天子之命,率军来讨伐逆贼,关中豪杰却不起兵响应,这是什么原因?
王猛答:长安近在咫尺,而公却按兵不动,大家摸不透桓公的心思,所以不来。
最后不仅关中无人响应,便是王猛也拒绝随桓温南归,最终成就了苻坚的前秦。
这些事情刘裕自然是知道的,杨禹此时重提关中人心向背的问题,刘裕深以为然,他点头道:“嗯,有道理,你继续说。”
“其二,是杂胡的问题,由于汉末战乱,关中汉人大减;而另一方面,北方草原这一两百年来气候干冷,水草不丰,导致大量杂胡南迁,此消彼长之下,至晋初关中杂胡数量已过半,而这百余年在胡人统治之下,汉人比例不增反减,要想关中长治久安,这个问题也必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