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东瀛岛上要设置两个行政区,吴缪是无法理解。
听完东瀛都督的介绍,吴缪一脸迷惘,问道:“那不知草民哪里能为都督效劳一二?”
汪若海从桌子上拿起一分册文,走到吴缪面前,亲自交到他手中,说道:“听说你与东瀛关白藤原忠通交情密切。朝廷需要你对他施加影响。”
“这里面是你可以动用的物资。当然,朝廷不管你花费多大代价说服他。哪怕你一分不花,这些东西也全部归你所有。”
吴缪低下头,打开册文粗略浏览了一番,可是只一瞬间,他就两眼瞪大,眼神里全是不可思议。
很快,吴缪就合上了册文,看向汪若海激动的问道:“朝廷要向藤原关白游说何事?”
汪若海澹笑着说道:“放心,很简单,对藤原家族百利而无一害。只会迅速增强藤原家的实力,而且丝毫不会影响任何平安京公卿贵族的利益。”
“要求很简单。只有三点,第一虾夷人服事供职,别于编户。其可以为奴为婢,负担租调,但不得纳为编户。”
“第二点,倭人、虾夷人不得通婚。有虾夷人血统的,统统斥为蛮夷。”
“第三点,断绝互市,倭人不得与虾夷人作任何贸易。但作为补偿,朝廷将把藤原家族作为东瀛与中原贸易的代理人。”
吴缪也是读过诗书的,现在这情况不就跟晋书里描述的情况一样了吗?
他犹豫问道:“藤原关白也是学问渊博,见多识广。尤其藤原家次男,藤原赖长自幼奋发,博览群书,收藏了大量书籍,建有赖长文库,被誉为富有和(日)汉(中)之才的大学者。”
“这种情况下,他们恐怕会联想到五胡乱华。不会同意这个条件。”
汪若海平静的说道:“所以需要你去游说,施加影响。我认为,你实在是高估他们了。”
“没有亲身经历过一回,他们不会在中原历史中汲取教训的。有那么丰厚的条件,有那么多虎视眈眈的对手。最底层一群异族蛮夷的死活,是不会成为他们考量的重点的。”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别说是异国的历史,就算是本国的历史,也是一次次在重蹈覆辙,周而复始。
所以《阿房宫赋》里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没有切身之痛,一群锦衣玉食的公卿贵族,怎么可能把异族的一群泥腿子生死放在眼中?
虾夷人在平安京那些贵族眼中,就是可以随便压榨,随便剥削的奴隶。地位不会比黑奴高多少。
现在把他们统统打成奴籍,贱民不得与高贵的主人通婚,这一点有什么难以接受吗?
要知道虾夷人本来就跟倭人有很大的体貌差距,一眼看去,双方就不是同一人种。…
虾夷人生活在库页岛、虾夷岛上,维度更高,毛发卷曲,且体毛茂密,全身异味。
只要有一项法令下达,两族不得通婚就会成为一个非常牢固的共识。
吴缪思考了许久,说道:“我会尽力而为,全力说服藤原关白,接受这个条件。”
“不!不是尽力而为,是不成功便成仁!”汪若海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个条件是官家亲自设定的。圣朝海军,东瀛都督府,东夷都护府,数以百计的官员,数以万计的军队,无数的财富,都为了达成这一目的而存在。”
“如果这个条件无法达成,别说是你,就算是本官也难辞其咎,不得不回京受审。”
“但我不妨坦白告诉你,若是你能达成目标,那自然是皆大欢喜,你继续荣华富贵,本官继续作封疆大吏。若是完成不了目标,本官落马之前,一定会先将你收押问罪。”
吴缪额头上顿时浮现一层冷汗,再看手中这册文,仿佛是烫手的山芋。
这能带来无穷无尽的财富,也可能让整个家族承受灭顶之灾。
深吸了一口气,吴缪郑重说道:“草民必为王事效死命,不成功便提头来见。”
汪若海这才露出笑容,说道:“很好,你可以即刻去找长史领取物资了。本官在流求等你好消息,然后亲自去平安京出使。”
“那草民这就先行告辞了。”
等走出都督府,吴缪才发现天空是如此明媚蔚蓝。这磅礴的压力散去,世界是如此宽广,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吴淞立即迎了上来,问道:“爹爹,怎么样?都督府有没有为难您?他们说了什么?”
吴缪把手中的清单给了吴淞,说道:“你自己看吧。这一次,我们真的是要一飞冲天了。”
吴淞接过来看了一眼,瞬间眼神一亮,问道:“这是都督府给我们的?”
“没错。至于怎么用,就全看我们了。能不能说服藤原关白,将决定我们整个家族的生死。即刻动身跟我去平安京。我有种预感,东瀛岛上的宁静到此为止了,接下来将永无止境的笼罩着血雨腥风。”
吴淞却野心勃勃,说道:“这对我们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东瀛岛上乱了起来,中原商人会成为最快崛起的一方大名。”
“如果进入春秋、战国一样的乱世,我们甚至可能成为一方王后。”
吴缪也被吴淞所言激励,只感觉心潮澎湃。
如果吴氏在东瀛列岛上打下了尹势地区,建立吴国,那自己也算是在当地开宗作祖了。
而有东瀛都督府作靠山,手中有三座山城作为势力根基,吴缪觉得这一切并不难。
第一阶段目标,就是打下十座小城,占据一片平原土地,逼迫附近一带的守护大名和庄园领主贵族臣服,建立一个小型的吴氏诸侯国大名。
“且不提这些,先去平安京。当务之急,是先说服藤原关白。让倭国签署法令,区别编户,分割虾夷人和倭人。”
“东夷都护府那边,我们也得罪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