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宋军主力

整个天下都还是没能适应大宋日新月异的疆土变化。

包括满朝公卿们,如果不看地图,大部分人都对大宋如今的疆土没有一个详细的认知。

在所有人印象中,大宋都似乎被隔绝在西域之外。因为西夏、辽国的存在,大宋被牢牢锁死在了一片中原之地。

但现实是,随着大宋的日益强大,南北两面的军事将领都在不断向外进攻,拓展国家疆土。

北面韩世忠已经击退了东部蒙古,静塞铁骑正在从大同方向向北一路犁庭扫穴,清理合不勒汗的中部蒙古部落。

蒙古铁骑能逃跑,但部落族人根本就逃不过静塞铁骑犁庭。

西部的忽儿札胡思汗如今是大宋忠实的打手,靠着大宋商队,蒙古贵族赚的盆满钵满,满意的无以复加。

所以大宋疆土早就跨过了西夏,在北面与高昌回鹘全面接壤。

当初契丹天祚皇帝耶律延喜就是走的这条路,跨过了西域在中亚建立了东辽国。

而在南面,陇右都护府更是早就打碎了鞑靼各部,疆域都已经连接到了黑汉国。

事实上大宋的疆域早就在南北两侧将西夏与高昌钳住。

发动一轮钳形攻势,已经具备了一切条件。

所以岳飞说道:“朝廷诸卿都想象不到朝廷会跨越西夏进攻高昌。回鹘人必然会更加始料未及。”

“所以枢密院的作战方案是,由忽儿札胡思汗部蒙古两万铁骑从北侧佯攻,袭扰高昌边境。吸引高昌主力前去驻防。”

“神武右军中军统领张宪率军从陇右都护府出兵,自南线直插高昌腹地,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枢密院连行军路线都已经安排好了,大臣们都已经清楚,这场战事恐怕是早就规划好了的。

只不过是官家特意压下了风声,让枢密院在今日朝会上提出来。

不过,当看见枢密院的方案,赵桓也是惊讶了一瞬间,问道:“岳相公不亲自统军?只让张宪独领一军?”

岳飞郑重的点头,说道:“张宪骁勇善战,又富有韬略,战功赫赫,足以独当一面。圣朝将来疆域越来越广,需要更多能够担当重任的将领。”

赵桓被成功说服。

帝国这么大,总不能只要发生战事就要军神天南海北的去救场。

事实上,岳飞真正的作用是一个定海神针。

只要他多活一天,这大宋社稷就稳如泰山。

没有任何暗中宵小敢跳梁挑衅。

右相张浚问道:“从陇右出兵,补给势必极为困难。枢密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很简单。”岳飞从容自信:“减少部队人数,只出兵一万。”

“多少人?一万?!”所有大臣一片哗然。

“枢相也未免太过自大……自信了吧?”

“这是灭国之战,只出兵一万,是否太儿戏了点?”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我等知道岳相公军略当世无双,可这一战毕竟劳师远征,又非岳相公亲自统军,一万人会不会太少了些?”

大臣们的态度其实已经收敛了很多。

他们想直接指责岳飞自大的,可想到这位军神那些神一样的战绩,还是第一时间选择改口。

因为谁也无法预料,这位军神会不会下一刻带着一万人亲自给所有大臣上演一幕远征灭国的情景。

那也太打脸了。

这话如果不是岳飞说的,换任何人过来,大臣们都得先火力全开,痛斥一番。

怎么想的,区区一万人就要远征数千里,覆灭一个西域强国?

岳飞坚定的向所有人保证道:“张宪率领一万军队必能大获全胜,率师伐国,执其君问罪于御前!如今是三月,朝廷下令后,九月之前,大军就将凯旋。”

半年时间?

从东京开拔到西域,并打穿整个高昌?

所有大臣们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难道是他们真的已经对大宋的军力完全没有所知了?

枢密院毕竟是负责军事打仗的专业机构,如果枢相就是这也自信坚持,其他大臣也只能等着看结果了。

宰相们都看向赵桓,期待官家或许会制止这场荒诞的远征。

但赵桓已经笑着起身,说道:“那就按枢相的意见部署吧。论打仗,这四海八荒,难道还有人能与岳卿相提并论?”

一万军队,不少了啊。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也就一万多人。

与庞大的清帝国交战,也就阵亡了寥寥几个人。

打个小小的高昌,宋军出动了足足一万人。

其他大臣觉得这作战方案太冒进了,赵桓反而觉得枢密院过于保守了。

按赵桓的看法出动五千人再加一千骑兵应该就够了。

毕竟实在想象不出来,高昌拿什么才能抵挡火炮加火枪、手雷的宋军。

一群回鹘游牧骑兵,正面撞上宋军火枪线列,头骨都得被掀飞了啊。

而且在北面还有两万蒙古仆从军在牵制他们。

在中原以外,从中亚到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遭遇两万游牧骑兵入侵都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大事。

回鹘主力可能自始至终都来不及防备南线宋军的静默奔袭。

随着中枢做出决断,一纸军令下达神武右军。

张宪立即统帅了神武右军精锐主力一万步骑开拔出京城。

宋军主力共计八千步兵,两千背嵬军铁骑,以及足足五百门火炮。

神武右军主力出城的时候,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

实在是神武右军如今的装扮特别怪异,完全突破了寻常百姓的认知。

士兵们依旧披覆着重铠,以抵挡弓箭。

但手中不见了任何利刃,长枪、弓弩、大斧、腰刀都被替换成了一把格外粗长的重型火枪。腰间只别了一把小小的刺刀。

这种军队究竟靠什么打仗?

总之大宋军队如今的风貌的确有点奇幻色彩。帝国军队身穿板甲,手持火枪,碾碎一切魑魅魍魉!

从军官到士兵们都还没有亲眼见识过火枪在战场上的绝对统治地位,还给自己穿着厚厚的甲胄。

不过即便如此,大宋重步兵的负重也就仅跟大英龙虾兵相当。

而且在大宋无与伦比的财力支撑下,这支主力军团携带了大量的战马,完全是一支龙骑兵部队,骑马赶路,到了战场才下马列阵。就连大炮都是由战马拉着。

所以张宪的行军速度比枢密院预料的还要快。

四月他们乘船、转运,水陆结合开拔到了陇右都护府,六月就抵达了高昌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