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连绵多日的大雨终于止住,各地来不及适应,就骤然进入了炎炎夏日,酷暑难当。
这疏忽变换的天气,就像如今东方大地变化剧烈的国际局势。
因为大雨停歇,水势下降,河北抗洪进程大幅度增快。到中旬,各地的决堤已经基本被堵上。
大宋内忧被解除大半,立即就强势起来。
前年金军还气吞万里如虎,今年就在大宋的压力下难以喘息。
这本就是一个比烂的世界。
大宋虽然内忧严重,但只要比金国内忧外患的情况要好,那自然轻松就占据了强势地位。
予是暴雨停歇后,金国使团的正使完颜斡赛终于得到了赵桓得接见。
因为是正式朝见,完颜斡赛很隆重的递交了金国皇帝送给赵桓的国书。
这还是赵桓穿越以来第一次与完颜吴乞买正面交流。
内侍将国书送到赵桓手上,赵桓徐徐展开,同时看向跪在下方的完颜斡赛,问道:“金国皇帝身体可好?”
完颜斡赛气愤难当,说道:“我大金国称陛下为大宋国皇帝,陛下理应称我主为大金国皇帝。”
赵桓扫了一眼国书的开头,果然是赞拜大宋国皇帝。
赵桓笑着说道:“你们金国受儒家影响还真是极深啊,一如既往的在乎这些繁文缛节啊。从海上之盟开始,就对这方面纠缠不休。朕称呼一声大金,你们金国就能气吞万里如虎了?”
完颜斡赛气愤说道:“至少陛下应对我朝抱有尊敬之心,我朝才能敬慕友邦。”
“呵呵,友邦。你还真说得出口。”赵桓冷笑一声,问道:“你们女真人骄横跋扈了几十年,屠城灭国,流虐天下。如今被我朝击败,即将兵临城下了,忽然想起了睦邻友好,敬慕友邦?”
完颜斡赛连忙说道:“陛下对我朝颇有误会。我主正是不欲天下兵戈纷乱,百姓民不聊生,方才起兵驱逐暴辽。如今兵戈已止,我两国何不止戈修好,成为友睦之邦?况且大宋国为了治理河北水患,恐怕耗资良多吧?如今水灾过去,又适逢天气炎热,恐怕有瘟疫四起。以目前情形而言,大宋国恐怕也难以为继了!”
这家伙软中带硬,绵里藏针,还暗指赵桓的威胁不切实际,大宋不可能兵临城下。
赵桓淡然一笑,说道:“朕可以告诉你,治理黄河水患花费五千三百万贯。赈济灾民、防治瘟疫我朝准备了两千八百万贯。”
完颜斡赛脸露得意,对自己的洞察局势而自得。合计八千多万贯的财政支出,大宋怎么可能有余力继续打下去?
“但这八千一百万贯全是官府财政度支之内。军费的一亿八千万贯,毫不受影响。朕相信,我朝大军必能贯彻朕的意志,横扫一切跳梁小丑!”
下一瞬间,完颜斡赛脸上的表情彻底僵硬,那一丝丝窃喜得意还没有绽放开,就转化为了无限的惊恐与质疑。
“不可能!宋国怎么可能有两亿余贯的财政税收!”
如果大宋真有数亿贯财政,那双方还有什么打下去得可能性?宋朝用钱堆也能堆死金国。
因为大宋的文明先进,在这片土地上,宋、金、夏都用的是宋朝货币。
金国技术落后,更是参用辽、宋旧钱。
钱币紧张,使完颜斡赛完全无法想象大宋税收数以亿计的情况。
若果真是如此,大宋就算用钱源源不断地武装新军,也能轻松将大金国给拖垮。
这里显然是赵桓在以文明视野,碾压完颜斡赛的野蛮粗鲁。
大宋诚然有上亿贯的军费,可不代表能立即转化为国家动员能力。
在封建社会,道路不畅,工具落后,能转化出来的国家动员能力上限被牢牢锁死。
大宋能将财富转化为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河北已经是极限,不可能同时保证燕云再供应几十万大军。
要提升国家的整体动员能力,必须改进文明,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
但完颜斡赛不可能有这种视野,各项数据摆出了,他就被震惊的几乎失去了思维能力。
财政健康,意味着宋军还可以像去年一样,兴师动众三十万北伐。
而金国却很难再全力以赴与大宋交战。
一旦金军主力再被拖在了燕云,东方的高丽,西方的辽国,北方的蒙古都会趁机蚕食金国各个方向的领土。
完颜斡赛无论信不信赵桓所言,都得强撑着底气,说道:“宋国向来喜为大言以诬天下。这亿贯财富与那百万禁军一样,说不得都徒有其表。臣不知其虚实,但为陛下计,为天下黎民计,两朝止戈方才是最优之选。一旦兵戈再起,大宋这数亿财政,恐怕又是一个被戳破的泡沫,百姓又要生灵涂炭。”
“你口才很好。”赵桓淡淡的说道。
完颜斡赛瞬间脸色一苦,知道自己刚才口若悬河地所有说辞,全没有被宋朝皇帝听进去。
大金朝“以和议佐攻战”的国家战略,在刚开始就遇到了一个根深蒂固,且无法绕过的巨大难关。
那就是赵宋皇帝完全没有太大的兴致与大金议和。
如今在位的这位天子,肃杀而坚决,与大宋其他天子完全不似一类人,当初在绝境中都不肯低头言和,如今占据了优势,自然更要咬牙坚持,哪怕筋疲力尽,也要死撑到底。
所以想“以和议佐攻战”,获取战略优势,达成金国的需求,必须要有打动宋国的利益。
完颜斡赛说道:“我大金愿与宋朝和睦修好。只要大宋向我朝称臣纳贡,我朝愿归还大宋的河东、陕西一带全部土地。并将山前七州中的涿州、幽州,山后九州中的朔州、寰州、应州、云州全部赐给大宋。”
云州即赫赫有名的大同,也就是辽国西京。
在海上之盟时,宋金两国为争夺云州归属争执不下,到最后都没有在盟约中明确定下云州归属。
如今金国一口气将云州以南,全部让给了大宋。
只要赵桓答应,至不济大宋立即就能恢复明朝九边重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