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4章 三线建设

还是那个安静典雅的小院子,还是沸腾着浓浓的糯米茶香。

“常委会同意复工,具体时机你自己把握。”

缪文军说了这句就不再啰嗦,一杯接一杯喝茶。

告知结果但不透露详情,这是最基本的组织纪律。别说缪文军与白钰是上下级关系,就是方晟,也不曾在儿子们面前具体介绍哪次常委会哪个人说了些什么,而是以“激烈”等词一言蔽之。

其实不用多说,白钰已猜到缪文军会在常委会上发飙,也猜到常委会会多数票压过宇文砚。

理由很简单,因为涉及到“关苓白钰”!

贾复恩、徐尚立肯定支持;

何超、吴通必须支持;

庄彬不敢不支持……

这样一数稳稳六票,加上吴通与缪文军的私交能在关键时候掉链子吗?所以白钰虽没参会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然而胜虽胜了,代价是得罪通榆第一号人物,可想而知前景有些灰濛濛不容乐观。

缪文军面无喜色而只顾着喝茶,原因就在于此——晚上叫白钰过去并非庆贺,而是紧急商量对策。

接下来该怎么走?

思忖良久,白钰道:“外事委牵头的三国特使调查组已结束对毕江、遵江沿线勘探,预计明天回京都交换初步意见。我想,复工是肯定的,后期要增加人手推进工程进度,关苓段我将确保春节后全线贯通!”

“明年三月前两江必须贯通,来个生米煮成熟饭,届时哪怕夹生也得咽下去!”

缪文军肃容道,“目前我还是不清楚宇文砚到底玩什么正治,事关毕遵几百万人民和数十年发展机遇,我绝对不可能让步!”

“缪书计,我最担心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什么意思?”

“青牛滩工程乃至两江贯通工程利国利民,其实宇文砚挑不出毛病,真正容易惹事的反倒是上次视察期间拒绝前往的另一处,毕遵化工园!”白钰道,“艾米拉跑到通榆也是冲着化工园,后来才听说青牛滩;回头想想,谁告诉艾米拉这些事的?对于这样只会揭短、让地方正府领导下不了台的记者,各省向来设置种种障碍,也会提前通知相关市县做好准备;怎么可能出现她潜入毕遵、关苓十天,我们居然都蒙在鼓里?***、宣传等部门都是吃干饭的?”

啪!

缪文军单掌猛拍茶几,面泛怒容道:“你提醒得对,我倒没想到这层!接待外国采访组也是大事,类似京都记者明察暗访绝对不可能发生!所以艾米拉在青牛滩工程问题上未尽全力,也未穷追不舍,连夜就赶往毕遵至今没跟我们联系……”

“榆达化工厂大爆炸在前,您的项目在后,艾米拉有理由质疑。”

“是有理由,但我也有理由,我不怕跟她当面辩论,只是……”缪文军长长沉吟道,“葛兰特在化工行业的地位和水平,以及在环保、安全性等方面都是国际领先,我实在想不出艾米拉从哪个角度挑刺?”

白钰沉声道:“缪书计,这方面您一定要相信她的专业素养,况且欧美记者观察和分析的角度的确与我们大相径庭,没办法,这是理念、三观等综合因素决定的。”

呷了口茶,缪文军突发奇想:“你跟那位米总很熟悉,不妨打电话了解一下最近有没有记者出入化工园?”

白钰连连叹息,尴尬地说:“曾经……曾经熟悉,但,但后来发生点小误会很久没联系了。”

“男女之间的误会还真是一句话两句话解释不清。”缪文军悠悠道。

“不是不是,您误会了……”

缪文军大笑:“瞧瞧,我误会你,你可当面指出来。为什么米总的误会就没联系呢?”

碰到这位厉害上司,饶是白钰狡计百出也闪不过去,只得支吾道:

“我明天上午试试,或者问问她手下的辛助理……不,现在应该叫辛总。”

“我不管你找谁,只要结果……”

缪文军只说了一半,茶几上的手机响了,瞟了一眼拿起来接听,才听了两句就腾地从沙发上弹起,脸色大变——

“艾米拉死了?!”

白钰也惊得跳起身,全身冰凉!

专程到毕遵揭短的外国记者突然死亡,这这这……这个麻烦非同小可!

缪文军还在接听电话,脸色愈发严峻,大步在堂屋里走来走去,手指关节握得格格直响,显然内心激忿万端。

电话足足打了十分钟,然后缪文军关紧堂屋门,道:

“出大问题了,艾米拉和她的团队共四人被发现死于阮河岭山谷,初步鉴定车子制动失灵坠崖而死,死亡时间大概是昨天夜里!”

白钰紧咬牙关强抑激动:“在下长镇时我了解过,司机雇自毕遵本地尤其擅长开山路,车子也是新的才开了两三年。长期奔波于内地,艾米拉对人身安全非常注重,不会犯低级错误!”

缪文军微微摇头:“你应该没去过阮河岭,山路很陡峭很危险,有些弯道甚至没加护栏,是毕遵事故率最高的路段,没有之一。”

“印象里阮河岭不在化工园附近吧,她夜里跑那个危险区域干嘛?”

“这就是此事复杂诡异的地方,”缪文军深吸口气道,“外界都不知道,实际上阮河岭是前往毕遵军事基地草头坝的后山必经之地!”

白钰也倒吸凉气:“噢……上次宇文砚视察走的前门?”

“前门有四五道关卡盘查严格,且沿途几十公里区域都控制在军方手里,正常渠道很难混进去;后山崎岖难行,阮河岭段好歹有条车道,愈往深处愈无路可寻,号称草头坝屏障飞鸟岩真正是鸟都飞不过去!”

“明知险峻还执意为之,难道艾米拉真实身份是英国间谍?”

“死于阮河岭,让人不能不产生这样的联想,不过……”

缪文军深沉地说,“倘若她们死于暗杀,那就是凶手故意施的障眼法,引诱警方往间谍案方向追查。”

白钰愣愣想了会儿,道:“缪书计,如果艾米拉确为间谍,有无必要冒着生命危险潜入草头坝?”

“有!”

缪文军斩钉截铁道。

似有所悟,白钰手抚额头道:“对了,宇文砚都亲自上山慰问,尽管行程属于临时安排可见其重视程度!”

“关于毕遵草头坝军事基地我说两点,”缪文军道,“第一它是上世纪中叶毛老人家部署的大三线建设重点单位之一,承担着战略武器科研基地的重要职能;第二它是整个西南地区,不,东南亚地区的瞭望哨、千里眼,它的监视范围能覆盖马六甲海峡,是国家南海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作为毕遵警备区政委,我所能告诉你的信息,其它不便多说,当然还有更机密的我也不知道。”

“大三线……”

上世纪中叶中国四面楚歌风声鹤唳之际,京都高层意识到我们东北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基地全部在北方霸主可携带核弹头的中短程导弹和战略轰炸机打击范围内,沿海工业城市则在老美航空兵力打击范围内,甚至京都也处于两大军事强国核武器威胁范围。一旦战争爆发,即使不使用核武器我国大部分工业基地也将毁于一旦。

毛老人家有个著名的论断即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危险,就必须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战争,而在原子弹时期,中国没有大后方不行!

1965年起中国开始把沿海部分工业企业向战略纵深地区搬迁,目的在于较短的时间内尽快在大西南、大西北地区建立起战略核武器打不到的,能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实行工农结合的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基地,进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后方工业体系。这是轰轰烈烈进行的三线大规模建设的由来。

大三线是举全国之力投入的浩大工程,截至1980年总投资达到惊人的2052亿元,按当时超低物价水平已是天文数字,且还没包括各省自筹资金搞的*线配套建设投资。

到七十年代中期三线建设初具规模,达到了建立稳固后方基地的目的。从当时世界军事格局和技术水平来看,如果受到外来侵略中国基本具备打不垮、炸不烂、能长期支持战争的牢固后方基地;同时国家经济布局大体合理,工业片面集中于沿海城市的状况得到改变,建成1100多个大中型工业交通企业、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基本形成交通、电力、煤炭、化工、石油、建材、钢铁等生产部门相互配套的体系,并且与地方中小企业连成统一格局生产系统和自上而下的生产指挥系统。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在任何时候都不该忘记,一旦放松警惕,敌人就会露出青面獠牙!

一时白钰思绪翻腾,延伸出很多枝蔓。

缪文军似想到什么连续打了两个电话,然后果断道:“走,立即回毕遵!”

“我……我也去?”白钰问道。

“目前已成立专案组,今夜我带一个小组去草头坝;你带一个小组去化工园,把外围工作查实查透!”

公.中.号搜:亭.外下.雨的文学屋,更多官场文章

缪文军不容置疑道,又低头沉思有顷,叹道,“涉及英国传统大报王牌采访组三条人命,想必外事委又要派调查组了!你分析得不错,艾米拉的出现果真透着蹊跷,非常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