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九年初,公元1849年,四川总督琦善再次上奏,请求派遣官军和各土司土兵一起攻剿瞻对。
二月,道光皇帝下旨:“四川中瞻对野番贡布郎加胆敢出巢滋事,各土司俱被抢掠,并杀毙民人,殊属目无法纪。外番狡诈,自相蚕食,原可置之不问。惟恃其凶顽,不惟占去各土司地方,并欲侵占里塘为梗塞大路之计。经该督(即四川总督琦善)出示晓谕,该野番仍负固不服。似此凶顽,自应及早扑灭,勿令养痈遗患。琦善现在驰往中瞻对,督率弁兵相机妥办,务当迅速剿灭,歼厥渠魁,勿令蔓延肆扰。”
此处有一点需要注意。
皇帝旨意只说“各土司俱被抢掠”,“占去各土司地方”,并未提及八土司进剿瞻对失败,是因为下面未曾奏报而不知道?
不报也好,这时的清朝,早不是康乾盛世时的模样了,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皇帝要操心的事还多着呢。
想必琦善也是对皇帝心存体恤,不想让他太劳心费神,两个月后,便上奏出征瞻对“大获全胜”。皇帝当然很高兴。大清国军队,打不过船坚炮利的红毛英吉利国,中瞻对“蕞尔小番”还不在话下?琦善奏曰:“琦善统帅官兵,该野番头目胆敢带领贼番前来冲突,我兵开炮轰击,枪矛齐施,伤毙头目二名,及群匪二百余人,余匪逃窜,复追杀无数,并夺获牛马甚多,贼目噶罗布、恰必阿索均落崖身死。现仍详探路径,筹充粮饷,以期捣穴穷塞。”
皇帝见奏,下旨:“所办尚好。琦善调度有方,著交部议叙。”皇上,战事刚刚开始,即便取胜,也只是初战告捷呀!看看前几次的瞻对战事,就知道开初的胜利是很不可靠的啊!清及清以前的王朝,都有史官,都有专门管理历史文档的机关。琦善这次出兵,已是清廷第四次用兵瞻对。难道皇上和身边的大臣们都不去看看过去的档案。如果不看,那治史又有什么用处呢?但皇上就是不能记取历史上的教训,仍然要让历史那最失败的部分,在自己身上重新搬演一遍。出兵初胜,他就不但要奖琦善,旨意还惠及“所有此次进剿之将弁等”。
琦善此次进剿瞻对,也是志在必得,事先的确也做了充足的准备。
他先调集数千官兵,从成都进至打箭炉,又率官兵和明正土司与倾则活佛所属土兵前出至瞻对东北面的炉霍。到了炉霍,又在此接见瞻对北境和西北境的章谷、麻书、朱倭、孔萨、甘孜和德格六个土司,以及在川藏北道上势力强盛的竹庆寺活佛,云集各土司兵力。
琦善也并不敢轻视贡布郎加,知道进剿瞻对不能速战速决,因此采用分段设防,步步进逼的战术,动员民兵,修筑道路,以保证补给和运输。先出其不意,派出一支先遣队攻进上瞻对达拉松布地方,并命令他们修筑工事,深挖战壕,同时修建营房,种植蔬菜,做长期战事的准备。
之后,将所部五千清兵,和土司武装配合,分由甘孜、炉霍、道孚三路向瞻对进攻。炉霍进攻的一路,由炉霍土司的武装配合,先进入瞻对境内的麦科牧场。
瞻对全境,大部分人口寨落都集中在雅砻江河谷两岸海拔较低适于农耕的河谷地带。大致说来,河谷农耕的大小台地后是密布的森林,森林上方的一些高旷地带,才是牧场。麦科牧场,便是瞻对和炉霍间的一处高旷牧场。琦善指挥的汉、土官兵占领了此处,便可从高往低,顺势压向雅砻江河谷,也就是瞻对的腹心地带。贡布郎加当然也把麦科牧场视为瞻对的重要门户,在此与清军展开激战。
相对于贡布郎加的土兵,清军自是兵多将广,武器精良。尤其是清军的开花大炮,轰击之处,贡布郎加和其所率土兵,无论怎样亡命强横,但血肉之躯,终难抵挡。加上其余两路汉、土官兵,也分别从甘孜与道孚进兵,配合中路大军的进攻,贡布郎加也只好重重阻击,节节后退。
不几日,远在京城的皇帝,又接到抵前指挥的琦善发自炉霍的奏报:“本月初二日子时,复遴选精卒分路攻击,数日之内,攻获碉卡十余处,夺占隘口四处,歼毙贼番数百人。”
皇帝当然要说:“所办甚好。”
同时指示:“乘此兵力精锐,正可一鼓作气,捣穴擒渠。”而且,这时皇帝也知道了一些瞻对的情况,才有更具体的指示:“惟贼巢周围,皆系战墙堵塞,且碉寨坚固,必须预度炮力,足以相及,方期施放有准,夺隘攻坚。”皇帝还是操心了,不然不会连大炮要推进到距离贼碉足够近,打得准这样的细节都想到了,并且还进一步指示,“该督惟当审度形势,妥协办理,务将粮饷军械筹备齐全,并详探路径,克日进攻,扫除群丑。”
皇帝还操心到后勤工作,而在旨意中细细嘱咐。因为琦善上奏过后勤供应艰难的状态:“此次剿办中瞻对野番,口外十余站,均系崇冈叠岭,老林密箐,且风雪弥漫,道路崎岖,粮运万分艰难,而沿途或百十余里,或二三百里,寂无人烟,士卒昼则攀藤附葛,裹粮前追,夜则扫雪扎营,藉草卧冰。”这也是出兵进剿道上的实在情形。
琦善除了尽力做好准备外,也试图从神佛处获得护佑。他上给皇帝的奏书中还提及这样的事情:“臣行至打箭炉,询悉口外各庙咸供护法为扶翼黄教正神,其神一名乃迥,一名多吉迅垫,自打箭炉至前、后藏以及口外各土司,俱极敬奉,素昭灵验。……臣经打箭炉时,即探知此情形。深恐内地兵丁,致有疾病。又虑瞻酋抗拒,旷日持久,亲诣两位护法神前祈祷护佑”。皇帝因此应该可以从中看出琦善此次出兵,并不十分自信。换成以前的皇帝,比如乾隆,或赞许,或质疑,定会大发议论。对此,道光皇帝却什么也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