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0

“那日雷声,数里可闻!绝不是夸大其事。我在阳邑城头,还见到了被雷劈碎的箭垛和屋舍!”

“这雷,也来的太巧。”令狐盛皱了皱眉。一次也罢,如今又是一次。他是不信什么佛子之说,只觉得其中定有蹊跷。否则谁敢只领数千兵马,去攻打被敌军占领的城池?没有必胜之心,何来冒险之举?

想了想,他又问道:“上党兵力如何?”

虽有传闻,但是具体上党是如何退敌的,着实没再捷报中写清。

“吴将军和奕校尉各领两千兵。还有骑兵一千有余,和新练出的三千屯兵。梁府似乎也有兵马,为数不少。”令狐况立刻道。

加加减减,都有上万兵马了。东赢公走时,上党可有如此多兵?这个梁太守,简直深不可测!

不过听到这里,令狐盛也有了打算:“这次梁太守派你来上党,可还有什么安排?”

“府君命我主持粮草事宜,负责大军后路。”令狐况道。

“粮草之事竟然交给你了?”令狐盛不由一惊。这次上党松口,提供粮草,是大多数人都未曾料到的事情。如今并州哪里不缺粮?刚刚跟匈奴硬拼了一仗,又要提供粮草,支应他们攻打离石。是个人都不会太过痛快。

谁料那梁子熙竟然一口应了下来,还把这么个给他人卖好的差事,交给了令狐况。这里面的用意,就相当值得深思了。难怪这小子没有捞到驻守阳邑的差事,也不觉得心焦。复杂大军后路,显然比驻守危城,更让人年轻人激动。

而这一个安排,也不乏深意。且不说令狐一族在并州的势力,只是他这个奋威将军的头衔,就颇惹人注目。让令狐况负责粮草,既是提高他的声望,同时也是在利用令狐一族的人脉,打通并州军内部。这样的心思,却不让人讨厌,更像是阳谋。一个放在明面上的示好。

看到令狐盛面上神色不定,令狐况不由道:“叔父,我能从上党狱中脱逃,又凭功勋升任将军,全是梁府君的栽培。如今失了阳邑,又是他为我医治,夺回失地。现在又把如此粮草重任交托与我,这一桩桩一件件,皆是再造之恩!府君才识出众,胆色过人,更有运道相助,实在是一可投之人。”

如今并州大乱,匈奴立国,刺史司马腾又跑得没了踪影。所有高门望族,也在观望事态。是拼死抵抗,还是趁乱改换城头,各家都有各家的打算。不过对于令狐盛而言,他对朝廷还是极为忠心的,能够打退匈奴,保住家园,更是身为家主的职责。

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太守,确实是个值得注目的存在。不论是最初的佛名还是现在的军威,都让人为之侧目。思索了良久,令狐盛方才点头:“也罢。既然梁太守信用与你,你就当倾力已报。若能抵挡匈奴,也算大功一件。”

听到这话,令狐况心头不由一喜。这是身为家主的叔父,正式支持他加入上党阵营了!看来叔父对于府君,也是有所期盼的。

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他郑重答道:“况定不辱令狐之名!”

也是时候,在这乱世里押一押注了。

虽过了立春,但是天气仍旧寒冷。屋中点燃了炭盆,上好的银丝炭没有分毫异味,烟气也尽数导入了相连的水盆之中,就算整晚安眠,也不会生出隐患。

屋外,一名侍女跪坐在上小榻旁,丝毫未因夜色生出困倦之意,时不时就要抬头望向屋内。她进太守府不过半载,却已经把侍奉之人视为神明,莫说是值夜,恨不得日日伺候在府君身侧。只可惜,府君并不怎么近女色,之前贴身伺候的婢子绿竹,也安排了军中校官,嫁了出去。莫不是思念过世的妻子,方才如此?

深思一晃,她只觉心尖都生出痛来。不过年方十三,她离及笄尚早,应当也能再伺候府君几年。若是能的府君垂青……

炭盆里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响,她晃过神来,连忙又夹了两块炭,小心的投入盆中。

然而不知是不是炭火烧的太旺,躺在榻上那人,有些不耐的拨开了身上的锦被。白若新雪的面颊上,浮出一丝桃红。那红晕迟迟不消,却也并无痛苦神色,反而伴着一丝薄汗,缠绵悱恻。不知过了多久,细软浓长的睫毛颤了一颤,那人睁开了双眼。

喉咙渴的厉害,梁峰轻轻喘了口气:“青梅……”

听到府君的呼唤,侍女赶忙起身,从一旁炉上取来铜壶,倒了一盏温水走进了室内:“府君,水在这里。”

虽然早就习惯了府君夜间这副头发披散,衣衫不整的样子。但是看到那人若飞霞侵染的眼尾,和那隐含一点水意的惺忪眸子,情窦初开的小姑娘还是慌忙低下头,把水碗递了上去。

没留意身边人的神态,梁峰撑起身形,接过碗抿了一口。胸腔中那股燥热被温度适宜的水冲了下去,不再堵得难受。今天是炭盆烧的太热了吗?看了看窗外天色,估计还不到寅时。他睡觉一向安稳,怎么会突然惊醒,还怎么一身汗……

拿着水碗的动作突然一僵,梁峰觉出了不对。kua • xia那粘腻的感觉,可绝不是汗水能弄出来的。而是……某种男人都懂的东西……

卧槽,将近三年了,这破烂身体养了这么久,恢复了功能!梁峰此时都不知该惊还是该喜了。

然而一转头,他就看到了那个规规矩矩守在榻边的小姑娘。这是绿竹嫁人之后新来的侍女,估计也是十二三岁,一副没张开的萝莉相。就算再怎么厚脸皮,他也不能把这种脏衣服给她啊!

干咳一声,梁峰递还了水碗:“去取套干净里衣。”

青梅有些发怔,然而看到梁峰额上那点细汗,立刻反应过来,连忙到外间取了一套新衣:“府君可是汗湿了衣衫?要略略擦拭一下吗?”

“不必。”梁峰才不会假借他人之手。

支开小姑娘,脱下了贴身衣裤。果真,一坨白浊污了裤子。前世除了有紧急任务时,哪会憋到自爆这么狼狈?有些尴尬的把衣衫团做一处,他穿上了新衣,长舒了口气,才道:“衣服先不用收拾了。天亮后,唤姜医生来见我。”

青梅傻愣愣的看着府君又躺会了床上,犹豫了片刻,也不好再说什么,乖乖一俯身,又退了出去。

一大早,姜达就匆匆来到了后院,见到梁峰赶忙问道:“主公可有什么不适?”

“倒不是……”梁峰伸出手,轻咳一声,“你把把脉,看我的身体是否大好了?”

这几个月,主公的身体确实在好转,但是这么一大早叫自己来,只是觉得自己大好了?姜达将信将疑,把手搭在了梁峰腕上。左右都探了一遍,眉峰却皱了起来:“主公夜里可是梦遗了?”

“真是。”梁峰露出笑容,“这可是第一次……”

“有乱梦否?”姜达可不管那么多,直接问道。

“呃,似乎没有?”梁峰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春梦,应该只是正常的身体反应。

“心为君火,肝肾为相火。君火一动,相火相随。此乃用心过度,心不摄肾,以至失精。当换一味药,辟除心火!”姜达立刻道。

“啊?”梁峰简直都有些发怔了,这也是病?

看到主公难得的呆愣表情,姜达苦笑道:“如今春暖,肾水自然旺盛。然则梦遗并非好事,还是要收敛神思,祛除心火。”

好吧,这上面确实谈不拢。梁峰话锋一转:“肾水充盈,是否也是身体康健之兆?”

“确实如此。不过还要将养些时日,主公当节欲,不能妄动遐思。若是葛稚川在此,恐能配出更好的补益方子。”姜达有一说一,并不避讳。

这下,梁峰彻底松了口气:“如此便好。”

这么长时间了,终于从天阉的恐惧中摆脱出来,实在是件天大的好事。不过如此一来,其他事情,也不能总是拖着不管了……

第168章

自从离开并州,王汶等高门一路南行,穿过司州,在兖州停下了脚步。比起混乱不堪的并翼司雍四州,兖州虽然也曾闹过民变,但是好歹未曾卷入争夺天子的乱战,还算是一个安稳去出。各家要不投靠亲眷,要不在自家的别墅田庄落足,费了一番功夫,方才安顿下来。

王汶倒也没忘了留在并州的知交。在正旦之后,专门派人送上了贺拜的礼物。不过途中多处都在打仗,这礼物也耽搁了一些时日,才送到梁峰手里。

朋友贺拜,自然要回礼,不过对于王汶的回复却并不那么简单。大半年过去了,他那侄女已满十五,到了及笄之年。

是娶还是不娶,无论如何,也要给个答复了。

“今时不比往日。阳邑一战,已让主公立在了风口浪尖之上。一旦东西两台的战事落下帷幕,东赢公回返并州,届时主公在并州可就难捱了。”段钦这番话绝对说的语重心长,要是自己能娶,他恐怕都替梁峰把王氏女娶回来了!

梁峰倒也不是不理解他的心情。今非昔比啊。当初自己困守上党,若是趁司马腾离开并州时,与太原王氏联姻。保不准司马腾要怎么提防他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甚至连兵权也不会让他轻碰。

但是现在,他的势力已经初步成型,手下又有能够击败匈奴的强军。更勿论阳邑那场匪夷所思的大胜。作为一支崭露头角的势力,无论如何也无法再掩盖下去了。这种时候,就不能向之前一样,低调行事。相反,与并州阀阅联姻,确立自己的根基,才是关键。

如果之前娶王氏女不过是锦上添花,那么现在,几乎算得上雪中送炭了。

崔稷倒像是有些理解梁峰的迟疑,劝道:“主公可是怕鸠占鹊巢?太原王氏虽然家大业大,但是这一辈,却不像之前那么强势。除了幽州都督王彭祖之外,并无执掌朝政的人物。然而王彭祖身在幽州,也未必能回到并州主持大局。此刻与王氏联姻,百利而无一害!”

梁峰却摇了摇头:“但他终究是太原王氏。”

这个名头,就抵得上万千了。

崔稷眉峰一皱:“正因为太原王氏,才更好。就像我手下的温录事,出身太原温氏,母族乃是清河崔氏,还有中山刘氏,范阳卢氏这样的姨表之亲。府君如今可有姓氏依仗?”

他说的正是温峤。身为太原望族,温峤的亲戚关系可是华丽无比。清河崔氏就不用说了,他的姨夫刘琨可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而范阳卢氏更是出过卢植这样的大儒,世代公卿。也正是这样一张联姻的大网,把世家裹在一处。得罪了温氏尚且无妨,难不成要与其他几大贵姓一起为敌?而这样的联姻网,也正是梁峰的软肋所在。

他祖上梁习乃是曹魏时的干臣,家中本就人丁单薄,联姻时又选了曹魏一朝的世家望门。结果司马氏篡位时,他的母族就受到了牵连,后来贾后乱政,又连累妻族满门。如今除了一表三千里的表亲,实在没有什么可以依仗的亲戚了。

而这样的光杆司令,显然不是这个时代的士族能够接受的。没有休戚与共的亲族,也没有利益相关的姻亲,要如何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更别提,他现在膝下只有一子,万一出个意外,简直不堪设想!

就算史上有名的颜控、rén • qī控魏武帝曹操,能立倡家出身的卞夫人为正妻。人家本身也是豪族出身。且不说曹姓的那些能臣,就是他本姓的夏侯一脉,也是人才辈出。否则怎么可能完全不在乎妻家的身份?

比起这个,忧心王氏一族趁虚而入,反而不是什么大问题了。王氏家大业大,未必会看上这一亩三分地。而放不放权,是拿着兵的人才能说话的。就梁府目前的构架来看,还没人能替代梁峰的位置。所以选王氏婚娶,绝对是一条捷径。

道理梁峰是都懂,但是真要突破心防去实行,却是个大问题。沉吟良久,他才开口:“王氏女郎,似乎并不属意与我。”

这也是梁峰后来才想清楚的。如果真得对他有兴趣,当时王汶召唤时,她就应该出来见上一见。但是以生病为由推脱不见,可就不是什么好现象了。如果迫不得已要选一个妻子,最起码也该是能够互相看得过去的。这可是高门娶妻,离婚什么的,想都不用想。如果真娶一个两看相厌的,才是麻烦。

这话让段钦和崔稷都是一愣。属意不属意,跟女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只要王汶这个长辈同意,直接嫁过来不就行了?

段钦叹了口气:“主公多虑了。如今又有几人能有主公这般的风采气度?就算之前听过些不好的传闻,见到主公之后,那女郎也自会倾心。”

梁峰挑了挑眉,并未答话。

崔稷则让了一步:“若是府君有此顾虑,不妨写信告知王常侍?那女郎也只是王氏旁支,换个适龄女子也未必不可。”

两姓联姻是必须,至于娶谁,倒是可以商量。

“如此,便先写信,把阳邑之事告知王常侍吧。”梁峰最终下了决断。

事态是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可不仅仅是对他,对于王汶也是如此。背上日食的凶名,王汶还肯嫁女过来吗?而且并州如此复杂的局势,未必一定要选那个刚刚及笄的黄毛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