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弓携祝好步入内堂后,顺其自然地朝上堂深鞠一躬方才退避。
堂内几人耳闻动静齐齐扭身观觑,众人见来者为祝好,神情各异,尤衍却是一副傲色。
祝好未跪,只疑道:“今日堂审应呈交京官主理!为何仍是张大人?!”
她虽已竭力抑制愠怒,后段所言却不难教人听出满腔义愤。
张谦高坐明堂,乌纱帽与身后的《海水朝日》图相映,“裴大人于行途受袭,尚在修整,出此变故恐难临堂,故而,今日仍由本官主理,怎么?祝氏可有不服之处?”
“谁人不知今日堂审?!裴大人却赶巧于今遇袭?”祝好未露怯色,立身堂内其音洪高绕梁,“莫不是有人蓄意而为?民女请问张大人,行刺京官此等大事,可遣人清查?可令诸役护持事发地残余线索?”
张谦怒道:“尔等庶民,岂配与本官这般论言?”
他向旁侧立候的衙役指示,“公堂之上,岂容儿戏?本官见不知法理刑律之人逾众,便将处身公堂需遵礼法诵予下堂众人悉听。”
衙役点头哈腰,位出一步,将公堂诸礼则法逐字高唱,其间,此役格外加中临末两句:“凡涉命案,不论苦主抑或被告,皆须跪膝呈案,诬告者与扯谎者,罪加三等。”
祝好闻此哂笑,却依言行近数步屈身在方絮因左侧落跪。
祝好侧首细观方絮因,她自行投案定当委身牢狱度日,身上仍穿着那件磨破肩的布衣,方絮因发髻缠结凌杂,嗅闻更有酸臊之气。
方絮因迎着她的注目对其莞然一笑,示意己身无碍。
与此同时,张谦冷不丁出口问询:“尤氏,将才差役所言,你可听悉?”
尤衍打哈哈道:“草民并未耳聩,自然听得!”
张谦追问:“既如此,为何不跪?”他朝堂下执狼毫的书使颔首,“凡堂中诸人所言,皆一字不差地记清楚了,若裴大人直至结案未临,此书需呈大人亲眼。”
尤衍心下虽生疑窦,却仍嬉笑作答:“假若祝、方俩人今日当真有此本事将此等莫须有的罪名安于草民之身,草民就算跪地膝行绕城一周亦使得!可如今尚未定罪,再者……草民近日腿脚不便,张大人您看可否通融通融?”
“哦?”张谦纳罕,“尤氏竟腿痛至此?方连跪膝皆无法?”
尤衍点头如捣蒜:“正是,草民烦情张大人通融一二!”
张谦并未明言尤衍是否当跪,尤衍自行默认无须落跪,遂仍直身立于内堂。祝好见此,不露声色地朝尤衍处翻记白眼。
张谦盯视堂下几人,祝好三人面下各怀心思,鉴于三日前初审,她已将事发经由诉明,张谦自未有其它首尾细情需询,祝好遂见他案中偷闲,屈指往堂案一下一下地侧敲。
应是张谦有意控扼力劲,指骨与木案相击之音竟不显喧噪,然身处诉案内堂,针落可闻,此声便成为三人心头的一根倒刺。
祝好悄然望向上堂,张谦约莫不惑之年,颊面表肤不单苍黄,更已浅生褶纹,然他的两手却养护得当,指节修长骨骼分明,爪翦将甲沿修得洁净平滑,指肤竟未见泛黄生褶,如此一双手,倒与他年岁不符。
张谦身着绣雁官补绯袍,头顶乌纱帽,他屈指敲案时袖管却因此举缩短半截。
蓦地,张谦昂首,恰与祝好的视线相撞,他停歇敲案之举,祝好见他侧卧堂案的掌心生有厚茧,祝好颦眉思忖,却见张谦仍盯眈着她,张谦眼眸深长,如凛冬坠雹,祝好下意识埋首望地。
张谦位列此城长官,府中虽未娶妻,然姬妾佣仆广众,倒不必自行作务,再者,她可从未听闻张谦有习武之兴,既如此,他的手茧因何而生?
内堂再次陷入沉寂。
衙外围观百姓齐生疑闷,今日合该上演一出惊天骇地的好戏,而今怎的这般清净?
众人皆于心猜度张谦何时开审,忽而听他道:“尤蘅于昨日协府衙寻得猎户曹资与尤琅尸首,当夜已遣人将其尸送至裴大人所居,大人特命随携仵作亲验,奈何裴大人一众住地较远,今日行途更遭歹人袭扰,虽未闹出人命,然随行下属及女眷身患伤情,因此,尸证未及守期呈堂。”
“等等!”尤衍惊道:“你说谁?!谁把我爹尸身呈至京官住地?不是衙役所寻?怎的好端端变成阿蘅所寻了?”
“尤二公子为寻父尸煞费心机,此行皆为尤氏你着想,有此贤弟,其乃大幸。”
尤衍不解,“此行为我?”
“尤氏,你可蒙冤?”
“草民自当受冤!更不知祝、方俩人何故诬告草民!”
“既如此……”张谦注目尤衍,忽而笑道:“及早寻得尸证,方可使冤屈尽洗不是么?”
尤衍前一瞬尚坐云雾,经由此问点拨倏明张谦言下之意。
他须趋避大理寺少卿亲审,今日京官行途受人拦阻亦是他从中作梗,怎奈京官一众卫戍攻守风丝难透,尤衍集结近百江湖恶徒竟未将尤琅尸身攘夺。然而,因此动乱倒令京官暂且难临府衙,亦成利事一桩,只消张谦在京官临前定案,他遂可彻底脱身。大理寺少卿虽尊京官,首次倒罢,倘二次驳回张谦审果,岂不惹人诟病?如此行事,恐存倚势挟权之嫌!
而张谦适才所言,不正暗喻尤琅尸身虽为其弟呈送,然张谦与尤蘅早先在其尸上做足手脚,已令尸证再难窥出半分名堂吗?
思及此,尤衍方才松口气,谁人皆可叛离背弃他,唯独阿蘅不可能。
那日堂审离行,祝好与他所言自是铭心镂骨,尤衍返宅亦遣人暗窥其弟,尤蘅近日所行他皆明悉,更知他于暗处确存疑举,暗探却难堪破此间细枝末节,尤衍因此对其弟犯疑生疏,直至将才张谦之言,他方通彻尤蘅近日行举皆为助他解脱此案。
阿蘅自小对他这个作兄长的马首是瞻,岂会叛他?
张谦续言:“因尸证未至,暂将此案推延半刻。”
祝好与方絮因侧目相视,意下所思一致,今日不论施以何策,皆须将尤衍此人扳倒,不若尔后,定受尤衍欺辱糟践。
“本官,当先审理方氏弑兄之案。”张谦自案下捻出一纸,“方氏,你所书诉状本官已阅,其兄尸首亦已验明,死因与你所诉无异,为凶器正中腹部失血过甚而亡,而你的身上,确存受殴诸伤,事发地亦窥得拖尸行迹,你虽于诉纸细书此迹为挽救其兄受医,所行朝向亦奔医馆,然此案仍存疑义,你需依律实言。”
方絮因闻言一怔,他早不审晚不审,偏偏此时作审,她心下惶惶,恐其案累及祝好,然张谦既决意如此,方絮因作为凶犯只好遵行,她遂将额贴地,“张大人请问,民女定不瞒报。”
尤衍面上神采奕奕,若张谦将此女定罪,倒成了他脱罪的一道豁口。毕竟,有命案傍身的贱人之言,又有几人会信?
张谦问讯:“方氏,你既为带其母求医,缘何随携镰刀?你事先可知其兄会自此路归家?”
方絮因缄默须臾,回道:“自赌坊归家不下五路,民女却非神仙,岂可预先得知兄长自哪路还家?而民女之所以随携镰刀,只因事前处身田头打草,民女返家得见奄奄待毙的母亲,怎得闲暇搁置其刀?”
张谦扫眼尤衍,若有所思,“你于诉状草写,本当为其母诊疗的资费为尤蘅所赠?你与他存何情谊瓜葛?他为何无故赠你此银?若你真与尤家二公子相交匪浅,何以……诬告尤衍?换而言之,尤衍又怎会将你作陪葬人选?”
尤衍闻此猛地转觑方絮因,只听此女接道:“幼时,尤二公子不慎失足落井,民女路遇此井将公子救还,自此以后,民女遂与公子交好,民女与尤二公子两情相悦,因此,二公子分外照应民女。然而,民女与公子到底身份悬殊,此情未曾于众宣明。”
张谦尚未言,尤衍已然按捺不住,“你放屁!阿蘅怎会与你这种女人怀情?!若……若你与他真存这层关系……”
尤衍暗自否定,此事绝无可能!
陪葬人选他当初只拟定祝好一人,因着迟迟难寻合宜的第二人而愁楚,方絮因便是尤蘅举荐予他的。
尤蘅称明,此女家中徒留母兄,贫困潦倒穷苦不堪,定会因钱财而入尤家为妾,届时再寻个由头作成自缢遂可,横竖祝、方俩人身世浮沉,生死无人经心,定不致惹人猜疑。
如若尤蘅当真与方絮因怀情,他岂会出此下策?尤衍骤然想起令他以活人作陪换得其父亡魂瞑目的道士,除非……此事种种,皆为尤蘅所谋!他的这位好弟弟,竟欲令他伏身牢狱啊!
尤衍大喊:“你空口无凭!张大人!不妨传阿衡入堂?切勿听信此女的一面之词!”
张谦自指尖掷出拘唤签,“来人,传尤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