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4章 跳伞

1934年8月的一天,山西太原城郊的清河滩训练基地上空,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天空中只见一架银灰色的飞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由东向西缓缓飞来。

懂行的人一看飞机头上那个粗大突起的机鼻,就知道这是一架德国容克Ju52运输机。

而此时的飞机机舱内,三十几个背着伞包、头戴套着防风镜的蒙布钢盔、身上挂着各种武器的的士兵正在做最后的检查。看到机舱内的红色指示灯伴随着嘟嘟的声音开始闪烁起来,当先的一人转头对着后面的人打了一个准备的手势,然后抓住舱门的门阀,一个用力就将舱门拉开。

此人细眉大眼,双眼炯炯有神,正是周文周大公子。

瞬间,冷冽而强烈的气流灌入机舱,吹得周文的眼睛都眯了起来。但他并没有马上戴上防风镜,而是看着舱壁上的指示灯。只是几秒钟的时间,绿色指示灯开始闪烁,周文大手一挥,就见他身后的张晓平对他咧嘴一笑,就从气流汹涌的舱门口跳了出去,接着就是紧随其后的妙花、赵晓金、高小山等像下饺子一样,一个接一个跳了出去。

等到所有人都跳出后,周文才戴上防风镜,对着机舱留守的德国教官打了个手势,然后一跃而出,扑向了3千米之下的绿色大地。

仿佛时间停滞,周文感觉自己就如同一只自由翱翔的鹰,以每小时近200公里的速度与地心引力展开较量。

风在他的面颊上任意跳跃,空气在他的耳边呼呼示威。他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刺激和释放,生出一种挣脱束缚、拥抱天空的豪情壮志。如果不是怕强烈的疾风灌入口中,周文此时都想纵情高呼。

看着地面景色急速放大,数秒后,他果断拉动开伞索,一股巨大的拉力从背后传来,硕大的降落伞瞬间打开,骤然间,疾速的坠落转变为平稳的滑翔。

周围的兄弟们也打开了伞包,晴朗的天空中犹如一朵朵洁白的花朵在蓝天中绽放。

周文抬头看向远方,欣赏着,体验着这份由心悸到平静,再由平静到欣喜的非凡历程。

跳伞真特么过瘾啊!

不多时,清河滩训练场开阔的操场上,一个个用白石灰划出的圆圈出现在周文的眼前,他熟练地操纵降落伞,精准地降落在中间的一个圆圈内。双脚接触地面的那一瞬间,周文调整身体,借着惯性轻轻向前小跑几步,解开降落伞的挂环,下蹲身体,迅速将背后的步枪端在手里,做好了警戒动作,就圆满完成了这次跳伞训练。

此时,在清河滩训练场的观察台上,几个德国专家正在用望远镜观察周文他们的跳伞情况。

其中一个长着浓密金发、长着一双鹰眼的的50岁左右男子对身边的一个专家说道:“奥格曼中校,真是难以想象,仅仅只是经过了三次空中跳伞训练,这些华夏人居然就已经完全掌握了跳伞技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以前就已经是跳伞高手了。说明您的训练方法非常有效率和适用性,可以在我们即将建立的伞兵部队中加以推广。”

“不不不,尊敬的希普尔少校,我的训练方法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真正特殊的是,这些士兵的素质和领悟能力都远远超出你的臆想,我都不知道这世上居然会有这样的人,不管什么动作一教就会,只要训练几次就可以完美达标,而且这还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有时候我都会怀疑,难道我是在教一群超人吗?”

这个叫希普尔的金发男子却是沉默了,他觉得奥格曼中校的说法没有错,这群只有几十人的精锐小分队,就是可以称为一群超人。

希普尔全名叫做西奥多·冯·希普尔,熟知德国特种兵历史的人就知道,此人就是德国勃兰登堡部队的创始人和第一任队长。

希普尔是一名一战老兵,曾在东非参加过同当地阿斯卡里部落和英军的战斗。

战斗期间,他就曾在资源匮乏、兵力劣势的条件下,带领一支小部队巧妙利用各种战术给英国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而正是这一经历让他成为了特种作战的坚定倡导者,在回到德国以后,他研读了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阿拉伯的劳伦斯)中校在阿拉伯大起义期间的战术,在令他印象深刻的同时,希普尔更加认定同样的战术也可以在欧洲使用。

希普尔之前也只是中尉军衔,但就是由于他的战术思想比较新颖,所以被调到德国军事情报部任职,并破格提拔为少校军衔。

而专心研究特种战术的希普尔恰好发现了周文在两次对日局部战争中的战术运用,当即就如获至宝,认为周文采用的特种战术跟他的思路不谋而合,甚至还更加完善和成熟。

对于这种特种战术居然会首先出现在贫弱的华夏并已经用于实战,希普尔倒是没有感到过于惊讶。因为他当年也是在兵力和资源都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才想到了这种战术,而华夏此时面对日本时就是处于绝对的弱势,无意中发现这种战术的奥妙也合情合理。

只是,他现在已经意识到,这种战术只要运用得好,不论己方是优势还是劣势,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所以他就一直有个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够亲眼目睹这支在战场上创造了不少奇迹的华夏部队。而且,他从曼德尔提供的情报中已经了解到,这支华夏精锐小部队装备的竟然全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和最昂贵的武器,完全出乎了他的想象。

他还知道,这支部队并不真正属于华夏军委会的指挥和管辖,完全是一个叫做周文的年轻人以一己之力打造出来的,而且几乎所有经费全是自己掏腰包,这让他更为惊奇了。

但他心里明白,要想能够真正的深入了解这支华夏部队的战术思路,通过国府的路子恐怕不行,还得首先获得这位叫做周文的指挥官的同意,最好是德国军事情报部和他建立私人关系,这样才能进行深入的交流。

所以当他得知周文要购买德国最新开发出来的MG34机枪时,就说服了自己的上司,也就是德国军事情报部的最高长官卡纳里斯上将,这才给周文开了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