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民们听了也一脸复杂的点了点头,荆疏桐见了,就继续说道,“皇上不是不救你们,朝廷也不是不救你们。
我们只是没有及时地发现那本至关重要的奏折罢了。而且皇上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第一时间就派了他最信任的孩子——九皇子宗汉霄来帮助你们。”
荆疏桐指了指宗汉霄,“别看他这样子,其实他也是性子比较直,在别人看来,你们真的是错了。
你们这样子的方法是不对的,按你们刚才那样,你们是要把粥棚拆了,把十锅百米粥都倾倒了吗?
这些,可是现在国库里面仅有的粮食了,皇上知道这次灾荒太大了,把全部粮食都拨过来了。
就为了能让大家吃上饱饭,然后能好好的渡过这次难关,我们国家每年都有灾荒,皇上也当的不容易,但是每一次不都是好好的挺过来了?
大家要相信皇上啊!”荆疏桐见身边围着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回家去拿碗的灾民们也都回来了了,讲的也越来越大声了。
这时候一个士兵跑到了宗汉霄身边耳语了几句,宗汉霄听了点了点头,小声告诉了荆疏桐。
“疏桐,粥好了,你可以先把粥分了然后再继续说,让大家边听边喝。”
荆疏桐听了,急忙指挥到,“对对对!粥好了!大家一边喝粥一边听我说吧!这样子也有点精神!每个两碗!不够的三碗!
都给我放开肚皮的吃!”
那些拿了碗的人在那里直发地组织排好队,然后在那里一人一碗的领粥,一时间,场地上都是咕噜噜地喝粥的声音。
最开始还有人会怕喝不到粥去抢,去挤,但是时间长了就开始自发的维持
荆疏桐见到大家领的差不多了,然后就接下去刚才的讲话了。
“大家应该都吃饱了吧,这粥好吃吗?香吗?”
灾民们纷纷说道,“香啊!太香了……”
“好多天多没吃的饭了!”
“这一顿太好吃了!”
“这位姑娘一定是菩萨转世啊!”
那些暴民们本来一直抵抗着不去闻那百米粥的味道,可是他们的肚子很不争气,一直咕噜噜地响着。
别人的嘴巴一直咕噜噜地喝着稠粥,可是他们是肚子一直在咕噜噜地叫着,终于,有个人是实在受不了了。
“这位姑娘!我知道错了!我们就不应该拿这珍贵的粮食开玩笑!虽然说官老爷是错了!
他把我们抛弃了!扔下了我们!但是也可以理解!毕竟是一个县城的人!他也有一个大家族!走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
我认错!求您赏口热粥给我喝吧!我也快四天没吃一口东西了!”
说着就这样子跪了下去,然后头一直磕着!
“不好意思冒犯您了!求您不要为了这点事生气!”
荆疏桐见了,连忙让身边的护卫把他扶起来,然后朝已经喝饱粥了的人借了碗,盛了满满的一碗给这个人。
“来来来,快起来!我也没生气!你知错就好!”
这个人听到荆疏桐这么说了,赶紧爬起来,然后欢天喜地地抱着碗去旁边喝粥了。
荆疏桐见了也舒了一口气,总算是打开了一道口子了!
有了一个人带头,后面的人也会跟着一起,那个人身边的一个老人见了也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朝荆疏桐跪了下来,宗汉霄和荆疏桐见了急忙把他扶起来,老人家正想要开口,荆疏桐就先说话了。
“老人家,我们都明白大家的难处!我们这次一定会把这事都处理好的!您放心!您赶紧去喝碗粥吧,暖暖身体,看大家也是饿了很多天了。”
老人差点就要哭出来了,然后宗汉霄急忙叫来了护卫把老人搀扶到大锅旁儿去盛了一碗粥。
在一旁颤颤巍巍地坐了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喝了起来。
暴民们看见年龄最大、声望最大的老人家已经去喝粥了,再也顾不上那个带头人了,就撒开了步子。
都跑到了荆疏桐面前磕头认错,然后匆匆忙忙地都去排队领粥喝了。
饥饿让人改变,让人做出一些坏事,但是也会让人由此改变,一碗粥虽小,但是也足矣让人变回善良的本性。
那个带头的人却没有那么快就服输,一直坐在那里不动,不说话,也没有任何的动静。
过了很久很久,就在荆疏桐就要失去耐心的时候,他站了起来,磨磨蹭蹭地走到了她面前,小声地说了一句,“实在是对不住了。”
荆疏桐明明白白地听到了这句话,她笑了,笑地像个太阳,然后让他自己去借了一个碗,自己去喝粥就是了。
荆疏桐等大家都吃饱了就重新开始讲话了,“大家都吃饱了吧?给你们带来这一顿饭的,是皇上。
而我只是一个帮忙押送粮食,帮忙煮这粥的人,你们要谢就谢皇上吧。
皇上为了能让你你们吃上这顿饱饭,他也是经过了多方的努力,所以你们如果要感谢人,还是谢皇上吧。
只要你们相信朝廷就是了。”
灾民们听了,很多人就纷纷朝着京城的方向跪了下来,“谢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荆疏桐见了就朝宗汉霄得意的看了一眼,好像在向他邀功,可是宗汉霄假装没有看见,真是无趣。
“然后呢,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到底以后要怎么样安家立所啊?
朝廷是不可能就这样子天天送粮食给你们,然后让你们在这里吃公粮还不干活的,但是你们不吃饭也要饿死,大家有没有想过要做些什么事情吗?
比如说干活什么的,我相信皇上也会支持你们的!你们有没有什么想要做的,告诉我的。”
这时候,刚才瘦骨嶙峋的那个老人家就站了起来,说道,“我是这个县城里面种田时间最长的老人,老郑头。
我们这个地方本来就土地贫瘠,生产的粮食本来就比较少。
这一次的饥荒也很大,我们的粮食也已经吃完了。种地的话,我们并没有什么把握。
但是今年种了豆子种,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豆子丰收了,但是粮食却这样子遭受到了这么大的灾害。”
荆疏桐一下子就来了兴趣,问到,“什么品种的豆子啊?”
老郑头摸了一下胡子说道,“是黄豆。今年每家每户都有这个,可是我们从来不拿这个当饭的都是给畜牲吃的。
所以估计每家每户都会有个几十几百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