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与赵王的会面

朱棣这时又开口说道:“虽然朕不杀你,可是你在京也呆不住了。”

解缙点了点头,他心明白,此事过后,汉王一党一定会借机对太子一系进行疯狂反扑。

纵然他有着那封密信洗清自己的干系,也必然会首当其冲成为汉王一党的攻击目标。

届时就算朱棣有心维护自己,恐怕也会有诸多掣肘之处,倒不如趁现在就把自己远调出京城,远离朝堂这是非之地,名为贬斥,实为保护。

朱棣看他明白自己的用意,便继续说道:“过几天会有御史参奏你在先前住持会试之时阅卷不公,朕会借机把你贬去广西布政司做个参议。”

解缙一愣,有些犹豫地说道:“这个广西布政司可是汉王的铁杆,恐怕……”

朱棣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怎么,现在知道害怕了?当初之时为何就如此大胆?朕不如此,如何能让汉王他们相信你是真的遭到贬斥了?”

解缙垂首而立不敢言语。

朱棣哼了一声接着说道:“朕当然还有安排。在你临行前,朕会让人授意礼部郎李至刚再度参奏你口出怨言,对朝廷不满。李至刚与你素来有积怨,他也一定会这么干的。”

“于是朕就会再度贬斥你去交趾,负责去化州督饷。那里天高地远,汉王他们的势力鞭长莫及,你就好好在那里蹲上几年,没事就仔细想想自己的罪过。”

解缙跪倒在地,三呼万岁,感激涕零,这下他是真的很感激。

他没想到,皇上不仅轻易就看穿了他的小伎俩,还知道了他所干的一切。可是皇上不但没有杀他,反而想尽办法来保护他,他是真的感激涕零。

虽然,他很清楚皇上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他的儿子,为了那个在皇上心筹谋了许多年的计划。

朱棣对他挥了挥手:“你回去吧,一切朕都会安排好的。不过你回去赶快把你儿子先放出来,老是这么软禁在家里可不行。”

解缙恭恭敬敬的应道:“是!”一面低着头退出了正殿。

殿外的凉风一吹,他才感觉全身都是冷汗。

他长长的深呼吸着,心里依旧是惊惧莫名。皇上是怎么知道他将解祯亮软禁在家的?

其实这不难解释,历代帝王在重臣府邸里安插眼线卧底,本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现在看起来,自己的府恐怕也早就有了皇上的眼睛,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就在皇上的掌握之。

也对,谁叫自己不但知道,还参与了皇上那个筹谋多年的计划呢?那个在皇上心最大的秘密。

他又怎么可能对自己放心呢?派人监视什么的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毕竟在关键时刻,他还是会保护解缙的,或者说,保护他自己心那个隐藏得最深的秘密。

最让解缙感到惊奇的却是皇上刚才说,他已经派蹇义去处置赵王了。

蹇义是在自己的府和自己一道被召进宫来的,皇上先见了他,接着他就离去了。而自己在正殿之侧的房间里一直等候着皇上的召见,并不知道蹇义去做什么去了。

那时候,叛军还没有攻

击玄武门,淇国公丘福和叶枫还没有前来求援。至于汉王朱高煦和叶枫与皇上之间的谈话,就是更加后来的事了。

如果说,当时皇上就是吩咐蹇义去处置赵王的话,那个时候,皇上是如何知道幕后的真正操纵者就是赵王朱高燧的?

解缙想到这里,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难道,难道说,皇上在那个时候,其实就已经知道了一切的真相?那他后来和叶枫的谈话,和自己的谈话,全都不过是表演而已?

解缙心里感觉到一阵阵发凉,看起来在这些日子笼罩在京城的这片迷雾,皇上才是真正眼明心亮,最清醒的人。

而他们所有人,甚至包括那个自以为聪明的赵王朱高燧,才是真正在迷雾来回打转而不自知的人哪!

解缙抬头看着天边的曙光,叹息了一声,这漫长难捱的一夜,总算是过去了。

在解缙看着天边的曙光的时候,在京郊的一座小山上,也有一个人正在远远的眺望着京城。

这座小山距离京城数里,山不高,在山顶上有一个小小的凉亭,从这里可以远远的眺望到京城的情景,这个人就站在凉亭里,背负着双手,眺望京城。

他穿着一件朱红袍子,前后和两肩之上各绣有一条金色的盘龙,这可是亲王的服饰。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被封为赵王,已经离京前往北平就藩的三皇子朱高燧!

按照时间算来,他离京已经有些时日了,应该已经到了北平封地了,怎么会还在这里呢?

此刻,赵王朱高燧就这样远远看着京城纷纷点点的火光,山风猎猎,把他的朱红衣袍吹得鼓胀起来,他心感觉到踌躇满志。

看起来,对于京城之的人,这一夜必定是个无眠之夜。

赵王朱高燧也一夜无眠,不过他是因为兴奋,他在等待着,等待京报信的人带来的消息。一旦成功,他会立即率领山下的卫队进入京城。

他之前就已经和一些朝臣武将商议好了,如果朝局一旦有变,他们都会支持他,支持他去争取他应该得到的,一切!

看看天色将明,为什么京城的人还没有来报信?赵王朱高燧心略略有些焦急了起来。

就在这时,他听见身后的山路上传来了有人拾级而上的声音。

果然来了!

他霍然回身看去,却不觉一愣。

来的并不是他留在京城的报信之人,而是一个四十余岁面目和蔼的短须士,这个人朱高燧当然认识,他是父皇颇为信任的吏部尚,蹇义!

蹇义慢悠悠的沿着石阶一步步走上了山顶,慢慢向着朱高燧走了过来。

来到凉亭前,他停下了脚步,对着里面的赵王朱高燧并没有行礼,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道:“殿下可好?”

他的出现让赵王朱高燧心里一阵惊疑,蹇义这老狐狸怎么会来这里的?迟疑了一下,他还是开口问道:“蹇大人是怎么知道本王在这里的?”

蹇义微笑着:“我当然不会知道,只不过殿下在山下的那一千护卫太过显眼了,于是老臣便上来碰碰运气,没想

到殿下果然在这里。”

赵王朱高燧心头不觉一惊,自己在山下布置着一千贴身的卫队,个个都是精壮彪悍,忠心耿耿。这老家伙居然能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径直走了上来,看来他绝对不是孤身前来的。

沉吟了片刻,他问道:“不知蹇大人特意来寻本王所为何事?”

蹇义淡淡地说道:“也没什么特别的要事,不过是看如今禁军封锁了京城,只恐殿下留在京城的报信之人来不及出城通知殿下,怕殿下等得焦急,所以特来告知一声。”

禁军封锁了京城?

赵王朱高燧的心咯噔了一下,这么说来他们还是失败了。看起来连那个号称天下第一聪明的解缙解大学士所设下的计策,最终也没能斗过父皇。

只是不知道他们的失败,有没有牵扯到自己这里来。

蹇义看着他的神情,微微笑了笑,又说道:“老臣此来,也顺道替皇上向赵王殿下问两个问题。”

赵王朱高燧心头顿时一凉,父皇的问题?看起来,父皇到底还是知道了。

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刚才担心的果然不错,蹇义这个老狐狸此番前来一定是替父皇来兴师问罪的,自己山下的那一千护卫也应该已经被蹇义带来的人控制了,只是不知道他带来了多少人马,要如何处置自己?

想起父皇朱棣那严峻冷酷的怒容,赵王朱高燧的心里顿时觉得一阵颤抖,他本来满腔的抱负和勇气瞬间全都化为乌有,只剩下了深入骨髓一般冰冷的恐惧和绝望。

蹇义看着他沮丧的面容,咳嗽了一声,问道:“皇上的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还在这里逗留,不赶快前往北平?”

赵王朱高燧面如死灰,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可是总不能回答自己在这里等着时机,入京争位吧?

他犹犹豫豫地答道:“儿臣,儿臣得知京有变,唯恐父皇,父皇会有危险,因此才带着卫队在此,在此观望,想着要不要回京护驾勤王。”

蹇义皱了皱眉,这番托词漏洞百出,简直就是胡说道。

你既然已经离京数日,怎么知道京有变的?十日之间,你早该身在北平了,去怎么会忽然出现在这里?区区一千护卫,面对连数万禁军也对付不了的叛军,无异于杯水车薪,你能做什么?既然说是护驾勤王,为什么又在这里驻足观望,停滞不前?

随随便便几句蹇义就可以把他驳斥得体无完肤,满是窟窿。

可是蹇义没有问出来,他并不想戳破赵王朱高燧的谎言,因为在这个问题上赵王的回答对于他,哦不,是对于皇上来说已经并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第二个问题。

蹇义双眼直视着赵王朱高燧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下面是皇上的第二个问题,你必须也只能说实话,明白吗?”

朱高燧点了点头,虽然他还不知道这第二个是什么问题,但是一种不好的预感让他的眼闪过了一丝惊慌。

蹇义深深吸了口气,缓缓地问出了这个最重要的问题:“皇上问你,究竟是谁指使你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