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第三十二回

第三十二回:

悟空大闹森罗殿,

九幽十类尽除名

勾死人来了!只见两人拿一张批文,上有“狮驼王”、“白象王”、“鹏魔王”三个名字,走近身,不容分说,套上绳就把三人的魂灵儿索了去。谁知那绳索一套上,狮驼王、白象王、鹏魔王的魂儿就原地消失了。

莫说那两个勾死人瞠目结舌不知所言,躲在一旁的悟空等人也大惊失色。三个魔王的魂魄去了何方?

半晌沉寂后,杨戬忽以神念对众人道:“原来如此!此三个魔王并非凡妖,而是本尊法身入轮回的仙家,一世尽后,复归天界本位。”他摸着下颌想了想道:“错不了,狮驼王与白象王是文殊师伯、普贤师伯的坐骑,二人俱有真仙修为。”

悟空豁然开朗,复问道:“那鹏大哥又是什么来历?”

杨戬摇头道:“这便不得而知了。”

地藏忽道:“听杨真人所言,也解了贫僧的疑惑。鹏魔王乃是佛祖座下孔雀大明王菩萨之弟,大鹏金翅雕是也。”

悟空忽然生出一种哭笑不得之感。方才生离死别,险些痛哭流涕,如今才知这三人倒是归天复位去了!

杨戬忙拉了悟空道:“既如此,这幽冥地狱,你还是莫去了。”

悟空对杨戬道:“莫要婆婆妈妈,休得啰嗦唠叨,老孙自有计较。”

杨戬拗不过他,只得跟着悟空、地藏与路西法一道,直奔幽冥地狱而去。

四位仙家隐去形迹,悄悄跟着勾死人,直到一座城边。抬头观看,那城上有一铁牌,牌上有三个大字,乃“幽冥界”三个金字。幽冥界并非灵台造化之境,而是真实地隐藏于世间,类似修士清修的洞天福地。

一行人悄然入城,行不数里,见一座碧瓦楼台,真个壮丽。但见万迭彩霞,千条红雾,碧瓦飞檐,楼台高耸。牛头马面列于两旁,这便是森罗殿了。

那壁厢环珮叮当,仙香奇异,外有两对提烛,后面却是十代阎王降阶而至。十代阎王乃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轮转王。左右各五,皆头戴珠帘挑梁冠身披锦缎。

四人不敢作声,俱以神念交流。那地藏暗道:“幽冥地狱对凡人来讲,有去路,无来路。但以我等的修为道法,还是能回来再看一遭。”

一行人默默观看,只看不语。出了幽司,径行数里,忽见一座高山,阴云垂地,黑雾迷空。天幕如黑铁生锈,高山似剑拔弩张。

悟空不喜,皱眉问道:“地藏尊者,那厢是甚么山?”地藏道:“此乃幽冥背阴山。”

杨戬也笑问道:“不知尊者为何对此处这般熟稔,倒像个私闯宅子的积年?”他学着道侣口吻,换来悟空一记白眼。

地藏笑道:“因愿心指引,贫僧曾出入幽冥界数次,有所得,却非贫僧欲求证。”便不再言语。

四人小心前行。但见这幽冥背阴山形多凸凹,势更崎岖。峻如蜀岭,高似庐岩。耳畔不闻兽鸟噪,眼前惟见鬼妖行。阴风飒飒,黑雾漫漫。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岭不行客,洞不纳云,涧不流水。山前山后,牛头马面乱喧呼;半掩半藏,饿鬼穷魂时对泣。

前进又历了许多衙门,一处处俱是悲声振耳,恶怪惊心。悟空又道:“此是何处?”地藏道:“此是阴山背后一十八层地狱,孙施主为苦海未渡之人,可要小心了。”

悟空手上的力道加重了——那是杨戬握着他。悟空心下稍安,沉吟道:“哪十八层?”

地藏苦笑道:“吊筋狱、幽枉狱、火坑狱,寂寂寥寥,烦烦恼恼,尽皆是生前作下千般业,死后通来受罪名。酆都狱、拔舌狱、剥皮狱,哭哭啼啼,凄凄惨惨,只因不忠不孝伤天理,佛口蛇心堕此门。磨捱狱、碓捣狱、车崩狱,皮开肉绽,抹嘴咨牙,乃是瞒心昧己不公道,巧语花言暗损人。寒冰狱、脱壳狱、抽肠狱,垢面蓬头,愁眉皱眼,都是大斗小秤欺痴蠢,致使灾屯累自身。油锅狱、黑暗狱、刀山狱,战战兢兢,悲悲切切,皆因强暴欺良善,藏头缩颈苦伶仃。血池狱、阿鼻狱、秤杆狱,脱皮露骨,折臂断筋,也只为谋财害命,宰畜屠生,堕落千年难解释,沉沦永世不翻身。”

悟空向十八层地狱看去,无数道心念瞬间涌入灵台。千万人的惊惧之心、诅咒之情、千万人的欲念萦绕心间。这无数道心念并非从地狱中涌出,而是好似直接从悟空心中喷涌而出。悟空心中暗惊,守住定心不乱,于这千万道心念中艰难前行。

地藏见状,开口喝道:“观世人如一人,合万念成一念,自然洞明!”所言者,佛门众生观也。

悟空一愣,登时从欲念纠缠中跳出,灵台中万念合一,呈千人千面。而一人之行,亦可见多人多面。灵台再度清明,同时无限扩展开来,三千世界都纳入灵台见知中,而三千世界中无一人不是我。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苦海中经历前世轮转,自己所历即是众生百态。而此刻悟空在幽冥地狱中,凶险交加,又幸运不已,回头上了岸。

他恍惚半晌,忽跳脚骂道:“这十代阎王也忒过分!凭什么他们有权审判这些魂魄?死都死了,还差些牛头马面责罚它们!”

地藏道:“非也,地狱之苦难全是灵魂感知的幻觉。那十代阎王能知人一生所为,都记在生死簿子上,死后魂魄入得幽冥界,便是入了阎王所化幻境而不得出。”

悟空哼道:“十代阎王何德何能,竟然能够审判众生身后之事?”又问道:“六道轮回又在何处?”

地藏皱眉道:“幽冥界并无六道轮回。”

悟空大惊道:“幽冥界中的魂魄何去何从?”

地藏苦笑道:“倘若灵魂的心智坚定、不为幻境所动,假以时日,便能从中脱困而出。若心智不坚,只能待天年已尽,方能出得幽冥。若罪孽深重,便永堕幽冥。那十代阎王,便是靠众生与魂魄的惊恐、畏惧与膜拜而修行。”

这十代阎王也忒过了,囚禁魂魄而修行!呸,此等行径也配称之为修行?

悟空越想越怒,恼起性子来,耳朵中掣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略举手就毁了十八层地狱,千万道魂魄脱困而出,散入虚空再入轮回。那背阴山北部,忽爬出一只黑色乌龟来,脖子细长如蛇,望着悟空点头去不。

悟空随手将那玄色乌龟揣入怀中,丢开手,轮着棒,复打入城里。杨戬、地藏、路西法均拦之不住。唬得那牛头鬼东躲西藏,马面鬼南奔北跑,众鬼卒奔上森罗殿高叫“祸事了”,慌得那十代冥王急整衣来看,排下班次,应声高叫道:“上仙留名,上仙留名!”悟空不答,执着如意棒,径登森罗殿上,正中间南面坐下,喝道:“快拿生死簿子来!”十王两股战战,即命掌案的判官取出簿子来。悟空将金箍棒往那重重叠叠的簿子上一捣,高叫道:“此番了账,了账!”

他一路挥动金箍棒,头也不回地打出幽冥。

作者有话要说:求撒花!

够昂:

西游孙悟空成道以后,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大闹天宫,诸天神将皆不能胜,何以保唐僧西天取经,每为妖精所困?读者须将此等处先辨分明,方能寻得出实义,若糊涂看去,终无会心处。盖行者之名,系唐僧所起之混名也。混名之名,有以悟的必须行的说者,有以一概修行说者。妖精所困之行者,是就修行人说,莫得指鹿为马。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西游唐僧师徒每过一国,必要先验过牒文,用过宝印,才肯放行。此是取经第一件要紧大事,须要将这个实义追究出来。知此者方可读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