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与问

信与问

作者:史铁生 状态:完本 日期:09-02

可惜,不少信稿已经丢失。所幸,有了电脑以后也保存下一些。可惜我只会打字,对电脑日新月异的功能一窍不通,以致软件几经更新后又有些信稿去向不明。所幸还有一些固守硬盘,未离未弃,许多快乐往事从中浮现。可惜,有几位收信人已久疏联络,难就发表之事求其定夺,便以字母顶替实名。所幸信文无涉隐秘,凡及私事亦尽删除,所选字母刻意不作对位,故均可作随笔读,认为是写给谁的都行。信以问之——写信向朋友求问;信而问之——向信任的朋友求问;信之问之,譬如有朋自远方来。故取名信与问。是为说明,不可称序。…

最新更新给胡山林Ⅲ
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史铁生
    这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多年来与朋友、读者的书信往来及为一些书写的序跋。从未专集出版。经过作者亲自筛选,并征得持信人的同意,共选取了几十封书信,近二十篇序文。这本书以为学艺术、当代文学思考为主题,表达了史铁生作为一位思想的行者,对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他的文字,迸发出正义与力量,同样给广大读者带来启示和鼓励。
  • 作者:史铁生
    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点,或还将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了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唯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本书集中收录了史铁生的回忆性散文。久病的史铁生在寂寞的轮椅中一次次回忆的往事,由他一贯沉稳而有力量的语言娓娓道来,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往事有的温暖,有的苦涩,而往往从日常的事情上升到令人心情为之爽净的玄思。我们能从这些文字中看到命运是怎样无常地折磨一个凡人,而这个人及他周围的人怎样不懈地和命运抗争,从而变得不同凡响。
  • 作者:史铁生
    写作就是要为生存找一个至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如果求生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本能,那么人比其他生物已然又多了一种本能了,那就是不单要活还要活得明白,若不能明白则还不如不活那就干脆死了吧。所以人会自杀,所以人要写作,所以人是为了不至自杀而写作。这道理真简单,简单到容易被忘记。在这本书里收录的大多是史铁生关于文学的思考。作家谈文学往往比专门研究文学的学者谈起来更好,有时候甚至比作家自己的创作还要让读者激动。一个好的作家首先是好的读者、好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学史家。史铁生在这本书里向我们展示了他丰富的文学识见,以及作家独有的敏锐。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与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守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
  • 作者:史铁生
    最后到了现在,这个男人只记得那个女人对他说过一回,我就住在太平桥。他慢慢地把这句话又默念了一遍。这时候空中有了光亮,仿佛天在升上去,地在沉下去,四周的一切看得清楚了。不过当初忘了问她太平桥在哪儿。想到这儿他爬起来披上衣服,东翻西找从床底下神出一本地图,弹去上面的尘土。横的竖的斜的弧形的街道密密麻麻,象对着太阳看一片叶子时看到的那些精致的网脉,不同型号的铅字疏密无序又象天上诸多的星座。找不到太平桥。
  • 作者:史铁生
    B还不到一岁的那年,父母就离开了这块大陆,连爷爷也不知道他们最终去了哪儿。当时爷爷说,你们得给我留条根。那时爷爷已经看出这绝不是通常的分别,所以坚持要他们给他留下一个孙子。爷爷知道除此之外都已成定局,所以从始至终只提了这一个要求。父母日夜犹豫,临走的那天早上才决定下来,把B留给爷爷。因为B的两个哥哥已经大到能够哭着喊着片刻不离他们的母亲了,而B还不到一岁,世界还没来得及给他什么具体的印象。又因为爷爷说死说活不愿离开这块土地。
  • 作者:史铁生
    谁也记不清是从哪天起,山顶上就有了那群鸟儿。开始,人们说那是一群过路的候鸟。可是春天过了,夏天过了,秋天和冬天都过了,那些鸟儿一直没有走。人们又说,那不过是些平常的野鸟。可是,连小城里最老的人也说,不记得山上有过那样的野鸟。当它们飞起来的时候,隐隐约约的,像有一支芦笛在低吹,像有一架风琴在轻弹,在安静的黎明时分注意听:轻柔、飘忽……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诗选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散文、随笔集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短篇小说集
  • 作者:史铁生
    在《务虚笔记》推出十年后,史铁生又献上新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主题却是其以往作品回避的性与爱情,这一对千年不死的游魂。作者通过发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爱情故事,探寻从性意识最初的萌动到性爱-情爱-爱情之间扑朔迷离飘忽不定的轨迹。主人公丁一的故事是小说的结构主体,其间穿插了姑父的故事、依的故事、娥的故事、秦汉的故事、丹青岛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既是现实的、好看的,又被赋予寓意,有很大的想像空间。这是一部独特的、耐人寻味的现代爱情小说。小说家和思想者的史铁生用洁净优美、富于诗意和理性的文字描写爱情、性和性爱,追溯爱情的本原,探寻爱情的真谛和意义。那些灵与肉的纠缠、性与爱的排演,那些孤独的感动和温情的抚慰,那些柔软的故事和坚硬的哲理,无不给人以情理之中的体验和意料之外的启示。该书的故事从爱情的本原写起,描述了流落到人间后,亚当与夏娃互相寻找的过程。自从伊甸分手,自从那无花果叶飘然而至,遮蔽了我们的信物,抑或其实是遮蔽了爱恋者独具的语言……我们就成了别人。在书中,史铁生这样写道。
  • 作者:史铁生
    有人说,我们这些插过队的人总好念叨那些插队的日子,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我们最好的年华是在插队中度过的。谁会忘记自己十七八岁、二十出头的时候呢?谁会不记得自己的初恋,或者头一遭被异性搅乱了心的时候呢?于是,你不仅记住了那个姑娘或是那个小伙子,也记住了那个地方,那段生活。
  • 作者:史铁生
    我们将默默地凝望,隔着咫尺空间,隔着浩瀚的时间,凝望生命的哀艳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他抑或我、不动声色却黯然神伤。他转动轮椅的手柄,轮椅前进、后退、转圈、旋转180度360度720度……像是舞蹈,像是谁新近发明的一种游戏,没有背景,没有土地甚至也没有蓝天,他坐在那儿轻捷地移动,灵巧地旋转,仿佛这游戏他已经玩得娴熟。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随笔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其中《命若琴弦》曾被导演陈凯歌拍成电影《边走边唱》。
  • 作者:史铁生
    本书收录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多篇短篇小说。其中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史铁生小说《命若琴弦》曾被导演陈凯歌改编为电影《边走边唱》。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诗人北岛曾与史铁生同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提名,但由史铁生获奖。韩少功评论史铁生代表作《我与地坛》:「《我与地坛》的发表,对当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它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的文字具有一种神奇的魅力,在对往事娓娓道来的回忆之中,有一种对命运诗意的把握。书中,作者写了他的幼儿园,写了二姥姥,写了院里的邻居小姑娘珊珊,写了老家,写了看电影……在他的笔下,平凡与杰出,高大与渺小,美与丑,痛苦与欢乐都相融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生命的意义。史铁生的宽厚与博大使他站在生命的至高点上,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他是一个用心血与心力来写作的人,惟其如此,这部书才达到了人生中国丛书主旨所追求的:真实比虚构更离奇更有力,平民比名人更真实更亲切。通过史铁生细腻生动的描述,这些凡人小事使人得到一种良知的启迪。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白芥子
    我爱你时你是一切,我不爱你弃如敝履。 文章简介: 季饶是叶怀宁一手捧出来的顶级流量。 叶怀宁美貌出众,信息素味道惑人,是Omega中的极品,且对季饶热情主动、死心塌地。 季饶享受着这样的美人恩,心里却藏着另一个人的影子。 但季饶不知道,叶怀宁一旦心死,他比任何人都无情。 【我爱你时你是一切,我不爱你弃如敝履。】 ※流量Alpha 金主Omega,金主是受 ※前玩世不恭后深情执着攻表面任性骄纵内里没有安全感的小可怜受 ※有追妻火葬场 ※【前期攻精神出轨,脚踏两条船,受腺体被摘,能接受再看】
  • 作者:祈祭
    本文从2.14入v,到时候请多多支持呀 —— 自从干完人理救世主这一职业功成身退后。 咕哒发现—— 他的身边都是当过救世主的人啊。 小学到现在一直被误认为大魔王级别的冰山美少女的粉发小可爱,国中多灾多难的一起被四人组的另外两个朋友天赋打击的废柴好友,还有某个粉发的超能力者和亲戚家的单纯又乖巧的小弟弟。 都怪当时年少无知。 重新见到好友之后 粉发小可爱有了四个蛋,废柴好友战胜反派boss被目睹羞耻一面公开处刑,乖巧的小弟弟摇身一变夜色下问他要不要喝交杯酒,只有超能力者一如既往,有着毁灭世界的能力却向往着平凡的生活依旧不成功。 咕哒:我太难了。 —— 【阅读指南】 1、由于今年考研和期末考试撞上了,预计是一月一开文,时间可能上下浮动,不过也不会太大。 2、cp超能力者。 3、没想好。 4、没想好。
  • 作者:藤萍
    他,人称七公子,千凰楼掌权之主,以倾国倾城之貌、聪慧绝伦之智闻名江湖。可又有谁知道他的一切,都是牺牲了亲生大哥的尊严和幸福换来的。当他倾心相恋之人正是大哥的唯一光明时,他又能怎么办?他又该怎么办?当大哥的幸福与她的幸福不能两全时,纵是机智绝伦的七公子也难下决断了。他只能——
  • 作者:落小年年
    女主篇: 林乐赶大流穿书了。 还穿成了别人回忆中名声坏到极点甚至不配拥有姓名的骨灰级炮灰。 传言她为了钱嫁给重伤昏迷的男配给他冲喜,还教坏了男配儿子,导致儿子成了女主和男配在一起的障碍。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林乐穿越前粉的是男配儿子那个天才侦探。 她是女友粉啊,她想嫁他!怎么就变成他后妈了! 男主篇: 醒来多了个冲喜小媳妇,所有人都说没有冲喜小媳妇他活不下去。 季青临不屑嗤笑:没有她活不下去?简直搞笑。 ......过了一天...... 啪啪被打脸的季青临:真香,媳妇求你看我一眼,碰我一下。
  • 作者:王觉仁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 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 翻开《血腥的盛唐2》,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说尽这个最辉煌朝代的骄傲、耻辱与秘密。 大唐王朝的兴起与没落,辉煌与黑暗,就像一部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
  • 作者:最新章节阅读
    失忆前的周茗绑定了一个系统,目标就是改变别人惨淡的人生。 颇有种前世债今世还的赶脚! 没办法,弱小可怜还无助的周茗纵使不想,还是不得不工作! 周茗:等我强大了,炒了公司鱿鱼,天大地大,任我逍遥! ps:1、摊牌了,不是爽文! 2、尽力了,笔力有限!
  • 作者:霜林路
    【入V公告】本文将于7月3日从第25章开始倒V,看过的宝子请不要重复购买哦!入V当日万字更新奉上。感谢大家一路支持,期待继续相见!~【预收】《石羽》冷艳霸气下凡仙女X禁欲腹黑没落道门传人《请你重新来过》骄傲孤僻天赋原画师X毒舌不羁游戏设计总监===========================以下本文文案:【心机深重落魄藩王X爱恨分明铸剑少女】从万千宠爱的皇长孙,到韬光匿迹的崇安王,他是大镛第一个带兵入蜀便遇刺的藩王。她是山野间自由肆意的少女,山中雨夜随手救了他的车队,却在他身上发现了失踪母亲的线索。她以为自己伪装的很好,却被他一眼看破。他父亲被刺,她的家族竟也身处阴谋之中。昔君韬光谁见知,亦如琴剑尘土时。白日里他推杯换盏,笑意盈盈从不入心。长夜中他辗转难眠,一生孤苦无人可诉。那一年生辰,他端起酒盏,清风竹影下望着她眼睛眸色深深。但愿风波平时,仍能与你把酒对月。**他从席上起身,走到她面前,伸出一根手指慢慢依次拨过琴弦,弦音连翩间不紧不慢地开口。这就验完了?**他身无兵刃,只有一把随身的折扇,此时在这冰天雪地中,缓缓展开,眼神中杀意大盛。他苍白的脸上沾了几滴血,快如闪电的攻势中竟还来得及垂眼看一看被血侵染的扇面,双眼含煞,唇角微勾不似活人。**她飞入他怀中,握住他持剑的手,如乳燕投林,左手从剑刃上抹过,锋芒顿时被血染红。他惊愕间尚来不及反应,来去如风间只听到她轻而有力的一句:再战!**他是乱臣贼子,还是江湖败类。这些都无所谓。这是我为他铸的剑,亦是我要陪他走的路。除了我,他再无旁人。【阅读指南】1.+朝代架空,请勿考据2.+基调虽虐,但的确是HE+
  • 作者:白马出凉州
    1993年5月5日,一场史无前例的特强沙尘暴,袭击了东子狗蛋兄弟俩的家园,他们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家园即将被沙漠吞没,变成第二个罗布泊...兄弟俩长大后,东子借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成了资产过亿的企业家,狗蛋追求文学梦成了年入百万的网络作家。他们为了拯救即将被风沙吞噬的家园,投身沙漠治理,把公益治沙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成立了青梭公益,号召全国网友来腾格里沙漠做志愿者,种下自己冠名的梭梭林。兄弟俩也通过公益治沙衍生产业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创造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模式,使公益治沙成为可持续的一项产业,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兄弟俩还结合生态治理产业,带动当地的乡亲们脱贫攻坚,成为乡村振兴的亮点,和乡亲们一起治沙致富,守护家园。本文以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执行主任,甘肃省五四奖章获得者马俊河为原型改编创作。十多年来,马俊河为守护沙漠家园,多方奔走,利用互联网号召无数志愿者栽种梭梭等林木五万余亩,还利用生态保护产业,帮助沙漠边的乡亲们脱贫致富,让西北沙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不仅是公益治沙,守护家园的先行者,还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