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回 入乐籍但求互姻缘 皆灾乱谁供伸手钱

上回说到辛夷的借口难以说服菊三四,但他又懒得计较,只想快快打发了辛夷去学舞。

“也罢,本就是世情,告诉你亦无可无不可。大概你还小,又是良家子,往后前程注定与此不相干,便无人肯费心解释。”他背过手,考虑了一下该怎么说明,“教坊里联姻的,有名有姓者甚众,西汉李延年的爹娘便是,这规矩自他那时起至今千余年不曾更改。所谓人有十等,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越往后者越贱之,所以我们乐工充其量算杂人,不配同其他良民攀亲。”

辛夷不满道:“师父乃教坊乐官之首,在徒儿心中,根本甚么臣吏家的小娘子,才配不上师父呢。”

“配不配,便是官家亲自论断也无用。”菊三四语调甚为漠然,置身事外般向人阐述他一早被书写到尽头的运命,“其实教坊中人能否结亲,你根本不必问我。毕竟乐工的身份多是血脉相传,我等既已‘婚姻绝于士庶’,若还绝于籍内,岂非要死干净?”

辛夷瞪大眼睛,用力一跺脚,唤了声:“师父!”

菊三四毫不介怀,浅浅莞尔,对自己在他人眼中不过是逢迎谄谀之玩物的事实,他心知肚明。但他面前的女娃娃,自身未在其中,或许一生都无法体会他的孤立无援,这注定是件好事。若给她讲得太清楚,除了让世上徒添一个烦心人,再无旁的用处。

由此,他旋即改口笑道:“为师发发牢骚而已,本朝重礼乐,更给乐工做官的机会,你看那位成日不来教坊的教坊使,却是个六品官呢。”可他收埋的话却是,假使真当上教坊使,想脱离阶级的枷锁,除去随牢里死囚一齐盼望大赦天下之机遇,借灾荒病乱碰碰运气,再没其它办法。

辛夷抿抿嘴,多少接受了他的说辞,又问:“徒儿怎未见到结亲的乐工呢?”

“他们撞了大运。”菊三四不无讽刺的说,“年初章献娘娘病势危殆,官家开恩,凡已成夫妇的,都恩赐匹彩铁钱,破例给她们提了两等,移出乐籍许其经商。”

辛夷若有所思的喃喃:“难怪”

“难怪甚么?”

“哦”她佯装无心的说,“师父,仙韶院里传闻陈娘子有个弟弟便结过亲呢。”

“她有弟弟?”菊三四一时无言,揣度一阵后恍然道,“许是三个月前,我带你去仙韶院看女乐结拜香火兄弟,她曾提起的‘弟兄’吧,那时她不就说她这个‘弟弟’在结交当日还娶了个新妇吗。”

“诶?不对不对。”辛夷上赶着接话,“徒儿隐约记得她曾说香火兄弟在宫里的时间不过九年而已,那对夫妇因年岁长生了病,送去尼寺啦,但仙韶院里传言的她那个弟弟,至少二十年之久。”

“二十年?”

“对啊!”

“你”菊三四未经琢磨,先对她的目的起了疑,不禁沉下脸色,将手插在怀中,冷冷盯着她。

“唔”辛夷被他瞧得一阵心虚,鼓起脸回避他的眼光,略带撒娇地讪讪道,“徒、徒儿可并非要打探她甚么。”

“我没这么说。”菊三四仍盯着她。

“所所以教坊里没有夫妇啦?”辛夷不自然的岔开话题,“那师父,徒儿该回去练舞了,这剑器用着还挺难的,徒儿得加把劲喽!”语毕,一溜烟逃掉了。

菊三四紧紧目送她离去,暗暗斟酌辛夷方才言语态度,更加察觉到几丝不妥,困惑道:“莫非陈怜怜扯谎?”按理仙韶院怎样与他并无太深干系,奈何世事不经推敲,他亦难免将这点好奇存留心中,转头继续处置那些开封府放回宫乐人的文书。

下午,后殿。

纵使赵桢倚仗身子年轻,连日刺促不休的批阅章奏,还是让他筋骨劳累,力倦神疲。他原是打算趁周成奉出去换人奏对的当儿,阖眼冥想片刻,结果竟趴在御案上睡了过去。直待他觉得口中苦涩,舌干唇燥才勉强眯缝着眼,向后靠在龙塌靠背,一只手揉着太阳穴,一只手随便指着个内侍吩咐:“斟茶。”

内侍倒了一碗茶汤给他,他懒懒的打个哈欠喝了一口,好歹是稍稍缓解了嘴里的闷气,接着继续发了会儿呆。再喝一口,神识逐渐清晰,纷乱的政务又一次占据了他的心,结果一抬眼,赵桢总算看清给他添茶的正是周成奉,复一转头,范仲淹老老实实的垂首站在中央,天晓得站了多久。

被臣子瞧见适才的颓丧模样,赵桢暗暗不豫,尴尬地清清嗓子,向旁边问此刻时辰。

“未时过一半。”周成奉答。

赵桢颔首,牙关僵硬忍不住打哈欠。总算费劲压下来拼命张开的嘴后,他看着面前的扎子,强打精神问范仲淹:“常朝都争论了些甚么,你听见了吗?”

“听见了。”范仲淹插手回道,“翰林医官院说今年冬天格外寒冷,且遇干旱,开春势必瘟疫繁生,请三司务必在系省钱物(常规预算)中,提高医官院可动用的建置病坊、施散药品之份额。而工部也趁势表明,汴口一地拥堵太久,淤多难扫,河清兵不足,盼继续增派厢军补充人数,盼三司能再添一笔钱物。两笔款项数额一笔大一笔小,但无论哪个都将削减旁人的支出用度,是以三司又请陛下动用内藏库的御前钱物(特别预算)。”

“差不离吧。”赵桢淡漠的认同,没有留给他表述奏对内容的机会,继续说,“既然听清了,不如你也说说你的意见?”

范仲淹无意掺和此事,遂道:“陛下,臣今日求对,为的是”

“朕知道你为河北路的事来。”赵桢打断他,“但河北路的事说白了,不也是钱吗。”

范仲淹垂首道:“钱乃一面,但怀州通判王拱辰与李知州相互之抵触,亦须慎防。”

“你先把一面解释清再防他。”

“臣以为,钱物之事,权归三司。”

“朕每每观书,甚少见贤哲探讨‘钱’之一字,即便有,亦多是劝讽,说世人挣破了头,钱也都会跑到‘权门’与‘幸门’中去。天底下的‘权门’与‘幸门’,大,大不过朕这皇城。可朕的钱就是不够用,你且说说是何因由?”

“朕记得天圣四年,晏殊让你在应天府府学执教,你怎么教弟子,便怎么教朕。”“朕记得天圣四年,晏殊让你在应天府府学执教,你怎么教弟子,便怎么教朕。”“朕记得天圣四年,晏殊让你在应天府府学执教,你怎么教弟子,便怎么教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