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德国和钨矿

根据陈敬云的授意,外交部主动的和德国进行的积极的密集接触,双方从铁路方面的事情一直是谈到了所谓的远东稳定,再到德国急需的战略物资比如钨矿、锑矿、猪鬃、桐油等等。

共和政府的主动积极外交让德国的外交人员有些意外,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这之前甚至包括此时,德国的对话政策和辛亥时期一样,那就是维护德国在青岛以及辐射到整个山东的根本利益,任何威胁到德国在山东利益的都是德国的敌人。辛亥时期山东爆发的起义说要收回青岛以及取消不平等条约,这让德国赶到了极大的威胁,在其实力范围内大量捕杀和驱赶革命党人,由此造成对南方革命党人的排斥态度,这也是当初德国为什么支持袁世凯的原因所在,要知道当初德国可是比英国还早支持袁世凯,袁世凯当上前清内阁总理大臣的时候德国驻华公使甚至登门拜贺。

而最近的两年时间里,德国也一直是袁世凯的支持者,相对的和南方诸多军阀的关系自然就差了些,至少和陈敬云是没什么接触,至于辛亥年的时候陈敬云大量购置德国退役军械的事情那完全是礼和洋行的商业行为,就跟英国驻福州领事为了个人利益联系英国银行家给陈敬云提供私人风险贷款一样,这个和整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并没有直接联系。

所以一直以来,国民军和德国的关系一直是很平淡的,谈不上友好,当然也不会和之前的英国对国民军抱有反感态度,而是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这个和德国的利益范围集中在山东有很大的关系,只要国民军的军队没有踏进山东范围内,那么德国就不会太过在意。这一次要不是铁路招标的话,估计双方都还联系不上。

一直以来有些平淡关系的共和政府现在却是主动的积极联系德国,并且是除了谈铁路外,还谈及了德国向来注重的稀有矿产等战略物资问题。德国本土缺乏了众多的战略资源,又不像英国那样殖民地遍布全球,所以在一些战略资源上被限制的很死,德国商人几乎是奔波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各种工业原料。

而这个年代中国有什么是德国想要的呢?稀有矿产中有钨矿、锰矿、锑矿、锡矿等。另外还有中国特产的战略物资‘猪鬃’,另外还有中国的传统出口物资桐油。

这个年代的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国家,手中有的只有各种工业原料能够被列强上,外贸的话就只能出口这些工业原料,然后换取列国的工业产品,然而中国随便说了几千年的地大物博,但是实际上资源并不多,铁矿、煤矿、石油都不算多,稀有矿产和特有的农作物也没多少,如果说中国有什么矿产多一些的话,那就只能说是钨矿了。

从前清时代中国的精钨产量就位列世界第一,年产量占据了世界年产量的半数以上。而这个数量还只是建立在中国的落后采矿设备,小规模开采上的,如果投入现代化设备,大规模建设钨矿矿区的话,产量再飙升几倍占据世界九成以上的产量是没有问题的。说起中国钨矿的优势,几乎可以从前清时代一直说到二十一世纪,比如三十年代所谓的中德合作计划中,钨矿就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德国为了从中国得到足够的钨矿,可是花了血本的,如果没有钨矿那些德械师根本就不会出现,二战后苏联从中国进口的最重要物资也是钨矿!苏联本土以及众多附属国中钨矿资源也不少,但是和中国的钨矿产量比起来还是不够。而冷战期间由于经济封锁,导致美国为首的北约得不到中国的钨矿,而美国虽然其他资源多到爆,但是就是缺少钨矿,而那个年代美国为了寻找钨合金的代替品不知道让多少科学家伤透了脑筋,最后不得已开发并装备了大量的了贫铀装甲和贫铀穿甲弹。

总体来说,中国的钨矿在世界范围内是极为重要的,而钨矿又是极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德国需要的,之前德国也是一直在中国进口钨矿,每年都会进口数千吨的钨精矿,这种情况在江西大余县这个中国最重要的钨矿产区落入了国民军手中后也没有变化。

除了钨矿外,其他的一些稀有金属也是德国需要的,不过没有钨矿这么重要而已。

说了矿产后就得说一说猪鬃了,这玩意说起来很简单也很普通,就是猪`毛,准确的说应该是指猪颈部和背脊部生长的五厘米以上的刚毛,这玩意的用途也很单一,那就是做刷子,日用刷子,油漆刷子,机器刷子之类。那么这么普通的东西为什么说是战略物资呢?很简单,因为这东西在现今而言是刷子的唯一原料,并没有其他的代替品,而刷子别它而普通啊,工业生产里没了它肯定也是不行的,尤其是给武器刷漆更是必须的。而更重要的是,猪鬃是中国的传统出口商品,产量占据全球的几乎全部产量,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不想让武器裸奔上战场,那么就离不开中国的猪鬃,一战、二战中都有着猪鬃的身影。

钨矿和猪鬃就是中国为数不多能够掌控的几种战略物资了!而对于南方共和政府而言,掌控的钨矿最为直接,因为这年代的中国钨精矿基本都在江西大余县,除了这地方其他就没了,所以说要利用所谓的工业原料和德国进行贸易的话,那么江西大余县是一定要控制住的,如果连江西都没有拿下就谈什么对德国供应稀有矿产那就是痴人说梦。至于猪鬃的话,不但南方有,北方也有,德国人能够从山东乃至上海都得到足够的猪鬃供应,所以猪鬃顶多是有一些筹码,但是无法绝对掌控。

而共和政府外交部按照陈敬云的授意和德国进行商谈时,也是着重了原料的供应,甚至主动提出希望向德国借贷用于建设钨矿,锑矿,锰矿、锡矿等德国需要进口的稀有矿产,另外南方共和政府将会对辖区的猪鬃生产以及供应体系实行整合,力争扩大产量并对德国加大供应量。

而共和政府的这种态度让德国方面也是改变了以前那些轻视的态度,毕竟扩大稀有金属等工业原料的来源对德国而言也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所以这很有意思的局面出现了,共和政府外交部和德国虽然表面上谈着粤汉铁路的事情,但是暗地里还谈着关于稀有金属等战略物资供应的相关问题。

为了配合外交部的谈判,陈敬云迅速指示工商部成立资源司,专职负责国内稀有战略资源的统一收购、售价以及出售配额等业务。另外华夏银行也是根据陈敬云的指示迅速成立了江余矿业公司,用于发展钨矿等稀有金属的生产和查探,这个家矿业公司名为江余矿业的公司刚成立没两天,就已经全资收购了江西大余县的钨矿矿区。

在外交部还没有和德国就粤汉铁路达成协议的时候,双方就已经就钨矿达成了协议,德国方面将会对对江余矿业提供高达五百万马克,约合两百五十万华元的低息商业贷款,而这部分贷款将会全部用于采购德国相关的采矿工业设备,而江余矿业得到这笔投资后将承诺每年向德国出售一定份额的钨精矿,今年提供一千吨的钨精矿,明年则是需要提高到两千五百吨,后年提高到四千吨,相应的贷款也会用钨精矿来相抵。

也许诸位到这个数千吨觉得数字很小,海运的话兴许一船就运完了,但是这说的是经过提炼后的钨精矿,现在全球范围内的钨精矿年产量也就几千吨吨,其中中国就占据了半数还多。而这些钨精矿有多值钱呢,一战前含钨酸为百分之六十五的钨精矿在伦敦、纽约的价格大约为两三千美元一吨,而一战爆发后各种矿产资源价格翻倍,到时候一吨钨精矿就是五六千美元以上,而且到时候德国这样的国家还有钱买都买不到。

也就是说,这年供应数千吨的钨精矿供应合同价值已经在数百万美元以上!

如果一战爆发后,世界范围内对各种矿产需求增加,到时候中国的钨矿产量也能顺势增加到每年向全球供应两三万吨钨精矿的话,一年收入几千万美元的外汇不是问题。虽然还比不上生丝这些传统外贸商品,但是也不少了,况且投入足够的话,钨矿的产量是会一年比一年多,而世界上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发展起来也很快。

有了这个钨矿合同垫底,共和政府和德国的关系缓和了很多,而且对双方就粤汉铁路的谈判起到了积极作用。钨矿合同虽然只是一个五百万马克的小合同,和粤汉铁路这个投资超过上亿马克的大合同而言无法比较,但是却是起到了一个牵头的作用。

很快,德国方面就是和共和政府谈成了相关条件,外交部的伍廷芳也是把借款条约拿给了陈敬云,让陈敬云做出最后的决断。

陈敬云翻着手中这厚重的条约文本,一条一条仔细的着,于此同时他的桌面上还有其他几个国家的条件合同,包括美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在内都有。

陈敬云着手中的这份德国合同,心中暗自沉思着。说实话对比其他国家的合同而言,德国的合同并没有太大的优越性,甚至有些条件是比较苛刻的。^-^^-^

根据陈敬云的授意,外交部主动的和德国进行的积极的密集接触,双方从铁路方面的事情一直是谈到了所谓的远东稳定,再到德国急需的战略物资比如钨矿、锑矿、猪鬃、桐油等等。

共和政府的主动积极外交让德国的外交人员有些意外,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这之前甚至包括此时,德国的对话政策和辛亥时期一样,那就是维护德国在青岛以及辐射到整个山东的根本利益,任何威胁到德国在山东利益的都是德国的敌人。辛亥时期山东爆发的起义说要收回青岛以及取消不平等条约,这让德国赶到了极大的威胁,在其实力范围内大量捕杀和驱赶革命党人,由此造成对南方革命党人的排斥态度,这也是当初德国为什么支持袁世凯的原因所在,要知道当初德国可是比英国还早支持袁世凯,袁世凯当上前清内阁总理大臣的时候德国驻华公使甚至登门拜贺。

而最近的两年时间里,德国也一直是袁世凯的支持者,相对的和南方诸多军阀的关系自然就差了些,至少和陈敬云是没什么接触,至于辛亥年的时候陈敬云大量购置德国退役军械的事情那完全是礼和洋行的商业行为,就跟英国驻福州领事为了个人利益联系英国银行家给陈敬云提供私人风险贷款一样,这个和整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并没有直接联系。

所以一直以来,国民军和德国的关系一直是很平淡的,谈不上友好,当然也不会和之前的英国对国民军抱有反感态度,而是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这个和德国的利益范围集中在山东有很大的关系,只要国民军的军队没有踏进山东范围内,那么德国就不会太过在意。这一次要不是铁路招标的话,估计双方都还联系不上。

一直以来有些平淡关系的共和政府现在却是主动的积极联系德国,并且是除了谈铁路外,还谈及了德国向来注重的稀有矿产等战略物资问题。德国本土缺乏了众多的战略资源,又不像英国那样殖民地遍布全球,所以在一些战略资源上被限制的很死,德国商人几乎是奔波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各种工业原料。

而这个年代中国有什么是德国想要的呢?稀有矿产中有钨矿、锰矿、锑矿、锡矿等。另外还有中国特产的战略物资‘猪鬃’,另外还有中国的传统出口物资桐油。

这个年代的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国家,手中有的只有各种工业原料能够被列强上,外贸的话就只能出口这些工业原料,然后换取列国的工业产品,然而中国随便说了几千年的地大物博,但是实际上资源并不多,铁矿、煤矿、石油都不算多,稀有矿产和特有的农作物也没多少,如果说中国有什么矿产多一些的话,那就只能说是钨矿了。

从前清时代中国的精钨产量就位列世界第一,年产量占据了世界年产量的半数以上。而这个数量还只是建立在中国的落后采矿设备,小规模开采上的,如果投入现代化设备,大规模建设钨矿矿区的话,产量再飙升几倍占据世界九成以上的产量是没有问题的。说起中国钨矿的优势,几乎可以从前清时代一直说到二十一世纪,比如三十年代所谓的中德合作计划中,钨矿就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德国为了从中国得到足够的钨矿,可是花了血本的,如果没有钨矿那些德械师根本就不会出现,二战后苏联从中国进口的最重要物资也是钨矿!苏联本土以及众多附属国中钨矿资源也不少,但是和中国的钨矿产量比起来还是不够。而冷战期间由于经济封锁,导致美国为首的北约得不到中国的钨矿,而美国虽然其他资源多到爆,但是就是缺少钨矿,而那个年代美国为了寻找钨合金的代替品不知道让多少科学家伤透了脑筋,最后不得已开发并装备了大量的了贫铀装甲和贫铀穿甲弹。

总体来说,中国的钨矿在世界范围内是极为重要的,而钨矿又是极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德国需要的,之前德国也是一直在中国进口钨矿,每年都会进口数千吨的钨精矿,这种情况在江西大余县这个中国最重要的钨矿产区落入了国民军手中后也没有变化。

除了钨矿外,其他的一些稀有金属也是德国需要的,不过没有钨矿这么重要而已。

说了矿产后就得说一说猪鬃了,这玩意说起来很简单也很普通,就是猪`毛,准确的说应该是指猪颈部和背脊部生长的五厘米以上的刚毛,这玩意的用途也很单一,那就是做刷子,日用刷子,油漆刷子,机器刷子之类。那么这么普通的东西为什么说是战略物资呢?很简单,因为这东西在现今而言是刷子的唯一原料,并没有其他的代替品,而刷子别它而普通啊,工业生产里没了它肯定也是不行的,尤其是给武器刷漆更是必须的。而更重要的是,猪鬃是中国的传统出口商品,产量占据全球的几乎全部产量,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不想让武器裸奔上战场,那么就离不开中国的猪鬃,一战、二战中都有着猪鬃的身影。

钨矿和猪鬃就是中国为数不多能够掌控的几种战略物资了!而对于南方共和政府而言,掌控的钨矿最为直接,因为这年代的中国钨精矿基本都在江西大余县,除了这地方其他就没了,所以说要利用所谓的工业原料和德国进行贸易的话,那么江西大余县是一定要控制住的,如果连江西都没有拿下就谈什么对德国供应稀有矿产那就是痴人说梦。至于猪鬃的话,不但南方有,北方也有,德国人能够从山东乃至上海都得到足够的猪鬃供应,所以猪鬃顶多是有一些筹码,但是无法绝对掌控。

而共和政府外交部按照陈敬云的授意和德国进行商谈时,也是着重了原料的供应,甚至主动提出希望向德国借贷用于建设钨矿,锑矿,锰矿、锡矿等德国需要进口的稀有矿产,另外南方共和政府将会对辖区的猪鬃生产以及供应体系实行整合,力争扩大产量并对德国加大供应量。

而共和政府的这种态度让德国方面也是改变了以前那些轻视的态度,毕竟扩大稀有金属等工业原料的来源对德国而言也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所以这很有意思的局面出现了,共和政府外交部和德国虽然表面上谈着粤汉铁路的事情,但是暗地里还谈着关于稀有金属等战略物资供应的相关问题。

为了配合外交部的谈判,陈敬云迅速指示工商部成立资源司,专职负责国内稀有战略资源的统一收购、售价以及出售配额等业务。另外华夏银行也是根据陈敬云的指示迅速成立了江余矿业公司,用于发展钨矿等稀有金属的生产和查探,这个家矿业公司名为江余矿业的公司刚成立没两天,就已经全资收购了江西大余县的钨矿矿区。

在外交部还没有和德国就粤汉铁路达成协议的时候,双方就已经就钨矿达成了协议,德国方面将会对对江余矿业提供高达五百万马克,约合两百五十万华元的低息商业贷款,而这部分贷款将会全部用于采购德国相关的采矿工业设备,而江余矿业得到这笔投资后将承诺每年向德国出售一定份额的钨精矿,今年提供一千吨的钨精矿,明年则是需要提高到两千五百吨,后年提高到四千吨,相应的贷款也会用钨精矿来相抵。

也许诸位到这个数千吨觉得数字很小,海运的话兴许一船就运完了,但是这说的是经过提炼后的钨精矿,现在全球范围内的钨精矿年产量也就几千吨吨,其中中国就占据了半数还多。而这些钨精矿有多值钱呢,一战前含钨酸为百分之六十五的钨精矿在伦敦、纽约的价格大约为两三千美元一吨,而一战爆发后各种矿产资源价格翻倍,到时候一吨钨精矿就是五六千美元以上,而且到时候德国这样的国家还有钱买都买不到。

也就是说,这年供应数千吨的钨精矿供应合同价值已经在数百万美元以上!

如果一战爆发后,世界范围内对各种矿产需求增加,到时候中国的钨矿产量也能顺势增加到每年向全球供应两三万吨钨精矿的话,一年收入几千万美元的外汇不是问题。虽然还比不上生丝这些传统外贸商品,但是也不少了,况且投入足够的话,钨矿的产量是会一年比一年多,而世界上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发展起来也很快。

有了这个钨矿合同垫底,共和政府和德国的关系缓和了很多,而且对双方就粤汉铁路的谈判起到了积极作用。钨矿合同虽然只是一个五百万马克的小合同,和粤汉铁路这个投资超过上亿马克的大合同而言无法比较,但是却是起到了一个牵头的作用。

很快,德国方面就是和共和政府谈成了相关条件,外交部的伍廷芳也是把借款条约拿给了陈敬云,让陈敬云做出最后的决断。

陈敬云翻着手中这厚重的条约文本,一条一条仔细的着,于此同时他的桌面上还有其他几个国家的条件合同,包括美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在内都有。

陈敬云着手中的这份德国合同,心中暗自沉思着。说实话对比其他国家的合同而言,德国的合同并没有太大的优越性,甚至有些条件是比较苛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