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吕猛折戟

麒麟镇帅军纵横徐州,吴国新秀很不服气。主动挑衅梅园,拿下和县屯兵大战。

吴军三战三胜,跟麒麟镇帅军打出了一比一的伤亡比例。统帅诸葛恪终于扬眉吐气了。

巢县,麒麟镇帅军指挥部。费诗看着厚重的伤亡名册,忍不住的对赵统说:“镇帅,再这样拼下去,麒麟镇帅军的威名就荡然无存了。”

赵统说:“参谋长,和县战场,与以前的战场不一样。咱们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虚名,就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赵统接着解释,让名不见经传的诸葛恪跟麒麟镇帅军打出了一比一的伤亡比例,听起来是有些吃亏。然而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这可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兴汉国人口过亿,吴国人口不过一千两百万而已。麒麟镇帅军后备役充足,损失的兵员可以从淮南地区补充。吴军防线绵长,为了抵御兴汉国海军,需要耗费大量的兵力巩固海岸线。从柴桑到琼崖,百万兵力都不够用。再加上内部的豫章防线,可用兵力就更少了。

据赵统估计,吴军投入和县作战的兵力极限为二十万。要是不能就地补充,就无法继续作战了。拼消耗,诸葛恪必败。

后人或许会说麒麟镇帅军镇帅赵统不如吴将诸葛恪。可是吴军胜了几次之后,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来回消耗之后,即便是取胜了,也没有多余的力量扩大地盘。

诸葛恪胜利的次数越多,对吴国的消耗越大。麒麟镇帅军坐等吴军上门,和县就是香喷喷的诱饵。

赵统的拼消耗策略符合麒麟镇帅军的实际情况。只不过那样的战术指挥其实是在玩火。搞不好就会引火烧身,损兵折将就无法避免了。

和县东南毗邻长江,受水汽的影响雨季绵长。吕猛的骑兵督前锋屯驻乌江,与含山的王双倚为臂助。

七月,吴军统帅诸葛恪挥师西进,想要打通进入淮南粮区的道路作为大军的就食之地。

五万吴军围攻含山,王双兵力不足,连失数镇。麒麟镇帅军主力驻守淮南各地,一时之间难以集结,只能就近请援。

恰逢吕猛视察乌江,得知含山危急,忙调集六千骑兵督将士沿官道驰援。

诸葛恪以刺候掘土堵路,恰逢夜雨绵绵。战马蹄陷泥浆,加剧了马掌的磨损。北方骑兵进入南方作战,很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官道泥泞难行,吕猛行军的速度饱受影响。

大军走到腰埠,携带的干粮就已经耗尽了。由于吴军刺候骚扰的规模不断扩大,配给的作战物资消耗严重。再加上雨水的侵蚀,剩余的物资根本就不足以维持一场战斗。

要是换在和平时期,吕猛完全可以就地补充物资。然而和县对峙展开以后,腰埠一带的百姓已经撤到含山之西。当地已经化为了巨大的战场。

想要依靠战场缴获维持战斗,且不说雨天作战的体力耗损。单凭吴军武器的质量差劲,在对砍的过程中几乎全部损毁。

诸葛恪得知吕猛中计,令张承领兵一万拖住王双,随后就亲率四万大军围攻腰埠。再有吴将全琮领兵一万佯攻乌江,吴将周胤领兵两万抢占西埠,堵住了骑兵督撤回乌江的道路。

吕猛遭遇诸葛恪重点进攻,骑兵督将士的战马又在雨季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战斗力十不存一。三分之二的将士只能下马步战。

没有速度的骑兵进入湖泽遍布的地域作战,简直就是把脖子送到了诸葛恪的大刀前面。

虽然从整体战略来说麒麟镇帅军稳占上风,可是诸葛恪统帅的吴将都不是省油的灯。吕猛的后路被断,前方又有诸葛恪的重兵。

狭路相逢勇者胜,吕猛所部距离含山近在咫尺,只要突破诸葛恪的重兵防线,就可以全身而退。骑兵都弃马步战,杀到霍桥的时候,却被一条小水沟挡住了去路。

诸葛恪亲自赶到杨庄,指挥亲卫破坏吕猛的架桥行动。水沟的宽度倒是没有超过战马的跳跃能力。然而失去战马的骑兵督将士,却没有办法凭借弹跳力跃过。

再加上吴军重兵屯驻杨庄,失去了冲击力的骑兵督,即便是偶而有人跃过水沟,也会在疯狂的箭雨中殒落。

身后的吴军正在迫近,吕猛只得命令将士推屋为器,冒着吴军的箭雨强行架桥。骑兵督一直靠速度取胜,为了减轻载重,盔甲的材质比较轻便。吴军的铁箭射中盔甲,虽然说无法穿透,可是隔着盔甲透入的冲击力,让骑兵督将士苦不堪言。

正常的骑兵作战,倒霉的人或许会挨上三五支箭。这对于训练有度的骑兵督将士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大家都可以承受。

然而弃马改步之后,又要掩护工兵队架桥。骑兵督将士拿血肉之躯硬扛吴军射出的铁箭。平均计算下来,沿沟列阵的将士基本上都会承受超过三十支铁箭的冲击。

无法正常移动的骑兵督将士,不可避免的成了活靶子。这样被动挨打的局面,让吕猛咳出了血。

负责掩护架桥的屯长向吕猛哭诉换道,试图找一个相对薄弱的地方突围。

吕猛以为士气可鼓不可泄,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桥必须要架,突破杨庄势在必行!

双方在水沟位置僵持了三个时辰,身后的吴军主力逐渐的合拢。都尉赵贞找到吕猛,建议让有马的骑兵督将士跃沟突围。骑兵督可以承受重大的损失,却无法接受全军覆没的命运。

腰埠大败已成定局,反败为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尽力避免全军覆没的命运,就是骑兵督将士的当务之急。

吕猛对赵贞说:“陷兄弟于绝境,我怎么有脸独自偷生。骑兵督不能全军覆没,你带着有马的兄弟突围。”

吕猛决定留在霍桥吸引诸葛恪的火力,给赵贞的突围创造条件。

赵贞带着一个屯的将士努力突围,跃马过沟扬长而去。

吕猛命令将士把多余的辎重车辆推进沟中,居然截流成功了。水漫杨庄外围低洼之处。

这无意间的举动改变了沟水流向,迫使诸葛恪收缩兵力,形成了一处二十丈的兵力空档。

吕猛拆屋为筏,顺流而走。诸葛恪命人放箭。人在筏上随水而动就成了活靶子。倒下的骑兵督将士让沟中的水变了颜色。

诸葛恪指挥吴军将士在高处放箭,量变引起质变。吕猛脚下的木筏不堪重负,无力承载太多的重量。

吕猛命人推马下水,数十名骑兵督将士主动跃入水中,舍身救马的行为,只是为了确保后续阶段的战斗力。

吕猛绕过杨庄,带着幸存的将士朝着含山运动。腰埠大败,意味着骑兵难以适应长江以南的战场环境。

麒麟镇帅军初尝败绩,需要及时的调整战斗风格,改变兵员配备以适应新的战斗需要。

吕猛赶到含山的时候,身边的将士不足一个屯。六千将士出乌江,活着走进含山的不足千人。腰埠之战的惨烈,震惊了麒麟镇帅军上下。

赵统亲自赶到含山,听取了吕猛汇报的战斗经过。费诗以为九江大战并没有结束,不宜议论功过。关于腰埠大战的评估暂缓,档案封存,只不过计点伤亡,按照标准进行抚恤的流程不宜推迟。

麒麟镇帅军集结含山,准备反攻吴军占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