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见

“丽娅,如果大周和东突厥再起战火,”陈项说,“萧崇远将军再次挂帅出征,我一定要去从军。家里如果阻拦,我就自己出走,到边关参军......”

萧崇远16岁那年从军,就是自己从家里出走,到边关后入伍。陈项觉得此招可行。

丽娅睁着大眼睛默默的看着他,若有所思。

陈项以为丽娅不信,有点不高兴:“你认为我做不到?”

“不不......”丽娅忙说,“我......刚才是在想,我也想跟随萧大将军打突厥,最好.....战死沙场。”

陈项一愣。

丽娅忽然有点情绪不佳:“我吃饱了,回房睡觉去了。”丽娅推开碗筷,起身就走。

“哎,等等。”陈项急,“丽娅,你也想从军打突厥?”

大周有女官编制,高官名门出身的女子有不少在婚前为官的;大周还有为女子举行的科举,让胸有大志的女子有入仕的门径,但是貌似很多女子为官的目地是为了嫁个好夫婿,有很多最终嫁给了上级官员当妾,于是女官的风评就不太好,渐渐的女科不兴。但是每代总会出那么一个两个女子入内阁,位极人臣。

高祖皇帝开国时,大周甚至还有女将军。现在好像朝中没有女子从戎了,但是丽娅武艺精湛,又有指挥能力,当女将的话,领兵打仗,应该不输于男子(当然比起他陈项,是大大不如啦)。

陈项脑子飞快的转动。

丽娅却有点黯然:“既然生而为大周之人,那么唯愿以死尽国忠。”

那个爹一再的说:国家为重,私怨为轻。

既然大仇得报的可能性近乎为零,而精忠报国是本分,那如果自己为大周死于突厥铁蹄之下,是不是也算一种解脱?

丽娅心情低落到极点,低头回房去了。

陈项多少有点莫名其妙。

----------------------------------------

金甲暗卫总管郝乐志的调查回复到了。

怡兰苑的旧户籍记录上确实有个丽娅.漾索罗的女子,其母为西域入关的胡姬,父不详,从母姓。其母到长安后,曾辗转多个妓院,后长期在怡兰苑挂靠。

从户籍记录上看,丽娅母亲入京时,就已经有丽娅这个女儿了,当时是六岁。

威德四年,户籍记录显示,丽娅母亲因病在怡兰苑去世,当时丽娅十一岁,继续留在怡兰苑。

威德五年的户籍记录显示,丽娅已经离开怡兰苑的,而且是跟香红同时离开的,因为两人在怡兰苑的户籍注销记录是同一天,同一人所注。香红是赎身,丽娅是自愿离开。

同时,香红的名字出现在红香阁的本子上,是本上第一人,因为那本本子是新开的,香红下面还有一连串的女子名字,有买入的乐籍女子,也有来投靠的自由身,但是丽娅的名字不在那上面。

郝乐志派人找到了当年做户籍登记的那个小吏,但他除了香红因为新开业往他手里塞了一块碎银外当喜钱外,什么都不记得了。

当年怡兰苑的老鸨两年前已经死于糖尿病,妓院人口流动大,很难找当年旧人,最后终于从一个已经从良的老妓口里得知,丽娅确实是跟香红一起离开怡兰苑的。当时的丽娅貌似颇为得意,告诉别人,她今后不用学吹拉弹唱了,因为她长大后不会从妓了。有人问她为何,却不解释。

户籍记录显示,丽娅小时的容貌特征是:肤白发棕,深眼隆鼻。

陈项看着这份报告,貌似一切都对得上。

陈项很清楚,大周的户籍记录不怎么靠谱,给管户籍的小吏塞块银两,你想让他写啥,他就给你写啥。但是郝乐志这次查得很彻底,丽娅跟她母亲的记录是每年都连续的,这就大大降低了做手脚的可能性,除非做手脚的那人心思特别细密,但是丽娅的户籍记录跟妓院旧人的口供也对得上,看来还是可信的。

陈项松了口气,这么一来丽娅的嫌疑至少去掉了七-八分。陈项心中实在有点欢喜。

郝乐志的另一份调查却毫无结果。香红收到丽娅的信后,貌似毫无反应,没见她给任何人送信,也没见任何身份有异于妓院常客的人来拜访香红。

郝乐志附上了一个月来,来往红香阁的人的清单。陈项扫了一眼,见很多高官阔少都榜上有名,有很多都是跟自己应酬往来的,不由的撇了撇嘴——丽娅要是真去了红香苑,自己岂不是有得忙。

这名单上还有个让陈项一眼看见就不舒服的名字——萧钰。

当然萧钰出现在名单上不奇怪,他其实是红香阁的后台老板。

萧钰现在头顶上有个大大的抗突厥少年名将的光环,光芒四射,呈功德碑状。但是陈项知道,萧钰的真实为人跟大家心中的那个偶像天差地远,真实的萧钰其实是个泼皮无赖,天天在市井中偷鸡摸狗,赌博打架的那种。萧钰好赌博,爱逛妓院,陈项相信红香阁的生意里他没少分成。

阴山之盟签订后,威德帝恢复了萧家原有的官职、爵位、封邑。萧崇远的三个儿子都因此而水涨船高,一时间成了长安有女儿的世家争相遣媒说亲的香饽饽。

当时萧崇远的长子萧珫早已经随大皇子李翎不知去向,陈项他爹抢到了萧家老二萧瑾当女婿,独有那最受瞩目的萧钰,传出了两句名言。

第一句:香红不嫁,我不娶。

一夜间这句话传遍了长安的烟花柳巷,全长安城的风尘女都感动哭了。

陈项一听这话就恶心。虽然不知道那香红到底芳龄几何,但是比萧钰大个四五岁总是有的。她当长安城花魁的时候,萧钰还是个没发育的小毛孩呢,后来,在萧钰发出这等铮铮誓言后,也没见香红断了迎来送往。

陈项暗自觉得萧钰跟香红之间的关系,根本不像萧钰说的那么情深意笃。萧钰不过拿香红当个挡箭牌,却被天下女子当成了痴情郎。这倒和萧钰的真正人品一致——卖噱头。

当然萧钰因此被萧崇远捆在内庭的柱子上用马鞭狠狠抽了一顿,据说是打得皮开肉绽,有半个月没能上朝。

于是又有了萧钰的第二句名言:突厥未灭,何以为家。

陈项真要吐了——当自己霍去病啊。

但是威德帝貌似颇为感动,还对萧崇远说:“萧钰心怀大志,行为疏狂。爱卿就不要太苛责于他了。”

陈项真想翻一百个白眼:胸怀大志个毛啊,不就是不想找个老婆来管束自己嘛。

陈项一面把郝乐志的那份名单收起来,一面心里暗暗决定,怎么都不能让丽娅去红香阁。那萧钰三天两头的往红香阁跑,丽娅貌似还挺仰慕这个千里剩一的幸运儿的。

陈项跟丽娅并马同行,小声跟她商量:“丽娅,你在阿尔泰山中救了整个马队,也救了我一命,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让我大周和西突厥结盟的消息能及时传回长安,让两国的盟友关系能快速的有所进展,这将影响整个西域的局势。总之,你功不可没,我想将你引见给皇帝陛下,希望陛下能对你有所封赏。你觉得怎么样?”

陈项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有点没底。丽娅的脑回路好像跟正常人有点不那么一样,时不时的给你来一通错乱。比如说吧,被引见给皇帝,论功行赏,这种正常人只有做梦才敢想的好事,落到她头上,说不定来一个白眼,“见什么见,我没空”。

丽娅明显的大吃一惊,抬眼看着陈项:“你说什么?你要带我去见........”

陈项点点头:“皇帝陛下......丽娅,我想把你的功绩上报朝廷,让皇上嘉奖你。最好,能封你个一官半职啥的。你不是想从军打突厥么,如果皇上能封你为女将,那你就能从军了。到时候,萧将军起兵征讨突厥,你就可以请愿入他的账下。”

丽娅心砰砰乱跳,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天上下馅饼,正掉进自己嘴里。

难道这就是接近李氏父子的契机?当然,可能只是给点赏赐啥的,而且,即使被封官,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武将也是接近不了皇帝皇子的。但是,不管怎么说,比到平康里当名妓离目标近多了。

唯一的麻烦是,陈项引见自己,今后万一事发,会连累他么?丽娅脑子里又再现了那一幕:午门外,车裂,枭首,血流成河......

丽娅打了个冷战:“即使我得了赏赐,那也是我自己挣的,不是靠你引见。别指望我会因此感谢你,对你另眼看待,更别指望我会嫁给你为妾。”

陈项真是哭笑不得,就担心她会脑子错乱,还真是马上错乱给你看。

“行了,行了。你得到啥赏赐,你一个人留着行了吧。”陈项说。

“原来你引见我见皇帝,是为了好在我的赏赐里分一杯羹啊?”丽娅生气,“你真是你爹的儿子,雁过拔毛.....”

陈项拨马便走,心里一个劲的对自己说:不跟这种女子兼小人计较。

陈项当晚就写了一封奏折,将丽娅提供的帮助,引路,歼灭突厥精兵,救全队人马,施恩于牧民,在突厥后方建立一支亲大周的后备军......一一写明;将丽娅的各种才能:武艺,人品,见识,指挥能力,夸了又夸,夸成一朵奇芭,然后,用八百里快递发了出去。

果然,几天后,收到威德帝的御笔亲批,让陈项带丽娅上殿,将会当面嘉奖与她。

陈项得意洋洋的把批复给丽娅看。

丽娅默默的望了陈项半天,目光复杂。

“怎么了?不高兴么?”陈项吃不准丽娅的意思。

“不不,陈公子,”丽娅心中五味俱全,“非常感谢你为我做的一切。”

“应该感谢的是我,救命之恩,无以为报。”陈项含情脉脉的说。

陈项给丽娅分析:“我争取让皇上封你为女将,一下子官居五品,封个将军啥的,不太可能,如果皇上心情好,说不定能得得封正六品,从六品,当个骁骑校尉,点军校尉什么的。”

五品是穿紫的高官了,除了世袭和入宫为嫔妃外,没人能这么一步登天。三年一次科举,状元最高授官也不过从六品,一般都是正八品。

陈项敢一开口就说正六品、从六品是因为丽娅已经算有军功了。武将要比文官容易出头得多,文官要熬到宰相,年纪怎么都轻不到哪去,武将却可以一战封侯。

“如果你被封官,有两个地方可以进,一是御林军,一是金甲暗卫。金甲暗卫专职是保护皇上,职高位重,俸禄高,但是如果想从军打突厥的话,御林军是更好的选择。大军征西的时候,肯定会调拨几千到上万的御林军随同出征,到时候,你可以上书请愿。”陈项说。

“我要当金甲暗卫。”丽娅毫不犹豫的说。金甲暗卫才1000人,接近李氏父子的可能性高,御林军10万人,看守皇城才是他们的任务。

“你不是说要去打突厥么?”陈项奇怪。

“你不是说金甲暗卫俸禄比御林军高很多嘛。”丽娅说。

陈项撇撇嘴:什么远大理想,什么爱国主义,在金钱面前都是浮云。

10月底,一行人终于到达了长安。距陈项那日离京,已经过去一年半了。当长安巍峨的城墙在万丈红尘中浮现,陈项忽然控制不住自己眼中的热泪。

“我终于回来了。”陈项喃喃的说。万里荣归,不负君望。

我终于回来了。丽娅在心里暗暗的说。卧薪尝胆,只为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