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在几年前,如今再看有很多错漏,在那之后“刻奇”这个词也被很多人滥用,如今我也不完全同意文中的观点,随便看看,算一种角度。
刻奇:
一、自我感动及感伤;
二、难以拒绝的自我感动和感伤;
三、与别人一道分享的自我感动与感伤;
四、因为意识到与别人一道,感伤变得越发加倍;
五、滔滔不绝的汹涌感伤最终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体验感伤也就是体验崇高;
六、这种崇高是虚假的,附加含义大过实际含义;
七、当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个感伤的洪流,就是居心叵测;
八、这是最主要的,刻奇是一种自我愚弄。
这个层层推进的意思,是从昆德拉点点滴滴的说法中总结出来的——“灵魂的虚肿症”“一个人在具有美化功能的哈哈镜面前,带着激动的满足看待自己”“将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把它乔装起来,甚至连自己都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流泪”“傻瓜的俗套逻辑”“极权国家发展了这种Kitsch(刻奇),因为这些国家不能容忍个人主义、怀疑和嘲笑……”。
上面是百度百科查来的最粗浅的关于“刻奇”的解释,看个意思就行。关于“刻奇”有很多严肃的学术文章,也有刻薄作家写的小说,网上很容易搜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只说说我亲身经历过的印象比较深的一些“刻奇”,未必准确,但是确实是印象深刻。
一次是中学语文课,每次课前有个演讲环节,大家轮流上台,那次是轮到一个女生。她上台后说起自己家庭条件如何艰苦:有一次下大雨,他们家的房顶漏雨了,而且就漏在已经睡着的她的身上,她哭着说:“我的妈妈,一手拿着一个碗,一手拿着一个盆,在那里为我接雨,没有吵醒我……”言罢泣不成声。我当时听着非常困惑:“为什么不把你叫醒换个地方睡呢?你妈没吵醒你,你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呢?为什么要用一个碗一个盆啊,两个盆不好吗?”……总之,我严重不相信这个故事,但当时班级笼罩在一种感伤的氛围里,同学们都鼓起了掌,有些人还热泪盈眶,我没敢说什么。后来知道,有很多同学都听出了这个故事的荒谬,那个女生家的条件也根本没那么艰苦,但慑于气氛,大家都跟我一样没敢说什么。那是我第一次清楚地感觉到集体的可怕和伪善。
还有一次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班里组织捐款,按照学校要求,每人已经认捐了一次,在班里又自愿捐了一次,然后我们的女班长第三次站上了讲台,泣不成声。她说起自己在央视上看到的灾区惨状,说起一个被压住胳膊的孩子:“同学们,我求求大家,再帮帮他们吧!”说完开始挨着座位收钱,边收边含着眼泪冲同学们点头,说:“谢谢,我替灾民们、孩子们谢谢你们!”
状若总理。
理性上想,强迫捐款对吗?强迫捐款给官办慈善对吗?审美上看,那种语言做派,那种氛围,那种荒谬,都让人很恶心。虽然我相信我们班长的眼泪是真诚的,她对自己的荒谬并不自知。
我对中小学时代没有一点儿好印象,从不怀念童年。后来看《动物农场》《狂热分子》《叫魂》之类的书,总想起这两次课堂经历。其实,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本身就是非常“刻奇”的。
后来在微博上频繁遇到“刻奇”,印象深的有高铁追尾那次,《南方周末》新年献词那次,高速救狗、砸日本车,等等。各种煽情的排比句、蜡烛表情、毫无理性的发泄文字、站队、自我感动、强迫别人感动、声讨别人的不感动……相信每个人都见过。
微博朋友圈里还常见一些只是审美上不堪的“刻奇”,诸如:“80后的你会懂”“送给父母的89种关爱”“再也回不去的朴素的60年代”,等等。共同特点是:多排比句,多感叹号,多押韵,不是废话就是经不起逻辑推敲的话,智力上不负责任,极尽煽情之能事。这些破玩意儿除了恶心,还把亲情友谊搞得很尴尬。
不自知的单纯感动还好,社交网络里最讨厌的是有大量利用“刻奇”来增强自己影响力的营销账号、公知文人,还有官办媒体。这些故意行为就不单只是审美上的拙劣了。用心险恶、人品低下,他们的有意煽情都涉及实打实的利益,甚至人命。想想非常恶心,也害怕。
我不爱写这种讲道理的文章,每次看到恶心事,也是尽量不说话,一来,道理很难讲清,人会自己成长;二来,我对自己的价值观也没那么自信,妄作断论难免出错。写这个实在是“刻奇”事多,严重干扰视听。昨天转了个微博,发现很多人对这个词感兴趣,就尝试介绍这个概念给不知道的人,大家搜搜看,我觉得是有好处的。非要用官方用语的话,也算是另一种净化网络环境吧。
以上。
这篇文章最早发在微博上,没想到被转发了两万多次,看来大家也是苦“刻奇”久矣。之后,这个词在一定程度上流行开来,也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比如在“马来航班失踪”事件中,很多人转发这篇文章,并表达了对大量官办媒体和营销账号一味煽情的厌恶。也有不少人乱用这个词,把很多美好的情感也指为“刻奇”。
我再说一次,这篇文章只是很粗浅的介绍,很不严谨,还是希望大家能自己去了解一下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