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6 谢道韫之才

隔天一大早,文易还在睡觉就被一个二七妙龄少女堵在了床上。

醒过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双大眼睛,吓的他浑身一哆嗦差点……等看清是谁忍不住吐槽道:

“我说谢大小姐,你是个未出阁的少女,这样堵一个男人的门成何体统。你不怕别人传闲话,我还怕别人误会呢。”

谢道韫羞不可耐的道:“呸,谁要堵你的门,快起来我有事情和你谈。”

文易点点头,然后定定的看着她。

谢道韫后知后觉的道:“你看着我做什么,赶紧起来啊。”

文易憋笑道:“你确定要看着一个男人起床?”

“啊?”谢道韫惊呼一声,逃也似的跑了出去。

文易很无语,这就是史书上写的集才华、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的奇女子?标准也太低了吧。

一边吐槽一边穿上衣服,洗漱过后找到了谢道韫:“谢大小姐,有什么事情赶紧说吧,一会儿还要赶路呢。”

谢道韫脸颊还残留着一丝晕红,但神情已经恢复了正常,瞪了他一眼嗔道:

“昨天你已经知道我并非出来踏青而是要去建康,短时间内我的家人是无法察觉我失踪这件事的,你没必要这么仓促出发去岭南。”

文易假装不知道她为什么生气,问道:“然后呢?等几天又能如何?”

谢道韫说道:“留在会稽山你们是朝廷和权贵的眼中钉肉中刺,但只要你们说想去岭南,朝廷的态度就会截然不同。”

“他们会主动出具文书、援助一部分粮草,高高兴兴的送你们过去。有了这些东西你们一路上走的会更容易,能少死很多人。”

文易摇摇头道:“你说的办法我也想过,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如何把这个意愿告诉朝廷?”

“就算朝廷知道了我们的意愿,以他们的办事效率没有一两个月是别想把这件事情办成。”

“而最多不过半个月你的家人就会发现你失踪的消息……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耗在等待上。”

谢道韫胸有成竹的道:“我有办法可以帮你们绕开朝廷,最多不超过五天就可以出发。”

文易惊喜的道:“真的?”然后郑重的朝她鞠躬行大礼道:“还请谢姑娘不吝赐教。”

“是……”谢道韫正想说出自己的办法,才张口好似想到了什么又停住了,戏谑的道:

“你让我说我就说吗?把本姑娘当什么了。这样吧,你不是会作诗吗,就写几首诗给我听听,要是我高兴了也不是不能告诉你。”

文易并不吃她那一套,无所谓的道:“你爱说不说,有没有朝廷的援助我们都能到达岭南。”

说完他作势欲走,然而并没有等来想象中的挽留声,谢道韫就这么笑吟吟的看着他。

文易知道自己被看穿了,只得无奈的道:“你赢了,我以前从梦里学过几首,你姑且听听。”

谢道韫说道:“不行,‘剽窃’来的诗不算,必须要现作。”

文易眉头皱起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又不是大文豪,哪有现作的能力。”

剽窃也是需要看情况的好吧,他又不是电脑不可能把所有诗词都背下来,万一她给的命题恰好他记忆里没有相关诗词怎么办?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谢道韫眼睛一亮,赞道:“好句,真是好句,这不会也是在梦里学来的吧?”

文易道:“对,和一位姓陆的大诗人学的。”

谢道韫白了他一眼,显然是不相信他的话:“全诗是什么?”

文易摊摊手道:“就记得这两句,全篇忘了。”

“你……”谢道韫气的牙痒痒,在她看来文易就是故意气她才不说的。事实上她真冤枉文易了,他确实就只会这两句。

“不说是吗?哼,你托物言志诗不是写的很好吗,就再写一首吧。不过陋室铭出世诗暮气沉沉,这次我要你写一首奋发向上的入世诗。”

托物言志?入世?文易松了口气,这种诗他会背好几首,于是就挑了自己最喜欢的一首: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他日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这本是宋朝柴陵郁禅师写的一首禅诗,讲禅心的,是文易最喜欢的诗词之一。

只是他把第三句的‘今朝尘尽光生’换成了‘他日尘尽光生’,当成言志诗来理解的。

‘明珠’指的是能力,得到机会就能济世安民。

事实上如果这首诗的作者不是僧人而是文人,原诗完全可以看做是理想得偿所愿之后写下的庆祝诗。

像文易这样把‘今朝’改成‘他日’,就是明志诗。

只能说汉语博大精深,同样一首诗可以理解成不同的两个意思,改动一个字就又变成了另一首诗。

听完这首诗,谢道韫眼睛更亮了,虽然风格有点不符合当前盛行的诗词标准,但能看的出来是一首好诗。

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却又如此大气磅礴。

仔细品味了好几遍,她忍不住道:“好,还一个明珠一颗,好一个照破山河万朵,文郎君志向之高远可见一斑。”

文易并没有多么喜悦,抄袭就算了,要是被夸还沾沾自喜就有问题了:“这首诗谢姑娘可还满意?”

谢道韫眼珠子一转,摆出淡然的表情道:“很好,我很满意。”

文易道:“那就请兑现承诺吧。”

谢道韫道:“可以找一个刚出仕的士族子弟,把你们南迁的原因说成是他劝说的结果,相信他会很高兴。”

文易一愣,然后惊讶的看向谢道韫,好像重新认识她一般。

不是这个方法有问题,恰恰相反,实在是太好了。

东晋皇室暗弱士族力量强大,要是有士族子弟来经手这件事情确实比朝廷的速度要快,而且靠着世家的面子他们一样可以通行无阻。

虽然士族子弟出仕比较简单,可他们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也需要政绩来妆点自己。

照理来说安置两千多流民算不上多大的功绩,可别忘了这里是会稽山。

汇聚着几十上百家上品贵族,关键是琅琊王氏的王羲之就居住在隔壁,在这里立下一分的功劳就能当十分来使用。

所以说动两千流民去岭南也算是一分想当可观的政绩了。

能想到流民去岭南可以得到朝廷的援助已经很难得了,而谢道韫不但想到了,还考虑到了朝廷效率不高这条路不适合他们。

进而又想到找刚出仕的士族子弟帮助,这种智慧和见识……只能说果然不愧是世家出来的人。

果然不愧是……史上留名的谢道韫。

可问题又来了,他们这群流民连出山都难,上哪去找刚出仕迫切需要政绩的士族子弟呢?

看着老神在在的谢道韫,文易苦笑道:“说吧,这次写什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