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文帝禁苑行

Y林毅一愣:“我不知道。”

林毅也没想到,李蒹葭竟然看透了这一切。

“还想瞒着我,当时安小鱼调戏你,柳师师可是紧张得很,你放心,这个秘密我会帮你保住的。”李蒹葭说道,“毕竟风雨楼在江湖上名声很好,人人称颂其是一群大侠。”

“我以为你对风雨楼也很有偏见呢。”林毅笑道。

“不跟你说了,我得回去研究一下这一把青莲剑。”李蒹葭跨身上马,双腿一夹马腹,那烈马吃痛,纵身前冲。

林毅无奈摇头:“唉,急性子!”

李蒹葭骑马回到了府中,她第一时间就将马放在了马厩之中。

“夫人?”丢丢正和几个小伙伴在练剑,正要和李蒹葭打招呼,但李蒹葭已经关门了。

丢丢纳闷:“今天夫人怎么那么着急?”

不过丢丢也没有多想,而是继续锻炼。

李蒹葭从怀里拿出来了羊皮纸卷轴,她将卷轴展开一看,这上面的招数历历在目。

“原来无情道不止是爱情,还是七情六欲,将全身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起。”李蒹葭喃喃说道,她闭上了眼睛,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但是当李蒹葭一闭上眼睛,眼前又出现了她的母亲和父亲死去的场面。

她大口喘气,喃喃说道:“难道我无法战胜我的心魔吗?”

她抱着自己的胳膊,心中也出现了阵阵的抽痛。

李蒹葭明白,他一直放不下那些往事,也正因为如此,李蒹葭无法全身心地接纳林毅。

比如每次想要和林毅进行亲密的事情,她就会想起来母亲在教坊司的画面,那会让她心中作呕。

又或者每次想要和林毅走得近一点,内心没来由的抗拒,让她十分痛苦。

“我已经在后天阶段五年了,始终无法进入先天分毫,若是我有先天的实力,林毅就不比让子奇他们冒险……不论是为了报仇,还是为了皇后,我都必须走出这一步!”李蒹葭咬着银牙,双眼也愈发的坚决起来。

而外臣的队伍遇袭,此事也传到了文帝的耳中。

“这些刺客到底想干什么?!”文帝将奏折重重地摔在了桌子上。

被细麻绳捆绑的竹简,洒落了一地。

“陛下,息怒!”沈府尹上前说道,“陛下,臣还有事要奏!国舅林毅,他竟然和江湖人士走在一起,我们天羽军前去支援的时候,还发现了风雨楼的人!”

“陛下!风雨楼据说藏匿着刘姓后人,老臣怀疑,国舅爷有谋逆之心!”丞相也上前说道。

“谋逆?”文帝冷笑,“就算你们谋逆,他也不会谋逆!你们真当朕老了,脑子也糊涂了吗?”

“老臣知罪,但……”丞相正要解释,但却被文帝给狠狠打断。

文帝怒视着丞相:“王朝颠覆,最先遭殃的就是皇亲国戚!难道林毅现在又傻了,自己想要整死自己?”

周围的大臣谁也不敢再抬头说话。

李公公上前将一封密信递给了文帝:“陛下,这是国舅的信件。”

“哦?”文帝展开信件,看到了上面的内容。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外臣回国走的是旱路和官道,此时只有朝廷内的人知道,然而约翰等人刚带着大楚的商品上路,刺客就如约而至。

哪怕是笨蛋也猜到了,这朝廷中,有补天教的人。

文帝额头出现了汗水,甚至于他有些后怕,这个补天教都渗透到了这个地步,而且前一次灯会他们还想刺杀他,补天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陛下,国舅肯定是想推脱责任!”沈府尹说道,“臣恳求陛下召国舅过来,当庭对峙!”

“当庭对峙?现在林毅正在给朕酿酒,如今啤酒在全国推行,你们可知道国舅给大楚的国库缓了多大的一口气吗?”文帝扫视众人。

本来大楚的国库就已经见底,而林毅用贸易和啤酒,将国库的燃眉之急给解除了,并且丝绸之路的提议,对于大楚来说,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

毕竟大楚隶属华夏,华夏之地养蚕的产业已经有几千年了,这样的优势是外人无法企及的。

文帝深吸了一口气,他扫视了周围,似乎是想要看到人们心底的最深层,他想要挖掘出补天教的细作,然而看了一圈之后,这依然还是一群大臣的熟面孔而已。

“朕乏了,退朝吧!”文帝挥了挥手。

“臣有事要奏,是三皇……”

丞相话未说完,就被太监给打断了。

“退朝!”李公公高声说道,这让正要继续上奏的丞相,一下子站在了原地,他低着头,脸色难看至极。

皇帝在李公公的搀扶下,走了几步,等下了台阶之后,文帝似乎感受到了什么,他猛然回头,发现了丞相正用鹰视狼顾般的眼神,看着自己。

丞相也瞬间意识到了不妙,立刻低头:“恭送陛下!”

文帝的额头上出现了汗水,那汗水顺着他的前额角流淌到了眉心,他嘴角扯了扯,拂袖而去。

“那眼神,就像是一头饥饿的豺狼,他终于是等不及了吗?”文帝心中思索着。

大太监魏公公躬身说道:“陛下,您是打算去后宫,还是……”

“去禁苑。”文帝攥紧了拳头。

大太监微微一愣,立刻就搀扶着文帝离去。

而李公公则是引导众大臣离开朝堂。

文帝来到了禁苑的竹林中,这片竹林宛如一个幽静的世外桃源,与外界的红尘喧嚣隔绝。

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给这片绿意盎然的竹林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

竹林小筑就坐落在这片竹林的中央,它不高大,但却显得十分别致,小筑的屋顶采用了深灰色的瓦片,与周围的绿色相映成趣,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四周的墙壁上爬满了翠绿的藤蔓,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门前有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径,通向竹林深处。

小径两旁,不时有形态各异的石头点缀其中,有的形似蘑菇,有的宛如蟾蜍,充满了自然的野趣。

来到了小院中,文帝就看到了屋子的窗户是打开的,他看到了一张木桌和几把竹椅摆放得整整齐齐,桌上摆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茶香袅袅,让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