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 你来得正好。”
皇帝抬起头来,朝他招了招手,地上立着的大臣回身, 与他颔首拱手示意。
“你来看看, 梁少轻父子这些年所犯之事, 堆了这么厚的卷宗。”皇帝冷笑道, “平隆十七年, 北马县一役突围, 报奏梁霄以多胜少, 力居奇功。经查证,原是用百姓做人墙肉盾开道, 破了敌军的铁荆棘阵, 方保住后方将士。为夸大功绩,瞒报敌兵数目,将一场势均力敌的交战,硬生生扭转为以多胜少的传奇。”
“你再来看看,平云窑一战, 大敌在前, 卫升徽大人被困城内,久盼援军不至。梁霄受命支援粮草, 却携女眷在营,一路游山玩水,罔顾将士性命,卫升徽大人苦苦熬了十日, 将士们以黄土充饥,这梁霄一来,却把所有功绩算在自己头上, 什么力援平城大捷,什么救将士们脱困,笑话,皆是笑话!”
皇帝恼得随手将那叠卷宗拂落在地,臣子们忙跪请息怒,陆筠弯腰拾起一卷册,展开来,上头细数梁霄在军中如何夜夜欢歌,甚至有兵卒口供,曰某年月日,在营后泉边目睹其与女眷如何放浪形骸……
陆筠眉头凝紧,将那卷册轻抛至案上,顿了顿道:“微臣身为西疆统帅,御下不严,致使乱象频出,还望圣上一并责罚。”
“哎?”皇帝摆手道,“修竹,你起来。你在前线抵御敌军主力,身先士卒出生入死,连吃饭睡觉的功夫都没有,哪能管束得到几百里外那些县镇?底下人层层包庇,官官相护,便是你想查明,也自有无数人来扰乱视线,替他遮掩。朕命人粗略算过,梁家为给梁霄累积这些军功,所费银资不止三十万。朕倒有些好奇,承宁伯府人才凋零产业有限,先前的户邑早就还归朝廷,哪里来的这些钱?倒是孙大人能干,替朕解了惑。”
被点名的“孙大人”堆笑着抬起头来:“承蒙皇上谬赞,微臣愧不敢当,梁家在京城二十一家商铺,一万亩田产,细算下来,早年亏空颇多,良田多数卖换了银钱,大半都投在了梁霄身上。后来为巩固军中的关系,梁家在短短两年间,将族中未婚女眷四送。梁少轻那几个兄弟,更打着已殁贵妃的名号,在江南一带招摇撞骗,大肆敛财。微臣曾听说过一个笑话,说是梁家四房奶奶,各自拼着命比着力气为梁家补窟窿填嫁妆,官员们私下有说笑的,说梁家几兄弟仗着有张小白脸,个个儿极会伺弄女人。”
“咳咳……”御前说这种粗鄙传言,未免有失体统,旁边一个正派的老臣,立即暗示意味十足地咳了起来。
孙大人笑道:“微臣失言,微臣失言……”
皇帝转过脸来,目视陆筠,见他脸色铁青,紧抿薄唇,似是十分愤怒,温言宽慰道:“修竹,此事怪不得你,你休要往心里去。今日朕唤你们前来,是为商议如何惩治梁少轻父子,修竹你是他正头上峰,你便先来说说罢。”
**
大殿内议事良久,明思海立在廊下已等候多时。
陆筠等从内步出,恰与其碰个正着。
他身后几个臣子拱手与明思海寒暄,陆筠慢下步子,立在廊下顿了顿。
“明大人是为梁少轻父子求情而来?”
“明大人说的是,皇上圣明,自有决断,……那您这是?难得见您进宫来,能惊动您的事,只怕小不了……”
“行,那不多妨碍您了……”
明思海肃容朝殿中去,他背脊挺直走得缓慢。察觉到身后有束目光,似探究似困惑,虽在他身上只停留一瞬,他亦敏感地捕捉到了。——是那个沉默寡言的嘉远侯,陆筠。
他没有回过头去。文臣武将,一向泾渭分明,何况陆筠远在西边十年,他与京中各派系往来都不密切,跟明家更是不曾有过深交。
明思海没有停步,径直被请入御书房,在龙案下抚袖而跪,“皇上万岁,微臣急求见驾,为有一事,欲向皇上呈请。”
皇帝亲自步下案台将他扶起,“明爱卿,但说无妨。”
明思海颔首道:“梁少轻一案,微臣有所听闻,究其子梁霄在军中所犯罪业,微臣亦有监察不严管教失度之过,其在军中贿赂将领的银资,亦有微臣薄份。微臣乃其姻亲,门生遍布六部,为其在朝廷广召羽翼多攀权贵之实,亦起到不可推卸的助力……微臣今日,特来请罪,望皇上从重发落,以儆效尤。”
皇帝听他言词恳切,素知他为人方正,严于律己,正要宽慰两句,却听他话锋一转,垂首道:“只是……求皇上明鉴,微臣爱女筝娘,久在内闱,贞静娴雅,专司内园庶务,从未参与其卖爵鬻官、延误军务等诸多罪业……今臣已勒令爱女还家,从此不是承宁伯府少君,望皇上念其乃女眷,从轻责罚……微臣万死,愧对陛下……”
**
云影天光,一色映在水面上,园中百花竞开,正是烂漫时节。
惠文太后倚靠在软垫上,半眯着眼,瞧宫人投食戏鱼。临溪亭内偶有凉风拂过,吹起四面掩映的轻纱。
太后面如金纸,眼底一片倦色。夜里翻来覆去的睡不好,近来寝食难安,时时惦念着的,便是外孙的婚事。
早年爱女璧君喜爱文人风雅,不愿下嫁疆场上逞凶斗勇的虢国公陆贤吋,这桩婚事勉强了她,以致她郁郁寡欢了一辈子。年纪轻轻撒手人寰,明明身为天之骄女,却为了朝廷社稷,忍下了太多委屈。为补偿璧君也好,也安她自己的私心也罢,她只望璧君唯一的血脉,不要像他亲娘一般,一辈子未尝过快活滋味。
正乱想着,几个世家夫人结伴走来。是她娘家的几个女眷,清早急急忙忙递牌子进来,太后隐隐有所感知,知道必然发生了什么。可真正听闻之后,她却整个人怔住。
“娘娘……今晨明家的长子明辙前往梁府,代妹出面,讨要和离文书去了。”
太后持杯盏的手一顿,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对方又道:“十数日前,梁家不知发生什么,当晚搅弄得全城半数大夫没能睡个好觉,一开始大伙儿只当笑话瞧,梁家素来没什么体统可言,也还罢了,哪想到明家诗书传家百年,闺女竟也撒娇闹什么别扭,谁想到,原来不是闹别扭了,是闹和离了!明家也不知怎么想的,这个关头跟梁家划清关系,难免会落人口实,有大难临头为求自保之嫌。明思海一向好脸面,怎么就没好好劝劝?”
另一个道:“这几天梁家动静颇多,四处走动打点,如今捅出了军营里的事儿,那些武官避祸躲灾还来不及,哪个肯替他周旋。他最后的希望,可不就在明思海身上了?明思海虽多年不朝,可在儒林的威望还在,梁家恨不得将他当成了救命浮木,岂会轻易跟他离断了关系?我瞧这事儿最终也就是闹一闹,雷声大雨点小,闺女嫁都嫁了,给人当了八年媳妇儿,又是这样的门第威望,里头的各样事儿哪个不晓?再想嫁个好人家,只怕难,除非远嫁……这辈子也出不得什么头了。损失个闺女事小,坏了家族名声事大,难道明家会不盘算?”
见太后久未吭声,这夫人奇道:“娘娘,您怎么看?”
太后扶额苦笑,“你们两个你一眼我一语说个不停,本宫脑子都给你们吵得乱了。去,带你们三奶奶四奶奶去偏殿喝杯茶,歇歇去。本宫再坐会儿,想静静呆上片刻,你们且去吧。”
两人被宫人请走,敬嬷嬷躬身凑近,“娘娘,天大的好事儿啊!可要尽快知会侯爷?”
太后抿唇没说话,这消息给她带来的冲击太大,她实在也需要时候多想一想。
敬嬷嬷又道:“怕只怕梁家不肯,这样紧要关头,攀着巴着还来不及,怎么会放掉这么一个大好的靠山?”
太后摇摇头,冷笑,“梁家占着明氏这些年,已足够得了便宜。明辙出面讨要放妻书,必是明思海首肯,为免自家爱女出面受梁氏为难,才全权托付给了长子。明思海打定了注意支持,谁能固执得过他去?你瞧这些年这厮但凡想办成什么事儿,可有失过手?敬瑶,明氏这桩婚事,本宫瞧着,是离定了。”
敬嬷嬷心思复杂,一时不知是该为侯爷欢喜才好,还是该担忧才好。便是明氏没了丈夫,凭她已经嫁过人的身份,跟侯爷就之间,就已经有条越不过的鸿沟。虢国公府就这么个独苗,肩祧两房,就算太后娘娘撮合,那国公府里的老太太还不知要闹成什么样。再说,明氏会愿意和离,多半是在婚姻里头伤透了心了,她愿不愿意再迈入另一个宅院,对侯爷会不会产生感情,这一切都还未知,实在叫人高兴不起来啊……
陆筠行至神武门前,被身后追上来的小黄门唤住。
“陆侯爷,太后娘娘有请!”
陆筠抿唇道:“可是娘娘凤体违和?”
他快步来到慈宁宫,殿前静悄悄的,宫人都给撵去了配殿。
他心下狐疑,几乎以为又是一场“鸿门宴”,莫不是又召了明筝在里间?
敬嬷嬷迎面走出来,神色复杂地向他行礼,“侯爷,娘娘在里头候着您呢。”
陆筠攥攥拳头,抿唇跨入。
太后睁开眼睛,朝他招了招手,“筠哥儿,看来咱们在佛前供的经书,捐的香油,发过的愿,灵验啦。”
“你这呆子,还板着脸?”
“你心里藏的那人,要脱离开梁家,回自家当姑奶奶去啦。”
“怎么傻了?没听懂?”
“明筝,她要和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