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军饷纸币化北方开展大基建

王锡爵等执政公卿皆面面相觑。

朱翊钧要建立首辅自荐制度,这无疑让他们很为难。

而这倒不是他们不想当首辅,只是按照传统士大夫的观点看,作为君子,应该是谦虚淡泊的,而以主动求名利为耻的。

虽然几千年来,大多数人都是在追求名利,但都觉得应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认为这才是君子该有的风范,哪有主动求官的道理。

不过,皇帝要这样,他们也只能接受。

除非他们真的不想做首辅,对权力失去了渴望。

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他们若不是对权力执着,也不会现在还都在朝堂上做事。

何况,他们也不能说自己不想为国谋事,那样也不是君子所为,毕竟治国平天下也是儒家对传统士大夫的要求。

所以,王锡爵等就不得不在接下来认真写奏本请任自己为首辅,而不得不向皇帝明确表示,自己是想当首辅,想要为国做事的,也想做成什么事的。

这也就意味着,王锡爵等在成为首辅之前,已经向皇帝做出了承诺,承诺一旦成为首辅要达到什么目标。

而他们向皇帝承诺,等于也向天下人和历史做出了承诺。

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好再尸位素餐,更不好一边尸位素餐还一边把责任全推给皇帝,说是自己被迫成为首辅的,本来自己是没什么能力和想法的,哪怕因为皇帝不积极而导致在任期间一事无成也会因此有些压力,更加地想劝谏皇帝要振作一些。

王锡爵、郑洛、沈一贯、陈于陛、沈鲤等都写了请任自己为首辅的章奏。

朱翊钧也看了他们的章奏。

最终,朱翊钧还是钦定了王锡爵任首辅。

李成梁因为提前得到了朱翊钧的暗示,这次也就没有写章奏而毛遂自荐。

“朕点卿为首辅,主要是因为卿提出要全球统一货币。”

“朕对此深以为然,但也还是想再听听卿具体的想法,让全天下交易只能使用本朝的钱,到底好处在哪儿?”

朱翊钧说后就看向了王锡爵。

王锡爵则答道:“回禀陛下,若能全天下皆使用大明银元劵,则陛下乃至后世之君就可以通过肆意借债的方式维系国运。”

“是吗?”

朱翊钧问了一句。

王锡爵回道:“是的,陛下,一般而言,父母借子女的钱,是不用担心还不上的,也就不算是债,惟独欠别人的钱,才是债,是需要还的;”

“对于国家而言也是一样,只要天下皆使用大明银元劵,就意味着这天下之财富皆由大明银元劵代表,如此一来,相当于天下的财富皆由大明朝廷产生,大明朝廷便乃天下诸人父母也,天下之人皆大明子女也,所以大明借天下人的钱做事自然也是不用还的,否则大明一旦真亡了国,等于天下人的财富之源不但没了,反而要一起承担大明亡国后所不能还清的债。”

朱翊钧听后点了点头:“这也就是说,内债不是债,外债才是债,大明只要做到天下皆使用的是自己的银元劵,那大明就算借再多的债,也相当于没有债。”

“陛下圣明!”

“现在无论是移北民南下,还是继续王化,皆需要大量钱财,这些钱财靠每年的国库收入提供自然不够的,只能向全天下人的借,让能购买大明认购劵的人越来越多,这样,就越来越多的人不想大明亡国。”

王锡爵回道。

朱翊钧笑道:“卿不愧是太仓富商出身,此策甚好!”

“陛下谬赞!”

王锡爵回了一句。

朱翊钧则吩咐道:“下道旨意,以后买卖认购劵只认一百元面值的银元劵。”

“是!”

王锡爵给朱翊钧承诺的目标是将来他要努力只天下有且只有一种货币,而这种货币就是大明银元,且要先实现货币上的全球大一统!

作为富商出身的王锡爵很清楚货币的重要性,也知道货币制度的好坏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

所以,王锡爵把自己执政的努力方向放在了钱法方面。

而朱翊钧也配合了他,先下旨让朝廷发售认购劵和负责转售认购劵的机构只认一百元面值的银元劵。

这意味着纸币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现在的大明还处于国力的快速上涨期,相当于投资国家的认购劵现在依旧价值可观,甚至一直处于价格高涨的状态。

也因此,认购劵一直就不愁卖,只是愁买。

基本上没有背景和渠道的人,依旧难以通过正常渠道购买到认购劵。

这是无法避免的事。

谁让有余财等着投资的大明士民越来越多,而朝廷需要通过发售认购劵而开发的新项目增加速度远远跟不上这个速度呢?

所以,当朱翊钧这样下旨后,许多想买认购劵投资的国民也就只能听从安排,去换取银元劵。

一时间,银元劵的需求量因此大增。

这让银元劵的价值也跟着提升,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换取更多的外来商品。

因而,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接受银元劵。

连军队都开始接受银元劵作为军饷。

“这次的军饷皆变成了银元劵,官兵们皆很高兴,因为有随军商贾会直接用比等价银元还要值钱的白银来换他们手里的银元劵。”

“而也因此,军中有许多人开始感叹,纸竟然比真金白银还值钱了,皆言这是国力提升的体现,且不少官兵因此都不愿意再换银元劵给随军商贾。”

达卡。

南昌侯刘綎就在征服恒河下游三角洲临近后世孟加拉一带区域的当地封建地主,而于当地达卡城休整期间,因看见许多官兵开心地领了银元劵后,就骑着马、持着铳,又去扫荡散落在恒河平原各处的莫卧儿残兵后,就向朱翊钧写了这样的密奏,而派人快马传回国内给天子看见。

朱翊钧在看见刘綎的密奏后,不禁嘴角微扬,而回复道:

“军士们没有说错,官兵们接受银元劵作军饷,商贾也愿意拿真金白银换军饷,皆在于他们都看好国家的未来,而国家的未来全在卿等开疆辟土的将士身上,故卿当竭力征讨、恩威并济,多赏少罚,不可疏懒,亦不可冒进,更不可一味杀戮,当重军纪,使王化更易,为将来移更多民过去,而赋税钱粮准备。”

随着官兵开始接受银元劵作军饷,也大大减轻了军队运输上的损耗,更进一步避免了军饷发放过程的腐败滋生,而使得朱翊钧可以将节约下来的损耗变成赏银,而增加了对军队的赏赐额度,使军队的战斗力更加强悍。

当然。

如朱翊钧在给刘綎的密奏中所回复的那样,银元劵这种纸币能够越来越受欢迎,本质上是大明帝国越来越强盛,财政收入一直在增加,让天下人愿意投资购买国家的认购劵。

所以,朱翊钧才让刘綎要完成好对莫卧儿帝国的征讨,为国家带来更大的外扩利益。

而与此同时,为了真的实现货币的全球统一,朱翊钧这里还准许王锡爵在任内阁首辅后增加对认购劵的发售。

不但早就开始为兴建的两京铁路大工程依旧在发行更多认购劵,而向民间募资,还在万历三十年的六月,王锡爵成为内阁首辅后没多久,王锡爵和李成梁就一起上本请得朱翊钧准许,开启安东边墙计划的修建大工程,且也因此继续增加认购劵的发售,而向民间借更多的钱。

按照戚继光和李成梁的设想,是要将北方的人,无论汉夷,都尽量往南边赶的,北方大多数地区将来只驻军,最多只在一些大镇留些汉人。

朱翊钧对此也是同意的。

而王锡爵因为很想尽快实现货币统一,而要实现货币统一,必须先让纸币得到更大的推广,所以他在成为首辅后也支持这一战略,还和李成梁一起商定要在辽东建边墙。

王锡爵和李成梁的具体想法是先通过建边墙的方式,把东北的各族民众都集中起来,因为只要集中起来才好同化和迁徙,而边墙内的普通百姓也更难往北边去,同时边墙还可以作为驻军的地方。

于是,武清侯李文全也就再次离京北上,开始去东北为大明修建边墙。

建边墙就是建长城的意思。

当然,这也不是说建好后,边墙线就真是大明边境线了,实际上是大明允许百姓自由迁徙与聚居的线。

按照朱翊钧的旨意,从沈阳到咸镜北道,都要建起边墙,所以这一带的汉人和胡人很快就收到了征募他们务工的消息。

这里的汉人和胡人一开始倒也不知道朝廷的本意,只发现朝廷给的工钱很不错,比受当地女真和蒙古贵族雇佣挖人参和狩猎给的工钱都还高,也就一个个都来应征。

只有当地的女真和蒙古贵族对此颇为不满,开始来找蓟辽总督李化龙要说法。

叶赫部的杨吉努就问着李化龙:“国舅爷把我们的人都招了去,我们明年还怎么贸易和进贡?”(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