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众人都知道,现在的三王爷如日中天,大王爷在皇庄伺候贵妃,二王爷关在宗人府。

只有三王爷颇受陛下的信任。

原来对三王爷那些传言转眼就变了风向,什么王爷喜怒无常,变成了三王爷沉稳有度。

还有克妻的恶名,如今也变成之前的未婚妻福薄,受不住这份荣耀。

夏柔蔓也成了众矢之的,说她捡漏的有,说她家世配不上三王爷的也有。

这让夏柔蔓有些哭笑不得。

从皇庄回来,夏柔蔓就心思都在梨霜院上,好在霜姨娘母子平安,也算没白忙。

原本杨柳依还准备等武定侯爷回来,就向侯爷诉苦,说大小姐如何强势逼人。

可等夏德容回来,哪还敢找夏柔蔓的错处,现在三王爷的前途只要这么顺利下去,肯定就是太子之位收入囊中。

那还有什么可求的?太子妃啊。

还不捧着敬着?

夏柔蔓只当什么也没看见,但从皇庄回来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三王爷这让她有些奇怪。

按理说每隔几天,三王爷都会侯府看她说说话,现在都快两个月了还是没见人。

夏柔蔓就有些黯然,但又想可能是三王爷有事,只好安心等着。

三王爷确实很忙,汤阁老自信,当初能让女儿嫁给已经有喜欢人的皇帝,就能让自己的外孙跟喜欢的人解除婚约。

所以三王爷忙着对汤阁老见招拆招。

众人都以为三王爷现在春风得意,其实已经被限制晚上不准再去找夏柔蔓。

说是限制,不如说是威胁。

毕竟夜闯女子闺房这事,一旦暴漏,首当其中就是夏柔蔓的名声受损。

茂长安不敢冒这个险,只能凑着哪次宴会,好跟未婚妻说几句话。

还没等茂长安跟夏柔蔓找到机会,都城的谣言就已经散开了。

说的最多的就是三王爷要去乌将军家的二女儿乌雪卉。

这话就是传给夏柔蔓听的,汤加跟乌家,自然找了机会传到夏柔蔓的耳朵里。

正是茂正雪的丧宴酒上。

这话自然传的极快,不知道多少人在对夏柔蔓指指点点,当时夏柔蔓正在跟文昌侯府的舅妈坐在一起。

那些人说的难听了,谁知舅妈把酒杯狠狠一摔道:“就你们长嘴了是吧?也不看看自己家女儿长什么样子,别说现在不退婚,就是退婚了,轮得到你们女儿嫁吗?”

说完文昌侯夫人直接离席去游廊坐会。

夏柔蔓这些天也算看明白了,自己这个舅妈,只要不对她儿子女儿有什么损害,她也是个合格的舅妈。

只是武定侯府名声确实差,自己以前也立不起来,这个舅妈才百般看不起。

当然现在也是看不起的,只是该维护还是维护。

人可真是复杂。

夏柔蔓急忙跟过跟舅妈道谢。

文昌侯夫人上下打量了夏柔蔓道:“本来以为你长进了,现在还是软趴趴,跟你娘一个样子,我告诉你啊,我帮你说话了,可不是同意你进我家门!”

说完最后一句,文昌侯突然被噎住了一样,夏柔蔓正听的好笑,赶紧回头一看,正是三王爷看向这里。

显然是也听见她们说的话。

夏柔蔓许久不见三王爷,当时脸色的笑意就止不住,朝舅妈告辞,小跑着就是了三王爷身边。

茂长安也是想念未婚妻的很,以前什么醋意也先埋在心里,好好打量了未婚妻。

只见未婚妻穿了身素净攀花的裙子,头上也是只用个簪子。

这是茂正雪的丧酒宴,自然要注意很多。

两人凑一块,不少人都往这边打量着,茂长安要是就是这个,从身后的小厮手里拿过一个锦盒。

夏柔蔓看三王爷身边跟的不是丰昊还有些好奇,但也并未多问。

注意力都被锦盒里的东西吸引了,那是个极精致的簪子,看着是个浑然天成的玉雕琢而成。

样式又活泼的很,一看就是给年轻女孩子专门做的。

夏柔蔓哪有不喜欢的道理:“你还给我准备了礼物,我傻了,什么也没给你带。”

听着未婚妻真的傻里傻气的话,茂长安笑道:“不用,你等着我,我最近会跟父皇商量定婚期。”

说道这里,夏柔蔓迟疑道:“很多人逼你退婚吗?”

未婚妻的迟疑让三王爷眼神有些深沉:“你不想成亲?”

这个问题问的夏柔蔓莫名其妙:“想啊。”说完夏柔蔓觉得不对,马上脸红道:“不想!”

茂长安低声笑了,自己之前那些醋意才是莫名其妙。

两人正说着话,只见乌雪卉朝这边走过来,夏柔蔓简直要怕了这个没什么脑子的姑娘。

赶紧躲到三王爷身后,显然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取悦了三王爷,惹怒了乌雪卉。

那乌雪卉还想说什么,被三王爷一拦:“我还话要跟我的未婚妻讲,还请移步。”

茂长安说的坦然,乌雪卉更是生气,但她也不敢忤逆三王爷的意思,只好恨恨的走开。

众人或明或暗都在注意这里。

夏柔蔓知道三王爷是故意这样,好让那些谣言不攻而散。

眼前这一幕,很快就有人传到汤阁老一群人的耳朵里,汤阁老年迈的眼睛看着有些浑浊。

他敲了敲桌子,低声说了几句话。

既然三王爷拎不清楚,那他们就有“责任”帮他看清楚现实。

现在看着是大势所趋,但大王爷,二王爷还都未真正的失去机会。

还没等汤阁老动手,在宗人府的二王爷说是突然热症,请了太医去看。

德妃求了又求,陛下还是心软将二王爷接了出来,在二王爷府上养着。

至于怎么处罚,巩昌侯夫妇去宫里走了几趟也没结果。

原本就不爱出门的巩昌侯夫妇,这下更是闭门谢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许是陛下也觉得对不起巩昌侯夫妇,流水般的赏赐送道巩昌侯府中,但全都被退了回去。

一来二去,陛下也失去了耐心,心想,你还能怎么样?

巩昌侯夫妇是不能怎么样,此事众人都知会不了了之。

二王爷最近养着伤,也并未多出门,大王爷那边似乎传来消息说是贵妃身体好些了,要回都城。

似乎一切都恢复了去皇庄前的样子。

但是朝上的局势又变化了许多,现在的三王爷已经成了呼声最大的那个,皇帝心下觉得小儿子运气好,心底又有些疑惑,一个人真的能这么运气好?

茂长安是极懂察言观色的,他看了看陛下,心里知道,自己得了朝堂的势,失了陛下这里的势。

因着大王爷的纯孝,陛下最近是极宠信大王爷的。

大王爷倒也少了些冒进,多了隐忍,这作为对手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如今看着势大,可实际也并未太多优势,茂长安看的明白,如今跟外公他们也不算同心。

实在是步步艰难。

这个局面的平衡,就是在一个深夜被打破,原本对很多人来说应该是个平常的夜晚。

但陛下病危了。

就在寝宫昏迷不醒,直到第二天上朝,也并未有好转的迹象。

这个也早有征兆,陛下身体近几年一直不好,眼看着就老态的很多,可以说很多人都有预料到这一天。

与此同时,谁来暂掌皇权成了一个大问题。

三个皇子,到底谁上去触摸那个权力,就在这时,贵妃施施然的站了出来,拿出一份圣旨。

上面写的正是陛下立大王爷为太子,上面有些签名跟印章。

这个圣旨让二王爷跟茂长安都措手不及,不是没想过这个圣旨是假的。

但现在陛下是昏迷,并非去世,若是有朝一日陛下转醒,假圣旨就是催命符。

谁也看不懂,大王爷跟贵妃什么心思,只能按兵不动,让大王爷先去处理政务。

汤阁老不是没想过强抢权力,如今陛下昏迷,朝堂上有自己前头,肯定好归顺。

这么好的机会,拱手让给大王爷,汤阁老很是不屑。

至于另外两个阁老,也只是说:“若真是陛下的圣旨,那就遵循。”

话里话外都留了余地。

强出头的大王爷跟贵妃风光一时,几乎是无人能及。

皇后则是觉得事情有所蹊跷,总是留意陛下身边的人,试图找出疑点。

但大王爷那边收权收的极快,甚至让人怂恿着,现在就登上皇位,听着大王爷都要半推半了。

这一切都透着不对劲,大王爷跟贵妃虽蠢,但也不会这么急不可耐。

到底是为什么让他们想那么快的,不等陛下咽气就登上皇位?

不仅茂长安想到原因,二王爷同样也想到了。

圣旨果然是假的。

而贵妃跟大王爷想立刻假戏真做,很有可能陛下昏迷也有贵妃的手笔。

他们为什么这么着急?

让陛下昏迷着急,伪造圣旨着急,登上皇位着急。

茂长安隐隐猜测,可能是贵妃的身体要撑不住了,进来茂长安远远的看过贵妃,但看她面色红润,并无什么病症。

茂长安在查,二王爷也在查。

如今的二王爷已经失去很多人心,他也有些坐不住了,害怕大王爷真的坐上皇位。

宫里宫外乱成一团,二王爷费尽心机,终于查到前段时间到底在皇庄上发生了什么。

原来贵妃的心疾由来已久,上次在皇庄将养许久也是已成颓势。

贵妃醒醒睡睡,最后下定决心,让大夫配出一副药,吃了让人精神百倍,甚至比正常人看着还要康健。

代价则是透支生命,支撑一个月,就会撒手人寰。

贵妃知道自己死了,大王爷夺位的希望更少,就强撑着吃了此药,要在这一个月里,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

所以这段时间事情发生的才让人措手不及。

太快了,快的让人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