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再杀兄弟(下)

面对四面八方涌来的骑兵,李元吉已经完全慌了,他一把抓住李密,有些歇斯底里地喊叫着:“李密,李密,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

李密不着痕迹地挣脱了李元吉,轻声说道:“事已至此,齐公,还是撤吧!”

不管李元吉逃不逃,李密反正是逃了。

作为一个逃跑经验丰富的老将,李密见势不妙,便直接骑上马往雒城而去。乱军之中,最易折损性命,还是城池之内最是安全。

李密不管不顾的逃了,李元吉很明显没有太多的逃命经验,所以他虽然一面下令撤退,还一面收容军队。

这么一支部队,李元吉可舍不得丢了。

有些人舍命不舍财,说得便是李元吉这种人了。一收拾残兵,逃跑速度自然快不了,于是在玄甲骑兵分头兵进、穿插合围的打击下,李元吉便陷入到重重包围之中。

等到四面骑兵越来越多,李元吉几次突围不顺,这时候慌了神的李元吉再想拼命突围,已经是晚了。

个人在大规模的骑兵完成的包围圈之中妄图突围,简直是痴人做梦。项羽都做不到,更何况是他李元吉。

很快玄甲骑兵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最终,力竭的李元吉被玄甲骑给生俘。

一场大战,玄甲骑用摧枯拉朽的方式,宣告了李世民的再度归来。面对玄甲骑兵强大的冲击力还有战斗力,无论是李元吉部还是困守兴乐城中、望着底下战况的李瑰部,都吓得瑟瑟发抖,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不仅是击败,还是意志的摧毁。

很快玄甲军便将被俘的李元吉送到李世民的身前。

李世民行进匆匆,此时尚未置帅帐,所以就在露天之中,见到了这个有重大弑父嫌疑的弟弟。

李元吉被五花大绑地带了进来,一看到李世民,李元吉立刻跪了下来,大声喊道:“二兄!二兄!”

李元吉这个人,平素最是色厉内荏,看着是桀骜不驯,但其实都是仗着身份欺天罔地,但骨子里,其实怂的很。

欺善者,怕恶也,李元吉就是这种人。

所以此时被俘,他很清楚生死完全操之于李世民一人之手,根本没有他耍横的机会,因此李元吉见到李世民,就摆低的姿态,乞求李世民能饶他一命。

不过李元吉看错了李世民,他这个样子,或许在李建成面前管用,可李世民素来心狠,根本不是李元吉几句软话就能打动的。

李世民看着跪倒在地的李元吉,心思也有些复杂。这个素来欺他、辱他的弟弟,还是第一次拜倒在他的面前。

李世民走到李元吉身前,冷冷地说道:“李建成弑父,你有没有参与?”

李元吉一愣,连忙说道:“没有,跟我没关系,二兄,这是李建成这个恶贼做的事情,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要不然,我也不会打出讨逆的旗帜,讨伐李建成这个背主弑父之贼。”

李世民仍不为所动,继续说道:“那兵变之事,与你有没有关系?”

李元吉一时语塞。

“那就是有关系了?”

李元吉一听李世民不愉的语气,连忙推诿道:“二兄,这些都是李建成蒙蔽我的,李建成说要拥立父亲为天子,我才跟着他的!我是受蒙蔽的!我是受蒙蔽的!”

这时李世民蹲下甚至,面对着李元吉。

“建成我是了解的,他有胆量兵变,可没有胆量弑父。而你,还有你那个好谋士李密,都是蛇蝎心肠的人,弑父,弑君对你们来说,又算得上什么?”这候章汜

说罢,李世民已经不想再审了。

其实是不是李元吉已经不重要了。整个事情脱不得李建成、李元吉和李密三人,是谁做的,并不重要。

而李元吉的性命,也不在于他的说辞,在李世民心中,他早就死了。

不仅仅是李元吉参与到兵变弑父之中,李世民还需要用李元吉的脑袋来震慑整个巴蜀的不臣之人。

所以李元吉非死不可。

眼看李世民要走,李元吉冥冥之中,觉得自己怕是性命不保了,吓得赶忙喊道:“二兄,二兄,我错了,我知道错了,你饶了我吧,你饶了我吧!二兄!”

可是李世民却根本不回头!

眼看李世民无动于衷,勉强低头的李元吉终于装不下去,大声喊道:“李世民,你个奸贼,你连亲弟弟都杀,你天理不容!”

没等李元吉继续骂下去,早有人上前,将李元吉的嘴给堵住,不让他说话。

这时走了很远的李世民,才对身旁的亲卫内侍头领张阿难说道:“给他一个不用流血的死法。”

张阿难带着人将李元吉拖到一处树下,然后用白练将其活活给绞死。

过了一会,张阿难前来复命,李世民便让其将李元吉的脑袋看下来,传首诸城,以为警示。

李元吉死了都得看脑袋,可见李世民对其痛恨之心。

张阿难走后,李世民一个人坐在一块大石头啊,久久无话。

想当初一大家子人在长安,和和美美,亲亲爱爱,多么的幸福美满。可这些年来,三弟走了,母亲走了,接着是父亲,还有大兄和四弟,现在一大家子就剩下他一人,真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好好一个家,怎么就到了今日了。

······

李世民击败李元吉之后,李瑰和刘文静据城不降。李世民也顾不得跟他们折腾,于是留一部继续围攻兴乐城,而他本人则往剑阁赶。

从剑阁到成都,五百多里地,若是步兵,十天亦未必能赶到。而且沿途从雒城往北,皆是归附于李元吉,虽然李元吉已死,但这群人会不会死忠不降,谁也不敢保证。

而剑阁,是万万拖不起的。

于是李世民决定继续率领骑兵,轻车简从,赶往剑阁,至于绵州诸地,尽交给身后的部队解决。

李世民想的是不错,行动也迅速,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李神通的能力和节操。制大制枭

当李世民马不停地赶到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南彰明镇)时,从剑州传来噩耗,十月十九日,淮安王李神通杀剑州刺史窦伏明,以剑阁投降了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