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江南行台

黄维扬再返回江都已经是四月份了。

黄维扬到了江都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行台,设官署,重整军队。黄维扬之下,其弟黄维烈领行台尚书左仆射,不过算是挂名,行台的主要事务由分领行台尚书左右丞的扬州巡抚戴胄和凌敬二人负责。

暮春时节,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个时候,本该是一个令人沉醉、着迷的季节。

可惜江南事务繁杂,黄维扬又是新上手,哪有这么多的闲情逸致去欣赏这春色。

黄维扬此次再回江南,不同于历史上杨广平陈,有高颎、杨素等人为其筹谋,他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而黄维扬的身边,裴矩、黄明襄等人尽回信都,底下之人都是办事之人,整个新设立的行台,从文到武,大事小事都需要他一人处置。

黄明远也是故意的。

能做事是一个能力,但只是将才。能够协调大局,统筹布置,才是真正的帅才。天子未必会做事,但一定要会统筹。

黄明远愿意给儿子再加一点担子,这是一个好机会。

黄维扬也算没辜负黄明远的期望。

自到达江都,便废寝忘食。幸好有扬州巡抚戴胄和凌敬佐助,依托黄明远给黄维扬配置的幕僚,很快便搭起了江南行台的班子。

黄维扬很清楚,他在江南最重要的目的便是开疆拓土,平定盗匪。若是单纯的治理地方,州、郡、县府机构便够了,也不需要设立行台。

所以今后的工作重点,就要主抓军事。

于是黄维扬将行台大部分的政务尽交给戴胄处置,他自和凌敬二人主持军队的改编工作。

整个江南行台三州,有军队差不多约十六万。

黄明远虽然在三州分设了三个都督府,负责绥靖地方,但军队的划分并不清晰。

黄维扬遂从其中抽调了七万精锐。以原黄维烈部、左天成部、陈棱部、杜伏威部四部的主力为核心,新建天策卫,以黄维烈为总管,陈棱和杜伏威二人为副总管,驻江都。

以原江南之兵和王增辨所部主力新建神策卫,以欧彦为总管,管崇和王增辨二人为副总管,驻京口。

两卫直属于行台,主征伐,相当于黄维扬的两条臂膊。

除了两卫之外,以黄维扬和黄维烈的本部主力为核心,还抽调各军精锐,改编为左、右卫率营,算是黄维扬的直属警卫,跟太子十率差不多,由苏烈和程名振二人分别统领。

这是黄明远特许的。

天策、神策二军隶属行台,调动归行台指挥。而左、右卫率营是黄维扬的直属部队,其指挥不受任何人的约束。

天策、神策二卫军加上左右卫率营,共八万四千人马。

黄明远又命大将张长逊、周绍范率领一万五千水师南下支援,由张长逊统辖江南三州的水师部队,所以整个行台可控的兵力差不多有十万人之多。

这些都是黄维扬未来西征的主力军。

黄维扬建立两卫军之后,便将地方的绥靖工作交给了三个都督府。

淮南之地,虽先后有殷恭邃、张善安、张子路等人祸乱,但此时基本上已完全重归大隋治下,不过地方上并不安稳,盗匪丛生,私人力量到处肆虐。而江南地区虽未有大的动乱,但山岭丛林无数,小股的武装势力就没有断过。

黄维扬很清楚,若是将主要精力浪费在绥靖地方的小股盗匪上,那短时间内就别干别的了。

三个新任命的都督罗艺、左天成、辛文礼都是宿将,将这些小事交给他们,并无需自己操心。

当前黄维扬的主要敌人还是盘踞在江州诸郡的林士弘。

此时黄维烈已率领一万多人前往同安郡抵抗北犯的林士弘军,双方在同安郡展开了激战。

黄维扬整编完部队,便决定尽起三军,征讨林士弘。

林士弘最初是操师乞的部将。

大业十年,鄱阳人操师乞和同乡林士弘率众造反,攻克豫章郡,自称元兴王,年号始兴(一说天成),林士弘为大将军。

之后杨广南下江都,自不会放任这么大一股反贼势力,于是命令治书侍御史刘子翊(隋末应该有两个刘子翊,一个阵亡于鄱阳湖,一个被乱贼欲推为首领,后被杀)率兵前去讨伐操师乞。

操师乞亲率部队迎战于城外,中流矢而死。

林士弘替代操师乞统帅部众,率部与刘子翊军大战于彭蠡湖(即鄱阳湖),刘子翊战败身亡林士弘军威大振,兵力达到十余万人。

十二月初十日,林士弘据守虔州,自称南越王。不久自称皇帝,国号楚,建年号太平,任命同党王戎为司空。

林士弘又率部攻取九江、临川、庐陵、南康、宜春等郡,各地豪杰竞相杀死当地郡守县令来响应林士弘。

林士弘势力最大时,北自九江、南到南海的广大地域都为林士弘所据有。

林士弘占领九江郡之后,北望淮南。此时这片后世的江西之地远不如淮南一带富庶,而林士弘的谋士王戎又建议林士弘北上淮南,据淮河以敌暴隋,南取江南,二分天下。

林士弘对于江淮之地充满了野望,遂亲领十多万大军北上。

同安郡在唐朝叫舒州,便是后世的安庆一带。此地为长江咽喉,江淮屏障。从同安郡往下,一马平川,尽是坦途。

若林士弘的十多万人马冲入江淮,不管之后隋军能否击败对方,淮南的损害都不可估量。

也正是看到这一点,黄维烈才不等兄长返回,便亲率精锐向西支援同安郡。

一个小小的林士弘并不能翻起多大的风浪。但黄维扬担心的是林士弘若是和江东、淮南的一些世家大族联合起来,那威胁就难以想象了。

黄维扬在江都待了不过十三日,便率领左右卫率营乘船先行逆江而上。

大军开赴的比较急,也是因为同安郡比较危急的缘故。

与此同时,黄维扬又命令欧彦率领神策卫主力从宣城方向,攻打鄱阳郡,策应隋军主力。

整个行台直属的九万多主力,此次尽数调往江州战场。

这一次,黄维扬要一战定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