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存人失地人地两得

下邽失陷的消息传来,李渊再也沉不住气了。

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脸的衰意与疲劳,久久地失神。

这么多天来,他听到了太多的噩耗,已经让他心力交瘁了。他有些想不明白,遥想起事时意气风发,怎么才短短一年的时间,他就沦落到这种地步了。

早知今日,老老实实的待在晋阳不好吗,何必去趟这一摊浑水。

就在李渊失神的时候,温大雅摒退了众人。

李渊看出温大雅有事,虽然身心俱疲,但还是强忍着内心的郁意说道:“彦弘可是有事?”

这时温大雅坐在榻上,突然正色地说道:“主公,时至今日,我军再留在同州,除了被隋军活活困死,没有别的可能,还请主公撤军吧。”

李渊听了,叹了一口气道:“彦弘,这些日子,你当是清楚。我非不想走,而是前后隋军,后有洛水,十多万大军被死死地困在在一隅之地,动弹不得。贸然撤退,后果不可想象。”

温大雅突然说道:“主公,到了今日,已经没有什么后果,是无法考虑的了。”

这时温大雅双手扶额,郑重地拜了下去,长揖及地。

“隋军不与我军交战,就是为了扫清我军外围各地,再一举将我军包围、歼灭,我军每在同州耽搁一日,就是多给对方一天时间。

现在撤退,即使伤亡巨大,但隋军留不住我军。等到四面州县俱失,隋军占据地势,我军就是想退,都无路可退了。”

温大雅有一点没说,若是当初得到长安危急的消息就走,下邽不会失,后路也不会断绝。

李渊一愣,良久才说道:“我军现在突围,有多大的把握?”

温大雅言道:“臣非将军,没什么把握,但是臣明白,若万事都求周全,这仗也没法打了。”

李渊听了,沉思不语。

温大雅可以这么想,他没法这么想。打仗,毕竟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事情。

温大雅作为李渊的心腹谋士,平日里多是沉默应对,虽尽职尽责,但显得有些置身事外的样子。

李渊见这次温大雅竟主动建言,倒是有些高兴,便又说道:“彦弘还有什么话,尽可言之,到了这个地步,就该是咱们君臣勠力同心,共赴国难的时候,没什么藏着掖着的。”

温大雅有些犹豫,最后却鼓足勇气问道:“主公,你觉得关中还能受得住吗?”

李渊一愣,猛地满是厉色地看向温大雅。

而温大雅问出这句话,也显得如释重负,面对李渊狠狠厉的目光,他反而镇定了下来。

李渊看了温大雅半天,眼看温大雅一副平静的样子,便粗着嗓子问道:“彦弘是想向黄明远投降了?”

“臣不敢!”

李渊露出满是凶狠的目光说道:“我看你是很敢,你眼里可还有我这个主公。就凭你乱我军心,今日要是有第三个在场,你现在已经被拖下去斩首了。”

温大雅伏在地上,却很镇定地说道:“臣之所以说此言,就是因为对主公忠诚,否则绝不会说这些话。”

其实李渊也相信温大雅,所以这番姿态,刚开始是真生气,后边便有些作态了。

因此见温大雅并不乞罪,李渊一副没好气地样子说道:“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尽都说出来吧。”

温大雅乃直起身子来说道:“现在整个关中战场,我军被隋军分割在各处,首尾不能相顾,且各处态势,均弱于隋军。若再这样下去,最后的结果,不过是被隋军一处一处给吃掉。”

李渊绷着脸,便说道:“还有呢?”

温大雅便继续说道:“要想改变这种局势,我军就要将分散的兵力,从各处战场收回来,集中兵力作战,方能避免被隋军分散击败。”

李渊又问道:“集中兵力可以,但这跟关中能不能守住又有什么关系?”

温大雅拿起一仗地图,放在李渊的面前,接着说道:“关中本是天选之地,关中沃野,四塞险峻,得之而能成王业。

但现在隋军已经从东线两个方向突破了我军的防线,整个战斗由关中外侧推进到关中的内侧。

而关中之地,尽是平原沃野,无险可守。

而无论是西秦军还是隋军,其骑兵都远较我军精锐,关中作战,虽是本土作战,但远不利于我军。”

李渊疑虑道:“可那也没必要放弃关中?”

温大雅没有说话,而是拿过三个杯子,放在地图上。

“主公请看,渭水以北,我军三大战场同州、宜州、豳州,分别对抗隋军的关北军、河东军和西秦军。

这里集中了我军一多半的兵力,而结果却是敌军不断推进,我军疲于应付,处处设防,处处失败。

可若是我军退出渭北,至少放弃渭北大部分土地。

主公请看,到时候薛仁杲将沿着泾水南下,黄明征沿着关北大道南下,双方的落脚点都是渭北。主公以为薛仁杲和黄明征,谁会退让?”

李渊有些沉思。

他一个打不过两家,但换过来,两家打在一起,他的机会就来了。

温大雅继续说道:“一山难容二虎,而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一旦薛仁杲和黄明征对上,无论谁胜谁负,都将解放了我们。

而我军,则解放出陈国公(窦抗)和郑国公(李神通)麾下的兵马。两部可得七八万兵马,我军便可从容救援长安,并重新布置防线,甚至是退出关中。”

李渊大悦,但听到温大雅最后的话,乃问道:“彦弘之策大善,可我军既是有十多万兵马,不当是乘胜追击,又如何要退出关中?”

温大雅乃说道:“关中人心已丧,我军待在关中,兵马虽仍不少,却士气降得越多。而南下巴蜀,我军拥十多万兵马,虽失去关中,但却有巴蜀天险,十多万精锐,足以自守。而军队一旦在关中伤亡惨重,即使退到巴蜀,也未必能守。”

李渊有些犹豫,最后才说道:“彦弘之言大善。我记得黄明远说过一句话,‘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两得’,此之谓至理名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