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长安城破

阴世师送走了代王杨侑和子女,便做好了殉国的准备。

只是郝俊的一番话,让阴弘仁有些犹豫了。既然送走了代王,他们没了后顾之忧,又何必与唐军死战。大兴城本就人心惶惶,真正忠于大隋的人并不多,守住的可能也不大,与其无谓地死在这里,还不如突围出去,等待日后反攻李逆。

于是阴弘仁立刻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父亲。

阴世师听了,却是有些沉默。他坐在桌案前,过了一会才说道:“长安是大隋的都城,是国家的象征,我身为隋臣,不能不战而逃,让长安这么容易地落到李逆的手中。我深受国恩,当与长安共存亡,无论如何,不能让李逆小瞧了我大隋忠臣。”

“父亲!”

阴世师终究是怜惜儿子,便说道:“吾为国战死,本就是应当之事。你还年轻,可突围去河北,投奔卫公。吾昔日曾在卫公麾下为将,有点香火之情。卫公宽仁,必会礼遇于你。你在卫公麾下,终有一日,会跟着卫公,攻入关中,诛杀李逆,为父报仇的。”

阴弘仁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阴世师没了牵挂,更加疯狂。凡有丝毫从逆李渊的,尽被诛杀。一时之间,整个大兴城内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不过大势所趋,非阴世师可以违逆的。

眼看整个长安城门跟筛子一般,四面漏风,阴世师不得不放弃外城,集中兵力,退守宫城与皇城,只留下零星不可靠的部队驻扎在诸门和城墙之上。不过李渊也没有命部下大举进城,而是仍屯兵城外。并下令“七庙及代王并宗室支戚,不得有一惊犯。有违此者,罪及三族。”

唐军围城数日,虽然李渊命令不得随意攻城,又有李建成、李世民分别压着诸军,但投降李唐的关中诸盗,根本忍不住破城之功。

诸部攻城,李渊当时尚在春明门外,听闻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若是破城而入,他还用等这么多天,他要的不仅仅是大兴城,还有大义。

李渊唯恐众人坏了他的好事,立刻前往诸军之中阻止。

关中群盗正在打造攻城器具,准备发动攻击。见到李渊阻止,众人便多有不满。何潘仁更是高声说道:“我等为帮着唐公取长安而尽心竭力,唐公如何把我等当作外人。唐公一再不许我等攻城,难道担心我等立得先等之功吗?”

李渊突然明白,他不攻城的出发点是想取得大义之名,但一众群盗投降于他是为了荣华富贵,若是他再阻止这些人,势必会双方激化矛盾。

李渊此时嫡系部队并不多,还得依靠这些关中新附之兵。

不过李渊好说歹说,终于约束众人,三日之后再行攻城。

李渊加紧了城中守军的游说,但到了第二日下午,何潘仁等人各组织军队攻城,大兴城本就人心已乱,各军早就被关陇的人拉拢了遍。唐军攻击,声势极大,几乎没有遇到零星的抵抗便杀入城中。

李渊听闻此时,赶紧再前往关中群盗军中阻止,谁曾想还没有赶到,何潘仁部下雷永吉已经攻上了城头。

城头的守军四处崩溃,唐军很快杀入城中。

“汝辈小人,坏吾大事。”

李渊见此,虽然愤怒,但也是无可奈何。事已至此,就是杀了这些人,也没有什么意义。

于是李渊命人褒奖何潘仁所部先登之功,又命李建成、李世民二人分统诸军,封府库,收图籍,禁掳掠。同时下达十二条律令安定人心,一如汉初入关故事。

唐军入城,阴世师正在皇宫。听闻外城失守,并未有多大情绪变动,这些早在他预料之中。

阴世师忙令儿子阴弘仁、大将李仁政、內史舍人敬君弘还有驾部郎崔毗伽等人率部突围。

此时此刻,父子分别,阴弘仁跪在地上,脸上满是泪水。

“父亲,儿子不孝。”

阴世师看着儿子,心中也满是复杂心情。

“你要记住,你是阴世师的儿子,你是隋臣,无论如何,不得降唐。”

“儿子死不敢忘。”

此时诸将也劝阴世师一同突围,阴世师却面露决然之色。

“吾为隋将,世受国恩,今逆贼入城,我不能破敌,辜负了天子的信任,只能以一死报道天子的信重。”

众人听之,无不怅然涕下。

诸人与阴世师拜别,只剩下京兆郡丞骨仪留了下来。

阴世师问道:“骨郡丞如何不与诸人一同突围?”

骨仪笑道:“阴将军不是也没走,我亦深受君恩,总不能让将军专美于前。”

二人相视大笑。

骨仪本姓仆骨,是天竺人,秉性刚鲠,励志守常,介然独立,有不可夺之志。

虎贲郎将李仁政和阴弘仁二人率军离开皇宫,沿着朱雀大街向南突围。

这支部队是阴世师集中了全长安能忠于大隋的军队,而随同此军一起的,皆是还忠于大隋的武。

此时进城的唐军并不多,主要集中在西面。众人一路往南,正好遇到率军厮杀的虎贲郎将卫通。卫通是卫升的弟弟,今年五十余岁,也曾跟着黄明远北伐草原。他亦忠于大隋,不愿降唐,眼看唐军破城,遂率军突围。

两部会和,往南从明德门破门而出。

城南的唐军并不多,因为今日是城西诸军擅自行动才引起的大决战,他们本就有些仓促应战。而且唐军也没有料到城中的守军会突围,根本没做阻挡的准备。

卫通虽然年纪大了,却虎老雄风在,一马当先,连杀十多人,唐军竟无人可挡。

于是所部从城南突围而出。

等到负责城东、城南诸事的李建成率军赶来,卫通等人早就逃远了。李建成命令王长谐等人率军追赶,但追之不及,只击败了一些后军掉队的人马。

唐军入城,李渊最关心的是长安内的秩序稳定,以及代王。

他依样画葫芦,学着刘邦入关中的样子,发布律令,安定人心,又在城中关陇世家的帮助下,总算稳定了城中局势,但很快一件噩耗传来。

李渊派去皇宫看住代王的李神通回来禀报,代王不见了。

李渊闻之,如同雷震,差一点没站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