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背水一战

鸭渌水东岸,高句丽人大营。

在一众亲卫的护卫之下,乙支文德终于返回大营。此时在营中代替其指挥的大兄温达将其迎入帐中。

“昨夜傍晚,有斥候发现对岸将军护卫的尸体,还以为将军遭遇不测,今日将军归来,我总算是放心了。”

乙支文德敢冒险深入隋军大营,可不是在拿高句丽人的安危赌博,而是因为温达到来,能够代替其统属全军。即使他被扣留,高句丽军队也不会崩溃。

乙支文德摆摆手说道:“九死一生啊,也是我习惯性地做了两手准备,没想到派上了用场。这一次多亏隋军刚开始没想对我动手,否则我绝难幸免。”

乙支文德想想都有些后怕,这一次自己实在有些冒险了。

“将军,隋军战力如何?”

乙支文德摇了摇头,有些忧心忡忡地说道:“隋军之强,实所罕见,我军虽然久经战阵,怕是也难以与隋军一较高下,这一仗,怕是难了。”

温达听了,情绪也有些低沉,当日平壤城之战他早就知道了此事,只是这次从乙支文德嘴里说出来,还是有些黯然。

“温达,不用担心,你可是大败过隋人的。”

乙支文德上前拍了拍温达的肩膀笑道:“隋人虽然强大,但也不是无法战胜,实际上我已经找到对付隋人的方法。”

乙支文德接着说道:“正如温达说的一样,这次我前往隋军营中发现,隋军普遍都视我军如无物,自主帅以下,异常骄纵。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我发现隋军之中,粮食不足,如果他们强自进军,这就是破敌之关键。”

温达听了,眼前一亮。

“将军所言极是,既然隋军缺粮,那就将隋军放到鸭渌水以东。我军以高墙壁垒与隋军阻之,将其粮食耗尽。到时候再截断隋军归路,则隋军便将不攻自破。”

乙支文德点点头。

乙支文德本人也是外来户,因此虽然温达出身不高,但却很看好他,他也希望通过温达来与渊太祚、姜以式等本土势力派对抗。

“我准备再败几场,多让隋军放心放心,既然隋军全军骄纵,那我等便让他骄纵到天上去。”

二人大笑起来。

温达看着地图,忽然说道:“乙支将军,你看我们将主战场设到平壤城怎么样?”

乙支文德听了大惊,看了看温达,却看到他脸上坚毅的眼神。

平心而论,退到平壤是最好的选择,平壤城池高大,十多万军队退守平壤,也不担心主营被隋军攻破。

而且高句丽人一路退到平壤,还有萨水和浿水两道防线可以为用,而隋军的后勤补给则会被拉长数百里,从鸭渌水到平壤城数百里狭长的道路,都会是隋军的死地。

但尽管有这么多的好处,但那毕竟是平壤城。

乙支文德神色有些复杂地说道:“温达将军,你可知道,一旦让隋军进至平壤城下,将会意味着什么?”

“将会意味着高句丽已经无路可退了。”

温达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就是要让所有高句丽人丢弃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平壤城内的人已经经历过一次隋军入城的惨状,如果他们不想再经历一次。”

温达握紧乙支文德的手说道:“将军,我们无路可退。”

乙支文德最终还是被温达说服了。

二人分头去布置军队,乙支文德率领八万主力继续在鸭渌水布防,而接下来这些人就是诱敌深入的全部力量,也是平壤城守卫的全部力量。

温达率领五万军队南下,然后向东隐藏,这些部队将会在隋军南下之后突然出现在隋军的身后。

乙支文德知道隋军皆是骁将,能征善战,未必能如自己的意一般一路向南。温达也担心对方会识破诱敌之计。

乙支文德说道:“若想让隋军跟着我们的思路走,我们就是不停地败,败到隋军都应接不暇,败到隋军都感到麻木,这样他们才会相信我军真的是实力不济。”

所以虽然要撤退,但乙支文德让人让人在鸭渌水布防,还布置得严严整整的,不让隋军看出丝毫的马脚。

此时于仲文下令隋军继续向东进军,抵达鸭渌水江边。于仲文派人渡河,要求乙支文德率领全军投降。

乙支文德仍然打太极,请求隋军宽限时间。

这一次隋军再不为所动,于仲文直接命独孤览的辽东军和辛世雄的玄菟军二军强渡鸭渌水。

乙支文德一开始守的也很认真,甚至他准备牺牲上万人来使得隋军中计。

高句丽人打退隋军五次攻击,整个江面上尽是浮尸。

于仲文此时也是佯攻,到了第二日,崔弘升的遂城军所部乘坐大批的舢板小船沿着海岸线一路渡过鸭渌水江口,到达对岸。

乙支文德大惊,虽然他是准备诈败,但没想真败,一旦隋军拖住他的主力,其余部队过河,他就要被对方围死在鸭渌水岸边了。

此时乙支文德啥也顾不得了,急忙令主力全军撤退,粮食全部烧光,各种物资全部抛弃。

高句丽人狼狈地向南逃了数十里,才勉强稳住阵脚。

崔弘升的遂城军没有继续追击高句丽人,而是稳守鸭渌水南岸,接应主力大军渡江。

大军渡江之后,继续向南前进。

向南稳住阵脚的乙支文德差一点吓掉了魂,他不得不承认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隋军即使再是缺粮,但战力十足。宇文述、于仲文等人都是骁将,难以敌之。高句丽人根本不能与隋军进行野战,否则便是自寻死路。

乙支文德乃使出了疲军之计,命令骑军不断骚扰隋军,又沿着道路设下了十余条防线。

每次隋军一攻击,高句丽人便佯装不敌,迅速撤走。隋军一日之内,七战七捷。

乙支文德又再次下令,沿途村镇所有粮食都进行收缴,无法收缴的也全部烧毁,绝不留给隋军一丝一毫。

经过高句丽人的袭扰和坚壁清野,隋军虽然一路势如破竹,但并没有太大的战果。而大军主力在暑日里连日行军,又粮食不足,隋军是疲惫不堪,已成强弩之末。

天下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