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不一样的军队

李宁看到尸体里的左撇子,很快就意识到这三具尸体和两个大活人被交出来是为了掩护躲在索家的那么刺客。

而这名神秘刺客的身份不简单。

所以李宁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索家和你们五个逃脱的刺客要么有着共同的目标,要么你们成功的说服了索家,然后有了共同的目标……总之,在你们出逃无望的情况下,你们选择了断臂求生。

生者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杀死孤。”

一直闭目的宦官听着李宁讲述的故事,本来还绷紧的身体突然瘫软在地。

李宁不急不慌地继续说道:

“相比索家人交给孤五具尸体,有死有伤才显得比较符合现实。”

“于是意志不坚定的刺客死了,毕竟死人不会说话,然后留下了两个自以为意志很坚定的家伙。”

李宁气定神闲绕着那名宦官踱着步,不急不缓地说道:“然后那三具尸体里面,两名是刺客,还有一个怕是索家的奴仆吧?”

李宁话音刚落,那名宦官睫毛颤抖着,本来被冻的迷迷瞪瞪的他突然一哆嗦。

这一切李宁能看在眼里,果然如李宁猜想的那般。

“如果孤没猜错的话,留在索家的那个人许诺了索家诸多好处,要索家对付孤,并且负责联络西域与长安。”

李宁哈哈一笑:“孤本来还在为如何收拾他们这些沙州大家族而发愁,结果你们自己递给孤刀子,孤还得谢谢你们嘞!”

听到李宁说到这里,那名宦官再也忍不住了,对着院子里破口大骂:“老贼你信誓旦旦什么都不说,如今却背主求荣……早知如此,本公公先斩了你!”

这名宦官骂了好久,终于累了。

他抬头看见李宁正炯炯有神地盯着他,李宁的眸子里带着一丝狡黠。

“哈哈……孤推测的没问题吧?”

李宁得意的仰天大笑,面露嘲讽。

“你……你使诈!”

那名宦官瞬间明白了自己被李宁摆了一道,而自己谩骂同伙的行为则证实了李宁的推测是正确的。

顿时这名宦官懊悔不已。

很快李宁又用同样的办法在隔壁房间套出了至关重要的情报。

那名留在索家的刺客叫毛豆,他的身份不简单,他是长安郭氏一族的部曲,小时候曾服侍郭暧老爷子,后来跟了从三品的卫尉卿郭鏦,一直负责位于华州郑县的郭家老宅。

他活着可以直接与郭家三兄弟说上话,搭好桥。

以他的身份,对索家的承诺确实很有份量。

难怪索家在李宁遇刺的同时就变了挂。

“毛豆?”李宁微微一笑,顿时有些期待明天索家的寿宴。

……

就在李宁遇刺当晚,就在敦煌城内开始广为流传着多条消息。

经过第二天早起老太太老爷子的村头情报网的传播,这些消息以极快的速度在敦煌城内蔓延开了。

根据这些坊间传言,太子李宁来到敦煌的第一天晚上,在接风宴上佯装醉酒。

为了真实的了解沙州百姓的生活,为了调查每家每户是否发够二十斤牛羊肉,本应享受众星捧月的太子却身着便装打算与民同游敦煌城。

却没想到遭到了卑劣的刺杀,为此受伤,只能躺在驿站不出门。

而刺客可能是黑掉那几千头牛羊的大家族害怕被太子清算,所以派来的杀手。

尽管对于那些大家族来说为了几千头牛羊,就刺杀太子李宁有些太过儿戏。

但是百姓却深信不疑。

还有传言说,太子右卫控制了敦煌城就是为了讨回被黑的牛羊肉,但是遭到了索家为首的地方势力的干扰。

为此还在索家门口打闹一场。

总之坊间各种流言蜚语四起,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另外太子右卫入城的一晚上,他们这些大头兵居然选择了露居街头,他们找到那些背风的巷子挤成一团睡了一宿。

两千太子右卫,居然没有一人扰民,没有一人说是要借住百姓家。

而且为了官兵平等,他们中的将领校尉也都没有选择入住酒楼等地,而是与普通士卒挤在一起,相互取暖。

第二天一大早,敦煌百姓打开房门时,就被这眼前的一幕所震撼。

而且这些将士在百姓出门之后,迅速起来转移,在转移之前还不忘打扫干净百姓家门口。

敦煌的百姓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何曾见过这样一支不扰民且人人平等的的军队?

他们大为震撼,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只太子右卫与其他的军队都不同。

于是他们无论收到肉的还是没有收到肉的这些百姓,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对这位愿意乔装打扮贴近百姓生活且又亲民太子殿下的好感成几何倍数上涨。

反之,百姓们对统治他们多年的大家族充满了不信任。

这,便是李宁要的效果。

在李宁遇刺的第二天晚上,李宁突然下令要求已经控制了敦煌的太子右卫撤离敦煌城。

理由是驻扎在城内各个街道的太子右卫严重影响了百姓们的日常生活。

所以李宁要求留下一团太子右卫负责驻守驿站的安危之外,其他太子右卫全部撤出敦煌城,就在城外驻扎受训。

这更加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欢迎。

随着太子右卫撤离敦煌,敦煌本地守备迅速集结,重新控制了敦煌城。

为了防止再次被偷袭,敦煌城内的守备力量得到了充实,同时居然有一支力量光明正大地在驿站外面虎视眈眈,以监视太子李宁的反应。

与此同时,索家宅子内张灯结彩,他们还邀请了戏班子在索宅的门口唱戏助威。

另外敦煌城内有名气的厨子都被索家请到府上准备寿宴。

索家丝毫没有受到之前太子右卫入城的影响,他们仿佛不在意城内剑拔弩张的气氛。

所有人猜测太子殿下会不会收到索家请帖。

有好事者盯了一天,没发现有任何索宅的人前往了驿站。

时间很快来到了第三天,一支没有动静的驿站大门突然打开。

两百人的太子右卫鱼贯而出,他们护送着一辆普通的马车出了驿站,居然直奔索宅。

不请自到,还可以这样?

顿时这支队伍后面跟了许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