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次晋升

除了刘建业,对于自己的便宜妹妹杨玉婷,杨振兴心里从开始就一直保持着可有可无无所谓的态度。

对杨玉婷来,她也似乎没有彻底认杨振兴这个哥哥。

平里只有杨兴盛和刘建业对她保持着关心和呵护。

没办法,两人心里对于那个男饶想法是构成这个局面的原因。

随着年龄增长、心智逐渐成熟,杨振兴知道杨玉婷是无辜的,他们俩都是受害者。

所以他有意想要改变现在的这个状态。

“既然要调整工作和生活上的平衡,索利用这次机会试着修复跟二丫头之间的关系吧。”

杨振兴心里做出了决定。

当然这件事是没办法一蹴而就的,他打算分几个阶段逐渐改变。

火的夏并没有阻挡京城人民的更加火。

随着倒计时一不断缩短,全城都弥漫着浓厚的运动会气氛。

大街筒子、公园广场,到处都能看到吉祥物熊猫盼盼的造型装饰。

由于经济比较紧张,多年前全国上下的民众就在积极募捐,助力这次亚运会可以风风光光顺顺利利的召开。

亚运会的召开带来了大量的游客,国内的国外的所有人都涌入京城。

也导致最近店里的生意变得十分好,甚至还接待了几个洋人。

得亏杨振兴跟着何爷爷学习了俄和英语,跟他们之间交流并没有太多困难,也让那些洋鬼子啧啧称奇。

毕竟这年月国内英语教育还没普及,能流利英语可以跟歪果仁交流的更是罕见。

亚运会的召开十分顺利,只是一个月前爆发的海湾战争多少让这次以团结、友谊、进步为主题的盛会失色不少。

最终中国队以183枚金牌、107枚银牌、51枚铜牌总共341枚奖牌位居金牌榜和总奖牌榜第一。

亚运会虽然结束了,但是这阵潮还迟迟未消退,让十月份的空气依然火。

杨振兴这边逐渐开始执行之前自己定下的计划。

在继续埋头苦练烹饪技术的同时,不忘抽出时间渐渐增加对刘建业和杨玉婷的关心。

刘建业大大咧咧的没感觉出什么来,可能是从他就经常受到杨振心关心,内心和意识里已经熟悉了这种感觉。

可第一次体会到这些的杨玉婷几乎是立马就发现了自己这个哥哥的异样。

原本从来就没关心过自己如何的人,突然间开始逐渐关心,让杨玉婷摸不清楚对方是怎么想的。

不管杨振兴如何,杨玉婷根本没有任何回应,她根本不想去搭理杨振兴。

因为杨振兴心里对那个男人耿耿于怀,杨玉婷心里何尝不是对杨振斜初的做法心有怨恨呢?

看到自己的关心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杨振兴心里异样,但并没有直接放弃。

人与人之间可能只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件事就会交恶,但是信任是需要长时间积月累才能构筑的。

他不信复一的去做,杨玉婷就始终不会理会他的关心。

就这样,时间很快来到了1991年。

经过前一年不停的努力、练习,杨振兴对火候的掌握越来越强,烹饪水平几乎是坐着火箭往上冲。

这种惊饶进步速度,让后厨所有人都感到心里害怕。

没错,就是害怕!

在年底举行的内部比试上,杨振兴才刚提到店里三炉,也就是尾炉一年时间,就已经再进一步,顺利当选为店里仅次于头炉师傅的二炉。

和他同一位置的是李明和杨红兵的四个徒弟,是四个快三十岁、学艺至少十年以上的厨师。

杨振兴迅猛的提升,让这四个权战心惊。

比试结束后,李明的大徒弟林志国私下里召集了另外三个人,一起聚一聚。

“这个杨振兴真的是可怕!这才多久,就跟咱们一般平起平坐了。”林志国酒杯子放在嘴边,想喝又不喝的,一个劲儿摇头。

他的师弟张超举起杯子跟他碰了一下,把杯中啤酒喝光,擦着嘴道:“确实可怕,今年他才十八岁吧?咱们十八岁的时候在干嘛?”

杨红兵的二徒弟梁安道:“我十八岁好像才刚提为师傅的切配,算是勉强有跟着学艺的资格吧。”

举着杯子看张超倒酒,林志国咂咂嘴,:“真是人比人气死人!那个子怎么就这么厉害?几位老师傅私下里开灶就这么管用吗?”

“师哥,我看这事儿不像,你想想,老师傅们开灶咱们旁听也没撵过咱们,是单独开的灶咱们也跟着一块儿学了不是。”

一直没话的田强,拿着筷子一口一口捯着菜,无所谓的道:“行了,你们哥儿三个也别琢磨人家怎么了。

人家这是老爷赏饭吃,咱们根本羡慕不来,再这事儿对咱们有影响?”

“我老田,怎么就没影响了?再过段子岂不是能跟咱们师傅平起平坐了?到时候咱们哥儿几个脸面摆在哪里?”

“摆哪里?摆自己脸上呗!”田强垂晃着手腕,筷子一点一点的,“不想在所有人面前丢人,回去之后继续苦练技术就是了。”

“哎!的轻巧!人家赋比咱们高不,下功夫也多,这怎么比得上!

杨振兴虽然是店里的老板。可是头两年是咱们看着从水台一步步凭着本事提上来的。

而且这两次提升炉灶也是大家伙儿一块儿比试的结果,靠的是真本事,咱们就别想那么多了。”

梁安随手抓起一把花生米,边吃边着:“如果真有提到头炉那,我立马跟师傅出去闯,去别的店找活儿干,我可丢不起这个人。”

“这事儿以后再吧,”梁安端起酒杯,道:“来,走一个,咱们喝酒。”

跟自己徒弟们借酒消愁不同,同样心里害怕的不行的李明和梁红兵两个人主动的再次找上了自己师傅冯兴源和张居成。

他们现在是最担心杨振兴再过一两年后来居上,在后厨达到跟他们一个位置。

在泉做了好些年头炉师傅,被一个十八岁的孩儿追上,和他们平起平坐,想想都心慌。

两人再次找到师傅,希望能让师傅再传授一些本领和技巧,或者多教他们几道大菜硬菜。

早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两人,不管是精力、体力还是脑力上都远远比不上正在人生生命巅峰的杨振兴。

他们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保持对对方的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