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有意联姻

“我大魏陛下如今尚未立后,有意与贵国联姻。”

崔严沉缓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郑微震惊的抬头,看向坐在上面的拓跋宇,就见他正看着自己眼里带笑,只是这笑容让她有些看不懂。

不过郑微这会儿已经意识到,自己好像被这只狐狸盯上了。

这让她顿时有些坐如针毡,立时就想站起来反驳,但是又生生的忍住了。

陵王闻言也有一瞬间的惊讶无措,不过也只是瞬息就歉意地笑道:“陛下果然是有诚意,愿意同我大周结百年之好,只是我大周如今并无适龄的公主,我大周陛下如今仅有两位皇子还是都是稚子。”

“我记得贵国还是有几位郡主的,只要有皇族血脉也并非一定要是公主。”

崔严不慌不忙的应对,明显是对大周皇族做过调查的。

“那几位都是宗室旁支,郡主们年纪最大的也不过才十二,年纪小了些。”陵王见崔严竟然知道大周有几位郡主,显然是有备而来。

而且说起来,若真能联姻,对大周来说也是有益的。

但此事他不能自己做主,也不好一口回绝,只能委婉的推脱。

“这也不是大事儿,如今陛下要给先帝服丧,三年内不会纳娶,这事儿咱们有的是时间商议。”崔严也知此事陵王不能决断,便笑着道:“陵王回大周后可以呈请大周皇帝。”

他的话进退有据,陵王也无话可说,只能点头答应。

郑微见小舅父这么快就退了下来,无奈的叹了口气。

“大魏陛下!”

推杯换盏间,大殿里突然响起一道清脆尚且稚嫩的声音。

众人的目光一时间都凝到那个蒙面娇小的身影上。

“听闻先帝生前给您定下了妻子人选,若两国联姻,不知我国郡主嫁来是皇后还是普通嫔妃?”

“若和亲的是丹阳郡主,朕便立你为皇后!”

拓跋宇目光灼灼,郑微眼神一转躲闪过去,嘴上却不肯退让,“大魏陛下就不怕寒了忠臣的心吗?”

“君臣之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朕以为烤的并不仅仅是姻亲。只要朕能够知人善任,众卿自然会忠义以待。”

拓跋宇很诚恳的看了

崔严适时地站起来弯腰道:“臣等身为大魏之臣,有此明君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他大臣们自然也跟着高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一副君臣相宜,郑微看着这副景象如鲠在喉。

在耍嘴皮上她就很少能占这人的便宜。

从前如此,如今他成了帝王更是如此!

萧禹城此时起身行了一礼,不卑不亢道:“如此君臣相宜是贵国社稷之福,陛下有此仁心,更是百姓之福!”

“受陛下启发在下深觉,君臣之间在于仁,两国邦交也当出于仁与信。两国交好,战乱消弭,是对百姓的仁爱。守诺践言是对天下的信义!想必陛下对此也是同感!”

“自然。”

萧禹城说的话太过冠冕堂皇,是把拓跋宇与大魏朝廷高高架了起来,若拓跋宇敢说‘不’,或是日后毁约,他这个大魏皇帝不仁不义的名声就会传遍天下。

以后会是如何情形尚未可知,但如今拓跋宇刚刚登基却不得不顾忌这份名声。

萧禹城用阳谋把和亲联姻之事掀了过去,郑微松了口气。

虽然不能让拓跋宇彻底打消念头,但到底不能让他们在此就把这事儿给落实!

宴会到酉时末便散了,回到住处,郑微好奇地问拓跋宇,“萧兄当真以为两国邦交靠的是仁与信?”

萧禹城闻言一笑,不答反问,“郡主以为呢?”

郑微想了想答,“纵观历史,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从无长久不变的,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过是利与势尔。”

“郡主不相信仁?”

萧禹城今日似乎颇有谈兴。

“非不信,只是觉得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郑微斟酌的道。

“此话如何讲?”萧禹城笑着问。

“祖父曾与我讲,近四百年来乱世并未真正的结束过,烽火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各个王朝更是频繁更迭。礼乐崩坏,百姓连活着都是艰难,又如何与他们讲仁义礼智信!”

郑微眼前又划过那一张张艰难求生的小脸。

“于高高在上的皇帝而言,乱世是开疆拓土创建不朽基业的沃土,他们信奉的是铁蹄强权。

”郑微语气幽幽。

萧禹城点头却并非完全赞同,“也并非所有帝王都是如此,大周先帝起于微末,懂得百姓疾苦,如今陛下,奉行的也是以仁治国!”

“以仁安民,以义正我当是吾辈之毕生追求!”

萧禹城的豪言壮志有些触碰到了郑微。

“萧兄,我也可以以此为追求吗?”

她一直浑浑噩噩跌跌撞撞,却不知未来要走向何方。

今日萧禹城之言,像是为她打开了一扇窗!

只是这世道的女子多困于闺阁,她可以不顾世俗走上这样一条路吗?

“在下不知,但若郡主想试一试,在下必然是支持的!”萧禹城认真的看着郑微,“只是这世道本就艰难,之于女子更是逼仄,郡主所行之路必是筚路蓝缕,在下想请郡主当三思而行!”

今夜与萧禹城的谈话,郑微想了一夜。

翌日清晨,大魏宫里有内侍传信太皇太后召郑微入宫叙话。

这还是使团入平城后太皇太后第一次见她。

郑微又穿上那身厚重的朝服去见了那位如今大魏皇宫里最尊贵的女人。

之前使团刚入平城时,郑微曾递过折子请见,宫里回信说太皇太后病了需要静养,郑微也就忘了这事儿。

今日一见,太皇太后脸色苍白,神情倦怠,头发花白,真的是大病的模样。

想想也是,这短短两月就经历了如此多的变故,丧子,逼宫,叛乱,娘家败落,这一桩桩一件件足以击垮一个壮年,又何况是一位迟暮的老人。

她只是短短的病了几日已经是足够坚强。

太皇太后也许是因为精神不济并未与她多说,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以长辈的名义赏了些物件儿就让人把她送了出来。

但一出太后寝宫,阿素竟亲自在外面候着,郑微瞬间明白今日之行实际是拓跋宇之意。

前两日她曾递了折子想进宫一趟,没有收到回信还以为拓跋宇不想见她。

没想到竟是以太皇太后的名义传召,这是在顾念她的声誉吧!

都说鲜卑人不拘小节,没想到拓跋宇能如此心细。

她摸了摸怀里的东西,没再多问随着阿素去了长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