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辑 茶香四溢 闲煮铁观音

喝铁观音茶,需要闲暇和心情来品味。独煮独勺自无味,人多闲杂亦无聊,最好是邀三两好友,闲谈私事和理想,吮吸浓郁的铁观音茶香,那才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我喝铁观音,往往喜欢午后进行。在北京,常与徐强一起喝铁观音,当上午把事情忙完,午睡之后,精神极度放松,两人闲坐茶室,各自抒发心中的图书出版计划,品着铁观音的浓香,那是极品享受。在长沙,常与妻子温壶促膝,一般是晚饭后散完步回家,边煮茶边休息,回忆我俩相见时的爱恋与多年来的婚姻生活,调以茶味,也值得温馨的记录。

这些,都是我感官的体会,总觉得有些肤浅和表面化。我曾去过福建多地,在朋友的陪同下深入茶乡安溪感德,了解当地茶农,熟悉当地民俗和铁观音制作,还得到老茶农的指导和参与他们的铁观音品尝和鉴赏,那才是一种人生的至高无上的滋味。

安溪位于福建中部偏南,晋江西溪上游。地处戴云山脉东南坡,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多山,以五阆山、跌死虎山为界,西部称内安溪,东部称外安溪。外安溪地势较低,以低山、丘陵串珠状河谷盆地为主;内安溪地势较为高峻,以山地为主。感德镇在安溪县西北部,东连剑斗镇,南接长坑、祥华、福田,北邻永春县一都、横口,西毗漳平市,西北与桃舟交界。感德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泉甘土赤,土壤肥沃,地势在海拔五百米左右,适宜茶树生长,特别是酸味茶。

感德产茶始于唐末,有千余年历史,茶树资源丰富,茶叶品质优良,是铁观音主产区之一。2009年,感德有近六万亩茶园,被誉为“中国茶叶第一镇”。茶叶以质优、味香、韵浓为特色,备受茶客欢迎。随着感德茶叶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感德茶文化,有茶史、茶俗、茶歌、茶礼等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内涵,让我不得不敬佩这些茶农。

铁观音发明于1725年至1735年间,属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有诗云:“七泡余香溪月露,满心喜乐岭云涛。”铁观音在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和青心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其树性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

铁观音茶树天性娇弱,产量低。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厂下垂,嫩芽紫红色,有“红芽歪尾桃”之称。我走了数家茶园,才知道铁观音鲜叶与湖南黑茶的原料中叶茶有些区别,叶片厚实,质地硬扎。

安溪铁观音分清香型、浓香型、韵香型、陈茶四类。清香型为高档茶,产于高海拔、岩石基质土壤的茶叶,有鲜香韵锐,香气高强,浓馥持久,花香鲜爽,醇正回甘,观音韵足,茶汤金黄绿色,清澈明亮。口、舌、齿、龈均有刺激清锐的感受。浓香型以传统工艺制作,温火慢烘,湿风快速冷却,有醇厚甘润,条型肥壮紧结、色泽乌润、香气纯正、带甜花香或蜜香、粟香,汤色深金黄色或橙黄色,滋味醇厚甘滑,音韵显现,叶底带有余香,可经多次冲泡。茶性温和止渴生津,温胃健脾。韵香型用高温烘焙,滋味醇度,发酵充足,传统正味,有浓韵润特,香味高,回甘好,韵味足。陈年铁观音有治感冒、消化不良、降压降脂、防治糖尿病等效用,其他与新茶不差。

铁观音制作分正炒和拖补,正炒按传统制作工艺,采青后第二天中午炒青。干茶砂绿色,汤色黄绿、明亮、透白;汤味滑、活、厚,果香浓郁,观音韵明显,回味甘甜,口齿留香;叶底色黄绿,有光泽,底片柔软。拖补置空调下,于次日下午以后或第三天入锅炒青。有清爽的清香和酸香或清酸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

铁观音实行开面采,鲜叶新鲜完整,进行凉青、晒青和摇青,直到自然花香释放,香气浓郁时进行炒青、揉捻和包揉,使茶叶蜷缩颗粒后进行文火焙干。制成毛茶后,再经筛分、风选、拣剔、匀堆、包装制成商品茶。我参与了茶叶的采摘,并且在茶农的指导下学习炒茶、揉捻等工作,比我家乡的黑茶制作复杂、繁琐得多。我以后喝铁观音,就更加细心的品味茶里的辛劳。

茶农告诉我,铁观音泡饮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整个冲泡过程分有白鹤沐浴、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尝汤色、品啜甘霖八道工序。我们在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后,用盖碗陶瓷冲泡铁观音,边品茶边听茶农讲故事,虽然都是一些铁观音的传说以及茶农创业、经销的市井故事,我听得还是很入神。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可从观形、听声、察色、闻香、品韵入手,辨别出铁观音的优劣,更能区别出感德铁观音香气浓郁,汤色清淡,带微酸,口感特殊的特色。

我回到长沙,还是很怀念在感德品茶、制茶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