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辑 银妆素果 南岳豆腐煲

南岳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也是五岳名山之一,在文人墨客的心目中有很重的分量,游山玩水者多予惦记,李白、杜甫都有所到访。

衡山的山脚下,有一个著名的古镇,叫南岳镇,南来北往的香客都会聚集在这里歇息,等待时间上山进香。香客最多的是每年阳历七八月至十一月间,人来人往,比赶集还热闹。来衡山的香客都非常虔诚,除了忍受舟车劳顿之外,在上山前还要净身、吃素,以表示对南岳祝融神的致敬。

南岳素食始于东晋,开始的素食多以豆腐为主,通过上千年的发展,品种越来越多,食材多样,有着浓厚的衡山乡土风味。常见的衡山素食有豆腐、香椿、辣椒、笋子、菌子等,做得别饶佳趣。随着时代的进步,素食发展到现在高级斋宴阶段,衡山各大寺庙、饭馆均擅长制作,满足来衡山进香的客旅需求。

衡山的泉水甚多,品质兼优,有毗庐、太阳、虎跑等三十六处名泉,在山谷里汇成溪流,倾泻而下,汇集到南岳镇的溪河中。

南岳镇因为泉水水质好,做出来的南豆腐非常细嫩润滑,味道与周边县市的豆腐大不同。南岳居民根据自家所做的豆腐,制作成常豆腐、砂锅豆腐、豆腐丸、夹心豆腐、凉拌豆腐、翻皮油豆腐、带馅油豆腐、五香豆腐干、腐乳、豆腐花等菜式,烹饪方法有炸、炖、蒸、煮、炒多样,味道有酸、甜、咸、辣、香五味。

南岳豆腐流传至今,最受食客欢迎和最具地方特色的是南岳豆腐煲,又叫佛光驻照,是每位到南岳衡山进香的客人必吃的美食之一。

我曾多次到南岳旅游、考察,都没有吃到过南岳豆腐煲,只听朋友们描绘的有声有色。真正吃到正宗南岳豆腐煲已经是2008年冬天,我与一个美食采访团到南岳调查美食资源,才偶然在南岳古镇吃到。

当时,媒体的朋友在南岳华天大酒店等待采访厨师长,我与北京的朋友徐强两人闲来没事,想到南岳镇走走,寻找南岳古镇的幽静韵味和神秘文化。我们没有雇人带路,也没有地图,走错了门,来到衡山上山大门前,在森林里转了一圈,下至万寿寺下的广场。我俩已经饥饿不堪,又不想回酒店吃饭,就顺路寻找当地的特色美食,不知不觉走进了南岳古镇的街道。

豆腐煲是道普通的菜肴,全国各地都有。南岳豆腐煲却与普通豆腐煲有所不同:南岳豆腐煲用油豆腐、肉末、香菇做成,用砂钵盛放;普通豆腐煲用嫩豆腐、肉末、虾仁、鸡蛋清、干淀粉等做成,白嫩鲜艳。

南岳古镇幽静古远,青色的石板路踏出铿锵之声,三两对情侣来往于路上,甜言蜜语都那么低沉雅韵。我有种走进山林的感觉,让心情振奋暗喜。街道两旁,饭店林立,装饰古香古色的店面,有着历史的吸引力。

我想起朋友推荐的南岳豆腐煲,想借这个机会尝试一番。问了几家饭店,它们的特色菜都是豆腐煲,却没有找到老字号。徐强劝我,随便找家尝尝就是,不必麻烦。

我们选了一家饭店坐下来,店里几个简单的桌子,与外面的装饰相距很大。又看了菜单,南岳豆腐煲的价格二十六元,确实有些贵。

南岳豆腐煲上桌后,没仔细看,像份煮水的油豆腐。我心里就冒火,有些脾气。那个盛菜的砂钵也小,看着浅黄色圆圆的把柄,就有点小家子气。

我夹起砂钵中的油豆腐,豆腐上的汤汁已经如芡,黏稠得很。下到口里,与普通油豆腐完全不同,炸透的表皮非常柔软、细腻,再没有质韧坚硬的感觉,里面的豆腐碎末细嫩无比,滑腻有质,豆腐被切开,香菇和肉片的芡汁混合在一起,味道复杂多变,又完全融合在一起。那薄薄的淡黄色汤汁,非常入味,也非常上口,拌上米饭,味道不亚于鲍汁。我连吃三碗饭,路上还不停地感叹南岳豆腐煲的味道。

自那次在南岳古镇吃到南岳豆腐煲后,后来每次去南岳衡山,我都要去吃南岳古镇的豆腐煲,来回味南岳豆腐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