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南下
紫云斋的小伙计,是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小伙,一看进来两个小年轻,比自己年纪还小,就知道不是买东西客人,纯属过来看的,也没搭理他俩,就让他们随便看吧。
紫云斋店里多数是金银铜器,最多的是铜钱,品相好的论个卖,有五毛钱一个的,有一块钱一个的,还有论斤卖的,十块钱一斤,比卖废铜贵不了多少。
铜钱在民间,还是有些用途的。小朋友做毽子,一般用三块大钱(铜钱),几根鸡毛,扎在一起,就成了。
吴巧云抓起一把铜钱,很多都生锈了,一股子土腥味,很嫌弃地丢在一边,一看就是地下挖出来的。
李卷土也在铜钱堆里翻弄着,时不时挑出来几枚,放在一边,顺便给吴巧云讲解:
“这些是经常在市面上流通的铜钱,你看这磨损程度,有些边角字迹磨平了,还有些磨薄了,已经非常光滑,有光泽,磨损较为自然……这些铜钱的材质比较好,是清代早期官造的……这些就是民间作坊造的,看这锈色发黑发暗,里面掺了不少杂质,掂量一下,份量也不够……”
“再看花纹和质式,更加复杂……秦汉唐宋元明清,两千多年啊,历朝历代,都有自己铸造的钱币……秦半两,汉五铢,泉货六品,布货十品……”
“这些有年号的,基本是宋代之后的,这枚元代的至元通宝,这枚是明代的洪武通宝,这几枚是清代的乾隆通宝……”
“这家店的铜钱,算是比较全了……当然清代的铜钱最多了……”
吴巧云没当回事,铜钱她见得多了,中州大地,随便挖上两铲子,说不定就能挖到铜钱,远的不说,一百年前,哪个陪葬品里能少了几枚铜钱?这玩意就是现代的毛票和钢镚,再普通不过了。
小伙计在一旁听得却是津津有味,这里面学问不少啊!
“呦,土爷,您怎么有空光临小店!”
从里间出来一位男子,五十岁上下,带着金丝边的眼睛,瓜皮小帽。
李卷土放下手中铜钱,回到:“孔掌柜也在啊,我随便转转。”
孔掌柜:“小德子,赶快泡茶,我那个大红袍。土爷,您里面请。”
李卷土摆摆手:“不麻烦了,您忙您的。”
孔掌柜:“喝杯茶有啥麻烦,这不是前些日子被盗了嘛,我最近就在乡下收了点货,还想请您帮着掌掌眼呢,咱们也算共患难了。”
李卷土是没心思帮别人掌眼的,这个活计,要做的话,根本就忙不过来,而且费力不讨好,鉴定出赝品的话,还讨人嫌。
可是,这孔掌柜,搬出来“共患难”的交情,李卷土也不好再推辞了。
“那就看看吧。”
看着孔掌柜小心翼翼搬出来的这个物件,李卷土不仅摇头苦笑。想不到,自己当年一次即兴的炼器试验,给后世带来这么多烦恼。
“土爷,您看看,是不是那个香炉,这个可有底款的。”
孔掌柜满怀期待。
李卷土望着这个香炉,仿佛陷入了沉思。
遥想故乡,丹器符阵,法侣财地,何等惬意啊。太久了!回去的路在何方?
“土爷,您给句话啊?”
李卷土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眼前这个炉子,一无灵气,二无毫光,根本不是自己的手笔。
“宣德炉自问世以来,到今天,这五百多年间,历朝历代都在仿制,几乎没有断代的,这仿制也算流传有序了。”
李卷土上手掂量了一下,接着说:“这个大约是清仿的,清初吧,民仿的,一个乱世刚结束,仿制的材料和工艺都不怎么样,用料轻薄,工艺也糙,在仿品中,也属于中下品了。”
孔掌柜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苦笑着自我安慰:“好歹算是个老物件,清初的,也有三百多年了。我收的时候,说是这炉子从前在一座道观中一直用着,有香火的。后来破四旧,才断了香火。”
古玩行,每一个物件,都有故事。
“看这烟熏火燎的样子,故事像是真的。不贵就留着吧,今后肯定能涨。”
“不贵,十五块钱一斤收的。”
这玩意还能论斤收,孔掌柜也是个能人了。
吴巧云也看了看这个香炉,没看出来什么名堂,就问:“掌柜的,你这里有编钟吗?”
孔掌柜看了假小子一眼,又看着李卷土,没接这话。
李卷土:“这是我一个朋友家的小孩,没见过啥世面,不太懂规矩。”
孔掌柜:“这可不敢乱说,你问的那个是国家文物,倒卖文物是犯法的。”
吴巧云撇撇嘴,不屑一顾。你才没见过世面,本姑娘在大豫省也是走南闯北的,犯法的事情,见的多了,那些土夫子,有合法的吗?
掌柜的都露面了,李卷土也不好当面置评店里的藏品,这教学也就不好继续了,索性告辞,带着吴巧云离开了紫云斋。
冬日天短,来到街上,天色将晚。
吴巧云:“我去收拾一下行李,在你那院子汇合。”
李卷土嗯了一声,两人分道而行。
晚饭还是李卷土亲自下厨,一个主菜,大公鸡蘑菇炖土豆。
还是四人晚餐,两大一小三个女人,加上一个李卷土男人。
豆豆吃的一点不比大人少,啃了一个大鸡腿,外加两个大翅膀,小胖手和小胖脸上,都油乎乎的,花棉袄也沾了不少油,显得更花了。
李卷土专门对付蘑菇和土豆,这两样东西,充分吸收了鸡肉的汤汁,比鸡肉还好吃。
晚饭过后,李卷土和吴巧云就赶往火车站。李卷土挎着个大书包,吴巧云披着一件米白色呢子大衣,穿一双黑色皮靴,带着一顶前进帽,一幅墨镜,留着八字胡,拎着一个精巧的皮箱,恢复了假小子的装扮。
两人顺利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正值春运期间,车上的人比较多,两人坐的是硬座,好在京城是始发站,有座位。
上车之后,吴巧云的眼睛就忍不住叽里咕噜乱转,出身盗门,都养成“职业习惯”了。
小偷小摸的蟊贼,也要过年,临近年关,列车上人员混杂,正是下手的还好时机。
这趟列车是由京城发往豫省的省城豫州的,吴巧云因此特别关注。她不想碰上哪个不开眼的小贼,让她这个豫省盗门瓢把子的大小姐,在李卷土面前栽了面子。
她老爹只告诉她李卷土是总门的人,身份似乎很高,但也不知道李卷土的具体身份,只凭令牌识别,见令牌如见门主。
吴巧云心气很高,这个总门下来的持令牌的使者,如此年轻,并不足以让她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