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攻克,粟裕提议进行淮海战役。毛泽东神机妙算,黄伯韬欲哭无泪:“将帅无才,累死三军。”增援部队反求援,黄维被围双堆集。淮海战役正酣,白崇禧忙上加忙。一个被传统礼教与战争洪流雕塑出来的人,杜聿明长叹:“末日到了。”夹生饭“吃得正香,毛泽东西柏坡紧急叫停。”
1948年9月24日,经过8天血战,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攻克了国民党坚固设防的济南城,全歼守敌14.4万余人,生擒国民贪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兼山东保安司令王耀武及副司令牟中珩、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庞镜塘等,同时攻克长清、齐河、历城三座县城。
大胜之后,粟裕的脸上却看不出多少胜利后的喜悦。仗越打,他的胃口越大。这时,他又把一份求战的电报发给了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我们下一步行动,拟作以下建议:立即进行淮海战役。这战役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苏北兵团加强一个纵队攻占两淮。战至第二个阶段,以3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淮海战役后,全军再转入休整。”
谁也设想到,这封电报竟成了后来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的第一份建议书和请战表。
围绕这个建议,粟裕提出了三个方案供中央军委参考。
第一个方案是,举行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乘两淮敌人兵力空虚,由苏北兵团司令员韦国清、副政治委员吉洛(姬鹏飞)指挥所部,攻占淮阴、淮安、高邮、宝应,野战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线,准备歼击由徐州方面来援之敌。第二阶段,用3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战役。尔后华车野战军全军转入休整。
第二个方案是,只进行海州作战,仅以攻占海州、新浦、连云港等地为目标,并以主力控制于新安镇、运河车站南北及峰县、枣庄线,以备战姿态进行休整。此案对部队休整有利,但亦增加今后攻占两淮的困难(敌人可能增兵)。
第三个方案是,全力向南求歼由徐州增援济南之敌一部,但济南攻克,敌人加强警惕,可能退缩,恐不易求战。
在粟裕给毛泽东发去电报的第二天,即9月25日,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副司令员陈毅(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参谋长李达,致电中央军委并粟裕:“济南攻克后,我们同意乘胜进行淮海战役,以第一个方案攻两淮,并吸打援敌为最好。”
毛泽东立即与朱德、周恩来等人在几乎占了一面墙的军用地图上,研究敌人的兵力情况。
蒋介石此时为确保对津浦路、陇海路、平汉路的控制,阻止华野与中原两军会合,将部队沿陇海路、平汉路、津浦路部署:
孙元良十六兵团的两个军驻郑州。
邱清泉二兵团5个军驻商丘。
刘汝明八兵团两个军驻开封。
黄维十二兵团4个军驻确山。
冯治安第二绥靖区4个军驻徐州。
李弥十三兵团3个军驻碾庄。
黄伯韬七兵团5个军驻新安镇。
李延年六兵团4个军驻海州。
蒋介石以徐州为中心,沿津浦、陇海线部署了两条长蛇阵。
对敌人的部署,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极利于各个击破的阵形。尤其是东段,兵力薄弱,又均非蒋介石嫡系,粟裕建议从这里开刀,眼光不凡,确是大将风度。
毛泽东收到刘伯承等人电报的当日,立即致电饶漱石(华东军区政委)、粟裕并告刘伯承、陈毅、李达:“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目前不需要大休整,待淮海战役后再进行一次大休整。”并提出这个战役,应准备进行几个作战:
第一个作战,估计不久邱清泉兵团将退回商丘、砀山地区,黄伯韬兵团回到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因此,应以歼灭黄伯韬兵团为目标。
第二个作战,歼灭淮阴、淮安、高邮、宝应地区之敌。
第三个作战,歼灭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
毛泽东认为,“进行这三个作战是一个大战役。打得好,你们可以歼灭敌人十几个旅,可以打通山东与苏北的联系,可以迫使敌人分散一部兵力去保卫长江,而利于你们下一步进行徐州、浦口线上之作战。”
果然不出毛泽东之所料,黄伯韬于9月27日命令所辖各整编师返回新安镇附近地区,李弥兵团由徐州以西退往徐州以东碾庄、曹八集地区,邱清泉兵团由成武、单县回到商丘、砀山地区。因此,华东野战军要南进打两淮,必须首先打掉黄伯韬兵团这只拦路虎,而要歼灭黄伯韬兵团,又必须能够拦住徐州东援之敌。根据这种情况,毛泽东又于9月28日电中明确指出:“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并且最主要的作战,是箝制邱(清泉)、李(弥)两兵团,歼灭黄(伯韬)兵团。”
11月11日,毛泽东又代表中央军委给华东、中原野战军和华东局、中原局发出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电报,就淮海战役的具体部署,提出了极为重要的意见:
“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为达到这一目的,应以6至7个纵队分割歼灭黄伯韬所属3个整编师,以8至10个纵队,阻击由徐州东援的邱清泉、李弥兵团。”
“第二阶段以大约5个纵队,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并占领各城,而以其余兵力(主力)担任箝制邱李兵团。
“第三阶段,可设想两淮方面,……亦须准备以5个纵队左右的兵力去担任攻击,而以其余主力担任打援及箝制。”
同时,毛泽东命令中原野战军采取有力行动,箝制华中白崇禧集团,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同日(10月11日),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指出,蒋介石已命令郑州孙元良兵团3个师东进,“你们应速部署以攻击郑(州)、徐(州)线歼敌一部之方法,牵制孙无良,否则孙兵团加到徐州方面将极大妨碍华野的新的作战。”
华野部队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明确了战役方针,各部队从战术、技术到后勤军需等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广大指战员牢固树立了南下打大仗、与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的思想,只等一声令下,便开赴前线。
11月4日上午8时,华野司令部在曲阜发布了《淮海战役攻击命令》。
攻击命令分析了徐州敌军的态势和企图,指出中野各部为了配合华野作战,己由陈毅、邓小平率主力东进,并指挥华野三纵队和两个纵队从西面和南面威迫徐州,以箝制和吸引徐州以西的敌人。攻击命令明确规定了各部队的战斗任务和目标、路线、战斗分界线以及注意事项等。攻击命令规定全军11月8日发起战斗。于11月5日隐蔽进入到鲁甫邹县、膝县、临沂地区一线的开进出发位置。
这时,国民党徐州“剿总”刚开过军事会议,所属各兵团正准备按照军事会议的规定向徐州收缩靠拢,但尚未正式行动。黄伯韬兵团此时仍集结在新安镇、阿湖、高湮沟一线。
11月6日,华野各路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挺进淮海地区,拉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
黄伯韬兵团按照原定计划,开始西撤。
我军的神速行动,一下子打乱了黄伯韬的如意算盘。在窑海急渡运河的敌六十三军,一部刚渡过河去,就遭到我军从苏北北上部队的痛歼。未及渡河的一五二师,又被我尾追部队全歼于堰头镇地区。敌六十三军军长陈章,渡河时被打伤,挣扎到西安后,见走投无路,自杀身死。敌四十四军由海州、连云港西逃时,拖带行政人员、逃亡地主等10万之众。
11月8日,当敌二十五军淮备渡河时,运河铁桥被堵得水泄不通。整个铁桥完全处在我堵截、追击部队的大炮射程之内。炮弹在运河铁桥周围爆炸,二十五军乱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待敌人拼死挤过桥时,被炸死,踩死和挤落水中淹死的已过一半。
敌一零零军在我锐不可挡的攻势下,害怕担任掩护任务被我歼灭,8日便派其四十四师先行渡河。该师渡何后,又未执行到碾庄集中的命令,径直逃向八义集,正碰上我北上部队,又被包围歼灭。当黄伯韬兵团逃到碾庄时,只剩下六十四军和四十四军两个完整的军。此时,我各路大军纷纷追到,将他们团团包围。黄伯韬西逃的计划彻底被产,只得在碾庄地区负隅顽抗,寄希望于增援部队前来解救。
10日,我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向黄伯韬守敌发起全面攻击。至14日,我军先后占领了敌四十四军和一零零军的一些阵地,并予二十五军和六十四军以重大杀伤。
11月15日,我前线指挥部提出:“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并决定会攻碾庄。九纵队是会攻碾庄的主攻部队之一,纵队首长决定,二十五师担任主攻,由碾庄正南、西南攻击,得手后直捣黄伯韬司令部。
随着总攻信号升起,我军的炮弹,如疾风暴雨一般,从碾庄外的各种防御工事,一直轰到村里。
我军包围碾庄以后,刘峙令李弥、邱清泉兵团,火速解救黄伯韬兵团。
但在我强大火力的顽强阻击下,李、邱两个兵团,始终不能越雷池一部。17日,我阻击部队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敌人,同时准备下一步围歼黄维兵团,主动调整了阻击阵地和兵力部署,以便给敌军致命的一击。14日,碾庄外围之敌被歼。18日,敌四十四军一五零师师长赵壁光率部投降。19日,四十四军阵地被我军突破,军长王泽睿与一六二师师长杨自立都在碾庄车站的交通沟里做了俘虏。
19日,我军再次向碾庄守敌发起攻击。战车滚滚,炮声隆隆,眨眼的工夫,碾庄及其周围,火光闪闪,浓烟弥漫,大地在抖动。
11月22日,碾庄被攻破,敲响了黄伯韬兵团彻底覆灭的丧钟。至此,除了大院上、小院上的敌人还在顽抗之外,其它村庄的敌人,被歼的被歼,投降的投降,很快便上崩瓦解了。
此日晨,黄伯韬赖以保驾的六十四军,在我军锐不可挡的攻势面前,也开始动摇。我二十六师七十七团五连正准备向困守在小院上的敌一五九师发起攻击之时,忽然发现一个人,手举白旗,摇摇晃晃向五连阵地走来,此人光着脑袋,边走边喊:“请不要打枪,我是来接洽投诚的。”手里的白旗还不停地晃动着。
来到五连阵地,他向五连连长先敬了个礼,然后又深深地鞠了一躬,自我介绍道:“我叫冯柏成,是一五九师的副营长,奉师长钟世谦、副师长李振忠之命,前来接洽投诚事宜。”说着,把“求降书”双手递给五连连长,又补充了一句:“这是李副师长亲笔所写,望贵军笑纳。”
五连连长接过来看了一遍,立刻掏出钢笔,在“求降书”上批示道:“准予投降。一、立刻命令该师所属四七五团、四七七团全部放下武器;二、解放军保证放下武器的官兵的安全,私人财物一律不加侵犯。”写完,又把“求降书”还给冯柏成。
冯柏成接过来看了看,连连说道:“这就好,这就好,只要你们不再打炮,其它方面我们一定照办不误!”接着,又为难他说:“能否劳动贵军官长亲自走一趟,免得师长不相信我。”
能否到敌人那里去,连长立刻报告了团里。团首长决定:“王连长留下掌握部队,并做好受降和攻击两手准备;由张副连长随冯柏成到敌师部去,进一步说明我军的政策。”
张副连长随同冯柏成到了一五九师师部,经过进一步交谈,一五九师余部同意投降。
我炮击停止。一五九师师长钟世谦走出隐蔽部,把武器放在广场上,他的后面,紧跟着敌一五九师的官兵。
一五九师的投降,把黄伯韬的最后一根支柱也抽掉了。天近黄昏时分,大院上的敌人开始逃跑。
敌人像决了堤的洪水,呼啦一下子涌出了大院上。我军马上扑了上去,冲锋号声,喊杀声,似海啸雷鸣。我军指战员高喊着:“活捉黄伯韬!”“不要叫黄伯韬跑了!”从四面八方,一齐涌向大院上。大院上四周,人山人海,分不清哪是敌人,哪是我围歼部队。约摸半小时以后,冲锋号声停止了,喊杀声停止了,枪声也停止了,各种颜色的信号弹腾空而起。
陷入绝望的黄伯韬在其总部被攻破的一刻开枪自杀了。他的遗书上写着:“将帅无才,累死三军。”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
第一阶段作战,华野和中野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华野按照预定的作战计划,完成了中间突破,全歼黄伯韬兵团的任务。
第一阶段,经过17个昼夜的奋战,我军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8个师(内有3个半师起义)和3个师的非正规部队,共21个整师,计17.8万余人,约占敌人在淮海战场上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其中俘虏敌军9.66万余人,毙伤敌军5.05万余人,敌军投诚7800余人,起义2.3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枪支、弹药、战车、汽车、马匹和其它军用物资器材甚多。
经过第一阶段的战斗,把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兵力分割在徐州、蚌埠、双堆集三处,为尔后逐个歼灭敌人,夺取第二阶段及战役全胜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为歼灭敌军主力于长江以北,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军全歼了黄伯韬兵团,使国民党徐州“剿总”失去了一臂,战斗力大为下降,士气更加低落,各兵团提起解放军便谈虎色变,军官大都失去信心。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惊慌失措,很多官员纷纷搬家南逃,有的逃往香港或国外。
由于淮海战役规模广大,根据粟裕的提议,中央统一成立“总前委”,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整个战役。
11月2日,陈毅、邓小平向中央表示:“本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惟因通信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
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中原、华东两个野战军,使原来由中原野战军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的格局,逐步演变成两支野战军联军作战,共同执行淮海决战的新格局。这是南线战局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态的发展,是中央军委、毛泽东和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在战场总兵力还少于敌军的条件下,敢于进行战略决战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在第一阶段作战中,为救援陷入重围的黄伯韬兵团,蒋介石迫于形势,急令黄维兵团由确山和驻马店出发,投入淮海作战。
中央军委决定,在第二阶段作战中,主要作战以歼灭黄维兵团为主。
黄维兵团是蒋介石嫡系中的精锐部队,辖十军、十四军、十八军、八十五军和第四快速纵队,共约12万人。该兵团,装备完好,有较强的战斗力。其中十八军,是陈诚一手扶植起来的,全为美械装备,各级军官是清一色的军校毕业生,受法西斯教育甚深,号称蒋军“五大主力”之一。该军恃装备好,运输车辆多,机械化程度高,骄横跋扈,不可一世。
当时战场上的态势是,从徐州到蚌埠,由海州至商丘,蒋军南北对进、东西呼应的4个兵团,都被我重兵阻滞,唯独这个黄维兵团,在战场得以左右闯荡,似乎无人敢樱其锋,沿正(阳)新(蔡)公路浩浩荡荡北进。其实,黄维兵团已经陷入总前委设计的陷阱之中。总前委首长对黄维兵团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对敌人主官的性格颇为熟悉,知道他们色厉内荏,志大而智少,威加而寡恩。在黄维兵团自觉天马横空,不可一世的时候,我军的大网正向他们盖来。我中野四、九、十一纵队在东平集、邵围子一线由东、北向西、南压缩;六纵和陕南二十旅由南向北压缩;一、二、三纵由西向东压缩,8个纵队构成巨大的包围圈,加上华野的第七、三和十三纵队协同作战,黄维兵团的十二万人马被困在以双堆集为中心,东西20里,南北15里的包围圈里。
黄维兵团本是增援部队,反而被围,大为恐慌,向蒋介石呼救求援。
11月28日,蒋介石令杜聿明兵团和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实施南北对攻,以求解黄维兵团之围。
敌军为解救黄维兵团,战斗力较强的李延年兵团3个军于12月2日开始试探性进攻。3日起,开始全线进攻。
我军坚决抗击敌军前进,虽然敌众我寡,但由于我军拼死阻击,一周之内,敌军进展缓慢,伤亡惨重。
黄维兵团究竟是蒋军中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部队,被我军四面包围后,很快调整了部署,稳住了阵脚。包围圈里的敌人,一面利用其空中优势和强大的炮火对我军实施袭扰,一面不断强化防御工事,构筑大量的土木工事和永备工事,在短短的时间内形成了比较强固的防御体系。
11月26日起,我军进一步压缩对黄维兵团的包围圈,把敌人压缩到了在以宿县西南的双堆集为中心的横宽不足15华里的狭小地区以内。
27日,敌人集中4个主力师,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掩护下,倾全力企图从双堆集东南方向突围。敌人可以抽出的机动兵力全都用上了。我军坚决痛击,粉碎了他们的突围计划。
敌人突围不成,再次调整部署、进一步加强工事,准备死守待援。
12月6日下午4时30分,我军东、南、西3个集团,同时向被围之敌发起总攻。我军依靠紧密的侦察,利用纵横交错的交通壕、散兵坑,充分发挥步炮协同的威力,对敌人展开进攻。虽然敌人依赖大量的地堡群、坚固工事和各种兵器组成的严密火网阻挡我军向前发展,并不断在坦克、火炮支援下反扑,仍挡不住我军猛烈的进攻。敌人的阵地一块接一块地被瓦解。敌人控制的地盘正在缩小。
一周以后,黄维兵团已被压缩在甚小的包围圈里。12月12日,刘伯承、陈毅两司令员发出了《促黄维立刻投降书》。设在邯郸的人民广播电台,进行反复广播,极大地瓦解了敌人军心。
黄维拒绝投降。
12月15日17时整,我备集团部队发起最后攻击。信号弹划破天空,炮声震撼大地。我南集团中野六纵队锐不可挡,连克敌阵,迅速突破敌人双堆集核心工事。我东西集团穿过敌人的火网,越过敌人的堑壕、地堡群组成的阵地和用汽车筑成的防线,向南集团会合。3股铁流很快会合在一起。敌人的指挥中枢被摧毁。无数蓬头垢面、衣衫褴楼的敌人从冒浓烟的地堡里爬出来,向我军举手投降。有一股敌人企图向西面突围,被堵住全歼。我军战至15日夜11时左右,围歼战基本结束。敌兵团司令黄维、副司令兼八十五军军长吴绍周被活捉。敌兵团副司令胡琏只身逃脱。至此,国民党军队主力兵团之一的黄维兵团12万人,除少数漏网外,全被我军歼灭。淮海战役第二阶段胜利结束。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自11月23日至12月15日结束。在这一阶段中,中野和华野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完成了全歼黄维兵团的任务,并将杜聿明集团的3个兵团包围在永城东北青龙集、陈官庄地区,歼灭了突围的孙元良兵团。
12月18日,党中央向参加战役的全体指战员发出贺电,指出:“你们继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伟大胜利之后,又取得了第二阶段的伟大胜利。自11月23日至12月17日止,你们解放了战略要地徐州,全部歼灭了国民党最精锐兵团之一的黄维第十二兵团4个军10个师及1个快速纵队,生俘该兵团司令黄维、吴绍周,争取了黄维兵团一一零师廖运周部起义,包围了由徐州向永城方向逃窜的杜聿明部邱清泉、李弥、孙元良诸兵团,并歼灭该敌三分之一以上,给予从蚌埠向北增援的李延年、刘汝明请兵团以严重打击,迫使其向淮河以南回窜,从而使杜聿明完全孤立于永城东北地区,粮尽援绝,坐以待毙;同时,又解放了淮阴、淮安,攻克灵壁,使淮河以北全境除杜聿明部所据永城东北地区之小块据点以外,均获解放,对于今后的作战极为有利。凡此伟大成绩,皆我英勇将士努力奋战,前后方党政军民一致协作的结果,特向你们致以热烈的庆贺与慰问之忱。尚望团结全体军民,继续努力,为全部歼灭当面敌军而战。”
黄维兵团的被歼灭,在南京国民党统治集团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失败主义情绪笼罩整个国民党统治集团。李宗仁后来说:“民国37年(1943年)12月中旬,徐蚌会战己近尾声,中共全盘胜利势成定局,京、沪震动,人心惶惶,阴沉气氛弥漫全国。至此,蒋先生固然感到大势已去,国内许多民意机关,甚或统兵作战的高级将领,也都认为内战前途无望,希望政府在犹有可能之时,与中共恢复和平谈判。”
黄维兵团被歼不久,12月25日,国民党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利用对蒋介石当时的不利形势,向蒋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目的是逼蒋下台,提高桂系地位。在白崇禧的指导下,国民党湖北省参议会通过致蒋介石电,警告蒋介石“如战祸继续蔓延,不立谋改弦更张之道,则国将不国,民将不民”,要蒋介石“循政治解决之常轨,寻取途径,恢复和谈”。蒋介石在军事上遭到致命打击,又受到美国和桂系势力的内外催逼的情况下,遂不得不于1949年元旦发表求和的声明。这是后话。
黄维兵团被歼前后,中国的军事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东北,我军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全歼了国民党卫立煜集团。在中原和华东地区,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已经结束。徐州“剿总”的5个兵团,已被我军歼灭了3个,剩下的两个也已被我军紧紧包围,歼灭了一半,其余一半即将被歼。在华北,傅作义的60万兵力,有的已被我军包围,有的正处在被包围之中。在西北,胡宗南的部队被牢牢粘在了西安地区。在华中,白崇禧的手中还有一些部队,但有的被我军牵制,有的蒋介石是使唤不得的。
情况危急,蒋介石只好改变其军事部署。12月16日,即黄维兵团被歼的第二天,蒋介石令李延年兵团后撤,不敢再逞强去救援被共军包围的杜幸明兵团。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则由蚌埠移至滁县。杜聿明兵团的命运危在旦夕。
杜聿明是在淮海战役开始前,被蒋介石硬逼到徐州,辅弼刘峙与共军作战的。
杜聿明这年40岁,但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些,这大概与他多年受着胃溃疡、肺结核等疾病的折磨有关。他身材消瘦而仪表威严,体质赢弱而气字轩昂。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但于的是行伍事务,所以,他是一个被传统礼教和战争洪流雕塑出来的具有多重性的人。
国民党的气数不长,精明的杜聿明看出了端倪。但因为他是一个军人,并且忠实于蒋家王朝,蒋介石交重任于他,也只好知其不好而尽力为之了。
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使得国民党的“群星”实在是暗淡无光。
黄伯韬自杀,黄维被活捉,杜聿明的命运也凶多吉少。他的30万人马早已被共军围得水泄不通。
水泄不通,主要指地面,因为当时共产党的军队还没有能力控制天空。
在黄维兵团即将覆灭之际,杜聿明坐飞机飞回南京,参加由蒋介石主持召开的军事会议。会议期间,和蒋介石在小会议室进行密谈,力陈徐州不保,三十六计走为上。蒋介石终为杜聿明的陈述所动,同意放弃徐州,向南逃跑。
杜聿明要逃,粟裕早有预料,而且两人考虑的路线极其一致。
开完会议,杜聿明于当日又飞回徐州,向徐州“剿总”刘峙报告了蒋介石的指示。随后,即用飞机将总部人员运到了蚌埠。徐州机场拥挤不堪,连刘峙本人也是到第二天才飞到了蚌埠。
徐州“剿总”存有大批军用地图和档案材料,补给司令部还有大批武器弹药、库存被服用具和粮食。杜聿明下达命令;地图档案由参谋人员负责于12月1日午前烧毁,武器弹药由火车站运至黄口车站,另候处理;其它物资发给各部队尽量携带。随后,杜聿明率指挥部小部分人员急急忙忙撤离徐州。
一路上部队、车辆、人马乱糟糟地拥塞了道路,绕道凤凰山便道,好不容易才在黄昏时到达王白楼。
发现杜聿明要逃,粟裕立刻下达命令追赶。他命华野主力一部沿陇海路向徐州急进,除留一个师控制徐州市外,大部分兵力仍向萧县跟踪追击;一部由阳城地区直插老祖楼,堵截逃敌;一部从徐州以南地区围向西北,尾敌侧击而追;另一部沿宿县、永城公路急进。此外,又布置了第二线截击和第三线迂回部队。各路大军全部轻装,兼程急进,一个劲直追,追上就打,两三天内歼灭逃敌2万余人。
杜聿明的汽车开开停停,越往前走,道路越堵塞。他不得不丢弃汽车,跛着一条被日本鬼子炸伤的腿,在卫士的搀扶下,步履艰难地向永城方向急逃。第三天到达孟集。而就在此时,忽然接到一封空投的蒋介石的亲笔手谕,命他迅速令各兵团停止向永城前进,转向濉溪口方向,协同由蚌埠北进之李延年兵团,南北夹攻共军。
蒋介石让杜聿明停止逃跑的目的,是为了解救当时处于绝望之中的黄维兵团。
杜聿明见蒋介石决心有变,十分气恼,明眼人都知道,黄维兵团救也是亡,不救也是亡。现在杜聿明手中的30万大军,逃跑才是求生的唯一出路,如救黄维兵团,则会一起走向灭亡。
但杜聿明哪敢自作主张。如果按原计划继续撤退,将会被蒋“军法制裁”。
杜聿明接到蒋的手谕后,心烦意乱,但又一时下不了决心。于是,只好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待命。通知各司令官到司令部商量决策。
到了此时,各路诸侯各说各的理,会议一开,司令们吵得一塌糊涂。
这样,由于讨论对蒋介石手谕的态度,一下子就在此耽搁了10几个小时。到翌日拂晓,杜聿明就是敢违抗蒋介石军令再继续逃跑,也没有机会了,因为紧追快赶的华野各路大军已杀将上来,将其全部合围于陈官庄地区。
逃跑的可能没有了,只有向蒋介石求救。杜聿明频频向蒋介石呼救,要求“请空军积极助战并空投粮弹”。
蒋介石回电说:“无粮弹可抽,着迅速督率各兵团向滩溪口攻击前进。”
杜聿明的各路部队走投无路,军心动摇。邱清泉大骂:“国防部混蛋,老头子也湖涂,没有粮弹,几十万大军怎么打仗?”
杜部被围,华野代司令粟裕甚为满意,下令部队向杜部发起攻击。粟采取的是攻击东北,守备西南,先打弱敌,再歼强敌,逐步前进的方针。
杜聿明此时只好听天由命,硬着头皮顶着了。他采取的是三面掩护,一面突击,逐次前进的战法。
战至6日,敌阵地到处被突破,邱清泉打得最卖力,但也毫无办法突破铁桶般的包围。见此状况,杜的各路大将似乎都泄了气,邱清泉、孙元良哀求杜聿明快拿出别的解救高招。杜聿明哭丧着脸说:“三天以前还有,今天我也是江郎才尽了。”
他们左思右想,决定分散火力,多头突围。邱清泉兵团开始向南猛攻,孙元良兵团开始从西北方向冲杀,李弥兵团向西突击。但不管敌人怎样拼命攻打,华野的包围圈不但不见破,反而越收越小。孙元良在受到解放军攻击时,从吉普上滚到地下,从人缝中溜走,只身逃了个活命。孙元良兵团被歼。
7日,粟裕今东、西、北三面部队加强攻击,重点放在邱、李两兵团的结合部。我部队连续发动猛烈进攻,占领了敌掩护阵地的大部分外围据点。
李弥惊恐万状,枪毙了一个带头后退的团长,仍无济于事,敌兵照样溃退不止。
8、9两日,敌人分头突围失败,转而又实施集中兵力,重点突破。蒋介石派来轰炸机在空中进行支援,并在我军阵地投下毒气催泪弹,但突围仍不见希望。
10日,粟裕再次令部队发起全线攻击。杜聿明再三向蒋呼救。蒋复电云:“现无兵增援,望弟不要再幻想援兵。应迅速督率各兵团攻击前进。”杜聿明此时只好长叹一声:“末日到了。”
而就在杜聿明部行将被全歼之际,毛泽东在西柏坡忽叫暂停。
12月11日,毛泽东电令总前委:“于歼灭黄维之后,留下杜聿明指挥之邱清泉、李弥、孙元良诸兵团之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新部署。”
耐人寻味的电报。一个月前,毛泽东、中央军委还下不了吃掉徐州刘峙集团这锅“夹生饭”的决心。现在,这锅“夹生饭”已经煮熟,并吃下了一半,毛泽东忽然又叫暂停。毛泽东是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吗?感到一下吃完还不够味,要慢慢嚼出个味道来?还是有什么更大一步的棋要走?总前委的领导们没有一下子体会出这一步棋的好处来。
是的,毛泽东就是毛泽东,果然有一步更大的棋要走。
因为此时,平津战役已经开始,蒋介石对那里的部队是战是撤正举棋不定。而此时,我对平津的敌人尚未完成包围。如果此时蒋介石撤走平津的几十万大军到江南,就可能会对解放战争的进程产生不良影响。最好是把敌人的主力部队统统消灭在长江以北。为了在我军完成对敌人的包围之前,稳住蒋介石,不急于下达部队南撤的命令,故才有12月11日毛泽东给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电报。
12月14日,毛泽东又指示粟裕:对围攻杜幸明集团的部队,就地休息若干天,只作防御,不作攻击。
这样一来,可就苦了杜聿明手下的官兵们。如果早一点当解放军的俘虏,起码还有碗饭吃。而现在数十万大军被围在北风呼呼的冰天雪地里,蒋介石又不送粮草,岂能不苦?
杜聿明部饥寒交迫。先是抢劫当地群众的粮食、牛马、鸡犬以果腹。但这么一小块地方,老百姓的东西马上被抢光了。怎么办?继而只有吃野草、树皮、麦苗,再后就是杀骡马,连骡马的皮都抢吃光了。
此时,正是解放军开展政治攻势的好时机。在解放军这边,不只是有广播稿和快板书,而且还有热气腾腾的大米饭和白面馒头。“蒋军官兵弟兄们,放下武器吧!人民给饭吃。”这时候,馒头比炮弹的威力还大,敌人挡不住冒着热气的馒头的诱惑。整排、整连、整营地陆续向解放军投诚。但是,杜、邱、李等高级将领仍不投降。
不投降就消灭它!1949年1月6日,总前委令各纵队对包围之敌发起猛烈的攻击。炮火连天,杀声震地。各纵队从不同方向勇猛插向敌阵。
9日,我军插入敌中心阵地,敌土崩瓦解。10日,战斗胜利结束。邱清泉被击毙,李弥率少数残部逃跑,杜聿明下落不明。
杜聿明没有为蒋介石成仁,也没有逃掉,他就在解放军的俘虏群里。
在打扫战场的时候,粟裕正为杜聿明不见下落纳闷呢,忽然接到陶勇打来的电话:“司令员,我们这里发现一个自称为军需官高文明的战俘,很可能是杜聿明。”
粟裕一笑,说:“好,你派人严加监视,明天上午送到你的指挥部,千万不能给跑了!”
次日晨,陈毅、粟裕兴致勃勃地驱车赶到陈官庄东北地区陶勇的指挥所。
不久,那位“高军需官”被送到。陈、粟、陶无不以礼相待,这位“军需官”终于承认:“我是杜聿明。”
淮海战役以它的伟大胜利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