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三年休养建安十九年

自从建安十四年刘备定西川之后,到如今建安十五年末,南方的局势趋于稳定。

诸葛亮、庞统、徐庶、法正、张松、贾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地方治理,按照之前做出的改革措施方案实施。

刘备大封群臣,府库几乎为之一空。

诸葛亮开始建设经济措施,并没有用左将军西曹掾刘巴“百值钱”的建议,而是听从了沉晨的建议——借钱。

当然不是真找人借。

而是征税。

这不是开始丈量土地了吗?

荆州益州巨富无数,新的政策下来,官府用政治地位和低价购回将近一半的土地。

比如原来某位县里豪强,本宗族人口数百,算上田奴、徒附、织婢、僮客,数千人,拥有土地是十万亩,家财万贯,钱财无数。

官府会召这位豪强过来,然后给他一个选择。

一是征辟入仕为官,解放田产奴隶,清查他的田地和人口,其中至少有一半左右的奴仆和田产要被官府收走,但会用较低的价格买卖,还会给予一定政治地位,并且免除一部分税收。

二是继续保留耕地和人口,官府要全方面进行清查。然后按照田税和丁税进行全面征税,补缴三年税收,敢反抗或者采取消极态度,抄家灭族。

要知道这些豪族一个个可都富得流油。

根据《后汉书·仲长统传》记载:“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

足以见得地主和贫民阶级的差距。

像糜竺自己在徐州的时候,不是什么世家豪门,祖上也没出过大官,完全靠着经商都能做到奴仆上万,更别说那些祖上出过大官的贵族。

因此诸葛亮他们进行内政改制,显然是在对地主豪强动刀子,犹如养肥了猪,过年开始宰杀。

在这样的方式下,益州和荆州财政瞬间又充盈起来。

两地的人口得到大量解放,间接促进了手工业和经济的繁荣,商贸也变得愈发活络。

虽说因为这样的政策导致荆益两地的世家豪强反对声一片,但异地为官的政策使得哪怕世家豪强出身的官员都鞭长莫及,只能选择上书刘备劝谏。

奏章如雪片般飞往江州,刘备干脆全交给诸葛亮处理,自己去江陵结婚去了。

等到建安十六年年初,出现了一些内乱,都被平定。

在诸葛亮和法正的强力手腕下,这些地主豪强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到二月,沉晨结婚了,对象是刘备的女儿刘甯。

刘甯比沉晨小七岁,建安十六年也就是公元211年,沉晨二十四岁,刘甯十七岁。

当年刘备把女儿托付给沉晨的时候,才刚刚及笄。

去年一年来刘甯居住在襄阳,多与沉晨交际,也曾经一起出城打猎,一起坐而谈论经文。

直到去年九月,刘备从荆州回到江州,才与家人去了巴蜀。

虽然刘甯并非什么大才,但知书达理,品德皆佳,不是什么刁蛮任性之人,因而最终由沉母派人往江州左将军府邸提亲。

刘备自然高兴不已,欣然应允。

二月完婚之后,沉晨就将南阳的军事交给了甘宁文聘和张绣,自己每日在家陪伴夫人。

而就在刘备集团安心发展的时候,曹操集团同样也在休养生息。

前年曹操平定了乌桓,去年又亲征高干,现在整个北方,除了辽东的公孙康以外,都在曹操手里,版图达到了赤壁之战前的样子。

历史上建安十六年,在赤壁之战大败后,曹操休养生息了三年时间,稳定内部局势,这才开始对关中用兵。

然而此时他进度远远落后,虽然没有出现赤壁惨败,可失去了南阳盆地,就没有了扼制南方势力的桥头堡,以至于不得不屯兵颍川汝南,防备刘备。

现在好不容易稳定下来,对南方用兵的几次惨败让曹操虽也有三十余万兵马,却无法大规模南下入侵,只能选择安稳后方。

在此期间,曹操下达了《求贤令》,唯才是举,网罗北方英豪,使得不少人才归附,扩充丞相幕府。

刘备也不甘示弱,下达了《试举令》,只要通过考核,就能担任官员,同时大力扶持寒门以及平民子弟,特别是沉晨的很多学生,在荆州益州各地为官,充当改革的急先锋。

一时间南北一片欣欣向荣,大家都在进行内部整顿。

与曹操刘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东。

虽然孙氏依旧能固守长江东南,但被水淹火烧之后,元气大伤。

历史上这个时候都拥兵十七八万了,还曾经因荆州问题率领十万大军在益阳、公安等地与刘备关羽八万大军对峙。

然而此时倾江东之力,两年间也仅仅恢复了不过七八万人马,若非通过不断攻打山越、交州来填补亏空,慢慢征兵和练兵,恐怕现在的兵马更少,远逊色于刘备和曹操。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好消息。

孙权的船只技术得到了革新,火烧洪口之后,孙权得到了一部分沉晨的船只,通过技术复原,拥有了桨轮船和八槽水密隔舱。

这两项技术前者可以增加船只航行速度,后者可以在船舱受损的情况下,不会沉船。

而且沉晨在江夏、长沙等地围湖造田,打造江汉平原,通过占城稻和汉朝本土稻形成双季稻,加上插秧技术和沤肥技术,粮食大大增产,也让孙权派人偷偷学了去。

从建安十六年开始,扬州太湖流域也开始全面推广双季稻和插秧沤肥法,这对于江东的粮食问题,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是孙权不知道的是,他暗暗高兴,以为这会给他带来巨大帮助,却不知道,沉晨根本没有打算在南方隐瞒这些技术,能够推广开来,自然是更好。

原因很简单。

虽然这些技术能够给粮食带来革新,但江东和荆州益州的体量摆在这里。

历史上扬州人口达到了四百四十三万,现在加上交州,总人口突破到了五百万。

其中大部分是世家大族和不服管教的少数民族,孙权实质控制的人口也就一百多万。

并且孙权几次惨败,让他向世家妥协,无法获得世家的人口和田地,世家大族们种田得的收入,一毛钱都不会给你孙家,也不会纳税,不会帮孙权带来多少好处。

而荆州益州正在进行改革,解放的土地和人口越来越多,刘备实质控制的人口也会越来越多。

打个粗浅的比喻。

算孙权两百万人帮他种地纳税,在技术革新之下,收入够他养二十万大军。

那么刘备有六七百万,甚至八百万人帮他种地纳税,收入就够刘备养八十万大军,是孙权的四倍以上。

虽然实质情况肯定不是这样,但大概就这么个意思。

孙权与刘备的体量差距太大,导致孙权再怎么发育,总体实力也比不上刘备。

因为你在发育,人家也在发育。你发育得到10点经验,人家得到100点,差距在无形中反而越拉越大,这就是现实。

所以沉晨根本不在乎孙权推广他发明的技术,甚至希望他帮忙推广。

等到将来消灭了江东,这些技术就已经在江东生根发芽,就不需要官府再费时费力传播新技术了。

而与曹操刘备孙权相对应的是韩遂马超。

孙权再窘迫,好歹名义上拥有一块地盘,可以慢慢通过内政休养,渐渐壮大。

韩遂马超情况就差很多。

因为西凉贫瘠,有人口但不富裕。关中土地肥沃,却几乎没有多少人口。

二人也不可能把西凉人迁往关中。

这就导致他们几乎没多大发展空间,只能安于现状。

好在汉时甘肃的水土流失没那么严重。

后世着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曾经研究过,他认为汉朝甘肃山上都是郁郁葱葱,到处森林被覆。

而山上的林区还往往延伸到山下的平川原野。这些茂密的森林间杂着农田和草原,到处呈现一片绿色,覆盖着广大的黄土高原。

并且当地水资源丰富,汉安定郡的朝那湫,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不生草木。

在资源相对还算不错的情况下,韩遂马超治下的汉人耕作小麦、粟,胡人放牧牛羊,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生态,不至于令他们困顿。

只是发展空间就这么点大,他们的本部人马相对较少,比如韩遂只有四五万大军,马超则只有两三万,需要加上其他关中联军的诸侯,才堪堪有十万人马,不算强盛。

哪怕他们能够发动胡羌,一下子拥众二三十万,可都是胡羌部队,不是他们的本部。一旦本部人马受损,那些出兵帮助他们的胡羌王恐怕第一个倒戈。

因而在未来发展空间上,刘备和曹操差不多,孙权次之,韩遂马超势力垫底,可能要不了几年,连孙权的兵马都要比他们多不少了。

现在四大势力,基本都处于停战期间。

建安十六年之后,天下出现了短暂的平静,没有人主动挑起战事,也没有人选择征服四方,大家都在安心发展。

长江上每日来往的货船无数,荆州盛产稻米运往益州,益州盛产的蜀锦茶叶井盐送至荆州,有时候还会卖到江东去,粮食虽然产的多,但最多保存一两年。

南方的湿气太重,太容易发潮发霉了,即便是在后世高科技时代,一般也就三到六年。因此即便南方不缺粮食,也必须让两地的粮食运转起来,哪怕是拿去喂猪,也总比放在仓库发霉的好。

在这种情况下养殖业渐渐兴起,短短两三年间,荆州益州百姓丰衣足食,吃不起饭的人越来越少,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粮价盐价低廉,颇有些文景之治时候的味道。

沉晨甚至还考虑过取消丁税,摊丁入亩,以此来大量增加人口。

世人都知道,我国历朝历代人口浮动往往在六千万左右,但到了宋朝之后人口飙升,宋明巅峰人口都超过了一亿,到了清朝则达到了四亿。

有专家学者认为,宋明人口突破一亿是因为南方双季稻,加上宋朝发明了沤肥技术,粮食大增产,人口突破一亿。

而清朝人口爆发性增长是因为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引进,生产力的大大提升。

但不能忽视的是,雍正摊丁入亩也为人口增长提供保障。

雍正之前,历朝历代都收两税,人口税和田地税。人口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限制了人口增长。

百姓本来就穷,多生一个就得多交一份税,使得大家都不愿意多生。

即便是生育了,也要想办法隐藏起来,当隐户。

这就造成了隐户大大增加。

而摊丁入亩不用缴纳丁税之后,只要有口吃的,能够把孩子养大就可以生,一家人往往就能生七八个,甚至十多个。

再加上不用交人口税了,隐户没意义了,造成了清朝中后期人口巨幅增加。

所以摊丁入亩的好处一是可以鼓励生育。

好处二是让隐户没有意义,百姓就不会隐瞒出生人口的事实,登记造册的户籍人口也将大大增加。

但沉晨思考再三,还是没有这么做。

因为雍正敢那么做靠的是清朝前期无论从科技、军事、经济、生产力都达到了封建时期巅峰,强行摊丁入亩,推行政策。

而现在这个时代还是太落后,即便是从世家大族嘴里薅羊毛,如今也不过是堪堪薅了不到一半出来。

为了防止世家大族大规模叛乱,刘备只能选择大棒加胡萝卜,一边薅他们的羊毛,一边还得想办法安抚,不敢真的把所有世家大族所有的隐户隐产全部收走。

包括少数民族在内,治下总人口一千多万,实质控制其中的一半就差不多是极限了,再搞摊丁入亩,世家大族非得炸了锅。

所以欲速则不达,最终沉晨放弃了这个想法。

等到建安十七年的时候,刘备集团的兵力也突破到了三十万。

汉中在增兵。

刘备派人前往西凉购置马匹,于汉中训练骑兵。

骑兵人数倒是不多,也就一万。

但这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对于将来与曹操争雄能起到很大作用。

然后是荆州也扩充了两万部队,主要是江夏水军。

江夏水军巅峰时期有六七万人,但几次战斗被打残了,现在慢慢扩充,恢复到了五万人。

预计到建安二十年的时候,刘备集团总兵力将达到三十五万左右。

这样一来,即便是考虑到后方防守问题,至少要留二十万人在益州荆州各地驻守,刘备也能调集起十五万大军北伐,堪比赤壁之战时曹操的实力。

而在此期间,刘备集团也在积极发展军事科技,如灌钢法遍布川蜀,钢铁产能大大增加,给刘备集团带来武器装备的变革。

等到建安十八年的时候,刘备军的主力一线部队达到了十八万人,二线郡兵部队有十二万。

其中主力部队有将近一半用上了钢制环首刀,剩下的依旧在慢慢迭代。

要知道汉代环首刀多为熟铁制造,但相比于还处于生铁或者骨头、木制、青铜时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熟铁环首刀已经是全方面技术碾压。

如此汉武帝才打得匈奴找不着北。

现在武器又从生铁时代转变成钢刀时代,汉代的装备技术再次得到了发展,将来技术进步的变革,也将进一步弥补南北人口差距带来的实力差距。

而就在这样的时光当中,从建安十五年年末开始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到建安十八年年末,三年休养生息,南北都得到了变化。

到建安十九年,新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