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佛陀和孔子的故事。
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欧的基督徒们开始走近东方,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印度人和中国人。宗教并不是唯一的,关于这一点,基督徒们早就知道了,因为他们已经见识过穆斯林,以及北非那些崇拜原始神灵的异教部落。但是,这些信仰基督教的殖民者在踏进印度和中国时,还是吃了一惊,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如此多的异教子民,竟然从未听说过基督的事迹,也根本不想听别人宣扬基督教教义。那里的人民认为自己的宗教早已延续了数千年,远胜于西方宗教。此书的题目是《人类的故事》,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欧洲和西半球的历史范围内,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佛陀与孔子。他们生活在数千年以前,可是直到如今,他们的教诲,以及他们树立的榜样,依然对许多人的言行和思想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印度,佛陀是最最尊贵的“牧羊人”。他的生平充满着传奇色彩。佛陀降生于公元前6世纪,在一个能见到喜马拉雅山的地方。四百年前,就是在那里,雅利安民族(印欧种族的东支的自我称呼)的伟大领袖查拉图斯特拉(琐罗亚斯德)教导他的子民,要将生命视为恶神阿里曼与善神奥姆兹德之间的永不停息的争斗。佛陀出身高贵,父亲是释迦部落的首领净饭王,母亲摩诃摩耶是邻近王国的公主。公主早在少女时代就出嫁了,可是岁月流逝,月亮在远山背后升起又落下,经过了无数春秋,她的丈夫仍然没有子嗣能够接任他的王位。终于,在五十岁那年,她怀孕了。她快乐地返回故里,希望能在娘家的照顾下产下娇儿。
距离故土的旅程非常遥远,公主经过长途跋涉,才终于回到了考里延人的部落。某天晚上,正在蓝毗尼花园享受阴凉的摩诃摩耶,突然生下了王子。孩子被取名为悉达多,但人们通常还是称他为佛陀,即“悟者”。
日子一天天过去,悉达多渐渐地长大成人。在年满十九岁之时,英俊的王子娶了自己的表妹雅苏陀罗为妻。此后的十年间,悉达多一直生活在王宫里,从未接触过任何苦难,只是静静地等待着继承父亲王位的那一天。
但是在悉达多三十岁那年,他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特别的事情。有一次他走出宫门的高墙,看见了一位老人。老人已经快要接近生命的终点,体力衰微,羸弱至极。大吃一惊的悉达多把这位老人指给车匿看,车匿则平静地回答说,这个世界上到处是苦命之人,并不在乎再多一个。这使得年轻的王子非常悲伤,但他并没有说什么,回宫后继续过着往日的平静生活,并竭力想让自己忘却烦恼。不久,他再次离开王宫,这次遇到的是一个疾病缠身的穷人。悉达多问车匿,这个人怎么会痛苦至此?车匿回答说,世界上的病人无处不在,可是谁也没有办法。年轻的王子听后更加悲伤,但他还是回到了家人的身边。
几星期之后的一个傍晚,悉达多想要去河边洗澡,于是驾车出宫。仿佛命运的安排,浮在路边水沟里的一具死尸惊吓了他的马。王子自幼深居王宫,从来没有亲眼看到过这般恐怖的情景,不禁吓呆了。但车匿告诉他说,不要太在意,世界上随处可见死人,这是生命的规律,一切终有完结,没有永恒。坟墓等待着我们每一个人,谁都无法逃脱。
当晚,悉达多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受到悦耳之音的欢迎。原来在他出门之时,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就意味着王位又有了继承人,大家为此而热烈庆祝。可是悉达多却无法分享他们的快乐。一个新的生命刚刚诞生,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存的恐怖。死亡与苦难的情景紧紧缠绕着他,仿佛梦魇一般。
那晚,月光皎洁如水。悉达多无法入眠,开始认真地思考这所有的一切。如果解不开这缠绕着他的生存之谜,他就再也不会快乐起来。最终他下定决心,离开心爱的亲人们,独自去揭开谜底。他悄悄来到妻子的卧房,看了妻儿最后一眼,然后叫醒忠诚的车匿,离家出走。
两人一起走进黑夜,一个去追寻灵魂的安宁,一个去效忠于敬爱的主人。
世界三大宗教
悉达多四处流浪。而当时,印度正好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很久以前,争强好战的雅利安人(欧洲人的表亲)轻易地征服了印度的先人们,也就是印度土著居民。从此,这些性情温顺、体型矮小的黄种人就生活在雅利安人的统治之下。雅利安人为了维护、巩固自己的权力,将印度人口划分为不同等级,并进而演化成一套僵化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属于最高等级的“种姓”,即武士和贵族阶层,往下就是祭司阶层,再往下是农民和商人。而土著居民则被划为“吠舍”,沦为了卑贱的奴隶,备受鄙视,命运悲惨而且永无出头之日。
种姓制度甚至波及人们的宗教信仰。古老的印欧人历经几千年的流荡,遭遇过许多神奇的事情。人们将这些经历加以整理,汇编成书,这就是《吠陀经》。书是用梵文写成的。作为一种语言,梵语与欧洲大陆的希腊语、拉丁语、俄语、德语及其他几十种语言非常接近。《吠陀经》被誉为圣书,只有三个高等种姓才允许阅读,最低的“吠舍”是不能了解此书内容的。贵族或是僧侣还被明令禁止将此书的内容透露给“吠舍”,一旦越界,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因此,大多数印度人的生活极其悲惨。由于尘世所能给予的快乐实在太少了,他们必须要寻找别的途径来摆脱苦难。有很多人通过冥想来世的美好生活,来求取一丝安慰。
梵天是印度神话里所有生灵的创造者,也是生与死的最高主宰,是完美的最高理想。很多印度人通过效仿梵天来断绝对财富和权势的欲望,并将之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他们相信圣洁的思想比圣洁的行为更加重要,为了能更好地思索梵天的智慧,他们走进荒漠,以树叶为食,通过对肉体的磨砺来丰富灵魂。
这些远离喧嚣、一心追求真理的流浪者们引起了悉达多的注意,最后,他决定效仿他们。他剃去头发,取下佩戴的珠宝,写了一封诀别信,交给了忠诚的车匿带回家。然后,年轻的王子孤身走进了沙漠。
他的圣洁之举很快就四处流传,五个年轻人慕名前来拜访,希望能追随他。悉达多答应了,并收他们为徒。于是,五个年轻人随着悉达多走进了深山。在灵鹫山的荒凉山峰间,一晃过去了整整六个寒暑,悉达多一直在向门徒传授自己所知的一切。但是,经过这段精心的修行后,悉达多意识到自己还远未到达完美的境界,俗世对他依然充满着诱惑。于是,悉达多离开学生,独自一人坐在一棵菩提树下,斋戒了七七四十九个昼夜。苦修终于取得了灵验,梵天向他现身显灵了。从那一刻起,悉达多就被尊称为“佛陀”,即救赎人们脱离苦海的“大彻大悟之人”。
在恒河附近的山谷里,佛陀度过了他俗世生命的最后四十五年。在那里,他把他关于服从、温顺的朴素教义讲给所有人听。公元前488年,佛陀圆寂,完满地结束了他的俗世生命。这时,他已经得到了数百万人的热爱。佛陀的教义面向众生,就连最低等级的“吠舍”也能成为他的信徒。
这些承认众生平等,让人把生活的希望寄予来生的教义,当然使得贵族、僧侣和商人们大为不满,于是他们绞尽脑汁想要消灭这一信仰。只要有机会,他们就鼓动印度人回归古老的婆罗门教,坚持斋戒并磨砺自己的肉身。但是,佛教始终没有被消灭。后来,他的信徒们越过了喜马拉雅山,将佛的智慧带进了中国。他们还渡过黄海,给日本人民带去了佛的教诲。这些信徒忠实地恪守佛陀的意志,严禁使用暴力。今天,信仰佛教的人比自古的任何时候都要多,甚至远远多于基督徒和穆斯林的总和。
佛进入山区
接下来,让我们去看看中国的智者孔子,有关他的故事则要相对简单一点。孔子生于公元前550年,一生宁静、恬淡、宠辱不惊。当时的中国社会相当混乱,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强盗四处流窜,肆意烧杀劫掠。中国的北部和中部地区原本富饶多产,如今却饥民遍布。
孔子主张仁爱,一心想拯救苦难的人民于水火。他天性平和,不信武力,不赞成以苛刻的刑法来治国。他深信真正的安邦之道在于改变世道人心。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尽其一生始终致力于改善中原数百万同胞的性格。中国人对西方意义上的宗教向来不太热情。他们虽然也相信鬼怪神灵,但他们没有先知,也没有所谓的“神启”。在人类所有伟大的精神领袖中,孔子大概是唯一一个没有见过神的显灵、没有声称自己是神的使者或是曾经受过神的启示的人。
孔子善解人意,通达仁爱,喜欢独自漫游,喜欢用自己钟爱的笛子吹奏忧伤的曲调。他毫无名利之心,从来没有要求任何人追随、崇拜他。这让我们联想起一些古希腊的智者,尤其是斯多葛学派。他们同样坚持正直的生活与正当的思考,从不企求回报,坚守灵魂的平静和安宁。
孔子为人宽厚。他曾经特地拜访了老子——中国另一位伟大的思想者。老子开创了“道家”哲学体系,其教义有点类似于早期基督教的“金律”
“金律”即“爱人如己”。这一律令出于基督教《圣经》的“诫命”,即《圣经·新约·马太福音》载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其实“爱人如己”的道德律令和老子的思想并无多大相似处,倒是和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接近。作者对孔子、老子的思想恐怕有所误解。
。
伟大的道德领袖
无论对谁,孔子都怀有仁爱,绝不存有仇恨之心。他教人自律的美德。根据孔子的教诲,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是不会让自己受怨气侵扰的,无论命运怎样安排,都应该乐天知命,绝不怨天尤人。这些智者知道,应该学会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这样无论是什么事情都有它有益的一面。
最初,孔子没有什么弟子。可是渐渐地,他的弟子越来越多。孔子死于公元前478年,在他生命的暮年,一些王公贵族也公开承认自己是孔子的弟子。耶稣在伯利恒马槽降生之时,孔子的哲学早已融入大部分中国人的思想里,并一直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当然并非是原初的、纯粹的形式。岁月变迁,人类社会几经沧桑,宗教也大多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耶稣最初的教导是谦卑、恭顺、放弃俗世生活的名利追逐。可是各各他事件十五个世纪以后,基督教会的领袖却肆意挥霍,毫无节制,大兴土木,建立一座座辉煌奢华的教堂。相比于最初伯利恒马槽的凄清,教皇所作所为已经相去何止千万里。
老子最初教导人们的思想,有点类似于基督教的“金律”。可是不出三个世纪,他却被变成了一位严酷的神祇。他那充满智慧的思想被深埋在了庸俗的迷信之下,普通中国百姓的生活也变得充满了惊恐不安。
汉魏时中国人模仿西来印度佛教的宗教形式创建道教,把道家哲学思想改造成道教的教义,先秦道家思想家老子被奉为道教至高的神衹太上老君,《老子》一书被尊为《道德经》,原始道家提倡的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也被道教扭曲为追求长生不死的宗教态度。
孝,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可是不久,人们将极大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在死去的父母身上,甚至远远多于他们对于子孙的关注。他们故意无视未来的存在,极力地回顾过去,于是祖先崇拜开始成为一种类似于西方的宗教仪式。
指孔子对“礼”的倡导。
人们把自己的祖先埋葬在山坡的南面,那里阳光充足、土地肥沃,为此他们宁愿将稻谷种在阴暗、贫瘠的山坡北面。他们情愿忍饥挨饿,也不愿意侵扰祖先的阴灵。
尽管如此,孔子的智慧言行还是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东亚人。儒家思想凭借一些思想深刻而鞭辟入里的话语,给每个中国人的心灵融入了一丝生活的哲学。这种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对谁都一样发挥效力,不管他是生活在水汽弥漫的地下室里的洗衣工,还是高墙深宫之内统治着广袤大地的帝王将相。
16世纪,热情洋溢却也蛮横无理的基督徒们从西方走来,与东方的古老教义相遇。当他们面对宁静安详的佛陀塑像和慈祥亲和的孔子画像时,早期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根本不懂得该怎样去尊重这些面露微笑的神人。他们简单地认为,这些与西方苦难的先知相去甚远的神明,一定都是魔鬼的化身,是崇拜偶像的异端信仰,根本不值得基督徒的尊敬。可是,一旦这些“邪恶影响”对他们的香料与丝绸贸易产生了阻碍,欧洲人便开始诉诸武力,用坚船利炮来攻击他们对西方信仰禁闭的大门。这种行为当然要遭到谴责,它不仅对未来没有一丝有利之处,还给我们留下了敌意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