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徐孔义的面色,青娘不再说什么了,既然徐孔义能为了这个人留下,可见此人的安危在徐孔义心中是十分重要的,哪怕是为了小宝儿,她也得帮忙照顾好这个人。
亲娘端着米汤回屋时,就见白恩华还没有离开,她仍是坐在床沿上守着那一个人,听得青娘的脚步声后,白恩华回过头来,见到青娘端着的米汤,白恩华眼中有感激之色划过,她起身刚欲和青娘说些什么,就听李绍康的声音响起,在外面和她道,“你和我出来一下。”
白恩华心中明白,李绍康对于应民的来历早已闷了一肚子的话,这是实在按捺不住了,非把她喊出去问个清楚不可。
她的神色仍是淡淡的,唯有在看向应民时眼中会露出关切的神色,她与青娘点了点头,劳烦青娘帮自己看顾应民一会儿,自己则是走了出去。
青娘将那一碗米汤搁在了床头,自己则是在床沿处坐下,她又一次打量起了这个青年,这个俊秀的,清贵的,来历不明的青年。
她不晓得留下这个人到底是福是祸,此时丈夫不在身边,她又带着两个孩子,虽然有完颜显峰留下的暗卫保护着她和孩子们的安全,但在心底她也觉得不该招惹上此事,若只有她一人也就罢了,偏生上有老下有小,她不得不为母亲和孩子们考虑。
可看着这男子年轻的面容,又想起徐孔义与白恩华的恳求,青娘在心里幽幽叹了口气,只觉得两难,但既然选择留下了这个人,那么她选择尽全力去做好这件事,照顾好这个人。
下定了决心,青娘不再胡思乱想,她摸了摸盛着米汤的碗,发觉已经不是出锅时那样滚热了,遂是想着喂着这男子饮下。
她的手势轻柔,先是拿起一个枕头将那男子的头部垫高了些,而后则是舀起一勺米汤,吹了吹小心翼翼地送到了那男子的唇边,微微捏开他的嘴唇,将一勺子米汤给他灌了下去。
几口醇香的米汤下肚,那男子似乎恢复了些意识,他蹙了蹙眉,从睡梦中清醒,就见面前坐着一个女子,她的皮肤白皙,容颜清丽,一身的荆钗布裙更是显得她温婉秀气,应民看着眼前的陌生女子,有些茫然的问道,“你是谁?”
“不要怕,”青娘的声音十分温和,“我不会伤害你,白恩华……她是我的嫂子。”
听见白氏的名字,应民的眼中微微浮起一丝亮光,看着青娘时戒备之意微微褪去了些。
“再喝一些吧。”青娘又是舀起了一勺米汤送了过去。
她的声音温和,身上的气息也是温柔的,没有任何的攻击性,萧应民看着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宁静中透着善意,莫名让萧应民想到了母亲。
在他的记忆中,母亲也有着一双这样温柔而和善的眼睛。
可母亲只能存在在他的记忆中,再也见不到了。
萧应民闭了闭眸子,他没有说话,只无声地咽下了那一口米汤。
“应民,你醒了。”白恩华回到了屋子,一眼便看见萧应民已是睁开了眼眸,她心中一喜,快步向着萧应民走近了些,伸出手抚上了他的额头,担心他会起烧。
“姑姑……”萧应民声音沙哑。
“不要怕,应民,你现在很安全,”白恩华安慰着他,语毕她向着青娘看去,又是说道,“这是你青姨,她是姑姑的亲人,她会好生照顾你的。”
听着这一声“青姨”,青娘心里有些怔忪,这应民瞧着约莫二十出头,只比自己小了几岁,莫名多出一个这么大的外甥,青娘只觉得心里有几分不适应,但很快也就释然了。
白恩华在这里守了一夜,待得天明时,白恩华悄悄起身,与青娘一道离开了屋子。
“青娘,我就将应民托付给你了,”白恩华声音轻颤,向着青娘拜了拜,青娘扶起了她,青娘的眼眸清亮,对着白氏道,“嫂子,我可以答应你留下他,也可以答应你好好照顾他,但你必须要与我说实话,这个人究竟是谁?你和徐先生……为什么都要帮他隐瞒身份?”
白恩华微微闭上眸子,轻轻摇了摇头,“妹妹,不是我有意隐瞒,只是……即便说出他的身份,对你也并没有什么益处。”
“我总要知道究竟是什么人留在我的家里。”青娘并没有退缩。
白恩华沉默了片刻,方才道,“妹妹,我从未和你们说过,就连你哥哥我也没有提起过,我曾经是京城齐王府的厨娘,我这一手烧菜的厨艺,都是在王府里学来的。”
青娘心中一惊,她心思百转,猜测道,“那应民……也是王府里的人?”
白恩华微微苦笑,“他何止是王府中的人,他……曾是齐王与王妃唯一的儿子,是王府的世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