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原著是德文,译者不谙德文,是从英译本转译出来的,如与原著有出入之处,希读者不吝指正。
二、本书完全采用直译法,为了迁就英译原文,有些地方,文字上可能稍欠通顺。
三、在第二章《为什么我如此聪明》里,尼采过分强调气候、环境、营养等问题对一个天才的影响力,这种说法很可能使读者们误以为他是一个倾向于唯物主义的人,其实,尼采的原意只是针对那些教士而发的,因为教士们成天向人们灌输天国思想,而尼采则是要人们过地上生活,对一个有血有肉的具体生活而言,这些所谓气候、环境和营养问题,当然重于那些所谓“来世”“天国”“不朽”等问题。
四、在说到对命运的爱时,尼采强调他自己不希望改变什么,这种说法与他对一切价值重新估价的气概,似有矛盾之处。这里,我们可以试做一个解释。对命运的爱是他的形而上的感情,既然这个世界是永恒轮回的,我们就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唯有接受这个命运,并且要勇敢地接受这个命运。可是,对一切价值重新估价,则是他的文化感情。人类在文化世界所导致的错误价值判断,应该加以纠正。尼采认为,由于基督教文化所带来的价值观念,都是不健全的价值判断,所以,他要对一切传统价值重新估价。
五、尼采早年埋首希腊古典文献的研究,博览群书,可是,有一天当他发现自己的眼睛不能再阅读书籍的时候,竟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所得的最大恩赐,这个时候,他发现他过去的时光都浪费掉了,因为在书堆里打滚,确实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所以,尼采批判那些所谓学者,说他们离开书本,就不能思想了。关于这一点,读者们应该注意,尼采并不是教我们不要读书,他只是要我们善于读书,有些人把一生的时光都读光了,把潜伏的创造力读碎了,到头来只变成一个读书虫,没有任何创造力,像这样的人,还不如不读书。如果不是尼采的视力阻碍他继续读书,也不会有今天的尼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