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卧薪尝胆(3)

蔡国很早之前就是楚国的盟国,却没有因为长期的拥戴,得到楚国格外青睐。“柏举之战”爆发的导火线就是楚国令尹对蔡侯的宝物垂涎,无故将其扣押,由此激发了蔡国一定要报仇的决心意志。

蔡侯向晋国求助,无奈被士鞅和中行寅联手破坏,此事也就不了了之。无奈,蔡侯只得另寻他途。最后,吴国不负所托,把楚军打得屁滚尿流。

从此,吴国在蔡国眼中的形象一下高大起来。比起以往,至少多了个选择,不至于吊在楚国一条歪脖子树上。

蔡昭侯一心想得到吴国的保护,听到吴王同意,十分高兴。心想,自己是一国之君,拥有国家大小事务的决策权,也就没有跟众臣商议,当下就答应了吴王。

谁曾想,得知要迁往吴地,蔡国上下反对的声音是一浪高过一浪。蔡侯一看不妙,马上派人通知吴王,请他想办法逼迫蔡人同意迁国。

刚刚收获越王臣服的吴王夫差,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蔡侯死心塌地要做吴国的属国,不惜借吴国的武力镇压国内的反对声浪,吴王怎会袖手旁观?

接到密报,吴王以使者到蔡国聘问为由,大批伪装成平民的军士携带武器跟随队伍进入蔡国都城。

吴国军队已经埋伏在蔡国都城四处,蔡人才后知后觉,登时全城震恐。有了外援,蔡昭侯也露出狰狞面目,杀害反对迁吴的头领公子驷,震慑反对派。

在双重武力的压制下,蔡人无奈,只得拖家带口到祖宗坟墓哭祭辞行,依依不舍的离开热土故乡。

同年冬,蔡国迁到吴地州来(今安徽凤台,春秋时楚邑,公元前518年彻底被吴国占领。),进入吴国的保护圈。州来改称蔡,后世称下蔡。历史上的古方国,从此消失。

农业社会的传统是安土重迁。蔡侯的目的虽然达成,但是是把刀架在脖子上逼迫百姓离开热爱的故土,百姓自然对蔡侯充满怨恨。

这年二月,蔡昭侯准备动身前往吴都朝见吴王。蔡国朝臣大夫得知国君将赴吴,唯恐其又要迁徙(按照这个意思,普通平民大都已经迁徙,官员大夫仍有部分留在故地。),忍无可忍。他们尾随追赶蔡昭侯,并用弓箭射他。蔡昭侯身中数箭,刚逃进百姓家就咽气了。

于是蔡人立其子姬朔为国君,是为蔡成侯。

所以说,此刻楚军所能动员的是仍留在蔡国故地的平民。其余大部分,已经迁往吴国州来。

说起缯关,此关非寻常之地,值得娓娓道来。

缯关,又名大关口,仙翁关,位于今河南方城县北。

《吕氏春秋·有始》记载有这样一段:“何谓九塞?大汾、冥厄、荆阮、方城、崤、井、令疵、句注、居庸。”

方城位列天下九塞,位置大约是今天的河南楚长城。楚长城史称万城,又称方城。主要分布在平顶山、南阳、驻马店、信阳四个地级市所辖的二十五个县。

楚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是中国最早的长城。号称“中国长城之父”,素有“长城之祖”的美誉。

公元前678年,楚文王伐申灭邓后,为实现“我有蔽甲,欲以观中国之政”的政治意图,依伏牛山、桐柏山的山脉形势,沿南阳盆地和黄淮海平原分界岭修筑楚长城。

楚长城总长500多公里,按照守南攻北、东西兼防的原则,由东长城、北长城和西长城组成。东边为春秋所筑。

楚长城史称缯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整个春秋时期,正是凭借缯关强则出“方城”以凌诸侯,弱则入“方城”以守门户,楚国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公元前656年,中原霸主齐国号令诸侯尊王攘夷。齐桓公以楚国“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怠慢王室为由,率领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穆公、曹昭公组成的诸侯联军讨伐楚国。

诸侯联军驻扎陉地,楚成王派屈完迎敌。

先礼后兵,双方将领先展开对话。

齐桓公认为,自己是为维护王室权威领兵前来,属于正义一方。再者,诸侯军人马众多,将勇士壮,一定会取胜。

屈完淡淡一笑,“君王如果想用德行安抚诸侯,谁敢不服?若是想用武力逼迫楚国屈服,恐怕未能如愿。楚国有方城作为城防,有汉水为城池,即使君王兵强马壮,也无济于事。”

身为春秋第一任霸主,见多识广的齐桓公绝不是吓大的。他仔细琢磨屈完的话,又派人四处察看,证实屈完所说并非虚言。于是,带领诸侯与楚国签订盟约,退兵离去。

由此可见,方城的确名不虚传。

此时,楚国在此地集结军队,就是想利用地势的险要,赢得战役的胜利。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还配以诈术,散布谣言,说吴军将要逆长江而上进入郢都。沿途各部落,听到消息纷纷奔走逃命。楚军趁乱夜袭,瞬间拿下霍梁两地。两地一失,蛮氏兵溃,蛮子(蛮氏首领)逃往晋国阴地。

由于是晋国地界,楚军不敢擅闯,只得先守住要道——

将楚军分为左、右两翼,左翼部队驻扎在菟和山,右翼部队驻扎在仓野。与此同时,司马眅征召丰地、兵地、析地和狄戎的平民入伍当兵,逼近上洛(今陕西商县,本属周,此时属晋。)。

除此之外,楚军还派人向晋国驻守阴地的“命大夫”士蔑传话:“晋楚有盟,好恶同之。盟约不废,寡君所愿。若是晋国想撕毁盟约,我们准备打通少习山再来听取贵国的命令。”

首先说说晋国阴地。阴地所处,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下辖卢氏县东北。北邻灵宝,东连洛宁、栾川,南接西峡,西南与陕西省的洛南、丹凤、商南三县接壤。

对照地图,楚军驻扎的两地:菟和山(今陕西商县东一百一十里。)、仓野(今陕西商县东南一百四十里。)都位于阴地的南面。

阴地是晋国的南部要道,此地若失,晋都新绛(今山西侯马)将门户大开,危在朝夕。镇守阴地的大夫士蔑,当然不可能是当年被赵盾派去秦国迎接太子雍的那个士蔑,不过同名同姓罢了。

之所以称为“命大夫”,表明这名大夫与一般镇守县邑的大夫不同,他是由周王室或晋国国君亲自任命的大夫。有些类似后世所说的封疆大吏,所负责任非普通大夫可比拟。

无论阴地的地理位置,还是镇守大夫的任命,都能看出,此地对晋国非常之重要,是不折不扣的战略要地。

少习山,地处今陕西省商县东一百八十五里,山下即武关(战国时才改用此名)。据考证,武关旧有城垣,北倚岩崖,南临绝涧,河水环东、西、南三面,城址横出河心。城东有四道岭,尤以吊桥岭高峻陡峭。自春秋开始,均设防守,为兵家必争之地。

此地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鼎鼎大名的武关,战国时期与“函谷关”、“大散关”、“萧关”并称秦国“四塞”。

楚国和秦国之所以建交,乃是缘于共同的敌人——晋国。

当年,晋文公薨逝,秦穆公乘机攻打晋国的属国郑国。因行动暴露未遂,回师途中经过崤山,被晋军伏击,秦军全军覆没。

之后,秦穆公屡次东进想突破晋国的屏障,干涉中原事务,无奈晋国军事实力强大,秦国大都战场失利无功而返。后来,几经周折,机缘巧合,秦楚两国结盟。

结盟之后,两国偶尔会趁晋国忙于他事,打个小配合,占点小便宜。两国友谊绵长,近有“柏举之战”秦国对楚国伸出援手,足见郎仍有情妹也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