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一波终平(1)

赵府。

“鞅儿,收到消息了吗?”董安于急切的从外面走进来,上气不接下气。

“刚刚听说。”赵鞅也是才回到家中。

“真是想不到——”董安于走来走去,十分焦躁不安。

“本以为平静半年,应该已经过去了,谁知——”赵鞅也十分无奈。

“这就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董安于摇头,“如果再谨慎一点,耐心一点,稍稍克制,此事就算过去了。”

“不出明日,君主就会召集六卿商议此事,恐怕我国是不得不参战了。”赵鞅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他的失落可想而知。

“事已至此,只得面对。”董安于终于落座,缓缓说道:“应该不至于一片混战。”

“问题是,吴国已经被牵扯进去了,就怕楚国也——”赵鞅的语气十分不确定。

“宋国是我国的盟国,与楚国不相干。怕只怕楚国会帮助叛军,可是——”董安于想了想,摇了摇头,“吴楚世仇,总不可能站到一个阵营去吧?”

“啊?”赵鞅瞪大眼睛,“果真如此,那就真的是大麻烦了。”一个吴国还好说,再加楚国,那是要拼老命了。

“我只是在做最坏的设想,未必会是事实。”董安于勉强挤出一丝笑,“不必如此悲观。”

“是,凡事多往好处想,”赵鞅舒展眉头,“董叔时常耳提面命,鞅儿不敢忘。”

“如果我国出兵,你会否要求前去?”董安于问。

“嗯——”赵鞅不置可否,“董叔希望我出征吗?”

“除非三军倾巢而出,否则不要主动前去。”董安于直截了当说道:“你还年轻,不必争着崭露锋芒,循规蹈矩就行。”

“我也是这么想。”赵鞅点点头,“如果所料不错,此次出战也是中行吴率兵。他既要功,由他去便是了。”

“对,避开劲敌也不失为弱者的生存之道。”董安于说道:“你还年轻,有的是时间证明自己。”

“嗯。”赵鞅应道:“只是董叔任职中军,恐怕舟车之苦是避无可避了。”

“无妨,”董安于神色变得轻松起来,“从前是纸上谈兵,如今天天营帐为家,与黄沙为伍,军士相伴,已经习以为常。”

“看来董叔适应得很好,”赵鞅由衷的替董安于开心,“短短几年时间,竟已找不到从前书生的影子。”

“鞅儿是想说我黑了瘦了,对吧?”董安于自我调侃道:“从前我是位白面书生,一看就知手无缚鸡之力。如今应该算是——”他审视自己,想了想,不知如何形容。

“孔武有力,威风凛凛。”赵鞅笑着说道。

“嗯,这才是武将应该有的模样。”董安于显然很满意赵鞅对他的评价。

“这些年对北狄、西戎作战频繁,边地条件艰苦,想来师傅应该吃了不少苦,难得竟有如此好的心态。”赵鞅不禁有些感慨。

“跟从前端坐方桌,与竹简为伴的生活相比,环境确实恶劣。”董安于说道:“可是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简单重复,更苦。”

“是何种苦?”

“满腹学问涨肚,却无处施展,你说苦不苦?”董安于笑着问。

“说得好似吃饱撑着了。”赵鞅不禁觉得好笑,“师傅是厚积薄发,所以才不以为苦,反而苦中作乐。”

“就是有吃撑了的感觉,不过——”董安于变得调皮起来,“对外千万别这么说,这是咱们师徒间的玩笑话。否则别人还以为我自恃才高,不可一世了呢。”

“师傅之才,满朝无人敢望项背,怕什么?”赵鞅不以为忤。

“错,错,错。”董安于板起面孔,一本正经的说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骄傲自大一抬头,难免招人嫉恨,最后身败名裂。此等人不胜枚举,万不可蹈前人覆辙。”

“徒儿知错。”赵鞅低下头,“父亲生前反复叮嘱,再三交待,师傅也日日训示,鞅儿一定铭记在心。”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董安于说道:“然知之易,行之难。知行合一更是难上加难。只有跨越难上之难,才能有难得之成就。”

“鞅儿明白。”赵鞅神情严肃的说道:“今后定会三省吾身,见贤者思齐,见不贤内自省。思贤之后,付诸行动,做到思行合一。”

“嗯。”董安于点头。“世上最怕‘坚持’二字。你若能持之以恒,前途定是不可限量。”

说完,二人又说些野史趣事,军中逸闻,算是为今日的会面做个简单的收尾。

然而,萦绕在读者心头的疑问却没有得到解决——师徒二人提及的晋国出兵征战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何事需要惊动晋国出面周旋?

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转移到宋国内乱。

华亥、华定、向宁等人逃亡陈国之后半年,宋国政局如水,一派祥和。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两个人的矛盾推动着整件事情朝着未知的方向失衡进而失控。

这是一起“兄弟阋于墙”的老故事,故事发生在平定“华向派”的大功臣——司马华费遂的家。

华费遂有三个儿子:华??、华多獠、华登。最聪明多才,智武双全的是幼子华登。偏偏华登和叔叔华亥走得很近,参与了劫持“国君派”的行动。宋元公杀害人质,攻杀“华向派”时,华登不得不仓皇出逃。

为了争取更多外援,华登半途改道,没有跟随叔叔逃去陈国,而是选择了吴国。

长子华??现任职少司马,虽不如三弟天资高,却也老实本分。俗话说得好,生儿育女犹如肉摊选肉——瘦的总会搭些肥的,一来营养均衡,二来方便摊主售罄。

已经有了两个聪明伶俐的儿子,老二华多獠自然要与众不同。他任宋元公的御士,职位虽不及兄长,却因服侍国君,地位非同一般。抛去职事不说,他性格乖张,好嚼舌根,平素最喜搬弄是非,又兼品行不端。

已经失去第三子的华费遂,虽是镇压反政府武装的功臣,可是却很难真正享受胜利的荣耀。三子一走,大子和二子的矛盾立马凸显。

三观不一致的两人,本来就话不投机,父亲最疼爱的三子一走,父亲的爵位财富将由二人继承,难免令人心思浮动。二子自知才干不如老大,正的玩不过,只好别寻歪门邪道。

华多獠很狡猾,他充分利用自己身为宋元公心腹的优势,在国君面前诬陷自己的哥哥。他说,三弟华登和大哥向来要好,三弟一走,大哥很是牵挂,时时想着把他接回来。

宋元公开始不信。毕竟少司马的为人他多少了解,他跟华亥他们没有什么瓜葛,如果有,凭他手上执掌的兵力,大可以在华登逃亡之前就伸出援手。可是从两派内斗开始,华??从来没有帮助过“华向派”,没理由这个时候倒戈。

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华多獠日讲月讲,宋元公开始半信半疑。毕竟人家是兄弟,知道的内情肯定比君对臣了解得多。很可能华??心疼自己的弟弟流亡在外,想要将他迎回也不定。

“谎言重复一千遍即成真理”——最终,宋元公采信了华多獠的说法。但是顾忌到司马已经痛失一儿,不想做得太绝,宋元公命亲信向华费遂的心腹暗示,华??可能有异心。

华费遂接到消息,马上就做出判断,肯定是二子在背后捣鬼。可是国君既然已经派人提前传话,就意味着,华??叛徒的身份已定,无法更改。君臣二人商议过后,达成共识——找个理由让华??去打猎,顺便将其驱逐出境。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二人都觉得愧对华??,于是拼命补偿。不是宴请就是追赠财物珠宝,华??身边的侍从也受赠颇多。这一系列动作很快便引起华??谋士的警觉。华??是司马的孩子中最中庸的一个,一向循规蹈矩。这样的孩子,爹娘放心,不必特意留心,素来没人疼没人爱,怎么最近如此受宠?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华??的谋士张匄找到司马华费遂的心腹,以命相逼,对方终于道出真相。张匄一听,马上就要杀华多獠,被华??强行制止。

如果杀死华多獠,华??也难免一死。这样一来,父亲就成了孤家寡人——两个儿子被杀,一个儿子流亡异国。华??不愧是长子,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很快冷静下来,做出妥协:自己悄悄的离开,以此息事宁人。

临行前,华??准备向父亲告别。也是合该出事——此时,华多獠正为父亲驾车。不仅如此,华多獠还提前得知,大哥就要远走。眼看最大的对手就要消失,他得意忘形,恶语相向。

这下不得了,张匄连同华??的几名亲信,一怒之下杀死华多獠,并且劫持了华费遂。

事态急转,一个不凑巧加上若干冲动,华??被逼到绝路——顺华多獠所愿,他派人联络华亥、华定、向宁、华登等人,要他们收集人马准备攻城,他会是他们忠实的内应。

华登远在吴国,山高水远,还未及回应。华亥、华定、向宁等人,闻风而动,一周内就赶回宋国。“华向派”里应外合,准备充分,“国君派”节节败退,凭借城墙坚固,边打边退,勉强支撑。

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引起整座丛林的气流变化。一对兄弟的矛盾,引发一个国家的危机。

如果宋元公先弄清实情,再做定论,华??不用受冤,不受冤则无怨气,也不用出走,更不会发生不可逆转的事情。或者了解清楚之后,华多獠被训斥或流放,此事也算圆满。

这一阶段,因为宋元公的无知刚愎,“国君派”陷入险境。

停战过后,双方僵持。与此同时,都在积极寻求外援。

五个月后,事态扩大。赵鞅和董安于接到消息,说是吴国和齐国都参与进来了。

吴国是华登搬来的救兵,齐国则是宋元公请来的援手。

形势演变为:“华向派”+吴军pk“国君派”+齐军

公子城本已收拾行囊准备归国,还没来得及出发,就收到消息,说是两国卷入其中。他第一时间将此事报给赵鞅,赵鞅转而告知晋君。晋顷公年幼,自然要与六卿商议。

“公子城向我国求救,望能派出军队支援宋国,不知众位爱卿以为如何?”晋倾公问道。

“自然是要出手相救。”中军元帅韩起说道。

“如若要救,不仅我国,还要发动诸侯国一起。”中行吴提议。

中行吴话音刚落,众人都沉默不语。

现今的晋国,还有哪些诸侯国愿意追随?

“平丘会盟”后,齐国已经独立一支,不再理睬晋国。从齐国第一时间支援宋国便知,齐国表现积极,无非是想借机拉拢宋国。郑国当国、执政换新,从前的默契少了许多。虽不敢公开叫板或是直接倒向楚国,显然已疏远了不少。至于其它,都是小国,有必要叫上它们吗?

“公子朝曾在卫国为官,深得卫国国君信任。”士鞅赶紧声援中行吴,“如果公子朝能出面,卫国的支持应该不难。”

“曹国与宋国毗邻,想来也愿意支援。”魏舒说道。

“至于齐国——”晋顷公说道:“既已派兵援宋,还有必要邀请他们出兵吗?”

“必须去。”智跞大声说道:“齐国只派了乌枝鸣领一支队伍出战,那是齐国主动支援。我国派人去邀请齐国出兵,那是我国作为盟主要求盟国必须派兵,齐国将不得不增加兵力,这是其一;其二,派出的兵力,必须服从我军将领调遣,与曹、卫一道,共同组成援宋联军。”

“说得好。”晋顷公大喜,“依卿所说,派何人前去?”

“但凭君主吩咐。”智跞本想毛遂自荐,后来一想,还是谦虚些。

“依寡人看——”晋顷公正要开口,想想不对,还是问问元老的意见。他看向韩起,问道:“依元帅看,派何人前去合适?”

“既是智将军倡议,由智将军去就好。”韩起说道。

韩起年事已高,外事基本由中行吴负责。然中行吴偏武,韩起想给年轻人多点机会,所以推荐智跞。

“好,就这么定下来了。”晋顷公宣布:“由智将军前往齐国借兵。”

“遵命。”智跞像捡了个宝贝,乐呵呵的。

“至于卫国——”晋顷公看向赵鞅:“就由赵将军知会公子朝。”

“臣下遵命。”赵鞅答应过后,想了想,问道:“假若公子朝愿意前往一试,臣下就不再跟从,如若不然,则——”

“假如公子朝不愿意前去一试,只好麻烦赵将军亲自走一趟了。”中行吴说道:“想来应该不至于。公子朝既是宋人,故国遭逢此难,理应挺身而出才是。”

“至于曹国——”晋顷公看向众卿,没有把话说完。

“臣下愿往曹国。”说话的是士鞅。

“士将军年事已高,舟车劳顿,恐怕太过辛劳。”晋顷公说道。

士鞅和韩起年纪相仿,二人都年过古稀。外事出征已很少安排二人前往,只是议事决策出席而已。

中行吴插话道:“依在下愚见,不如派令郎替父出使。”

“也好,”晋顷公点头道:“令郎擅长辞令,仪容不凡,但愿不辱使命。”

“多谢君主厚爱。”士鞅赶紧道谢,还不忘向中行吴投去感激的一瞥。

“既是人选已定,”晋顷公环顾大殿,“请到援军之后,由中军佐率联军赶赴宋国支援。”

决议已定,各卿分头行动。

智跞立马赶赴齐国。

齐景公和臣相晏婴热情接待了智跞。宾语客套过后,智跞开始他的外交表演。

先是回顾“平丘盟会”,重提盟约精神,接着是一番慷慨陈辞,痛斥“华向派”犯上作乱,最后还含沙射影的提醒齐国,要以大局为重。

一席话说得齐国君臣冷汗直冒,齐景公命大将苑何忌领兵三千,待命于齐晋交界处,等候晋军。

士鞅派他最信任宠爱的儿子士吉射去往曹国。曹国是小国,哪敢得罪晋国?不费三言两语,马上同意出兵。

至于卫国。赵鞅之所以没有信心,就是因为曾听舅老爷说起公子朝的“丰功伟绩”,对公子朝的为人相当感冒,所以却步不前。

其实安排这个任务给他,算是照顾他了。他在六卿排位最末,年纪最小,没有给他安排重大任务,就是怕他应付不来。

公子朝再怎么多情,来到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终归会老实。何况晋国收留了他,对他礼遇有加,此时出力,事半功倍。今后无论是回卫国还是留在晋国,都能捞到一笔安身立命甚至加官进爵的政治资本。

事实证明,赵鞅多虑了。听说晋国派兵支援宋国,公子朝已经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是碍于自己名声不好,不敢主动提出请求。赵鞅的到来,他翘首以盼,赵鞅一说明来意,他便二话不说,欣然同意。

就这样,三路人马很快集结完毕:中行吴带领晋军将士三千,齐国苑何忌率齐兵三千,卫国公子朝领兵一千,曹国大夫翰胡领兵一千,浩浩荡荡赶往宋国都城。

作为第三支外援,晋、齐、卫、曹联军的的到来,必定会加速宋国内乱的结束。毕竟,此时的“华向派”只有吴军支持,“国君派”却朋友众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