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伟大的念头,在这个伟大的脑海中开始萌发,让平民也来受教育,这就是有教无类的伟大创举一光阴荏苒,转眼间又过去了几年,孔子已由粮仓委吏改任管牛羊的乘田吏。
这天,孔子在防山园圃看牛羊生长的情况,只见半坡绿茵茵的草地上,放牧着的都是专供祭祀礼仪用的精品肥羊,孔子抓过一只羊来摸了摸它的膘,感到很满意。
他又看了看另外一只羊,这时,见一男人一边放牧,一边在沙草地上画字,孔子走过去看了看,问:
“你是新来的?”
这人抬头见是孔子,便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叩道:
“我原是帮人打工的,从小家境贫寒,读不起书,给耽误了,认识的字不多。”
孔子打量了他一下,这男人不到三十的样子,脸晒得黑黑的,一双眼睛闪烁着渴望求学的神态。
“我听说有一位博学懂礼的孔子在这里当乘田吏,就到这来打工,想边放牧,边向您请教,因为家有儿子,等我学会了去教他。”
孔子听了大为震动,叹道:“唉,现在的官学只收贵族,所以平民的教育都被耽误了。……我真想办一所学校,一定要让贫苦的人也能受教育。”
一个伟大的念头在这个伟大的脑海中开始萌发,这就是有教无类的开始。
孔子双手扶起了他,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叫颜路。”
“颜路,好,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第二位学生了。”
“啊,太感谢先生了,先生在上,请再受弟子一拜。”
颜路又跪了下去,却被孔子双手扶起。
孔子当然没有想到,正是这个颜路的儿子颜回,以后成为了他一生中最得意的高足。
这天晚上,孔鲤已经睡了,亓官夫人坐在灯下缝小衣服,她又怀孕了,心里说不出的喜悦,夫君任乘田吏,还没回来,现在是秋收季节,正忙着呢……
终于,听到了那熟悉的敲门声,亓官夫人忙去开了门。
“吃饭了吗?饭在锅里熥着呢。”
“没呢。”
亓官夫人忙端来了水,侍候夫君洗脸,然后又去厨房把饭菜端到堂屋。
孔子大口大口地吃着。
亓官夫人坐在一旁看丈夫吃饭,问:“怎么忙到现在?”
“跟季相国办辞职手续。”
“啊,你辞职了?”
“是的。”
“为什么?”
“因为季平子要做违礼的事,我劝他不要违礼,他不听,我只好不干了。”
“他违了何礼?”
孔子放下筷子,气呼呼地说:“他居然要去登泰山祭神,通知我让我给他准备祭羊呢。他太违礼啦,登泰山祭神自古只有成就大的君王才能去,他一个卿大夫就要去登泰山封禅,简至太狂妄了。”
“你把官辞了,以后我们生活靠什么?”
“办学校。”
“办学校?好是好,只是有史以来还没有过私人学校呢?”
“咱们就办第一所私立学校,穷人富人都收。”
亓官夫人兴奋地说:“好,穷人的孩子也可以上学了,这太好啦。”
孔子高兴地看着妻子,感谢她的知心。
孔子吃罢饭,进了寝屋,夫人用木盆端了洗脚水进来,孔子把累了一天的脚放进盆里,温热的水顿时把疲劳驱散了。
脚泡在温热的水里,孔子看着夫人,心里暖暖的。
忽然,他看见妻子手里的小花衣服,忙问:“怎么咱们的老二是女孩儿?”
“有可能,喜欢吗?”
“当然喜欢,老大是儿子,老二是女儿,一儿一女,太理想了。”
来向孔子问学的人愈来愈多,孔子的名声也愈来愈显赫。创办学堂!孔子终于下了决心,于是孔子召来了他的两个学生曾皙和颜路,说:
“我准备辞掉官吏,专门教学,贫苦学生我也要收。”
“啊!老师,太好了,我们支持您。”两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孔子又说:“先在我家的庭院里上,以后再想法扩大。”
曾皙说:“那我们就在庭院里筑一个讲坛。”
颜路说:“正好,我给人建房打过工,以后我还可以帮老师盖茅屋。”
“好,太好了,就在旁边盖几间屋,就是学堂了。”
于是,孔子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在学生、亲友们的帮助下,在自己院子的西墙旁,盖起了两间茅屋儆学生宿舍,并在庭院里筑起了一个讲坛,移来了一棵大杏树种在坛后。
这天,孔子看着新筑起的讲坛,高兴地说:
“就叫杏坛吧,借杏果丰硕的机缘,愿我们的学堂愈办愈光明,愈办学子愈多。”
已经八九岁的小孔鲤高兴地在坛下蹦来跳去。
“父亲,我也要上学。”
“当然,当然,哪能不让我的乖儿子上学呢?”
亓官夫人高兴地说:“让他堂哥也来一起学吧!”
孔子笑着点了点头,说:“那是肯定的。”
曼夫说:“还有我的儿子。”
孔子说:“那还用说吗?”
颜路说:“可惜我的儿子才五岁,长大了,也让他来给先生当学生。”
曾皙说:“我也这样想。”
一孔子对他们点着头说:“当然,当然,父子学生还能不欢迎!”
大家都高兴地笑了。
鲁国上卿大夫孟僖子的府上,须发全白的孟僖子已久病于榻,近日病情加重,自知已不久于人世,便把两个儿子叫来。
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两兄弟跪在父亲床前。
孟僖子喘息着说:“我快去了,只是放心不下你们两兄弟,你们兄弟俩要记住,鲁国当今出了个孔子,他学问渊博,又精通礼仪。礼仪是人之根本,不精通礼仪……就……就不能自……自立。”
孟僖子停下咳了起来,家人端来了水,他喝了一口,又接着说:
“孔子的家族在宋国消亡了,他的先祖弗父何,把国君位让给宋厉公,到了正考父,又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三命而拜为上卿。故而鼎铭说:‘一命曲背,二命鞠躬,三命低头。沿墙快走,也不会有人敢欺侮。……这些杰出的人,如不能做国君,后代必出圣人。’”
“咳咳……”孟僖子又咳喘了起来,孟懿子忙站起来替父亲捶背,南官敬叔端了盂过去给父亲咯痰。折腾了一阵,两儿子把父亲扶起半靠着,孟僖子才又接着说:“我判断这位孔子今后可能会成为圣人,所以决定让你们两人拜他为师。”
两儿子忙跪下说:“儿听从父教,拜孔子为师。”老父又拿出一份奏文说:
“孔子要办学堂,这是我上奏鲁君的推荐书,你们明日上呈鲁君,希望得到鲁君的批准。”
“儿遵命。”
孔子在饭桌旁坐下,准备吃饭。
“鲤儿,吃饭了。”
“哎,我帮母亲端菜。”
孔子赞道:“伯鱼从小就懂孝道。”
忽听敲门声,妻子出去开了门,见是两个穿着豪华的贵族公子,旁边停着一辆贵族乘坐的车,便施礼道:
“二位公子是找……”
“噢,我们是奉家父孟僖子之命来拜见孔子先生的。”
“哦,请等一下。”
亓官夫人进来跟孔子说:
“门外来了两个贵公子,说是孟僖子的儿子,要来拜见你。”
孔子听是孟僖子的儿子,就放下饭碗,说:
“我去看看。听说孟僖子要支持我办学堂,莫非是为这事而来。”
到了门外,两位公子见了孔子忙躬身施礼。
孟懿子说:“夫子,我俩是孟僖子的儿子,我们特来拜访您。”
“啊,请进,请进。”
孔子把两公子让到堂屋里落座后,妻子端来了茶。
孟懿子说:“家父临终前,嘱托我们兄弟要拜您为师,不知先生是否肯收我们为弟子。”
南宫敬叔也起身施礼道:“家父说先生是当今的贤才,未来的圣人,要我兄弟俩拜您为师,我们恳请先生收纳我们。”
孟僖子又说:“家父已奏文鲁君,请求批准您办学堂。”
孔子听了忙说:“多谢上卿大夫提携,孔丘不才,既得上卿大夫信任,那就收你哥俩为弟子吧!”
两兄弟大喜,忙向孔子行了跪拜大礼。
孔子扶起了他们说:“今天不算拜师,只是行了见面礼。到拜师时你俩须与其他学生同等对待,不能有特殊。”
“弟子遵师命。”
“弟子告辞。”
公元前522年春天,这是一个伟大的春天,孔子三十岁,三十而立,孔子开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阳春三月,百花齐放。到正午时辰,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孔府的篱笆墙内外,挤满了来参加开学拜师的孔门弟子及看热闹的百姓。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伟大的一天,因为从此,平民也可以受教育了。
露天杏坛上挂上了红色横幅,上写“杏坛育人”四字。高高的绿杏树上,挂满了五色彩条,显得五彩缤纷。鼓乐手列队站在讲坛两旁,他们都是孔子少年时代的朋友,他们的兄弟也有来拜师的。
孔子的弟子们排列成几行站在讲坛前面……大门上彩旗迎风飘扬,门外一张桌子旁坐着孔子的弟子颜路,他在一块白绢上,为拜师学生注册。旁边一个大竹筐内堆着学生交来的学费——不计大小的十条脩脯。
不一会儿,时辰已到,孔子酌开门弟子曾皙当司仪,他宣布:孔门学府开学典礼暨拜师仪式开始。一阵激昂的鼓乐响后,吹鼓手们便奏出了悠扬的乐曲,学生们高唱道:
学子歌
阳光好,春光灿,
四方学子来歌唱。
登书山,游书海,
杏坛学苑诵书朗。
桃李开,出栋梁,
来日出仕献衷肠。
歌声引来愈来愈多的人,孔府的露天讲坛都快挤破了。
挤在人群中的一个老者对他的朋友说:“听说孔子开办有史以的一所私人学堂,所以来看热闹。”
“是的,如果办得不错,那我想把我那小子也送来上学。”
“我也这样打算,所以先来看看。听说这孔子非常博学,还特别懂礼。”
身着礼服的孔子,今天显得格外气宇昂轩,他随着乐曲声走上了铺着红毯的杏坛,在放于杏坛正中铺着紫红色椅套的讲椅上落座。这时,曾皙又宣布:
“请校长兼主讲先生孔夫子讲话。”
孔子站了起来,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后,说:
“诸位来宾,朋友,弟子们:今天,我们的杏坛学校终于开学了,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所私立学校,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有教无类,就是说平民也可以上学了……”孔子的这一句话,如惊雷震天,坛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孔子又激动地说:“以往只有贵族才能受教育,而今穷人也要进学堂……”
哗地又是一阵掌声,学生们及看热闹的人都激动地鼓起了掌。
孔子又宣布:“我们办学堂主要是为了育人,就是说目的是要培养人的品德,也就是要以立德为本,以文、行、忠、信四要为核心,以《诗》、《韦》、《礼》、《易》、《乐》为学,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
孔子讲完后抱拳向四方施礼说:
“孔丘感谢大家光临,今后还希望四方民众,八方父老多加支持,孔丘谢过大家了。”
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曾皙又宣布:
“孔府弟子拜师仪式开始。”
鼓乐高响,乐曲奏起了《拜师歌》:
拜师歌
杏坛迎春,百花争艳,
老师在上,弟子伏拜。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今天拜师,明日英才。
少年努力,寒窗十载。
发奋忘食,磨穿铁砚。
文苑群芳,桃李满园。
指点江山,天下栋材。
于是孔子在讲师椅上端坐,以曾皙为首的站在第一排的弟子和着乐曲缓步登上杏坛,扑通一声,齐向孔子行了跪拜大礼。
孔子含笑说:“曾暂,你是师兄,以后要多帮助师弟们。”
曾皙上前半步回道:“弟子曾皙领教。”孔子一摆手,乐曲又起,第一排弟子缓缓退下讲台。
以颜路为首的第二排弟子又和着乐曲缓步登上杏坛,然后齐向孔子行了跪拜大礼。
孔子说:“颜路,你是我收的第二个弟子,你也是我收的最穷困的学生之一,穷要穷得有志气,我希望你努力学习,为穷困学生作出榜样。”
颜路点头道:“弟子颜路铭记老师教诲。”
孔子笑着又一摆手,第二排弟子退下。
乐曲又起,以孟懿子兄弟为首的第三排弟子登上杏坛。他们齐向孔子跪拜后,孔子说:“孟懿子、南官敬叔,你们兄弟俩是贵族出身,现在能和贫民在一起求学,就是你们立德的进步。今后希望你俩本着有教无类,就是受教育者不分等级的原则,不要区分贵、贫民,对此,你们要作出榜样。”
孟懿子、南宫敬叔兄弟俩,立即迈半步出列禀道:“弟子敬听老师垂教,决不以贵族自居。”
“很好。”孔子笑道。
于是第三批弟子礼毕退出。
曾皙正要宣布拜师毕,忽听:“慢,还有我也。”
大家回过头去,只见从大门外闯进一个二十一二岁的壮汉。
他头戴雄鸡冠式的帽子,冠上还插着两根长鸟羽毛,身佩长剑,一副四方脸膛,黑黝黝的,满脸络腮胡子,两道浓密的剑眉下,圆睁着一双大眼。他喘着粗气,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人们赶快给他让道。
他几大步跨上杏坛就要向孔子跪拜,被紧跟跳上台来的曾皙、颜路、孟僖子等喝住。
曾皙大声问:“你是什么人?竟敢擅闯杏坛!”
壮汉刷地抽出剑来,吼道:
“我乃卞邑人,名仲由、字子路,早闻先生学问渊博,礼达八方,今得知先生招收学生,不分贫富贵贱,一律平等,故而赶来拜师。你等快给我闪开,否则休怪我子路不讲礼!”
“你敢!”
“你敢!”
台上台下的孔子弟子们都齐声大喝。
孔子一摆手,让弟子们让开,对壮汉正色道:
“你叫子路?”
“弟子正是。”
“你到我这儿来要学什么?”
“要学礼,要学《诗》、《书》。”
孔子微笑着说:“那你持剑擅闯讲坛,又以剑威胁人,这是礼吗?”
子路低下了头。
“你今无礼,所以我不能收你,以后再说吧,你且退下。”
子路还想分辩,孔子一摆手,他只得退下。
孔子走到台中,向挤满庭院的人说:
“谢八方来客,谢四邻父老乡亲,如有愿受教育者,我孔丘贫富不拒,一律平等!”
“哗……”掌声四起,孔子向四方拱手致谢。
颜路宣布:“开学典礼及拜师仪式到此结束!”
鼓乐声又起,学生们再次唱起了拜师歌,歌声飞出杏坛,越过篱笆院,传向曲阜城四方……
人都散了,曾皙说:“老师,子路还没走,还跪着呢!”
孔子回头见子路跪在杏坛上,心中十分震动,便走过去扶起了他。
“老师,我子路说一不二,请老师收下我,子路一定要跟老师学习。”
乳子严肃地说:“那你就首先必须学礼。人为什么要懂礼,因为礼是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礼也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没有礼,人就会陷于孤立。”
子路又求道:“请老师收我为弟子。”
孔子说:“你先来听课,下次拜师再正式收你。再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去掉你的粗野还得有个过程。”
孔子又接着说:“你先拜曾皙、颜路为师吧!”
子路听了,头一扬,大声说:“什么?拜他俩为师,你也太小看人了。”言罢扬长而去……
孔子看着他摇了摇头。
从此,只有贵族才能受教育的旧锁链被孔子砸碎了,中国从此进入了全民教育的新阶段。
一天,下了课,曾皙提议:“老师,为庆祝开学,我们举行一次野餐好吗?”
孔子笑道:“好啊,这几天累坏了,大家正好去休息一下,再说我也很喜欢课外教育。”
颜路问道:“老师,那吃什么呀?”
孔子说:“我们就吃涮鲜吧!”
“涮鲜,涮鲜是什么?”颜路不解,疑惑着问。
孔子笑道:“打一字。”
颜路说:“猜不到。”
“曾皙,你呢?”
“我更猜不着。”
“颜路,两样菜一齐吃,你说是什么?”
颜路摇了摇头。
“鱼和羊在一块,不就是鲜字嘛!”
颜路用手拍了拍了脑袋,“哦,就是用鲜鱼汤涮羊肉片吃,好,太好啦。”
曾皙也笑道:“好,我们这就去准备,会水的跟颜路到河里去网鱼,会宰羊的跟我来。”
于是弟子们都去准备去了。
次日,孔子师徒们唱着歌,到了郊外,用柴禾架起了一只铜锅,扎子和弟子们围坐在一起涮鲜。
“老师先尝。”曾皙说。
孔子夹起一筷子羊肉片放到鲜鱼汤里涮了,吃了一口,连声说:“味道十分鲜美,大家一齐来吧!”
于是弟子们都吃了起来,颜路吃了,连声说:“老师发明的涮鲜道极了。”
曾皙端来了孔子每顿都少不了的一碟姜丝,放在老师面前。
“老师,这是您爱吃的姜丝。”
“谢谢,快来,坐在我旁边。”
颜路问:“老师,您对膳食有什么讲究吗?”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老师,这是什么意思?”颜路穷追不舍。
“就是粮食愈粗愈好,肉食愈细愈好。”
孔子放下筷子,又说:“食物变色,不吃;变味,不吃;不符合节气的,不吃……”
曾皙笑着说:“我记得老师还说过:食不语,寝不言。今天老师违言了。”
孔子笑道:“曾皙的记性真好。”
师徒们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忽然嘭的一声,只见一只血淋淋的野麋鹿扔在了锅旁。大家忙转过头去,见那个开学典礼上闯杏坛的狂人子路,哈哈笑着奔了过来。
他看了看锅里,笑着说:“涮什么也不如涮野麇鹿味鲜,看我的。”说着三下五除二,就把野麋鹿的皮剥了,切下带血的鲜肉片扔到锅里,然后对孔子说:“夫子,您尝尝,这味才够鲜美呢。”
孔子用筷子从锅里夹了一块出来,尝了,赞道:“果然鲜美极了。”
子路又笑道:“大家快尝呀!都愣着干什么?”
于是弟子们都尝了起来。
“是很鲜。”颜路夸道。
皙吃了一块,也说:“味道不错。”
“吃吧、吃吧。”子路自己也夹了一块,放在嘴里大嚼起来。
野味欣赏毕,孔子操起了琴,大家开始唱歌。一曲终,子路扑通一声跪在孔子面前,说道:
“老师在上,请受弟子再拜,弟子一定要拜先生为师。”
孔子笑着说:“起来吧,你若真心要拜我为师,那就先收一收你的野性,你看看你自己的穿戴,像个学生吗?”
子路立即把头上和身上插的鸡冠和鸟羽扯下扔了,并说:“老师,弟子明天就换儒袍,可以收我为弟子了吧!”
孔子说:“你先来听课吧,把野性改一改再说。”
“谢老师。”
孔子师徒返回的路上,听见声声惨叫,大家忙转过头去,见一个富人在一张豪华的车旁,抽打跪在地上的车夫。子路几步跨过去夺下那富人的鞭子,扯住他的衣领,大声说:
“你干吗欺负人!”
“他是我买来的奴隶,关你什么事?滚开。”
子路一拳就把那人揍翻在地,骂道:“你再欺侮人,我就揍死你。”然后把那车夫扶了起来。
“壮士,多谢您了。”
孔子走来问那富人:“你为何把他打成这样!”
“他把我从车上颠跌到地上,我还不打他?”
车夫哭着说:“我不是有意的,我没有看见路上右个坑。”
孔子说:“他不是有意的,你打他是没有道理的。”
那车夫向孔子跪下求道:
“大人,收下我吧,我可以给你们拉车,我再不愿意给他干了。”
那富人吼道:“不行,你是我花钱买来的。”
子路从皮褡裢里拿出钱来扔给那富人说:“给你钱。”然后把车夫扶了过来,车夫泪流满面地向孔子、子路长跪下去。
“谢大人,谢壮士了,谢谢大家。”
师徒们又上路了。
到了杏坛,孔子对子路说:
“仲由,你见义勇为,是个好青年,我正式收你为弟子。”
“啊,老师……”子路兴奋得舞起了剑,孔子当即登上杏坛。
子路向孔子长跪下去,众弟子及车夫都感动万分。
孔子又对那车夫说:
“以后你除了拉车之外,没事可来听讲。”
“多谢大人。”
酷暑天气,室内炎热,傍晚,孔子坐在家中庭院的桧树下乘凉看书,十多岁的儿子伯鱼见父亲在,便匆匆而过,孔子抬头见了,唤道:
“鲤儿,过来。”
“父亲。”
“干什么去,这么匆忙?”
“母亲唤我到桑蚕室里帮忙。”
孔子说:“母亲的忙要帮,你读书更要紧,前天我教你学的诗,你读熟了吗?”
“父亲……孩儿尚未背熟。”
“明天晚上到这儿来背。不学诗,便不能言,知道吗?”
“是……父亲。”
次日黄昏,孔子的庭院里,树影斑斓,斜阳余辉从参差披拂的树叶上洒下,树土的知了聒噪着,孔子坐在树下,摇着竹扇子驱赶着蚊虫。
伯鱼站在孔子的面前背诗:
昊天有成命,(苍天降下成命,)
二后受之。(文王、武王来承受。)
成王不敢康,(成王不敢安逸,)
夙夜基命宥密。(早晚受命来努力。)
(《诗·周颂·昊天有成命》)
孔子听了问道:“这诗是讲什么的?”
“是歌颂成王承受天命,不敢安逸。”
“好,说得好。以后要注意理解,不能只会背。”
“是,父亲。”
孔子又说:“鲤儿,记住,以后你还要学礼,不学礼,无以立。”
“是,父亲。”
孔子又说:“父亲问你,何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可是咱们家的传家宝,是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这我知道,母亲也给我讲过的,是说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不失天下贤人,所以民心归附。”
孔子微笑着点了点头,又问:“鲤儿,什么叫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少年伯鱼沉着地回答道:“是讲周公惟恐失掉来投靠的贤人,所以洗头时三次握住头发去接见,吃饭时,三次吐掉口中的饭食去见客人。”
“好,答得好。”
亓官夫人出来,听了也很高兴,笑道:
“以后,我尽量不要鲤儿帮我做事,要让他多读书。”
“母亲,孩儿能读好书,也能帮好母亲。”
孔子赞道:“鲤儿真是懂孝道的好孩子。”
孔子讲课时,见新收弟子闵子骞抖缩着身子,面色菜黄,下课后就走到他面前,关切地问:“子謇啊,是不是衣服穿得太少了。”
“我穿着棉衣呢!”
孔子摸了摸他的棉衣,“太薄了。”又发现棉衣缝里掉出来的是芦花,叹道:“谁给你做的棉袄,怎么不用棉花?”
闵子骞说:“是继母。”
“你家的棉袄都是用芦花做的吗?”
“不,弟弟他们用的是棉花。”
孔子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给闵子骞披上,说:“穿上吧,别冻坏了。”
闵子骞的父亲知道后就要休闵子骞的后母,闵子骞央求道:
“父亲,请不要休母亲,母在一人寒,母去三子单。”
他的后母知道后羞愧不已,从此视闵子骞为己出,闵子骞也更加孝敬他的后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