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荻花洲枯骨事件|古城死气

门虽然开了,但没有人贸然进去。

秦以川又扔了两根冷焰火进去,绿幽幽的灯光映出来一部分不知道废弃了多久的街道。

城门之后是一座古城。

陈旧古朴的街道,两侧是砖瓦或者木头建起来的屋子,样式复古,看不出来具体的朝代,有一家二层的砖瓦房很气派,从二楼上挂着一个旗子,上面写着的是个什么酒楼。字迹清晰,旗子完整,像昨天这酒楼还在接客营业。

不仅是这旗子,甚至酒楼底下还堆着几个酒坛子,冷焰火正好被扔在酒坛子跟前不远的地方,能清清楚楚地看看,上面的封口的黄泥既没有松散也没有老化,甚至还很新鲜。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荻花洲这个地方,距离秦以川第一次知道它的存在,都已经是将近两百年之前的事情了,上一次有人进入也是几十年前,这么久过去了,这里面的时间就像凝固了一样,根本没有发生过任何的变化。

除了已经没有任何活人的痕迹。

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死气。

洛棠捂了一下鼻子,随后觉得没有什么作用,又掏出一个口罩戴上,用口罩遮挡死气的操作反正秦以川前所未见,也不知道她这口罩是开过光画过符,还是单纯图个心理安慰。

洛棠:“四下全是死气,这对于这种级别的古城来说太不寻常了。而且绝非十人百人能产生的,起码也得是上万人都被杀后困在这里。”

听说过传说,可看到一部分传说存在的证据,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同样的,知道某个传说中的地方肯定存在,可亲眼看见它的样貌、踏进这种传说之地的地盘,给人的冲击也截然不同。

不管是霍山河,还是背着霍山河的金刚,以及跟着进来的所有异控局的精锐,在进门之后,都有一种恍若梦中的不真实感。

以及人类对于未知的本能的恐惧。

金刚还算冷静,他将霍山河放在轮椅上,看向洛棠。

金刚:“死气和怨气,有什么区别?”

洛棠:“以你们这样的普通人类看来,其实没有什么区别。非要细分的话,就大概怨气是活跃的鬼能产生的,而死气,则是连鬼魂都死了。”

金刚:“既然能活跃的鬼都死了,那岂不是意味着,我们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洛棠:“那你可就太天真了。你知道对于盗墓贼来说,尤其是真有本事、传承渊博的盗墓世家,死气,可比怨气可怕得多。鬼既然有怨,就说明其有执念,执念归根结底不过爱憎贪嗔痴,满足了也就超度了,实在不行,还可以用蛮力直接将其打得魂飞魄散。但是死气,是众多怨气深重但魂魄消亡后的产物,是怨气的变种,又比怨气更加高级。过分浓烈的死气在长时间的作用下可以影响社会的运转规则,从而制造出某些我们从未见过的东西。再讲通俗一点,你甚至可以把死气看作辐射,在长时间高浓度的辐照的作用下,一定会有异常的物种被催生。”

洛棠的话让周遭的气氛一变。

秦以川:“走。”

周遭除了他们这一行人,再没有任何的其他声音。作战靴落在地面上,在死寂的街道里能听得见回音。这的确是一座废弃的荒城,但是除了没有人之外,这里所有的一切都保留着原来的样子,像昨天还住着人。秦以川几个人在一家二层楼门口停下来。

这地方大门都没有关,从门口往里面看应该是一个客栈,一楼的大堂摆着些桌椅,通往二楼的木质楼梯口上挂着些竹牌,上面写着东一、西二等房间号。

整个客栈整整齐齐,和展览用的模型一样,没有丝毫的脏乱之处。

秦以川的心里涌上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但若要深究何处奇怪,又很难说出来。

这还是他们一路走过来,第一个给他这种感觉的地方。

秦以川:“你们在这等着,我进去看看。”

这个你们,自然也包括洛棠在内,毕竟他在这么个古怪的地方,真要出什么事情,仅凭异控局的那些人是根本不可能应付得了的。但洛棠并不同意。

洛棠:“我有一种很奇怪的直觉,自从走到这附近,我就觉得有东西在暗中盯着我们。”

这话说得金刚后背发麻。

金刚:“是那些纸人?”

洛棠:“不确定。但是你们在用血祭的方式打开机关时,那些纸人只敢袭击你们,而半点都不敢靠近那个石墨盘,说明他们对这个地方非常忌讳,咱们下来的时候,也没有看见它们有任何追上来的意思。所以这里,应该不是那些纸人。”

金刚:“那是什么?这里面分明已经没有活人了,该不会是鬼吧?”

洛棠:“如果是单纯的鬼还好了,就怕这东西,是我最不愿意对上的那种。所以保险起见,我的建议是,无论在哪里,我们都不要分头行动。否则一方陷入危险,另一方就会非常被动。”

这个提议秦以川觉得有点道理,但他和荀言没有遇到那种被什么东西盯着的感觉。不过保险起见,他还是同意带着霍山河这些人一起进去。

门虽然开着,但是开出的大小并不够人通行,秦以川用十二洲将门推得更开一些。这种厚重的实木门本不像现代社会的智能门那么轻便,可他只是轻轻一碰,这门就开了,这让秦以川心里那种不对劲的感觉更加强烈。

进门左手边就是柜台,上面放着笔墨纸砚和一个算盘,所有东西都整整齐齐地摆在桌面上,砚台里连半点墨都没有。

一楼一共六张桌子,每张桌子配两把长条椅子,都擦得一尘不染。最东边的窗台边儿上摆着一个酒柜,柜子上根据瓶子的大小粗细,被分成了上中下三层保存,每个酒坛子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分毫不差。

秦以川顺手拿了一瓶酒,揭开盖子闻了闻,里面的东西的确是酒,不过因为古时候的酒都是用粮食酿出的,有没有提纯蒸馏等技术,酒精度比现代动辄四五十度的药差上很多,酒精味闻上去也弱了不少,而且这种小馆子里的酒又并非种种都是百里挑一,商场里的酒水区还有八块钱的调制酒,这种小地方里的酒闻起来比其他酒差很远,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