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进驻江北城

夜深了,陆知府的书房仍然亮着灯,他在写着一封信。

信是写给太子萧的。

他已经被陆世康说服了,打算亲自写信让太子萧进驻江北城。

让他做出这个决定的除了之前陆世康给他说的那些,还有他自己的一些关于子孙后世的前程的顾虑。

他深知自己这个家族和皇家关系密切,唯一能支持的只有皇家。

陆家因为家大业大,是大隶的纳税大户。若胡家天下倾覆,难保陆家不会被下一个皇家清算。

而他自己的三个儿子也和皇家有莫大的关系,大儿子二儿子都在朝中为官,三儿子又被太子萧请去作参谋,他自己也是知府,况且,他从来没想到要支持周静和郑杭肃那边,他内心深处支持胡家的信心一直很坚定。

他又考虑了眼下的天大局势,在现在这种环境下,胡家天下已经岌岌可危,而太子萧安营扎寨在无城可靠的野外,被对方攻陷便只是时间问题。

太子萧的部队一旦被击溃,胡家就更加大势已去。

若胡家的天下倾覆,自己陆家会有什么样的处境,便是可以想象的了。

也就是说,在陆世康离开他的书房以后,他想明白了,陆家和胡家只能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

既然如此,他便只能欢迎太子萧的部队能进驻江北城了。

主意已定,他便走到案台旁,拿起笔和纸张,写信给太子萧。

这封信只能由自己来写,不能由陆世康来写,因为只有他有这个权力邀请太子萧的部队进驻江北城。毕竟,陆世康眼下只是一介草民。

信写好以后,他便命令他最信任的身边护卫岱洪骑快马给太子萧送信去了。

岱洪四天后抵达了太子萧的兵营里。

太子萧收到信后,沉思片刻,便立刻命令出兵前往江北城。

话说一路之上遇到风雪几日,又时有起义的农军捣乱,经历了几次小战,直过了一个多月,太子萧的兵营方才抵达江北城。

此时已近年关,江北城中灯笼高挂,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由于陆知府故意提前走漏风声,所以,城中百姓在太子萧抵达以前,便已经知晓此事。

也因为陆知府早就费尽心机安抚了民心,是以,城中百姓对太子萧的部队到来并不甚排斥。

然而,当十来万大军真正在城内出现时,他们还是感觉到了战争的脚步声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人人都惧怕战争,江北城的百姓也不例外。

大街小巷高挂的灯笼所映托出的喜洋洋的气氛,被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士兵们的身影给冲淡了。

太子萧的部队所驻扎之处位于城西。那儿的城墙内有一大片供江北城权贵们打猎的树林。如今树林已经被陆知府提前命人砍出一片可以让太子萧的兵营驻扎的地方。

不过,太子萧本人住在城中距离陆府有两条街的一户幽静的民宅中。那户民宅被武书提前过来买下,用来作为太子萧日常办公的地方。

青枝知道太子萧的部队已经抵达江北城还是听到门口路过的路人说话知道的。

那些路人在路过药房时大声嚷嚷:“太子殿下的部队来了!听说已经过了城门了!”

本来她这药房里有十来个病人,突然之间都跑了出去,想要看看太子萧的部队去。

那些来时病怏怏的病人,跑出去时完全感觉不到一点病态。

转瞬之间,药房里便空了。

钱六犹豫不定地看了青枝一眼,道:“要么,咱们也去凑凑热闹?我还未见过太子殿下呢。”

青枝道:“你想去就去吧。”

钱六道:“你不去?”

青枝道:“我守在药房里。”

钱六觉得自己出去让青枝一个人呆在这儿有点过意不去,于是道:“现在没病人,你出去一会不碍事的。”

青枝道:“你想去就去吧,我见过他们,所以便不去了。”

钱六于是一溜烟地出门去了。

青枝便一个人守在空空荡荡的药房里看医书。

大概半个时辰后,钱六回来了,刚进门便道:“没想到十多万士兵居然这么多,没想到太子殿下居然这么英俊。这太子殿下一看就是个善良英明的人,怎么也不像别人说的那样阴险。”

青枝道:“难道常有人在这儿说他坏话?”

钱六道:“可多了,病人在等待看病时会闲聊,会说起天下大势时,一说起太子殿下,就是说他如何阴险,去了郑宅一趟后不久便命人把郑宅烧了,还命人把平康王也刺了。我怎么看他都不像是那种人。”

青枝道:“道听途说之事,不可相信。”

钱六道:“可不是嘛。”

两人正聊着,突然门口走进来一个身影。

青枝抬头,便看到武书正在走来。

她连忙从柜台前站起,对武书道:“武大哥,您怎么来了?”

武书道:“太子殿下让我来找你,他有话要和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