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皇后

京城,大皇子府书房。

大皇子看着手中的文书,气愤道:“我们这些日子为了吴州知府的位置费心心思,却是最终让晋王的一纸奏章给截了胡,父皇这未免太偏心了。”

吴州是大燕数一数二的赋税重地,所以吴州知府的位置历来是各方势力争抢的对象。吴州知府空缺至今已经有一两个月了,这一两个月中他和自己的下属为了吴州知府的位置日夜谋划,却没有想到昨日父皇突然公布了吴州知府的人选,这人选不是别人,正是原本的吴州通判秦舟。

吴州通判只是个正六品的官位,却一跃成为正四品的知府,这全都是晋王的举荐。他没有想到这样跨越四级的举荐,他父皇真的会同意。

“我举荐的那些人,哪个不必秦舟阅历丰富,官位高,父皇若不是偏心晋王,怎么会同意这个秦舟为吴州知府。”大皇子一提起晋王脸色就带着嫉恨。他是他父皇的长子,却比不得晋王这个宗室子弟。从小到大,晋王就比他更讨父皇的喜爱,他父皇时长夸赞晋王,甚至有时候还带在身边亲自教导。这些都是他在他父皇身边没有的待遇。

“殿下息怒。”李善到底在官场浸淫数十载,想得比大皇子长远些,“陛下这些日子迟迟不决断,未必就有想要京官或者是别处的官员认主吴州的想法,恐怕陛下一早就想在吴州本地选定吴州知府。”

“您看我们举荐的人陛下没有采纳,沈思那边举荐的人陛下不也是同样没有任用吗?”说到这李善觉得他们虽然没有得到这吴州知府的位置,但是太子那边也没有,如此也算是打了个平手,没有什么损失。

“这倒也是,偏心晋王总比偏心太子好。”说到这,大皇子心里有了诡异的平衡。比起晋王,还是太子对他的威胁更大。

李善看着大皇子听进了自己的话,满意地点了点头,大皇子虽然脾气不好,谋略也不好,但是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听进去人的话。

“殿下最近进宫要劝贤妃娘娘小心些。”李善对着大皇子说道:“自打晋王呈上关于宦官在吴州作乱的事情,陛下震怒,下令严查内廷十二局,贤妃娘娘在内廷布得人手 ,让他们最近都收敛一些,不要撞到枪口上。”

说起这事,大皇子心情变得美好起来,“你说晋王怎么想得,皇后把他含辛茹苦的抚养长大,晋王居然首先在吴州拿宦官开刀,他不知道宫务一直由皇后把持吗?这内监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皇后一个监管不严的罪名可少不了。”

“我就说晋王是个狼崽子,根本养不熟的。”大皇子幸灾乐祸道。

“话也不能这么说。”看着大皇子高兴的样子,李善却是摇了摇头,“皇后只是掌管宫务,内廷十二局还有很多地方不归皇后管理,直接归属于陛下的。”

“不过,如此一来陛下也会对皇后掌管宫务的能力不满,有这个开端,我们日后也好图谋。”晋王捅的这个窟窿,于他们而言到底是个好事。李善捋了捋脸上的胡须,露出了笑容。

“不过,殿下还是要提醒贤妃娘娘,这段时间一定要小心,且不可生出懈怠来。”李善还是提醒大皇子道:“殿下别忘了,贤妃娘娘也是四妃之一,有替皇后娘娘协理后宫的职务,到时候牵连到贤妃娘娘身上,此事可就不美了。”

“母妃聪慧,外祖父放心便是。”大皇子想着自家母妃的稳妥,并没有将李善的嘱咐放在心上。

宫中,甘泉宫。

徐嬷嬷看着刚从勤政殿回来的皇后,赶紧迎了过去,轻声问道:“娘娘,陛下那里怎么说?”

“到底是多年的夫妻,本宫掌管宫务又从未出过差错,陛下虽然震怒,但还是信任本宫的。”皇后的脸色轻轻拍了拍徐嬷嬷的手,以示安慰。

“陛下相信娘娘就好。”徐嬷嬷听了皇后的话,也是松了一口气,赶紧将皇后扶到一旁的椅子上。

“幸亏此事是阿承捅出来的,不然陛下心中可能真的会对本宫生出芥蒂来。”皇后坐好后,抿了口徐嬷嬷早就准备好的茶,脸色也缓和了不少,慢慢诉说着这其中的门道。

“这话怎么说?”徐嬷嬷有些疑惑。说实话,出了这件事,她心里起初对晋王是有些埋怨的,不是怨别的,只是怨晋王殿下没有事先跟皇后娘娘打个招呼,让娘娘事先有个准备,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娘娘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就是因为晋王是本宫一手抚养长大的,由他跟陛下禀报,陛下才不会觉得晋王和本宫因为这抚养之恩,连国事会隐瞒不报。”她抚养的孩子她自然清楚晋王的性子,皇后笑着道:“若是晋王隐瞒不报,这必然会成为晋王和本宫的把柄,到时候这个消息由别人告知了陛下,陛下会怎么想?”

徐嬷嬷听着皇后的分析,大惊道:“到时候陛下就会认为晋王站在了您和太子这边。”

“对。”皇后点头,分析道:“在旁人眼中,晋王是由本宫抚养长大的,可是你也知道,晋王有一半的时间其实是跟在陛下身边的。在外人眼中,大家会认为晋王早已站在本宫和太子这边,但是在陛下心中,阿承是他亲近的侄子,是只忠于他的。”

别人怎么想是他们的事情,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龙椅上的天正帝怎么想。若是晋王对天正帝来说是不站队的纯臣,就是和她与太子亲近一些也无妨。在关键的时刻,纯臣要比站过队的臣子要更能被天子所信任。

“而且,最重要的事。此事若是日后由老大和贤妃或者是其他人揭开,到时候岂能不添油加醋,本宫就是无罪也能变成有罪了。”皇后说到这心中有些庆幸。比起其他人揭露此事,她还是希望此事由自己亲手抚养长大的侄子揭露更安心。

“如此说来,晋王殿下上禀此事,也是为了娘娘着想。”徐嬷嬷听了皇后的话感慨道。

“只是苦了娘娘最近要受些气了。”徐嬷嬷说到这不免有些伤感。自己从小看到大的姑娘受罪,她心里怎么能不难过。

“这都是小事。”皇后却觉得这没有什么,叹了口气道:“说起来本宫也确实有失职的地方,以前总觉得掌管宫务只要宫中不出乱子就好,却是疏忽了内监宫女在宫外的风气。”

“好的是陛下看在本宫这些年治理宫务并未出差错的份上,对本宫并无失望。”因着她这些年在宫务上没有纰漏,再加上此事也不全是她责任,所以陛下只是交代了她要整治内监和宫女风气,严查有没有仗着宫中名义在外面为虎作伥,仗势欺人的,其他也并未苛责她什么。

“陛下心里还是看重娘娘的。”徐嬷嬷高兴道。

“陛下虽有三宫六院,但也愿意给我这个妻子和太子这个嫡子应有的待遇,只这一点,我为他打理宫务照看妃嫔子嗣也是应该的。”皇后笑着道,自打嫁给天正帝做太子妃的那一天起,她就完全没有了少女时期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幻想。她只期望自己为天正帝打理宫务照看妃嫔子嗣,而天正帝给她做皇后的体面和尊荣,给太子应有的储君待遇,这就足够了。

幸运的是,天正帝做到了,而且比她期待的做得还要好。太子周岁时,便得了储君的位置,而这么多年天正帝即便是再宠幸哪个妃嫔,也从未越过她去。比起那些被宠妃欺压的皇后,她已经好了太多。

做人,还是要知足。

“嬷嬷,这次对我们来说,未必不是一次机会。”皇后说到这眼中闪过一道厉色。

“娘娘的意思是……”

“贤妃淑妃他们在内庭局安排的人手,平日里仗着这二人的势,有时候对本宫的一些话都敢敷衍了事,这次本宫可是容不得他们了。”这次的事情在别人看来,对她很是不利,但是对于她来说有弊必有利,这次未必就不是她的机会。

一时间,皇后出手整治宫中,雷霆手段让人震惊。但效果也十分明显,风气大有改善,就连帝王也夸赞皇后治理有方。

贤妃看着自己在内庭局安排的人手被拔出了大半,饶是再好的修养,也不禁摔了几个茶杯。和贤妃宫中一样的,还有淑妃宫中。比起贤妃的忍耐,淑妃就放肆多了,不仅摔杯子,还将怒气撒到了宫女和内监身上,一时间,淑妃宫中的人都苦叫连连。

对于宫中的情况,陆若华并不知晓。她每天都很忙碌,忙着考察吴州先进的农事,将这些记录下来。她之前跟尤文静所说的话不是一句空谈,她真的想要编著一步全文白话,百姓都能读懂的农书。

除了此事,她还跟着来到吴州的水部官员一起讨论吴州水利上的事情,经过和水部官员的讨论,在她的方案上反复修改,弥补漏洞,才最终确立最后的解决方案。

将这些事情都理得差不多,陆若华才有心思拿着自己师父给自己的拜帖,往吴州学府去拜见大儒孟岩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