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第257章 匈奴大王子(1)

陆公公得了平治帝的同意走下玉阶接过奏折交给平治帝。

平治帝摊开奏折,认真地看完奏折上的字句,平静的目色中闪过一道暗芒,缓缓阖上手上的奏折轻放在龙案上,手指轻点着奏折,不紧不慢地开口,“简王妃已有二十年不曾进京了。”

“回皇上,是。祖母最后一次进京,是父王母妃去世那年。祖母先是进京看望生病的兄长,第二次进京便是为父王母妃送葬。从此之后,祖母身子便日渐虚弱,这些年不再进京。”简珏开口细数简老王妃这些年进京的次数以及进京的缘由,此时他面色虽平静,但往日里冷漠的音色中却多了一抹不易察觉的沉重。

简珏的陈述却勾起了大殿上许多大臣沉睡的记忆,二十年前当真是简王府的噩梦。当时的简王与王妃双双遇难,养在京中的简王世子也遭人毒手变成了活死人,偌大的简王府只剩下一名年老的老王妃与尚未断奶的宁郡王,王府内发生这样的巨变,偏偏当年匈奴来势汹汹,简王府险些挺不过去。

而简老王妃也在儿子媳妇双双离去后,一夜白了黑发,深受打击之下竟瘫在了床上,这二十年来竟再无踏入京城。

这段令人唏嘘的历史,如今被简珏用冷静的话语提起,众大臣顿时噤声不敢言,更是低下了头不敢看向上面坐着的帝王。

湛然听之,俊挺的剑眉不着痕迹地一皱,沉思片刻后,这才斟酌地开口,“简老王妃年事已高,宁郡王怎忍心让她老人家来回奔波。不如待寻到名医送去简王府为老王妃看病,这岂不更好?”

“尧郡王有所不知,祖母只想在有生之年再看兄长一面。”语毕,简珏面上闪过一丝哀痛。

众臣均是瞧得仔细清晰,想起那躺在床上二十年的简王府世子,均是暗自摇头。

平治帝视线射向简珏,平和的目光中带着一丝凛冽,却发现简珏面现哀恸,眼帘不禁微敛看向指尖下的那本奏折,反复思量过后,这才缓缓开口,“宁郡王一片孝心,朕自然不会阻拦。”

“谢皇上。”见平治帝松口,简珏高声谢恩,“微臣会妥善安排接送祖母一事。”

“皇上,既然宁郡王需要安排老王妃进京一事,那女国使臣之事,不知皇上属意谁护送?”宋培臣目光自简珏身上转开,既然平治帝同意简王妃进京,此事便不用再议,更重要的是女国一事。

平治帝目光一览大殿中所站的众臣,略过湛子慕与湛然,扫过长孙逸阳与许炎周,最终落在沐清一与沐靖一的身上,手指始终有节奏地轻敲着桌面,细想了片刻,才沉声开口,“女国虽是小国,但也不可小觑,靖世子与清郡王身份贵重,此时就交由你们二人,不可有半丝疏怠。”

“是,微臣遵旨。”沐清一与沐靖一相视一眼,均猜出平治帝心中的顾虑,这才选了他们兄弟二人。

“既如此,朕大寿之事便由宋相与礼部尚书负责,此时时候不早了,想必匈奴使臣已到,宋相与齐王五皇子速去城门外吧,退朝!”见早朝所议之事均有了结论,平治帝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下旨退朝。

陆公公见平治帝离去,立即小心地捧起龙案上堆砌起来的奏折赶紧跟上。

众臣恭送平治帝离去,这才三三两两地离开金銮殿。

宋培臣转过身看向殿外,静望着简珏与湛然相继离开的背影半晌,却又转头看向背后的那张龙椅,目光微微一闪。

“宋相,时候不早了,咱们还是赶紧出宫吧。”此时,齐王与五皇子走近宋培臣,低声开口。

宋培臣微点头,面色沉稳道:“王爷、五皇子,请。”

“前不久太傅寿辰,玉小姐在山上巧遇毒蛇,当时二小姐亦在一旁,不知二小姐是否被惊着了?”三人一同步出皇宫骑上早已备好的马匹,皇甫少司望了眼骑在宋培臣另一侧的齐王,继而转目看向宋培臣,径自开口询问着宋培臣。

听之语气,含着默默关怀,宋培臣暂时收起心中之事,重新拾起脸上浅笑,转目看向皇甫少司,笑道:“多谢五皇子关怀,小女很好。”

“近日六弟清闲了下来,许多原本六弟手上的事情,父皇均交给了我,一时忙碌,倒是忘了前往相府看望两位小姐。尽管这些年父皇将我们兄弟几人派往边关历练,但我与二小姐自小便是认识的,感情也甚好,如今关心她也是应当的。”皇甫少司眼底笑意深深,目光闪烁如星辰,神色间透露出一抹自信与坚定,盯着宋培臣的视线更是带着一抹试探。

而一旁的齐王听着皇甫少司若有所指的言语后,原本温和的面色微沉,沉沉的目光越过宋培臣射向始终未将他放在眼中的皇甫少司,牵着缰绳的双手渐渐紧握成拳,神色略带严肃地出声提醒,“宋相、五弟,时辰不早了,咱们还是尽早出发吧。莫让匈奴使臣等久了,届时落了咱们大夏的颜面。”

因着皇甫少司方才那笃定的语气,齐王言语之间不禁夹带着一丝生硬,面上浅笑早已隐去,只留一抹肃穆。

原本交谈着的二人见齐王不甘被冷落,不禁暂停交流,皇甫少司抬眸看向齐王,见对方面色已无往日的谦和,皇甫少司嘴角笑意加深,这才开口,“宋相请,齐王请。”

宋培臣旁观两位皇子之间的勾心斗角,对待二人的态度却是相同,一时让齐王挑不出毛病,只能扬起手中的马鞭,往城门外奔去。

街道两旁的小商贩依旧吆喝营生,百姓们或为家中添置物件或出门用膳,一如往日,并未因为今日匈奴使臣进京而变得紧张小心。

唐泽早已将京城秩序打点妥当,只派出护城军护在街道两旁,避免在匈奴使臣经过之时有百姓冒然冲入使臣的队伍中,亦是保护京中百姓。

看着一如往日的京城风貌,齐王、皇甫少司眼底皆是浮上一抹赞叹,难怪自己父皇看重唐泽,让其始终稳坐在京兆尹的位置上,唐泽也的确有这个能耐,且其一心一意只为百姓,这份爱民之心也的确值得嘉奖。

陆公公得了平治帝的同意走下玉阶接过奏折交给平治帝。

平治帝摊开奏折,认真地看完奏折上的字句,平静的目色中闪过一道暗芒,缓缓阖上手上的奏折轻放在龙案上,手指轻点着奏折,不紧不慢地开口,“简王妃已有二十年不曾进京了。”

“回皇上,是。祖母最后一次进京,是父王母妃去世那年。祖母先是进京看望生病的兄长,第二次进京便是为父王母妃送葬。从此之后,祖母身子便日渐虚弱,这些年不再进京。”简珏开口细数简老王妃这些年进京的次数以及进京的缘由,此时他面色虽平静,但往日里冷漠的音色中却多了一抹不易察觉的沉重。

简珏的陈述却勾起了大殿上许多大臣沉睡的记忆,二十年前当真是简王府的噩梦。当时的简王与王妃双双遇难,养在京中的简王世子也遭人毒手变成了活死人,偌大的简王府只剩下一名年老的老王妃与尚未断奶的宁郡王,王府内发生这样的巨变,偏偏当年匈奴来势汹汹,简王府险些挺不过去。

而简老王妃也在儿子媳妇双双离去后,一夜白了黑发,深受打击之下竟瘫在了床上,这二十年来竟再无踏入京城。

这段令人唏嘘的历史,如今被简珏用冷静的话语提起,众大臣顿时噤声不敢言,更是低下了头不敢看向上面坐着的帝王。

湛然听之,俊挺的剑眉不着痕迹地一皱,沉思片刻后,这才斟酌地开口,“简老王妃年事已高,宁郡王怎忍心让她老人家来回奔波。不如待寻到名医送去简王府为老王妃看病,这岂不更好?”

“尧郡王有所不知,祖母只想在有生之年再看兄长一面。”语毕,简珏面上闪过一丝哀痛。

众臣均是瞧得仔细清晰,想起那躺在床上二十年的简王府世子,均是暗自摇头。

平治帝视线射向简珏,平和的目光中带着一丝凛冽,却发现简珏面现哀恸,眼帘不禁微敛看向指尖下的那本奏折,反复思量过后,这才缓缓开口,“宁郡王一片孝心,朕自然不会阻拦。”

“谢皇上。”见平治帝松口,简珏高声谢恩,“微臣会妥善安排接送祖母一事。”

“皇上,既然宁郡王需要安排老王妃进京一事,那女国使臣之事,不知皇上属意谁护送?”宋培臣目光自简珏身上转开,既然平治帝同意简王妃进京,此事便不用再议,更重要的是女国一事。

平治帝目光一览大殿中所站的众臣,略过湛子慕与湛然,扫过长孙逸阳与许炎周,最终落在沐清一与沐靖一的身上,手指始终有节奏地轻敲着桌面,细想了片刻,才沉声开口,“女国虽是小国,但也不可小觑,靖世子与清郡王身份贵重,此时就交由你们二人,不可有半丝疏怠。”

“是,微臣遵旨。”沐清一与沐靖一相视一眼,均猜出平治帝心中的顾虑,这才选了他们兄弟二人。

“既如此,朕大寿之事便由宋相与礼部尚书负责,此时时候不早了,想必匈奴使臣已到,宋相与齐王五皇子速去城门外吧,退朝!”见早朝所议之事均有了结论,平治帝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下旨退朝。

陆公公见平治帝离去,立即小心地捧起龙案上堆砌起来的奏折赶紧跟上。

众臣恭送平治帝离去,这才三三两两地离开金銮殿。

宋培臣转过身看向殿外,静望着简珏与湛然相继离开的背影半晌,却又转头看向背后的那张龙椅,目光微微一闪。

“宋相,时候不早了,咱们还是赶紧出宫吧。”此时,齐王与五皇子走近宋培臣,低声开口。

宋培臣微点头,面色沉稳道:“王爷、五皇子,请。”

“前不久太傅寿辰,玉小姐在山上巧遇毒蛇,当时二小姐亦在一旁,不知二小姐是否被惊着了?”三人一同步出皇宫骑上早已备好的马匹,皇甫少司望了眼骑在宋培臣另一侧的齐王,继而转目看向宋培臣,径自开口询问着宋培臣。

听之语气,含着默默关怀,宋培臣暂时收起心中之事,重新拾起脸上浅笑,转目看向皇甫少司,笑道:“多谢五皇子关怀,小女很好。”

“近日六弟清闲了下来,许多原本六弟手上的事情,父皇均交给了我,一时忙碌,倒是忘了前往相府看望两位小姐。尽管这些年父皇将我们兄弟几人派往边关历练,但我与二小姐自小便是认识的,感情也甚好,如今关心她也是应当的。”皇甫少司眼底笑意深深,目光闪烁如星辰,神色间透露出一抹自信与坚定,盯着宋培臣的视线更是带着一抹试探。

而一旁的齐王听着皇甫少司若有所指的言语后,原本温和的面色微沉,沉沉的目光越过宋培臣射向始终未将他放在眼中的皇甫少司,牵着缰绳的双手渐渐紧握成拳,神色略带严肃地出声提醒,“宋相、五弟,时辰不早了,咱们还是尽早出发吧。莫让匈奴使臣等久了,届时落了咱们大夏的颜面。”

因着皇甫少司方才那笃定的语气,齐王言语之间不禁夹带着一丝生硬,面上浅笑早已隐去,只留一抹肃穆。

原本交谈着的二人见齐王不甘被冷落,不禁暂停交流,皇甫少司抬眸看向齐王,见对方面色已无往日的谦和,皇甫少司嘴角笑意加深,这才开口,“宋相请,齐王请。”

宋培臣旁观两位皇子之间的勾心斗角,对待二人的态度却是相同,一时让齐王挑不出毛病,只能扬起手中的马鞭,往城门外奔去。

街道两旁的小商贩依旧吆喝营生,百姓们或为家中添置物件或出门用膳,一如往日,并未因为今日匈奴使臣进京而变得紧张小心。

唐泽早已将京城秩序打点妥当,只派出护城军护在街道两旁,避免在匈奴使臣经过之时有百姓冒然冲入使臣的队伍中,亦是保护京中百姓。

看着一如往日的京城风貌,齐王、皇甫少司眼底皆是浮上一抹赞叹,难怪自己父皇看重唐泽,让其始终稳坐在京兆尹的位置上,唐泽也的确有这个能耐,且其一心一意只为百姓,这份爱民之心也的确值得嘉奖。